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
2023(30)
2022(28)
2021(17)
2020(18)
2019(34)
2018(50)
2017(98)
2016(58)
2015(69)
2014(58)
2013(56)
2012(72)
2011(51)
2010(54)
2009(51)
2008(52)
2007(29)
2006(51)
2005(35)
作者
(241)
(198)
(183)
(177)
(143)
(129)
(123)
(110)
(90)
(88)
(87)
(87)
(82)
(77)
(71)
(64)
(62)
(62)
(62)
(60)
(59)
(58)
(56)
(56)
(52)
(50)
(50)
(48)
(46)
(45)
学科
(178)
经济(178)
(168)
(132)
水产(126)
动物(114)
动物学(109)
及其(103)
(84)
(83)
防治(83)
(78)
病虫(78)
病虫害(78)
(78)
虫害(78)
方法(72)
数学(67)
数学方法(66)
(63)
(62)
(62)
贸易(62)
养殖(59)
(59)
(57)
各种(56)
(54)
中国(51)
关系(47)
机构
大学(852)
学院(779)
研究(587)
科学(469)
中国(463)
(426)
研究所(417)
水产(365)
(324)
(313)
海洋(310)
研究院(307)
(305)
实验(297)
(294)
实验室(293)
(291)
经济(287)
重点(276)
农业(275)
科学研究(252)
(250)
海水(235)
产科(234)
(230)
海洋大学(228)
上海(227)
(186)
中心(177)
渔业(169)
基金
项目(638)
(504)
国家(499)
科学(465)
基金(438)
研究(421)
科学基金(317)
(294)
资助(256)
(241)
自然(241)
计划(239)
自然科(236)
自然科学(236)
自然科学基金(230)
专项(218)
(217)
科研(202)
科技(198)
(197)
基金项目(197)
技术(195)
社会(187)
(186)
重点(186)
社会科(177)
社会科学(177)
中国(176)
(165)
农业(157)
期刊
(288)
经济(288)
学报(266)
水产(247)
科学(238)
研究(218)
中国(177)
渔业(150)
大学(109)
(105)
学学(102)
(100)
海洋(100)
进展(88)
农业(87)
产科(76)
世界(73)
经济研究(62)
上海(61)
教育(59)
管理(55)
(54)
(54)
(48)
国际(46)
海洋渔业(40)
海洋大学(38)
海海(38)
问题(38)
世界经济(37)
共检索到1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亚萍  孔杰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刘宁  卢霞  曹家旺  王明珠  王军  孟宪红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亚萍  孔杰  罗坤  栾生  李旭鹏  史晓丽  曹家旺  王明珠  王军  董丽君  孟宪红  
本研究分别对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Litopenaeus vannamei‘Renhai No.1’)和中国明对虾‘黄海2号’(Fenneropenaeus chinensis‘Huanghai No.2’)在3种温度条件下(24℃、28℃和32℃),采用单尾定量口饲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方法进行感染实验,比较2种对虾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对WSSV的耐受性差异(L代表凡纳滨对虾,F代表中国明对虾)。结果显示,L-24℃和F-24℃组的平均存活时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亚萍  孔杰  罗坤  栾生  李旭鹏  史晓丽  曹家旺  王明珠  王军  董丽君  孟宪红  
本研究分别对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Litopenaeus vannamei‘Renhai No.1’)和中国明对虾‘黄海2号’(Fenneropenaeus chinensis‘Huanghai No.2’)在3种温度条件下(24℃、28℃和32℃),采用单尾定量口饲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方法进行感染实验,比较2种对虾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对WSSV的耐受性差异(L代表凡纳滨对虾,F代表中国明对虾)。结果显示,L-24℃和F-24℃组的平均存活时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鹏飞  刘庆慧  吴垠  黄倢  
为比较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氧化反应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在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中的变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Wssv感染凡纳滨对虾6、12、24、48、72 h后,鳃和类淋巴组织中硫氧还原蛋白(tRx)、p38信号通路(Lv p38)、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在m 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感染对虾的类淋巴组织中,tRx、Lv p38、Cat、poD在72 h时表达量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鹏飞  刘庆慧  吴垠  黄倢  
