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4)
2023(10646)
2022(9053)
2021(8557)
2020(7424)
2019(17562)
2018(17084)
2017(33166)
2016(18099)
2015(20582)
2014(20614)
2013(20877)
2012(19788)
2011(17920)
2010(17896)
2009(16859)
2008(16820)
2007(14907)
2006(12759)
2005(11797)
作者
(52852)
(44387)
(44259)
(42647)
(28418)
(21455)
(20344)
(17406)
(16682)
(15753)
(15326)
(14712)
(14314)
(14199)
(14147)
(13891)
(13334)
(13074)
(12845)
(12685)
(11009)
(10907)
(10738)
(10124)
(10051)
(9964)
(9963)
(9739)
(9064)
(9009)
学科
(81376)
经济(81299)
(45776)
管理(45548)
方法(39287)
数学(35629)
数学方法(35362)
(34872)
企业(34872)
中国(23424)
(21318)
(20849)
(20546)
贸易(20540)
(20156)
(16772)
(14807)
业经(14002)
地方(13980)
农业(13859)
(13549)
(13018)
银行(12990)
(12754)
金融(12752)
(12465)
(11902)
财务(11882)
财务管理(11848)
企业财务(11210)
机构
大学(269071)
学院(262707)
(120849)
经济(118767)
研究(98214)
管理(96570)
理学(83060)
理学院(82055)
管理学(80779)
管理学院(80274)
中国(75064)
科学(57830)
(57557)
(54505)
(50861)
(47094)
研究所(46312)
中心(43801)
财经(43653)
经济学(40195)
(39963)
业大(38525)
(37847)
农业(37448)
北京(36927)
经济学院(36551)
(34657)
(34469)
师范(34121)
财经大学(32657)
基金
项目(172932)
科学(136375)
基金(129263)
研究(123808)
(114023)
国家(113181)
科学基金(95101)
社会(81237)
社会科(77240)
社会科学(77220)
基金项目(67222)
(63185)
自然(60349)
自然科(58993)
自然科学(58971)
自然科学基金(58007)
教育(56858)
(55232)
资助(54260)
编号(47353)
(40988)
成果(39850)
重点(39736)
(37493)
国家社会(35413)
(35247)
教育部(35088)
中国(33890)
科研(33744)
(33247)
期刊
(125639)
经济(125639)
研究(82114)
中国(50343)
学报(44080)
(42566)
(41986)
科学(39669)
管理(33484)
大学(33006)
学学(30881)
农业(28590)
(25288)
金融(25288)
教育(24829)
经济研究(22554)
财经(22448)
技术(20270)
(19412)
(18613)
问题(17777)
业经(17295)
(16792)
国际(16356)
世界(15488)
统计(13627)
技术经济(13602)
(12537)
理论(11855)
(11697)
共检索到395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运胜  陆宝群  
本文利用1994年到2002年中国对美出口的季度数据与同期美国GDP增长率来计算并分析其相关性,两者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主要原因有:美国经济衰退后,居民收入水平下降,从而转向中国产品的消费;中国入世效应的体现;中关两国这些年对产品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后,使两国产品的互补性提高;我国在通关税收等方面采取了重大改革等。故我国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吸引外国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扩大从美国的进口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运胜  陆宝群  
本文利用1994年到2002年中国对美出口的季度数据与同期美国GDP增长率来计算并分析其相关性,两者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主要原因有:美国经济衰退后,居民收入水平下降,从而转向中国产品的消费;中国入世效应的体现;中美两国这些年对产品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后,使两国产品的互补性提高;我国在通关税收等方面也采取了重大改革等。故我国要进一步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吸引外国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扩大从美国的进口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秀丽   舒元  
针对高运胜(2004)的病态计量模型,本文通过协整分析认为:我国对美出口与美国GDP增长率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我国对美出口与美国GDP之间存在一个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美国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另一个结论是:美国GDP每增加1美元,我国对美出口增加量是减少的,我国对美出口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后面的结论支持了高运胜的分析:我国对美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较大比重,需求弹性相对较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美国GDP是我国对美出口的Granger原因,我国对美出口却不是美国GDP的Granger原因,我国对美出口对美国经济产生不了威胁。通过进一步分析,提出了几个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芳  
采用计量研究的方法,利用1996年到2003年我国与欧盟贸易额和同期我国GDP增长的样本,描绘两者的运行轨迹和变化趋势,并计算和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本文对此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并对进一步扩大中欧双边贸易提出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霍伟东  邓国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巴曙松  沈姗姗  
由于美国经济持续下滑,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目前我国对美出口增速有所下降。本文按照人均资本占有量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六类出口行业进行分类研究,运用2001—2008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分析美国经济增长和汇率水平波动对我国不同出口行业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均资本占有量低的(劳动密集)行业出口对美国经济增长变动和汇率水平波动最为敏感,而人均资本占有量比较高的行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小。短期来看,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外贸发展的一项优势,但就长期发展来说,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冲击比较大,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的优势也会随国际分工的转移而逐渐消失。因此,只有大力发展资本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筱琼  
