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5)
2023(12034)
2022(10243)
2021(9464)
2020(8065)
2019(18465)
2018(18272)
2017(34038)
2016(18806)
2015(21582)
2014(21192)
2013(21176)
2012(19844)
2011(18248)
2010(18181)
2009(16896)
2008(16896)
2007(14989)
2006(12905)
2005(11587)
作者
(56458)
(47626)
(47285)
(45126)
(30188)
(22752)
(21578)
(18532)
(17841)
(16780)
(16359)
(15779)
(15130)
(15073)
(15071)
(14697)
(14578)
(14066)
(13865)
(13700)
(12003)
(11854)
(11526)
(10899)
(10756)
(10695)
(10623)
(10446)
(9702)
(9668)
学科
(78241)
经济(78158)
管理(48854)
(44692)
方法(35979)
(34550)
企业(34550)
数学(31903)
数学方法(31594)
中国(23217)
(22051)
(19976)
(18578)
(17947)
贸易(17936)
(17511)
环境(15609)
业经(15193)
农业(14333)
(14231)
地方(13336)
(13019)
(12513)
银行(12469)
(12016)
金融(12010)
(11955)
(10919)
财务(10894)
(10867)
机构
大学(277108)
学院(274913)
(115493)
经济(113367)
研究(101873)
管理(97188)
理学(83606)
理学院(82563)
管理学(80903)
管理学院(80409)
中国(76488)
科学(64940)
(59292)
(53911)
(53814)
(51180)
研究所(49576)
中心(45352)
业大(43556)
农业(43082)
财经(41288)
(40541)
(37576)
经济学(37412)
北京(37369)
(37116)
师范(36627)
(36166)
经济学院(33841)
(31668)
基金
项目(183831)
科学(143180)
基金(134173)
研究(130515)
(119403)
国家(118522)
科学基金(98654)
社会(82216)
社会科(77841)
社会科学(77819)
(70192)
基金项目(70013)
自然(64062)
自然科(62560)
自然科学(62535)
自然科学基金(61414)
(61011)
教育(60075)
资助(55498)
编号(51608)
重点(42878)
成果(42768)
(41434)
(40768)
(37872)
课题(36406)
科研(36293)
创新(35703)
计划(35194)
国家社会(34792)
期刊
(124970)
经济(124970)
研究(79258)
中国(52228)
学报(50905)
(49486)
科学(44923)
(39211)
大学(36615)
学学(34675)
农业(33826)
管理(33230)
教育(27380)
(23444)
金融(23444)
经济研究(21612)
技术(21223)
财经(20434)
业经(19428)
(18963)
(17659)
问题(16737)
(16372)
(14980)
世界(14472)
国际(14316)
技术经济(13131)
统计(12748)
业大(12316)
科技(12156)
共检索到404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魏威  何玉英  李朝霞  周雨欣  李健  谢拥军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ATG5基因cDNA全长,命名为FcATG5。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了FcATG5的组织表达及其在pH和碳酸盐碱度胁迫下的表达特征,并利用RNAi技术验证其功能。基因分析显示,FcATG5 cDNA全长为2225 bp,开放阅读框为810 bp,编码269个氨基酸,预测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31.10kDa,理论等电点为5.59,为疏水性蛋白,包含一个APG5自噬相关蛋白结构域,无跨膜结构,不包含信号肽。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FcATG5具有高度保守性,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同源性最高,达98.14%。组织表达分析显示,FcATG5在中国对虾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肌肉中表达量最高(P<0.05),血淋巴细胞中最低(P<0.05),表明该基因的表达量越高,越有利于中国对虾存活。结果表明,FcATG5在pH、碳酸盐胁迫下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推测自噬可能参与中国对虾应对非生物胁迫的调控。本研究结果对水生动物特别是甲壳动物中细胞自噬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推进中国对虾盐碱水养殖的研究进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亚伦   何玉英   王琼   管晨惠   周玉洁   李朝霞  