为比较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氧化反应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在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中的变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WSSV感染凡纳滨对虾6、12、24、48、72 h后,鳃和类淋巴组织中硫氧还原蛋白(TRx)、p38信号通路(Lv P38)、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在m 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感染对虾的类淋巴组织中,TRx、Lv P38、CAT、POD在72 h时表达量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大菾  黄倢  王海亮  李晋  
以不同浓度乙醇为溶剂,配制不同p H的硫酸铵和乙酸铵饱和溶液,测试其对凡纳滨对虾组织的渗透效应和在常温条件下对RNA的保护作用。因为乙酸铵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远高于硫酸铵,且其铵离子的摩尔浓度在0-80%的乙醇溶剂中比较稳定。研究结果显示,乙酸铵比硫酸铵能更快渗透到整体的对虾组织中,并达到更高的浓度。50%、70%及以上的乙醇为溶剂的饱和硫酸铵、50%乙醇为溶剂的饱和乙酸铵(p H=6.0)溶液保存RNA的完整性较好,RNA拷贝数较大,半衰期较长。综合分析,推荐50%乙醇的饱和乙酸铵溶液(p H=6.0)作为对虾组织样品的常温保存液,该结果为野外样品采集及常温运输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战军  孟宪红  孔杰  单从文  罗坤  栾生  常亚青  
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能否产生类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将健康的中国对虾接种经不同辐照强度γ射线灭活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wpot wyndrome virus,WSSV),连续投喂接种20 d后,对其存活个体进行抗WSSV性能测试,检验其存活情况。结果显示,至216 h实验组(射线辐照剂量分别为5 kGy、10 kGy、15 kGy和20 kGy)存活率分别为45.5%、54.2%、68%和65.4%,存活对虾的病毒携带量分别为(14.0±11.9)、(14.1±4.3)、(24.5±15.0)和(15.1±7.8)copies/ng DN...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政夫  林晓菲  葛蕾蕾  朱伟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性别分化和生殖器官发育是其繁殖生物学的重要部分,也是进行性别调控的基础。经过2年的取样观察,研究了中国明对虾雌性纳精囊和雄性交接器的分化与发育过程。结果显示,早在仔虾后16 d(16 days post-larva,pl16)即开始雌雄分化,此时,雌虾第4与第5对步足间腹甲处的锥突出现明显下陷,而雄虾的没有下陷。pl54时,雌虾纳精囊瓣膜出现,然后继续发育,到pl124时形成纳精囊雏形;雄虾交接器发育较晚,到pl54时,雄虾第1泳足的内肢才出现分化,在pl106基本形成雄性交接器。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继秋  谭北平  麦康森  
比较了同一养殖池中的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未感染WSSV的凡纳滨对虾的肠道菌群,旨在探讨对虾肠道菌群与机体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感染WSSV对虾肠道的细菌总数为1.06×106CFU/尾,显著高于未感染WSSV的对虾(1.78×105CFU/尾;P<0.05),且其肠道中的细菌分别属于弧菌属、气单胞菌属、海水球菌属、盐水球菌属和乳酸杆菌属;染WSSV的对虾(P<0.05),气单胞菌的比例显著的低于感染WSSV的对虾(P<0.05);盐球菌所占的比例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两种对虾在肠道菌群组成和细菌组成和细菌数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初步表明对虾肠道菌群区系和机体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雅梅  邱亮  程东远  张庆利  万晓媛  黄倢  
对采自天津、浙江和山东等养殖场5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群体的442尾个体进行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的Taq 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并测量各群体每尾对虾的生物学体长和体重。引入医学上的劳累尔(Rohrer)体重指数(Ponderal index,PI,W/L3)关系建立对虾体重(W)和体长(L)关系函数。结果显示,4个凡纳滨对虾的EHP阳性群体[平均体长为(5.37±1.19)cm]的体重指数PI平均值为(5.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韦嵩  宋晓玲  李海兵  李赟  
免疫活性物质可以调动或激活虾类自身的免疫系统,提高动物的免疫机能,增强动物的抗病毒能力。实验通过连续投喂的方法,用3个水平(1%、0.5%、0.1%)的Ig-Guard(shrimp)制成的试验饲料,同时以基础饲料为空白对照饲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20 d,分别测定了第5,10,15,20天血淋巴的酚氧化酶(PO)、溶菌酶(UL)、酸性磷酸酶(ACP)及肌肉匀浆液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活性,并对血清及肌肉匀浆液中蛋白进行定量。结果表明,免疫组的PO、UL、ACP、SOD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20d后,用白斑综合征病毒(...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沈明明  李健  王清印  葛红星  刘萍  常志强  