能源消耗是当今世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协调好能源消耗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并在GDP增长的同时,实现能源低消耗和高效利用,且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是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的事。本文立足与全国,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国内能源消耗与GDP增长进行数据分析,提出能源消耗与GDP增长相关性特点及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利生  吴振宇  
本文推导了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口对GDP形成及增长贡献的方法。在1 997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本文计算了 1 997年— 2 0 0 1年我国出口对GDP形成及增长的贡献 ,计算并分析了各部门的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 ,分析并揭示了 1 997年— 2 0 0 1年单位出口贡献率下降的原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缪东玲  韩艺松  毛玉铃  
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以后,木家具贸易发展迅速,到2006年已成为世界最大木家具出口国。中国为美国首要木家具进口国,美国为中国木家具主要出口对象。概述入世后中国木家具对美出口贸易状况,着重分析中国木家具对美出口规模以及产品结构,揭示中国木家具对美出口额平稳增长的状态。运用拓展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2002—2016年中国木家具出口美国增长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木家具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美国市场需求的急剧增长;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木家具出口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但仍未能较好地适应美国木家具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竞争力对出口贸易增长的作用有所下降,但是2016年我国木家具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为了促进中国木家具出口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应当完善信息服务与政策引导,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以及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孔云龙  卿前龙  
8 0年代以来 ,我国服务出口有了很大的增长 ,但与世界平均水平及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服务业 ,促进服务出口的增长 ,增强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翔硕   朱春生  
一、引言 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约10%的速度递增,由1978年的3624.1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57733.7亿元,17年间增加了约1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加了近3.5倍。同期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也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进出口贸易量大幅提高,利用外资不断增加。199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3498.7亿元,按贸易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计算的外贸依存度高达40.7%。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黄蓉  袁永明  
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罗非鱼养殖和出口国家,但是出口单价较低,所获的贸易比较利益较少。本文拟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对美国罗非鱼出口增长效应,剖析相应的原因,并探讨促进中国罗非鱼出口增长提升的对策建议,为中国罗非鱼产业发展以及在罗非鱼贸易中获得更多比较利益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常世旺  
本文对可税GDP这一概念加以引申,并计算了济南市可税GDP与地方税收入之间的相关程度,由此得出结论:可税GDP与地方税收入的相关性系数达到了0.99,对地方税收入增长的贡献率约80%,但税收弹性为1.11。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卫国  卓超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内均是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美资企业仍然具备很强的投资动机,中国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将不断提高。因此,中国稳步扩大引进美国直接投资必须同如何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优化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结构,引导其向知识化和技术化方向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陵  宋少华  宋泓明  
出口导向型增长假说假定出口增长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本文根据1 978- 1 999年中国的年度经济数据 ,在多变量的框架下对出口、GDP及名义有效汇率指数进行了协整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 Granger因果检验就出口导向型增长假说是否适用于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短期内中国的出口增长确实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但从长期看这种效应并不明显。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 :中国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 ,应更多地关注国内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