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3)
2023(3869)
2022(3189)
2021(3182)
2020(2605)
2019(6117)
2018(5817)
2017(10701)
2016(5713)
2015(6690)
2014(6381)
2013(6586)
2012(6365)
2011(6097)
2010(5744)
2009(5409)
2008(5350)
2007(4460)
2006(3933)
2005(3748)
作者
(17671)
(15142)
(14926)
(14337)
(9782)
(7339)
(6675)
(5877)
(5804)
(5508)
(5230)
(5105)
(5081)
(5034)
(5023)
(4644)
(4601)
(4487)
(4321)
(4046)
(4045)
(3684)
(3650)
(3404)
(3377)
(3373)
(3365)
(3141)
(3140)
(3070)
学科
(27972)
经济(27947)
方法(13058)
数学(12290)
数学方法(12218)
管理(11589)
中国(11052)
(10660)
(8677)
贸易(8672)
(8598)
(7113)
企业(7113)
(6416)
(5972)
关系(5132)
(4988)
(4941)
(4706)
(4626)
银行(4603)
(4542)
(4360)
金融(4359)
环境(4300)
(4158)
(4158)
出口(4139)
出口贸易(4139)
业经(4052)
机构
大学(90348)
学院(86025)
(45669)
经济(45216)
研究(40589)
中国(31377)
管理(28447)
理学(24345)
理学院(24034)
管理学(23714)
科学(23601)
管理学院(23559)
(21709)
(20455)
研究所(20220)
(18161)
(17200)
经济学(16410)
中心(16123)
财经(15076)
(15005)
经济学院(14795)
(14155)
北京(13860)
农业(13783)
业大(13065)
科学院(12884)
研究院(12003)
财经大学(11512)
研究中心(11218)
基金
项目(59700)
科学(46313)
基金(45865)
(42707)
国家(42476)
研究(40493)
科学基金(34099)
社会(27974)
社会科(26684)
社会科学(26681)
基金项目(22983)
自然(21196)
自然科(20757)
自然科学(20749)
自然科学基金(20425)
资助(20419)
(18794)
(17844)
教育(17527)
中国(16182)
(15051)
重点(14253)
国家社会(13674)
(13272)
编号(12819)
教育部(12552)
科研(12020)
重大(11858)
(11851)
创新(11402)
期刊
(45452)
经济(45452)
研究(29106)
学报(18425)
中国(17218)
科学(16292)
(15150)
大学(13564)
学学(12981)
(12209)
管理(10976)
农业(10783)
经济研究(9223)
(8442)
财经(8283)
世界(7993)
(7783)
金融(7783)
国际(7750)
(7323)
(6681)
问题(6548)
技术(5424)
教育(5386)
业大(4591)
业经(4499)
林业(4351)
统计(4340)
技术经济(4323)
(3934)
共检索到132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邓景耀  任胜民  朱金声  
中国对虾苗种放流规格试验邓景耀,任胜民,朱金声(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关键词中国对虾,放流规格,捕食死亡率EXPERIMENTONRELEASINGSIZEOFCHINESESHRIMP¥DengJingyao,RenShengminan...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澄茂  叶泉土  
根据 198 6~ 1995年在东吾洋放流的 97948万尾中国对虾种苗资料 ,研究了仔虾种苗放流技术和增殖效果。结果表明 ,只要掌握好种苗放流技术 ,加强海区管理 ,直接放流未经中间暂养培育 ,平均体长在 10mm以上的仔虾种苗 ,年平均回捕率可达 5 .2 6 % ,增殖效果十分显著。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牟锡理  
日本对虾具有个体大、抗病耐干能力强,适于活体出口,经济效益高,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创汇水产养殖品种。1989~1990年,浙江省玉环县水产养殖公司探索利用日本对虾自然苗种作为生产用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充分开发利用本地区丰富的日本对虾自然苗种资源开辟了前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丽君  罗坤  曹家旺  陈宝龙  栾生  曹宝祥  隋娟  孟宪红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一直是甲壳类生物的高致病性病原。为了解市场上不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商业苗种病原携带情况及其抗WSSV性能,本研究收集了6个品牌的凡纳滨对虾商业苗种(分别简称为海南Z、海南S、广州P、广州Z、黄骅R和东营M),先进行包括WSSV在内的8种病原的检测,然后,采用单尾定量口饲感染方式进行抗WSSV性能测试,并比较各组苗种感染WSSV后的平均存活时间、存活率以及累积死亡率的差异。结果显示,6个商业苗种都不携带WSSV,部分苗种检测有潜在虾肝肠胞虫(EHP)和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各苗种感染WSSV后,平均存活时间从长到短依次为海南Z、广州P、黄骅R、海南S、广州Z、东营M。东营M感染WSSV后第4天达到死亡高峰,而海南Z在第6~7天到达死亡高峰,比东营M晚了2~3d。感染实验结束后,海南Z和广州P存活率最高,同为72.5%,而东营M和黄骅R的存活率最低。本研究表明,海南Z和广州P抗WSSV性能最强,研究结果可为凡纳滨对虾抗病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龙  陈钊  汪鲁  陈世波  张鹏  曲克明  李秋芬  朱建新  