2015年6–9月期间,对青岛市宝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车间的6个实验池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水体中微藻的种类组成、丰度、多样性和优势种演替特征,并结合养殖情况进行了讨论。共检出微藻5门28属49种(其中优势种14种),丰度范围为5.2×105–9.4×108 cell/L,生物量范围为1.23–208.00 mg/L,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2–2.44。多样性指数低于0.9时,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对虾易发病。不同养殖阶段微藻优势种种类不同,前期主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冯守明  杨先乐  李军  王蓉  赵燕超  
对自然发病、投喂和注射感染的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whitespotsyndrome,WSS)血液病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感染方式患病对虾的血液病理变化相似,表现为:1.患病对虾血细胞总数、透明细胞数量极显著减少,小颗粒细胞、大颗粒细胞极显著增加。2.显微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涂片中血细胞明显减少且分布不均匀,破损或解体的细胞增多,呈典型的溶血状态。3.超微病理变化表现为,大部分血细胞坏死,少数血细胞呈不典型的凋亡。患病对虾的血细胞核中可见大量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spotsyndromevirus,WSSV)粒子。病理变化表明血细胞是WSSV的主要靶细胞。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孝栋  栾生  罗坤  孔杰  
利用配置连续排污系统的室外水泥池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2012级育种核心群家系,监测、分析3个生长阶段养殖环境的水质变化、育种群体的生长和存活性能,为建立安全、高效的育种核心群体养殖模式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在较高养殖密度(180 ind/m2)条件下,氨氮含量在7 d内从0达到1.80 mg/L的高峰值,在随后的养殖过程中呈波浪式变化,波动范围为0.50-1.80 mg/L;亚硝酸盐含量维持在低于0.60 mg/L的水平;pH值在7.2-8.2之间;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哈维氏弧菌的含量分别为500-6200、0-400和0-10 CFU/ml;凡纳滨对...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薛倩   李旭鹏   李洋   栾生   罗坤   孔杰   邢群   孟宪红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方法筛选到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候选基因:parkin共调基因(PACRG)。PACRG与帕金森病相关基因parkin共用一个双向启动子,二者共同参与细胞自噬过程,从而在细胞保护方面发挥作用。本研究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PACRG和parkin在抗WSSV中的功能进行探讨。对mRNA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特征分析,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对虾感染WSSV后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行空间定位。利用PCR和Sanger测序技术获得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并进行抗WSSV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PACRG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全长600 bp,编码199个氨基酸,预测包含一个ParcG结构域。parkin ORF序列全长1 653 bp,编码550个氨基酸,预测包含UBQ、IBR结构域和一个信号肽结构。与多物种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发现,凡纳滨对虾PACRG氨基酸序列与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的同源性高达89.70%;凡纳滨对虾parkin氨基酸序列与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同源性高达93.45%。PACRG和parkin蛋白的保守性较高。感染WSSV后,PACRG和parkin在对虾肝胰腺、鳃、肌肉和眼柄中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眼柄中PACRG和parkin表现出极相似的组织表达模式。在肌肉中,PACRG mRNA和WSSV在空间位置上呈现高度重叠状态。结合上述结果,推测PACRG和parkin在凡纳滨对虾与WSSV的互作中发挥功能。在PACRG中筛选到2个SNP位点,在parkin中筛选到15个SNP位点,其中位于parkin非翻译区(UTR)的5个SNP位点与抗WSSV性状显著相关。本文为研究凡纳滨对虾抗WSSV的分子机制和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