为探究急性盐碱胁迫下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ABC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5基因的表达特征,本研究应用RACE克隆技术获得中国明对虾ABCG5基因,并将其命名为FcABCG5。该基因cDNA全长为2 718 bp,开放阅读框1 923 bp,共编码640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为71.39 kDa,理论等电点为9.12,预测基因位于内质网上,为疏水性蛋白,包含一个NBD和一个TMD结构域,不包含信号肽。同源性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FcABCG5转运蛋白保守性强,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ABCG5蛋白同源性最高,达到98.91%。组织特异性分析结果显示,FcABCG5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鳃中表达水平最高(P<0.05),眼柄中最低(P<0.05)。盐碱胁迫下,FcABCG5在鳃组织中的表达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胁迫6 h时达最高值(P<0.05),比对照组高2.12倍,利用dsRNA干扰实验对该基因进行敲降,盐碱胁迫下,沉默FcABCG5基因会使对虾的死亡率高达60%,显著高于对照组40% (P<0.05),说明该基因的表达量越高,对中国明对虾的存活越有利。本研究中受胁迫的中国明对虾FcABCG5表达量高,可能是由于鳃在直接接触盐碱水环境后,通过FcABCG5介导的物质转运启动渗透压调节,应对渗透压失衡。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一萌  包锬  李航  么宗利  孙真  高鹏程  周凯  王菲  来琦芳  
通过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转录组数据获得热激蛋白60基因(GpHsp60)的序列片段,利用RACE克隆完善GpHsp60的mRNA全序列,得到序列全长2 995 bp:包括开放阅读框1 728 bp, 5′UTR和3′UTR分别为137 bp和113 bp;编码氨基酸575个,分子量为61.34 kDa,理论等电点为5.38,具有线粒体Hsp60高度保守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青海湖裸鲤幼鱼受碳酸盐碱度(29 mmol·L~(-1))胁迫后,GpHsp60基因在脑、鳃、肝、肾、心脏、肠、肌肉、脾脏和皮肤等组织都有所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胁迫组青海湖裸鲤幼鱼鳃(1.99倍)、脑(1.95倍)、肝脏(3.52倍)、心脏(2.29倍)、肌肉(3.53倍)和肾脏(4.34倍)中GpHsp60基因都呈现高表达,说明以上组织细胞中的Hsp60可能被招募参与应答水环境碱度胁迫;而肠(0.257倍)和脾脏(0.251倍)组织中的Hsp60表达量却呈现下降,这可能与组织细胞线粒体功能效率降低有关;皮肤组织在受碱度胁迫后GpHsp60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变化,表明青海湖裸鲤幼鱼皮肤组织未参与对碳酸盐碱度胁迫的应答。研究结果为揭示Hsp60基因在青海湖高碳酸盐碱度环境中生活的特有物种青海湖裸鲤在碱度胁迫下发挥的作用,为探讨和研究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水生生物体内分子响应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么宗利  应成琦  周凯  王慧  来琦芳  
以广盐性养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和定量PCR的方法,研究其在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转录组水平的基因表达差异,以期从基因组水平研究对虾对高碳酸盐碱度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以高碳酸盐碱度(20 mmol/L)胁迫第4天凡纳滨对虾鳃组织和低碱度(2 mmol/L)对照组鳃组织为材料,通过斑点杂交筛选,发现鳃组织中有158个克隆子表达上调,291个克隆子表达下调。挑选150个高表达差异的克隆子进行测序,获得100个序列,其中50个得到成功注释。经过GO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房文红  王慧  来琦芳  
实验结果表明 ,pH为 8.6、9.0、9.3和 9.5时 ,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幼虾 2 4h半致死碱度(LC50 )分别为 2 2 .0 0、11.66、6.57和 3.2 8mmol/L ;随着碱度、pH的升高 ,中国对虾幼虾的存活率下降。碱度和 pH对幼虾的致毒效应具综合作用 ,pH 8.6~ 9.0时 ,HCO3- 、CO32 - 共同影响幼虾的存活率 ;pH 9.0~9.5时 ,OH- 协同CO32 - 影响幼虾的成活 ;pH 9.5以上时 ,OH- 逐渐成为影响幼虾成活的主要因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政道  李健  葛倩倩  王佳佳  何玉英  王培春  
为研究钠/氢交换体(Na+/H+-exchanger,NHE)在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响应pH胁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首先采用静水毒性实验方法确定了中国明对虾酸碱半致死pH,然后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中国明对虾Na+/H+-exchanger isoform 3(命名为FcNHE3)基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及RNA干扰技术分析了其在pH胁迫下的表达特征及功能。结果显示,72 h酸性半致死pH和碱性半致死pH分别为5.2和9.1。克隆获得FcNHE3基因(Gen Bank:MF373587)cDNA序列全长3508 bp,开放阅读框2805 bp,编码934个氨基酸,具有信号肽和12个跨膜结构域;蛋白同源分析发现,FcNHE3与青蟹(Carcinus maenas)同源性最高,达到74%;系统进化分析显示,FcNHE3与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和青蟹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FcNHE3基因在鳃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硕  何玉英  李健  张海恩  韩旭  
