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56)
2023(14584)
2022(11922)
2021(11317)
2020(9118)
2019(21122)
2018(20031)
2017(38139)
2016(19903)
2015(22085)
2014(21145)
2013(20715)
2012(18700)
2011(16514)
2010(16074)
2009(14501)
2008(13695)
2007(11455)
2006(9633)
2005(8414)
作者
(50908)
(42542)
(42130)
(40466)
(26864)
(20155)
(19206)
(16473)
(16204)
(14676)
(14441)
(14245)
(13239)
(13173)
(13048)
(12907)
(12515)
(12158)
(12151)
(12021)
(10228)
(10204)
(9931)
(9693)
(9595)
(9526)
(9073)
(8749)
(8211)
(8171)
学科
(85508)
经济(85432)
管理(55724)
(52299)
(42429)
企业(42429)
方法(39282)
数学(35335)
数学方法(34906)
中国(25797)
(22286)
(22021)
(17960)
贸易(17943)
业经(17793)
(17540)
地方(15262)
农业(14934)
(14402)
(13850)
财务(13803)
财务管理(13777)
企业财务(13198)
(12693)
金融(12691)
(12578)
(12406)
银行(12397)
环境(12274)
(11907)
机构
大学(267630)
学院(265527)
(122188)
经济(120322)
管理(106553)
理学(93044)
理学院(92140)
研究(91051)
管理学(90745)
管理学院(90238)
中国(70166)
(54971)
(54517)
科学(49207)
财经(44032)
(42007)
中心(42000)
(40564)
经济学(39003)
研究所(38148)
(35562)
(35419)
经济学院(35265)
北京(34643)
业大(34219)
(33925)
(33627)
师范(33356)
财经大学(33271)
商学(29290)
基金
项目(186618)
科学(150949)
基金(140611)
研究(140547)
(121475)
国家(120518)
科学基金(105569)
社会(94204)
社会科(89621)
社会科学(89600)
基金项目(73511)
(68539)
自然(65555)
教育(65118)
自然科(64151)
自然科学(64137)
自然科学基金(63021)
(58948)
资助(56412)
编号(55088)
成果(43792)
(43553)
重点(42218)
国家社会(41073)
(40478)
(39784)
教育部(38583)
课题(37415)
人文(37257)
创新(37165)
期刊
(124699)
经济(124699)
研究(80463)
中国(50508)
(41832)
管理(40623)
科学(34938)
学报(34501)
(31784)
教育(28677)
大学(28543)
学学(26667)
技术(24441)
(23750)
金融(23750)
经济研究(22529)
农业(22378)
财经(21576)
业经(18903)
(18712)
(16753)
问题(16391)
国际(15196)
世界(14422)
技术经济(13226)
统计(12997)
(12950)
(11857)
理论(11447)
(11062)
共检索到389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莹  
蒙古国是中国北方重要邻国,也是“一带一路”倡议重要共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步入新阶段之后,高质量发展正在成为其主要目标。随着中国对蒙古国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为两国经济增长挖掘新动力,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对蒙古国投资具有地理邻近和产业深度融合等优势,但也面临全球经济低迷和大国海外基建竞争等挑战。因此,中国应继续推进对蒙古国新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视绿色投资和经济合作区建设,推动惠及民生项目的落地,加强政策沟通和人文交流,促进中蒙合作互利共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龚勤林  邹冬寒  贺培科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推动世界经济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出口多元化带来了发展新空间和新机遇。文章立足于推进中国出口多元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需要,从市场与产品二维视角出发,分析沿线国家成为出口多元化新地理空间和新战略机遇的潜在优势,并进一步论证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现状。据此,文章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推进中国出口多元化的建议:加快畅通多维贸易通道,降低远距离陆运和空运的贸易时间和贸易成本;积极推进政策文化交流,降低制度和文化差异下的信息壁垒和贸易风险;努力培育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力挖掘消费需求潜力,提升沿线市场的经济发展规模和贸易需求层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姜安印  刘博  
在分析“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特征转变基础上,重新分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内涵。为了构建更加持续紧密的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特别关注沿线国家在不同时期面临的防控疫情、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减贫合作和实现发展权四个方面的现实利益,在合作时要注重持续性、包容性和系统性。最后从短期、中长期和远期探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能的实现路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范鹏辉   宋琍琍  
自我国与智利首签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丝路电商”朋友圈持续扩围,机制建设逐步完善,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享市场发展红利、拓展数字经济合作的新路径。在美西方构建数字规则“同盟”遏制我国发展空间的背景下,可以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为抓手,增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打造制度型开放新平台,推动形成数字国际合作格局,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相东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内涵是将其建设成“创新之路”,而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直接投资具有对其自身逆向技术溢出和对沿线国企业技术溢出的双重技术效应:一方面,可通过研发溢出、模仿跟随、规模经济、自我选择、资源补缺、后向关联六种效应促进中国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学习、竞争、人员流动三种效应促进沿线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因此,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基本策略,是坚持创新驱动和共建共享原则,构建一个以中国为枢纽的“一带一路”创新与生产共同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袁波  王蕊  朱思翘  竺彩华  
六大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骨干框架,能够有效联通我国国内市场与亚欧经济圈,在加速走廊沿线省区经济互动促进内循环的同时,也使沿线国内省区更深层次融入国际大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助力。进入"十四五"时期,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任务,需要进一步厘清经济走廊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谋划经济走廊建设的顶层设计,聚焦重点方向,合理优化布局,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促进经济走廊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小艳  
