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39)
- 2023(19371)
- 2022(16675)
- 2021(15842)
- 2020(13323)
- 2019(31034)
- 2018(30578)
- 2017(58276)
- 2016(31503)
- 2015(35763)
- 2014(35669)
- 2013(35105)
- 2012(31958)
- 2011(28919)
- 2010(29142)
- 2009(26957)
- 2008(26424)
- 2007(23055)
- 2006(20236)
- 2005(18057)
- 学科
- 济(126505)
- 经济(126339)
- 管理(92943)
- 业(86793)
- 企(73362)
- 企业(73362)
- 方法(60066)
- 数学(52015)
- 数学方法(51198)
- 中国(34704)
- 财(34628)
- 农(33158)
- 贸(31383)
- 贸易(31367)
- 易(30545)
- 业经(28327)
- 制(26610)
- 学(25126)
- 地方(23242)
- 理论(21751)
- 农业(21676)
- 务(20944)
- 财务(20851)
- 财务管理(20801)
- 和(19967)
- 技术(19822)
- 企业财务(19586)
- 银(19572)
- 银行(19526)
- 环境(19285)
- 机构
- 大学(451329)
- 学院(448067)
- 济(184990)
- 经济(181210)
- 管理(175734)
- 理学(152179)
- 研究(152065)
- 理学院(150508)
- 管理学(147607)
- 管理学院(146790)
- 中国(114055)
- 京(96390)
- 科学(91610)
- 财(85320)
- 所(75700)
- 农(70469)
- 研究所(68834)
- 中心(68079)
- 财经(68010)
- 业大(65438)
- 江(64536)
- 经(61977)
- 北京(61227)
- 范(58411)
- 师范(57876)
- 经济学(56442)
- 院(55404)
- 农业(55192)
- 州(51834)
- 经济学院(50861)
- 基金
- 项目(304546)
- 科学(240048)
- 研究(222587)
- 基金(222049)
- 家(193901)
- 国家(192378)
- 科学基金(164972)
- 社会(140837)
- 社会科(133628)
- 社会科学(133593)
- 省(116900)
- 基金项目(116343)
- 自然(107111)
- 自然科(104668)
- 自然科学(104637)
- 教育(103671)
- 自然科学基金(102728)
- 划(99263)
- 资助(92891)
- 编号(90030)
- 成果(73578)
- 重点(68526)
- 部(68373)
- 发(64186)
- 创(63154)
- 课题(62532)
- 创新(59037)
- 教育部(58923)
- 国家社会(58402)
- 科研(58259)
- 期刊
- 济(197532)
- 经济(197532)
- 研究(133550)
- 中国(86920)
- 学报(69681)
- 财(65923)
- 管理(65308)
- 科学(64112)
- 农(63664)
- 大学(53972)
- 教育(51721)
- 学学(50525)
- 农业(44272)
- 技术(40511)
- 融(37377)
- 金融(37377)
- 财经(33139)
- 经济研究(32776)
- 业经(30824)
- 经(28414)
- 问题(26242)
- 贸(25998)
- 业(24347)
- 国际(22723)
- 技术经济(21789)
- 图书(21662)
- 统计(21584)
- 版(20730)
- 科技(20642)
- 世界(20332)
共检索到660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鑫茹 孔亦舒 陈锡康 祝坤福 田开兰
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化,双边贸易为两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好处。然而,新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出现升温迹象,使得中美贸易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美国无论是全面提高对华进口商品关税,还是更加频繁地挑起贸易摩擦,都将对中国经济和就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面对可能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中国应及早做好应对准备。本文给出了中国可对美国采取的四种贸易反制措施,包括整体减少对美进口的全面反制措施,以及三种非对称性反制措施——减少美国波音飞机订单、减少美国大豆进口和限制赴美旅游人数,并基于美国2015年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表测算了四种反制措施对美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最终,结合反制措施效果和可行性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对美国贸易反制应着力于重点产品和重点领域,而不适合开展全面反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真
本文以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从进口视角出发考虑出口品生产过程中进口品中间投入的影响,核算中国通过进口真正抵减的国内二氧化碳排放,即进口真实碳福利。在此基础上对中国27个行业的进口真实碳福利情况进行结构性分解,在二氧化碳强度效应和技术结构效应基础上新加入出口结构效应、出口规模效应及进口中间投入效应。通过测算发现:2005—2010年,中国进口真实碳福利规模较大,存在进口减排空间,而基础性行业是进口真实碳福利贡献率最高的行业。各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以及行业之间的生产联系是影响各行业进口真实碳福利的关键因素,进口的行业分布状况与进口减排量的行业分布状况则不存在直接的必然联系。中国的贸易减排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70810107020)项目来源:香港中文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国内外学界和相关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我国贸易结构特殊,加工贸易占我国贸易总额的比重超过一半,而且加工贸易对我国的拉动作用和一般贸易相差很大,传统的研究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芳
文章介绍了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并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利用海关的对外贸易统计数据,编制了2002年和2007年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分析了中国加工出口的产业关联特性和加工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
加工贸易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优化更新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亦玮 郭晶 杨艳
本文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运用完全国内增加值系数得到调整后的真实出口额,并据此对出口复杂度指标进行修正。对32个样本国家制造业真实出口复杂度测度的结果表明:中国自1995年至2005年期间制造业出口复杂度逐年提升,存在"Rodrik悖论"。但传统的出口复杂度测度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统计误差,高估了中国2005年的出口复杂度水平,低估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源 顾海英 吴开尧
在有关国际贸易隐含碳的研究中,大多使用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同时农产品贸易隐含碳少有提及。文章通过构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精确地评估了1995~2005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的CO2。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的CO2排放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农产品生产所排放的CO2有3.71%~4.50%是由出口所产生的,农产品消费所排放的CO2有3.29%~10.10%是由进口来满足的,尤其是中间投入的进口"节省"了大量的CO2排放;农产品净出口隐含的CO2不断减少,中国逐渐成为农产品CO2排放净进口国,农产品贸易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先海 杨高举
