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3)
- 2023(8446)
- 2022(7326)
- 2021(6941)
- 2020(6155)
- 2019(14571)
- 2018(14227)
- 2017(27068)
- 2016(15075)
- 2015(17568)
- 2014(17651)
- 2013(18004)
- 2012(17294)
- 2011(15737)
- 2010(15705)
- 2009(14921)
- 2008(15221)
- 2007(13609)
- 2006(11718)
- 2005(10763)
- 学科
- 济(69124)
- 经济(69057)
- 管理(37124)
- 业(36482)
- 方法(34784)
- 数学(31269)
- 数学方法(30897)
- 企(27762)
- 企业(27762)
- 中国(19767)
- 农(17663)
- 学(16476)
- 财(15702)
- 贸(15511)
- 贸易(15503)
- 易(15155)
- 制(12167)
- 业经(11823)
- 农业(11521)
- 地方(11200)
- 银(10486)
- 银行(10453)
- 和(10298)
- 融(10257)
- 金融(10254)
- 行(10028)
- 环境(9326)
- 务(8873)
- 财务(8849)
- 财务管理(8819)
- 机构
- 大学(233071)
- 学院(226776)
- 济(101147)
- 经济(99316)
- 研究(87098)
- 管理(82677)
- 理学(70783)
- 理学院(69885)
- 管理学(68609)
- 管理学院(68171)
- 中国(66166)
- 科学(54004)
- 京(50900)
- 所(46649)
- 财(44238)
- 农(43111)
- 研究所(42782)
- 中心(38276)
- 财经(35732)
- 业大(35544)
- 农业(34378)
- 北京(33255)
- 经济学(33194)
- 江(32939)
- 经(32568)
- 院(31254)
- 经济学院(30049)
- 范(29632)
- 师范(29278)
- 财经大学(26524)
- 基金
- 项目(149202)
- 科学(115408)
- 基金(109080)
- 研究(105064)
- 家(97539)
- 国家(96850)
- 科学基金(80003)
- 社会(66397)
- 社会科(63004)
- 社会科学(62985)
- 基金项目(56299)
- 省(54751)
- 自然(51666)
- 自然科(50498)
- 自然科学(50479)
- 自然科学基金(49586)
- 划(48261)
- 教育(47773)
- 资助(47605)
- 编号(40478)
- 部(34751)
- 重点(34721)
- 成果(34333)
- 发(32407)
- 创(29718)
- 中国(29614)
- 科研(29587)
- 教育部(29038)
- 国家社会(28646)
- 课题(28627)
共检索到340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坤 张天时 田炎炎 杨翠华 张庆文 孔杰
在常规的精荚移植和输精管移植两种中国对虾人工授精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精荚切块移植和精液移植两种新的人工授精方法,并对比了4种方法的授精成功率、受精率和幼体的孵化率。4种方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授精成功率,其中完整精荚移植法最高,为80.8%;输精管移植法最低,为53.3%;其他两种方法依次为:精液移植法为73.9%,精荚切块移植法为66%。对4种人工授精方法的平均受精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种方法的平均受精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完整精荚移植法66.2%,输精管移植法为66.8%,精荚切块移植法65.4%,精液移植法46.8%。4种方法获得的幼体平均孵化率均很高,都在80...
关键词:
中国对虾 人工授精 移植 受精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林春
以中华鳖的新鲜精液为实验材料 ,研究鳖类人工授精技术 ;以自然受精作对照 ,研究人工授精对受精率、孵化率以及对子代稚幼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同样体重的人工养殖雄鳖精巢重量、精液量分别是野生雄鳖的 3 32倍和 6 1倍。人工授精的受精率为 79 8% ,自然受精的受精率为 85 6 % ,人工授精受精卵的孵化率为 98 5 % ,与自然受精的孵化率 98 6 %基本一致。人工授精对其子代稚幼鳖的生长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中华鳖 人工授精 自然受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万瑞景 蒙子宁
The mature parent fish of Trichiurus lepturus was caught with bottom trawl on board R/V "Beidou" in the Haizhou Bay, Yellow Sea. The running eggs were artificially fertilized. The fertilized eggs began to divide in 1h30min, to be 16cell stage in 2h55min, late cleavage stage in 4h25min, blastula sta...