以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和绿色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在阐释绿色金融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关系的基础上,分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绿色金融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存在问题。虽然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拥有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但是依然存在绿色金融供给体系不健全、政策体系不完善、供需渠道不畅通、标准体系不统一等问题。因此要坚持市场导向,构建绿色金融供给体系;坚持制度先行,健全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坚持精准匹配,畅通绿色金融供需渠道;坚持对标对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强大推动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强  苗龙  汪春雨  胡海晨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国家安全。能源供给需求缺口持续扩大、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进展缓慢、能源进口来源集中程度提高等因素使得中国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资源禀赋优异,为能源高质量国际合作提供了重大契机,也为解决中国能源供给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新时代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迈向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精准聚焦、协同发力,政府应持续发挥顶层设计作用,企业应积极发挥合作主体作用,金融机构应主动发挥助推支撑作用,社会组织应善于发挥纽带桥梁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石琳   董洪杰   姚成雨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澜湄合作国家交流日益加强。当前面向国际中文教育区域化、数字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需求,以数字化赋能“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成为发展趋势。研究分析澜湄合作国“中文+职业技能”数字化教育的政策环境与具体实践,探讨各成员国的政策选择与经验模式。为实现澜湄合作国“中文+职业技能”数字化教育高质量发展,今后须以数字化转型发展为引擎,搭建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和平台;以国别化市场需求为引领,创建中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范式;以本土化人才培养为目标,共建“政—企—行一校”多方合作新模式;以多元化专业协作为支撑,构建产教结合与“双师”培养新格局,为推进“中文教育共同体”建设谋局拓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俞萍萍  赵永亮  
"一带一路"倡议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实现新突破的重要部署和科学论断。江苏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区域一体化及协调发展,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苏北地区既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起点,又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一带一路"战略的加速推进直接惠及整个苏北地区,赋予了苏北五市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文章在分析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苏北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基础上,立足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依托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苏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栅洁  
<正>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总结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展望下一个金色十年的美好前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关键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胤默  张明  王喆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华侨华人商会围绕着“五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型职能日益凸显。当前,华侨华人商会存在民间外交职能有待加强、资金融通有待提高、投资贸易风险信息共享不足、统筹各大商会力量难度较大等问题。绿色发展、“数字丝绸之路”、人民币国际化是华侨华人商会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机遇和新方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文  刘英  任巍  曾茂霞  
"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来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目前国际国内对"一带一路"依然存在一些误解和质疑,出现了债权帝国主义论、马歇尔计划论、地缘政治威胁论、过剩产能转移论等各种论调。这些论调和误解或会在思想和实践层面形成障碍,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拦路虎。本文就国内外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七大误解,结合五年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地调研和走访,利用建设"一带一路"的客观数据和事实,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客观、准确地认知"一带一路"倡议,如何用发展的、科学的视角看待"一带一路"建设的长期收益,得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有利于增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人民福祉,建设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结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斌  
"一带一路"是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变,使"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和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必须以战略眼光和全球视野评估共建项目,把握历史机遇,明确利害风险,甄选优质项目。为此,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构建了"一带一路"共建项目分层评估体系,包括:评估原则、评估内容、评估流程以及评估工具和方法。利用该体系对"一带一路"共建项目进行前期评估,有助于减少误判漏判,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顾学明  刘一鸣  
制度集成创新是“一带一路”合作高质量发展的本质体现。共建“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思想,通过政策沟通进行顶层设计,以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为能力支撑,以民心相通提供舆论支持进行了制度集成创新。随着制度演进迈入深水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面临顶层设计国际制度对接难度高、制度协同作用低、体制保障效果不明显、民间组织支持作用不显著的问题。为进一步发挥制度集成创新的比较优势,应坚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构建“务实主义”的制度合作,疏通协同治理的堵点,探索确立高效的争端解决机制,完善舆论的实时反馈机制,加强对舆论的宏观引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