本文基于改进的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提出了一个分析一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新框架,即通过编制区分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表,计算"加权的增加值-生产率"指数并进行跨国比较分析,有效地解决了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仅关注出口总额所导致的"统计假象"问题。研究表明,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从1995年以来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明显进步而快速提高,但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不具备挑战世界高技术产业领先地位的实力。同时研究还发现,传统的出口总额统计法高估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闫云凤
建立非竞争进口型投入产出模型,考察国际贸易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并对加工贸易隐含碳进行产业分析,为我国外贸结构低碳转型提供数据基础。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出口隐含碳20.64亿吨,进口隐含碳17.66亿吨,净出口隐含碳2.98亿吨,加工贸易隐含碳0.83亿吨。"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既是进口隐含碳较多的部门,也是出口隐含碳较多的部门,说明这些部门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加工贸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安宁
按照对进口项处理的不同,投入产出模型分为竞争型模型和非竞争型模型。本文讨论了非竞争型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进口的作用。相对于竞争型模型,工资对价格的传导效应降低。此外,该模型还能分析国外进口产品价格的变化对国内部门的影响。本文测算了1997年、2002年、2007年的工资和进口品价格上涨对单个部门及整个经济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价格 进口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力 吴瑕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区分了中间投入品中国内生产与进口来源,更为真实地反映加工贸易型经济体的产业关联。文章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出口拉动力系数与进口推动力系数,在此基础上合成外贸合理度指数。通过观察1995~2009年的我国外贸合理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揭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特点,也为识别经济波动与贸易政策拐点等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建国 匡王番
文章在剖析现有部门外贸依存度公式基础上,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重构部门外贸依存度公式。新公式克服了现有公式不能反映任一部门对其它部门外贸依赖性的缺陷。继而用新公式测算我国部门外贸依存度,与现有公式的结果相比较并进行跨国比较。结果表明,由于考虑了部门间的依赖性,新公式能准确测算部门外贸依存度;尽管我国总外贸依存度不高,但部门间的差异较大;除了传统因素,还有部门间的前向关联度可影响部门依存度。
关键词:
外贸 部门外贸依存度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雯 李强
本文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利用OECD公布的我国1995~2005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可比价调整,对我国17个产业的内涵能源密度、出口含能量、净贸易含能量进行测算,并对出口含能量的变动进行因素分解,以考察我国对外贸易的能源消耗问题。结果表明,我国的内涵能源密度在1995~2002年期间持续下降,但在2005年有所回升;出口含能量在2005年大幅增加,不过我国一直为能源净节约国,而且出口规模因素是出口含能量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芳
在中国近三十年发展中,出口(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普通的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做了进一步开发,编制出中国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然后采用包含居民部门的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就2002年与2007年中国加工出口和非加工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从2002年至2007年,出口对中国总产出、增加值和劳动投入的诱发量均显著增强,其中加工出口所诱发的绝对量大大小于非加工出口,但其诱发增长速度超过了非加工出口;从拉动机制看,出口对总产出和增加值的间接诱发系数增大,引致诱发系数却在下降;出口对劳动投入的直接诱发系数、间接诱发系数和引致诱发系数均在下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伟如 张贤 查冬兰
笔者基于中日两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1995年~2012年中日贸易内涵能源进行了测算,并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对影响中日内涵能源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解。测算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中国对日本出口内涵能源和进口内涵能源整体都呈现增长的态势,但中国一直是内涵能源净出口国。分解结果表明:出口规模的扩大和中间投入结构均促进了出口内涵能源的增加,其中出口规模的影响最为显著;直接能耗强度的下降和出口结构的优化抑制了出口内涵能源的增加,但不足以抵消出口规模所引起的内涵能源的增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芳
加工出口生产中,中间投入占比较高,因而增加值率较低,但正逐步改善;国内中间投入占比偏低,因此其对国内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仍然有限,但正逐步增强;加工出口生产的影响力明显低于国内使用产品生产和非加工出口生产,但其影响力正逐渐增大;由于全部加工出口产品在总产出中的占比有限,所以除个别部门外,加工出口生产对各部门的产业关联特性和产业波及特性均没有根本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97~2007年中国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贸易差额、污染贸易条件如何影响中国贸易内涵碳“顺差”——基于多国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中美工业进出口贸易隐含污染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非竞争型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影响效应: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经验研究
反倾销措施产业救济效果:基于寡占竞争模型的理论研究
产业结构演进的需求动因分析——基于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
对外贸易碳排放竞争力指数构建与应用——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研究
出口结构对中国贸易竞争力指数的灰色动态模型分析
“一带一路”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促进效应研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合理度评价——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