关键词:
带鱼 授精 孵化 胚胎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万瑞景 蒙子宁
The natural parent fish of Engraulis japonicus was caught with bottom trawler from Haizhou Bay in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ggs were artificially fertilized. The fertilized eggs began to divide in 40min, to be 16 cell stage in 1h30min, late cleavage stage in 2h50min, blastula stage in 5h, closure of ...
关键词:
授精 孵化 胚胎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毅 陈小强 贾福德 田雨泽 张聚忠 朱芳贤 赵庆斌 汪连海
为研究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效果并合理制定人工授精方案,采用流式细胞仪制备性控冻精,对3 947头健康荷斯坦牛进行人工授精。结果表明:①性控冻精和常规冻精的受胎率、产犊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性控冻精的雌犊率和繁殖率分别达到92.01%和50.03%,对照组仅为51.13%和34.97%,差异极显著(P<0.01)。②青年牛的情期受胎率达到55.25%,极显著高于经产牛(P<0.01);青年牛的产犊率达到98.31%,显著高于经产牛(P<0.05);青年牛的繁殖率为51.84%,经产牛为42.12%,存在极显著差异(P
关键词:
奶牛 性别控制 冷冻精液 人工授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洪强 吴景桂 任战军
用电刺激采精方法 ,对 5只雄性成年珍珠鸡进行 2 5只次试验 ,皆获得精液。与按摩采精法相比 ,电刺激采精法采集的精液量 (0 .5 5 m L )显著高于按摩法 (0 .12 m L ) ,平均每次射出的精子总数 (4.2 2亿个 )比按摩采精法 (2 .4 4亿个 )显著增加 ,但精子活率和受精率无显著差异。冷冻试验结果表明 ,精子的活率为 2 0 %~ 5 0 % ,输精结果表明 ,受精率可达 6 0 %。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令
日本北海道大学水产系与美国夏威夷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首次在红墨斗鱼的人工授精和孵化方面取得成功。由于已开始全面禁止在公海上用挂网捕墨斗鱼,所以这一研究成果受到水产界人士的关注。 日美两国的研究人员在夏威夷以北的太平洋上从捕获的红墨斗鱼腹中取出完全成熟的精子和卵,并在船上进行了人工授精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志明 郑水平 李春明 张和平
为提高鱼类的精子保存及授精孵化水平,对转基因镜鲤的精子在0.5%水解乳蛋白Hanks液中进行了常温(23℃)和冷藏(4℃)保存试验,并观察其活力及保持时间。结果表明,冷藏保存的精子不论其活力、活力持续时间及保存时间均好于常温保存的效果。对保存2d的精子进行了授精及孵化试验。结果表明,经保存的精子(2d)完全可以授精和孵化出苗。
关键词:
转基因镜鲤 精子保存 授精 孵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金烨楠 龚瑞 刘向荣 曾湘祥 毛勇
对虾形态参数测量传统上使用游标卡尺,但误差较大。为提高对虾形态测量的智能化水平,实验录用图像测量技术测量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和刀额新对虾3个品种的体长、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所得结果与游标卡尺测量值比较。实验共测量对虾421尾,获得数据15 156个。基于Bland-Altman作图法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开展2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和重复性评价。结果发现,(1)图像测量技术与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的差值95%以上落在LoA范围内,且LOA CI在专业意义上可接受,说明二者一致性好;(2)图像测量技术对每尾对虾同一角度的识别结果一致;识别3个角度的ICC分别为0.996、 0.973、 0.957,与1名测量者用游标卡尺3次测量的ICC(ICC=0.997、0.980、0.965)无显著差异,但高于3名测量者(ICC=0.991、0.952、0.947),说明图像测量技术同一角度的重复性最佳;(3)图像测量技术识别同一角度的结果最接近假定真值,变异程度最小,相对误差分别为1.52%、2.37%、3.74%。研究表明,图像测量技术与游标卡尺一致性好,且重复性优于后者,具有非接触、测量快、适用广泛等特点,可代替游标卡尺应用于对虾形态参数测量之中。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樊云鹏 谭建 栾生 罗坤 隋娟 孟宪红 陈宝龙 曹家旺 孔杰