对虾苗种中间培育是对虾工厂化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养殖场实际凡纳滨对虾苗种中间培育实验(21 d),探究了放养密度(1.52.25万尾/m3)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养殖水体水质以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放养密度为1.52.25万尾/m3时,放养密度的增加会提高凡纳滨对虾的产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及饵料转化率。实验期间各养殖池内水体的p H值逐渐下降,氨氮和COD浓度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弧菌浓度则在一定范围内(0.3×1047.5×104 CFU/m L)波动。放养密度的增加会导致养殖水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左涛  黄经献  张传涛  王俊  孙坚强  
为探究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增殖放流对水域内鱼类的影响及其表现形式,采用原位实验生态学方法,在对虾放流河道构建围隔,设置3种虾苗放流量(模拟莱州湾近岸放流5亿尾、7.5亿尾和10亿尾)和无放流处理,经过一个对虾生长季后,比较不同处理围隔中鱼类组成和生态位特征差异。结果表明,4种处理围隔中,回捕对虾数量随放流量增加而增加,但其生物量、平均个体大小和回捕率未随放流量增加而增加;回捕率在放流围隔间差异显著,以5亿尾模拟围隔的值最高;鱼的种类组成相似,可归于杂食性、浮游动物食性和鱼/虾食性。总鱼类和鱼/虾食性的鱼类产出量在围隔间差异不显著,杂食性鱼的产出量以放流围隔较高,浮游动物食性鱼的产出量随对虾放流量增加而减少。鱼种间高生态位重叠(>0.75)配对数随对虾生物量增多而减少。相似性分析显示,放流最多的和无放流围隔的鱼类生态位相异程度最高。综上认为,在实验水体中,放流对虾并不降低鱼类总量产出,但可能会影响不同食性鱼类的相对组成和生态位重叠度,且影响效应随放流量增加更为明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柳富荣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影  徐永江  崔爱君  姜燕  王滨  柳学周  田云臣  
利用金属编码标签(CWT)对不同规格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放流苗种的不同部位(鳃部鄂弓提肌、背部肌肉)进行了标记实验,从标记苗种成活率、标签保持率、标记后苗种抗氧化酶活性及生长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评价了CWT的标记效果。结果显示,CWT标记30 d后,不同规格苗种成活率均为100%,小规格苗种鄂弓提肌标记组(SLM组)的实验鱼标签保持率为87%,大规格苗种鄂弓提肌标记组(LLM组)的实验鱼标签保持率为97%,苗种背部肌肉标记的标签保持率均为100%。CWT标记实验鱼特定生长率低于对照组。标记鱼暂养后,SLM组和大规格背部肌肉标记组(LDM)组实验鱼肝脏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所有组实验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除SDM组外,其他实验组肝脏中IGF-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DM组肝脏HSP70 mRNA表达水平最低。从存活率与标志保有率的角度考虑,CWT适宜于许氏平鲉苗种的标志放流,但CWT标记的苗种生长慢于对照组,且在免疫相关酶活性和生长及应激基因方面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表明CWT标志操作对许氏平鲉苗种造成了一定的生理胁迫。因此,利用CWT标记的许氏平鲉苗种应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室内暂养或野性驯化时间,有利于提高标志放流苗种成活率和放流后生长及回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金灿彪  祝新文  
探讨在自然条件下 ,培育中华倒刺鱼巴鱼苗的因素。设计了不同的放养密度 ,观察记录了鱼苗在不同温度、不同体长阶段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中华倒刺鱼巴苗种培育的水花放养密度以 1 50尾 /m2 左右为宜 ,仔鱼早期生长较慢 ,2 0cm后生长较快 ,养殖水温以 2 8~ 32℃为最佳。试验共用鱼苗 5万多尾 ,通过 50天的培育 ,鱼苗体全长从 1 0cm长至 7 5cm ,尾重达 5 3g ,平均成活率达 96 8%。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振勇  
中华乌塘鳢人工苗种的养成试验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把平均体长2.0cm的人工鱼苗培育、养成商品规格的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晓静  宋晓玲  万晓媛  杨冰  黄倢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与纯化,结合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调查分析了山东、天津、浙江部分苗种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中国明对虾(FeNNeorpeNAeuS chiNeNSiS)苗种体内的可培养细菌总数以及优势菌的种类和数量,并用pcr的方法检测对虾苗种携带病毒情况。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苗种体内的可培养细菌总数均在10~5–10~7 cFu/g之间,分离出的细菌分属于弧菌属(vibrio)、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等8个属,其中,弧菌属在对虾苗种体内占绝对...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美真  丁刚  詹冬梅  于波  刘玮  吴海一  
通过连续3年的鼠尾藻生产性育苗试验,证明在北方海区提前育苗技术可行。该技术克服了鼠尾藻种苗繁育过程中难以培育出大苗的难题,通过提前50d采苗,缩短室内培育周期,采用种菜人工促熟方法,结合室内及海上培育、管理的各种技术措施,得到的种苗健壮、均匀,整齐。共培育出鼠尾藻大规格苗种3373.7万株,经海上中间培育3个多月后,幼苗直立枝数量3~4根、长度可达4~6cm。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澄茂  
研究了闽东海区中国对虾放流虾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 ,同渤海的中国对虾一样 ,放流虾也表现出雌雄生长差异。雄性虾体生长较快 ,而雌性虾体可达到更大的个体 ;在相同体长条件下 ,放流虾体重比渤海野生虾大 ;体重生长拐点在 10 2日龄左右。据此 ,笔者认为在 7月中旬开始捕捞较为合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