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9)
2023(5727)
2022(4714)
2021(4617)
2020(3779)
2019(9044)
2018(8674)
2017(16257)
2016(8338)
2015(9716)
2014(9282)
2013(9499)
2012(8978)
2011(8412)
2010(8182)
2009(7624)
2008(7536)
2007(6286)
2006(5584)
2005(5226)
作者
(22807)
(19285)
(19161)
(18287)
(12327)
(9252)
(8698)
(7689)
(7349)
(6755)
(6683)
(6349)
(6202)
(6199)
(6156)
(5971)
(5770)
(5638)
(5436)
(5119)
(4889)
(4557)
(4522)
(4330)
(4292)
(4256)
(4188)
(3890)
(3841)
(3833)
学科
(41738)
经济(41694)
(23395)
贸易(23385)
(22876)
方法(20090)
管理(19442)
(18160)
数学(18028)
数学方法(17938)
中国(14472)
(13504)
(13228)
企业(13228)
(10342)
出口(10335)
出口贸易(10335)
(9595)
(9566)
关系(8809)
(6962)
业经(6586)
(6160)
银行(6160)
(6097)
金融(6097)
(6069)
(5984)
农业(5897)
地方(5712)
机构
大学(126785)
学院(122947)
(68344)
经济(67610)
研究(48795)
管理(44397)
中国(38853)
理学(38063)
理学院(37668)
管理学(37297)
管理学院(37074)
(28351)
(27037)
科学(24760)
经济学(24063)
(23820)
财经(23087)
经济学院(21936)
研究所(21593)
(21421)
中心(20377)
(17781)
北京(17729)
财经大学(17406)
(17173)
(16863)
(15908)
科学院(14888)
(14501)
师范(14397)
基金
项目(80339)
科学(64198)
基金(62641)
研究(59783)
(54718)
国家(54386)
科学基金(45780)
社会(42024)
社会科(40170)
社会科学(40162)
基金项目(31522)
自然(26909)
资助(26873)
教育(26341)
自然科(26332)
自然科学(26323)
自然科学基金(25916)
(25876)
(23044)
编号(21335)
中国(20706)
(20502)
国家社会(19660)
重点(18222)
教育部(18116)
(17667)
成果(17567)
人文(16746)
社科(16464)
(16282)
期刊
(69462)
经济(69462)
研究(42768)
中国(23400)
(20139)
(18210)
学报(17096)
管理(16886)
科学(16782)
国际(16137)
(15148)
经济研究(14345)
大学(13913)
学学(13063)
财经(12139)
(11699)
金融(11699)
问题(11276)
世界(11094)
农业(10848)
(10614)
技术(9025)
(8938)
贸易(8938)
业经(8866)
教育(8515)
国际贸易(7547)
(7281)
技术经济(6665)
经贸(6438)
共检索到192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玲  余娟娟  
中国在对美贸易中创造的巨额贸易顺差和外汇收益并没能通过有效的进口战略转化为国民经济增长及福利改善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包括技术设备、能源材料、数据信息和差异化商品等),而是更多地停留在货币资产的层面或者用来购买美国国债。随着美元的持续贬值及近期美元主权信用等级的下调,我国的外汇资产价值缩水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这种缩水不仅仅是一种账面价值的亏损,更是我国对美出口贸易利益的真实流失。因此,中国应该在出口利益创造的基础上,积极利用贸易、投资、金融等手段加强对既得利益的转化与维护。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玲  余娟娟  
文章利用贸易附加值模型测算了我国制造部门及细分行业在1994~2008年间出口贸易利益水平,并进行总量与行业的趋势分析,发现我国制造业近十几年来的总出口附加值比率长期锁定在[30.31%,36.41%]区间内,均值为32.98%。在细分行业中,加工贸易特征明显,尤其是所谓的"高科技"产业的贸易附加值比重相对更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段世德  王跃生  
贸易利益是要素所有者从出口产出中获得的可支配收入增量。中国对美国出口品的生产,因进口中间品而虚增了中国的产出。在这个过程中外国资本分享了中国出口的好处,不能用中国的出口产出替代中国要素的出口产出分析中国的贸易利益。本文结合中国关境产出的资本权属,剔除进口中间品的产出转移,核算中国对美国出口的贸易利益。从1995年到2011年,中国出口共获得3 089亿美元的贸易利益,名义贸易利益获取效率为13.76%,实际贸易利益获取效率为17.78%,劳动者报酬是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要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贸易利益获取能力,需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并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增加中国投入要素的可支配收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燕春  王婧  
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高额的贸易顺差,但是在巨额贸易顺差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生态利益流失。本文借助生态系统价值评价方法——能值分析方法,全面、客观、综合地计算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能值流量,分析了中美、中欧、中日贸易中的生态要素转移,并利用一系列能值综合指标对比分析了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开展进出口贸易的生态利益得失。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林玲  余娟娟  
本文利用贸易附加值模型测算了我国制造部门及各行业在1994年-2008年间出口贸易利益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行业面板数据识别和验证了我国贸易利益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贸易利益的拓展与提升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制造业近十几年来总出口附加值比率长期锁定在[30.31%,36.41%]的区间上,均值为32.98%。在细分行业中,那些加工贸易特征明显的产业,尤其是所谓的"高科技"产业的贸易附加值比重相对更低。这主要因为在全球生产分割的背景下,我国更多地是依靠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承接产品的加工组装环节,劳动生产率及劳动力成本仍然是影响贸易利益获取的重要因素,而要素禀赋结构变迁及技术进步等变量因素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方旖旎  