种虾资源的好坏影响着整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产业的发展,从国外引进不同的种虾群体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我国的种虾资源。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种虾(所选种虾均为雌虾,在12~15月龄之间)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对4种不同来源的引进群体(PRIMO群体、SIS群体、厄瓜多尔群体和API群体)进行形态差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的变异系数除了体质量外,其他均低于15.000%。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10个性状的比例参数中,头胸甲宽/头胸甲长和腹部宽/腹部长在4个种虾群体中无显著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PRIMO与SIS群体形态差异最小,与厄瓜多尔和API群体的趋异程度逐渐增加。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8.861%,其中,主成分1、2、3和4的贡献率分别为32.606%、23.982%、17.569%和14.704%。判别分析建立了4种不同来源的引进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33.3%~67.1%,P2为30.8%~69.5%,综合判别准确率为52.1%。4个凡纳滨对虾种虾群体在某些性状比例参数上差异显著,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形态差异,但尚未达到亚种水平。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博 刘晓 张国范 郑怀平 郭希明
Hybrid family of Argopecten irradians irradians was created by fertilization between two northern bay scallop individuals.Two families were analyzed in this study.The first family,P_a-P_b,is a pair mating between two scallops named P_a and P_b,while the second one crossed by individuals of Y_1 and 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冀德伟 张敏 闫茂仓 柴雪良 胡利华
为了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选育保种中间养成阶段(约10 ~40g/尾)的营养需求,以同一全同胞家系的凡纳滨对虾为对象,体质量为(10.30±1.61)g,选择配合饲料、软颗粒饲料、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和双齿围沙蚕(Perineresis aibuhitensis)这4种饵料进行60d的投喂试验,在对4种饵料进行营养评价的基础上,研究其对对虾生长、成活,以及消化、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4种饵料投喂下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双齿围沙蚕、配合饲料、软颗粒饲料和虎斑乌贼;(2)人工饲料组对虾肝胰腺中消化相关的α-淀粉酶d4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生物饵料组(P<0.05),蛋白酶基因表达趋势同α-淀粉酶d4基因相似,双齿围沙蚕组和软颗粒饲料组的胰脂肪酶基因表达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虎斑乌贼组小核核糖核蛋白多肽基因表达显著低于其他饵料组(P<0.05),生物饵料组y~(+)L氨基酸转运载体-2基因表达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P<0.05);(3)虎斑乌贼和双齿围沙蚕的氨基酸营养评价相对较高,而配合饲料和双齿围沙蚕的脂肪组成和含量相对更优。研究发现:双齿围沙蚕的营养价值最高,软颗粒饲料最低;4种试验饵料的投喂效果依次为双齿围沙蚕、配合饲料、软颗粒饲料和虎斑乌贼;除蛋白酶基因外,其他基因表达同试验饵料的营养组成和投喂效果一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杜家龙
现阶段已提出的因素分析方法主要有传统因素分析法、理想指数分析法、微积分因素分析法和影响系数分析法四种。从计算结果的真实性、确定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考察,影响系数分析法最佳,理想指数分析法和微积分因素分析法次之,传统因素分析方法最差。在因素分析实践中,我们应根据研究目的和精度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如果要求的指标精度较低,只判断各因素影响的大致方向和程度,可使用传统因素分析法、理想指数分析法或微积分因素分析法。如果对分析指标要求精度较高,就应当使用影响系数分析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志恒 康辰香 滕彦萍 卢建一 林香兰 闫保国 肖秋菊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松林 刘宪亭 鲁大椿 章龙珍 傅朝君 方建平
激活—授精溶液渗透压对家鱼冻精的能育性有明显影响。当用1毫升冻精与4 毫升卵子授精时,冻精与鲜卵在水中与在 171和 342 mOsm/l NaCl 溶液中的受精率均很高(91%左右),无明显差别;当精卵量比为 1:16时,在水中的受精率明显低于在上述 NaCl 溶液中的受精率;当精卵量比升高到 1:32以上时,冻精在 174mOsm/l 溶液中的受精率明显高于其它二组。鲢卵在171和342 mOsm/l 溶液中维持受精能力的有效时间(6 分钟)明显长于在淡水中(2 分钟)。当精子稀释难的 pH 值偏碱(8.7)和冻精激活—授精溶液偏酸(pH6.3)时,冻精的受精率明显下降。解冻后精子在 4℃...
关键词:
家鱼 冷冻精液 激活 授精 受精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