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V-ATPase c亚基基因,命名为FcVHA-c基因,检测该基因在高pH胁迫下的基因应答,并采用RNAi技术验证其功能。基因分析表明,FcVHA-c基因cDNA全长为2128bp,开放阅读框483bp,编码16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6kD,理论等电点7.82,具有4个跨膜结构域。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cVHA-c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其中与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同源性最高,为99%,与南美白对虾首先聚为一支。组织表达分析显示, FcVHA-c基因在中国对虾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鳃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表明该基因表达量越高,越有利于中国对虾的存活。本研究结果表明,FcVHA-c基因参与了高pH胁迫下中国对虾的离子调控,高pH胁迫抑制FcVHA-c基因的调控能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俊伟  赵金良  赵岩  罗明坤  王燕  赵永华  
为了解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在碱环境适应过程中氨代谢调节途径,本研究选取了5个氨代谢相关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碳酸酐酶5a(carbOnic anhydrase 5a,ca-5a)、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 2,gls2)、氨甲酰磷酸合成酶(carbamyl phOsphate synthetase 1,cps1)、氨转运蛋白(ammOnium transpOrter rh type c-2 like,rhcgl2),研究了急性碳酸盐碱度胁迫条件下,尼罗罗非鱼血氨浓度变化、氨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水平及其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万龙  何玉英  刘萍  李健  王清印  
为初步研究中国明对虾MKK4的生物学功能,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国明对虾MKK4基因全长c DNA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MKK4基因全长为2 064 bp,开放阅读框长1 221 bp,5'非编码区长214 bp,3'非翻译区长629 bp。将该基因命名为Fc MKK4。推测该基因编码40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5.94 ku,理论等电点为8.50。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Fc MKK4与肩突硬蜱和印度跳蚁的同源性分别为80%和78%,与其他节肢动物MKK4聚为一支。荧光定量RT-PCR结果表明,Fc MKK4基因在肌肉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肝胰腺。氨氮胁迫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常玉梅  何强  孙言春  梁利群  孙效文  
为了从不同层面解析达里湖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耐高碱的生理机制,本研究对达里湖瓦氏雅罗鱼在2个时间段(22 d和60 d)和3个不同浓度碳酸盐碱度(18 mmoL/L、30 mmoL/L和50 mmoL/L)胁迫下的15种血浆游离氨基酸(PFaas)含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血浆PFaas总量随着碱度的上升而显著增加,而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由必需氨基酸增量为主转向非必需氨基酸增量为主;作为能量代谢的主要底物,非必需氨基酸中的脯氨酸(Pro)和缬氨酸(VaL)含量随着碱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尤其是Pro在碱度胁迫组中的含量增幅为对照组的23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姚万龙  何玉英  刘萍  李健  王清印  
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3(MKK3)基因全长C DnA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434 bp,开放阅读框长1011 bp,5′非编码区长33 bp,3′非编码区长390 bp,将该基因命名为FC MKK3。推测该基因编码33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7.89 K D,理论等电点为6.08。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C MKK3基因与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和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的相似性分别为69%和68%,与其他节肢动物MKK...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诚  薛程  赵倩倩  孙盛明  