本文分析了世界可可出口贸易的利益分配产品升级特征。研究发现:(1)发展中国家主导低附加值可可豆出口,发达国家主导高附加值加工品出口。(2)发达国家贸易获利高于其贸易规模,发展中国家则相反。(3)发达国家可可产品出口升级较稳,贸易利得增长,而发展中国家产品结构脆弱。可可豆主产国加纳进入贸易福利倒退阶段;科特迪瓦2013年后贸易结构调整伴随市场占比恢复;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通过国内产业与贸易政策引导,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注重价格引导,贸易福利提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敬峰  
本文以出口收入指数方法为基础构建出口收入份额指标,计算和分析了2001-2009年期间中国出口的相对贸易利益及其分行业状况。中国在世界平均出口收入指数中的相对份额虽然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但主要是在低技术行业依靠出口规模而获取贸易利益,在高技术行业中国获得的市场份额和贸易利益都很少。面板数据计量检验显示,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出口收入份额与技术投入、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比例呈现较弱的正相关关系,与外资进入以及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呈现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国欲摆脱以代工方式加入全球价值链而赚取低廉代工费的现实处境,须致力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形成以技术为主导的竞争优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戴翔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以贸易附加值来刻画出口品内含的新增价值,从而更本质地揭示一国出口的真实贸易利益。本文利用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从出口贸易内含国内附加值视角,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出口贸易利益,结果表明:(1)伴随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出口贸易内含的国内附加值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虽有下降趋势,但总量却呈稳步上升态势,且数量巨大可观,出口贸易的总量经济效应十分显著;(2)从分行业层面来看,资本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对贸易利益的贡献较大且呈上升趋势,表明出口贸易利益来源结构进而所反映出的产业结构有所优化;(3)服务出口对贸易利益的贡献主要依赖于劳动密集型服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冲  
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削弱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人为地设置贸易障碍,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处于不公平的贸易环境中,造成大量利益流失。为了维护农产品出口的正当利益,我国应充分发挥WTO成员国的作用,把构建公平贸易环境作为不懈努力的目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慧芳  
稀土进出口贸易中各方的利益获得不仅取决于自己的行为,也受到相关方行为的重要影响。作为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国、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我国对稀土出口的管理政策引致世界稀土进口国及其他稀土资源国的一系列反应措施。本文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我国与稀土进口国、我国与其他稀土资源国之间的博弈,研究得知各方为获得利益最大化可采取的策略选择以及相关各方博弈的结果,进而对我国稀土出口贸易管理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冯雷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居于全球之首。规模大,增速缓,基本的增长规律开始显现。2014年货物贸易增速下降,2015年增速持续下降。如何从战略层面认识这一局面至关重要,新常态的贸易增长模式如何掌控,国民经济发展得益于贸易的利益切入点何在,需要理论层面上的回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龙  陈雪菲  
本文采用分行业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法,运用WIOD面板数据分析中间投入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利益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总中间投入与其四个子类对出口贸易利益都具有促进作用,国外中间产品投入对利得的影响最大,国内中间服务投入对利得的影响最小。(2)中间投入对制造业各产业出口贸易利益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低技术产业国内产品投入更能促进出口贸易利益的增长;中低技术产业对国外产品投入作用更大;高技术产业对中间产品起到正向效应的同时,国外中间服务投入也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国华  
WTO争端解决程序主要规定在《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DSU)中。在该程序的很多阶段,都涉及第三方问题;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审判实践中,也多次提及第三方参与案件审理的问题。因此,中国广泛作为第三方参与WTO争端解决案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利霞  王长义  
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就要坚持比较优势的动态性 ,而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实质上体现为要素优势的动态性 ,正是由于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要素收益的不对等性和要素需求的不平衡性才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出口不稳定、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利益丧失。所以 ,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维护其贸易利益 ,必须注重“动态要素富裕”的培养 ,既要注重充分利用本国的现实要素优势 ,获取贸易利益 ,又要注重进行新要素的培育和要素转换 ,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以维护和扩大贸易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