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3)
2023(10433)
2022(8929)
2021(8416)
2020(7341)
2019(17536)
2018(17085)
2017(32893)
2016(17759)
2015(20470)
2014(20368)
2013(20661)
2012(19801)
2011(18386)
2010(18279)
2009(17387)
2008(17447)
2007(15555)
2006(13652)
2005(12621)
作者
(54878)
(45875)
(45797)
(43703)
(29136)
(22172)
(20988)
(18061)
(17446)
(16217)
(15899)
(15281)
(14877)
(14724)
(14637)
(14487)
(13856)
(13689)
(13414)
(13273)
(11548)
(11535)
(11315)
(10496)
(10469)
(10283)
(10272)
(10004)
(9347)
(9284)
学科
(81096)
经济(81021)
管理(43976)
(43001)
方法(37990)
数学(33466)
(33462)
企业(33462)
数学方法(33209)
(24914)
贸易(24902)
(24184)
中国(23482)
(20683)
(18937)
(17436)
(15715)
业经(14768)
地方(14611)
农业(13150)
(12809)
银行(12764)
(12734)
金融(12732)
(12282)
(11590)
(11456)
(10877)
(10836)
财务(10817)
机构
大学(272829)
学院(266675)
(121967)
经济(119810)
研究(104273)
管理(94960)
理学(80989)
理学院(79941)
管理学(78609)
中国(78604)
管理学院(78114)
科学(62406)
(60048)
(55279)
(52831)
(50448)
研究所(50339)
中心(45316)
财经(42225)
业大(40390)
农业(40341)
经济学(39729)
(39586)
北京(39006)
(38502)
(37122)
经济学院(35979)
(35712)
师范(35286)
科学院(31744)
基金
项目(172066)
科学(134176)
基金(126743)
研究(122207)
(112859)
国家(112016)
科学基金(92678)
社会(78214)
社会科(74231)
社会科学(74208)
基金项目(65753)
(63326)
自然(59520)
自然科(58143)
自然科学(58118)
自然科学基金(57144)
教育(56010)
(55819)
资助(53913)
编号(47252)
(40268)
重点(40218)
成果(40037)
(38124)
(34895)
教育部(34020)
中国(33986)
科研(33739)
课题(33691)
国家社会(33542)
期刊
(132152)
经济(132152)
研究(84774)
中国(52290)
学报(46985)
(45146)
科学(41721)
(39585)
大学(34853)
管理(34226)
学学(32574)
农业(30719)
教育(26190)
(25349)
金融(25349)
经济研究(23823)
(22228)
财经(21686)
技术(20499)
国际(20464)
问题(19093)
业经(18943)
(18897)
(18077)
世界(17055)
技术经济(13571)
统计(12873)
(12864)
商业(12339)
理论(11809)
共检索到410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红  
近些年,中国出口到美国(以下简称"中输美")的产品逐渐由初级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移,贸易商品结构趋于优化。在此,首先考察了近年来中输美主要商品大类的份额变化,归纳出中美商品贸易结构的演变特点;然后从资源禀赋不同、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危机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分析了中输美商品结构演变的原因;最后对今后中输美商品结构的演变进行了预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红  
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低速徘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回落,世界经济步入了一个调整期。随着中美两国产业政策的调整,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持续扩大,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美贸易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伴随我国产业升级的进程,美国贸易保护有向非传统优势商品蔓延的趋势。因此,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叶明  
本文利用了针对大规模曲线的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各个贸易大类商品中加工贸易的构成曲线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到中国加工贸易近十年的发展主要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并分析了各个阶段商品类别的特点,同时也分析得到中国加工贸易的主体商品结构的演变过程。文中通过分析发现,近几年来,中国加工贸易主体商品结构改变呈现出一个新的特征,就是船舶类商品加工贸易增长十分迅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文  
80年代,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一直是经济学界议论的热点之一,人们把它看成是美国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从1987年以来,美国的贸易逆差发生了引人注目的转变,使得人们有必要对当前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重新作出认识和评价。本文试对1987年—1991年美国贸易逆差的变动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借此也可以看出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课题组  毕吉耀  陈长缨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持续出现货物贸易顺差。由于外贸出口和国内供给结构是长期形成的,而政策传导又有一定的滞后期,因此,贸易顺差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在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国际收支调整,不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鸿  
不断改善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的竞争优势是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本文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对外贸易商品竞争优势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评估与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伯泉  
本文运用国际上新出现的贸易结构分析方法--贸易结构四阶段理论分析了1980年以来中国外贸商品结构演变趋势。文章认为,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发展略超前经济发展阶段,即已由发展中国家阶段发展到新兴工业化经济初期阶段,并建议继续着重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其它工业制成品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玉敏  郭培兴  王婷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中,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其经济学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购买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如果在一定时期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基期增加/减少,则被认为是贸易条件改善/恶化。因此,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出口盈利能力(相对于进口)的重要指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家瑞  
日本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则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日两国的贸易往来成为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中日之间贸易结构的变化正随着中日之间贸易量的不断增大和两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而逐渐发生变化,本文以分析中日两国商品贸易结构的变化及特点为基础,探讨了中日两国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冯阳  
近十年来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发展很快,进出口额由2001年的1,079,952万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2,691,058万美元,年均增速为31%,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由2001年的2.12%增长至2010年的4.27%,十年间增长了一倍多。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额由2001年的600,657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5,995,830万美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敏  
本文分析了西方工业国家不同历史阶段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的发展变化 ,归纳了贸易保护的规律性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贸易保护仍然是各国政策的支撑点 ,进一步分析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和贸易的重要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元旭  金伦希  
随着韩中两国经济交流的加深,两国在对方对外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自2003年起超过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对象国,而韩国目前也已经是中国第二大进口对象国和第四大出口对象国,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稳定增长,其中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也一直较快增长。然而自2006年开始,这一贸易顺差开始呈现负增长趋势。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发现造成这一负增长态势主要来自在中国的韩国企业带来的出口效应减弱、中国本土产品复进口的替代效应、中国原材料及零部件自给率提高等六个方面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对我国应对中韩贸易逆差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海波  刘洪钟  
利用回归方程对1981~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中国贸易条件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其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是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长期来看,汇率变化对于贸易条件无显著影响,出口商品结构、FDI和关税水平对贸易条件都有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佟光霁  祁海佳  
本文利用UNCOMTRADE中HS96编码农产品2000-2019年的贸易数据,刻画中澳农产品贸易的总体特征、趋势,分析了贸易整体结构,借助RCA、CI、TSC及ESI,从竞争和互补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中澳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整体竞争力弱于澳大利亚,双方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竞争但强度不高;两国农产品的出口相似度较低,结构差异较大;在分类农产品互补性上,中国对澳出口弱于澳对中国的出口。综合实证研究结论和当前形势,我国应主动参与全球供给安全治理、推动进口多元化,积极应对中澳贸易可能出现的变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戚自科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商品贸易逆差的SIC两位编码制造子行业构成,然后分段回归出1970年以来以一年为递进幅度的每15年的各子行业KLEMS生产函数,在分析各要素对各子行业的贡献趋势后,发现服务要素和资本要素边际贡献变动是决定各子行业成本、进而决定各子行业国际竞争力表现的关键。对美国的比较优势行业来说,服务要素的可转移性是另一个制约其发挥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专业服务的流转问题得到解决或是成本有所下降是美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进而平衡美国商品贸易逆差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