为了研究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StAR)在日本沼虾应答低氧胁迫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实验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 (RACE) PCR技术克隆了日本沼虾StAR全长cDNA序列,并利用在线软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StAR在日本沼虾不同组织的分布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与Western blot技术对其在不同低氧胁迫阶段中的表达规律进行检测,观察低氧胁迫下精巢组织中StAR蛋白免疫组化定位。结果显示,日本沼虾StAR其cDNA全长3 361 bp (NCBI登录号:MW263908),包括5′-UTR 323 bp,3′-UTR 2 129 bp,开放阅读框909 bp,编码30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日本沼虾StAR基因与三疣梭子蟹等甲壳动物StAR聚类一支,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StAR在日本沼虾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在肝胰腺和心脏组织中最低,在精巢组织中表达处于较高水平。使用qRT-PCR技术检测日本沼虾精巢中StAR在低氧胁迫下时空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氧处理组精巢中StAR基因表达量在1~48 h均显著上调,而在低氧处理组96 h显著降低。此外,本实验对StAR进行了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tAR蛋白表达丰度基本与基因表达模式相似,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tAR 蛋白在精细胞与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综上所述,长期低氧胁迫显著降低了StAR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并且该基因可能在类固醇合成路径及精子发生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日本沼虾类固醇激素合成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颜廷帅  罗庆  彭抒昂  
以柑橘砧木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为材料,克隆Bor基因家族5个成员(PtrBor1、PtrBor2、PtrBor3、PtrBor4、PtrBor5),并用qrt-Pcr技术检测了基因在缺硼胁迫下的表达。结果表明:5个Bor基因的orf长度分别为2 145、2 133、2 211、1 998和2 034BP;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发现PtrBor1、PtrBor2和PtrBor3具有细胞极性定位和内吞降解的氨基酸保守位点;系统进化分析可将PtrBors编码蛋白分为2个亚群,PtrBor1、PtrBor2和PtrBor3编码蛋白属于一个亚群,PtrBor4和PtrB...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阎文飞  程凡升  姜新强  刘翠霞  朱丹  
为研究野大豆TIFY家族基因在野大豆耐盐碱过程中的分子特性及表达特性,以极度耐盐碱野大豆G07256的c DNA为模板,结合前期转录组数据,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Gs TIFY6B基因,其全长CDS大小为1 047 bp。Gs TIFY6B蛋白编码348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6. 8 ku,等电点为9. 12,是一个不稳定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Gs TIFY6B与大豆、绿豆、木豆和蔓花生的TIFY家族蛋白同源关系最近,含保守域TIFY和Jas。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Gs TIFY6B在野大豆不同部位以及盐碱胁迫和激素处理下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Gs TIFY6B在根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在盐胁迫处理下,Gs TIFY6B在野大豆根和叶中的表达量均表现出上调;在碱胁迫处理下,Gs TIFY6B在野大豆叶和根中的表达量表现出先下调后上调表达,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野大豆盐碱胁迫防御反应;在ABA胁迫处理下,Gs TIFY6B在野大豆的根中表现出下调表达,而在叶中6,12 h出现上调表达;在MeJA胁迫处理下,Gs TIFY6B在根中先下调后上调表达,而在叶中表现出上调。研究表明,Gs TIFY6B可能通过参与ABA和MeJA信号通路积极响应盐碱胁迫,对后期研究野大豆耐盐碱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刁乐  张凤英  宋炜  马春艳  王伟  谌微  马凌波  赵明  乔振国  蒋科技  
#N/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