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9)
2023(14497)
2022(12132)
2021(11234)
2020(9482)
2019(21969)
2018(21316)
2017(41000)
2016(22405)
2015(25147)
2014(24769)
2013(24966)
2012(23489)
2011(21264)
2010(21296)
2009(19912)
2008(19837)
2007(17900)
2006(15745)
2005(13938)
作者
(67524)
(57205)
(56880)
(54222)
(35707)
(27560)
(25709)
(22524)
(21476)
(20096)
(19619)
(18829)
(18108)
(17975)
(17925)
(17550)
(17384)
(16719)
(16427)
(16165)
(14363)
(14013)
(13896)
(13096)
(12910)
(12669)
(12635)
(12538)
(11600)
(11597)
学科
(100153)
经济(100057)
(64087)
管理(56467)
(47916)
方法(43179)
(41518)
企业(41518)
数学(39207)
数学方法(38938)
农业(31383)
中国(28109)
(23833)
贸易(23826)
(23742)
(23356)
业经(22927)
(20101)
(19067)
地方(18569)
(15380)
银行(15314)
(14687)
(14363)
金融(14360)
(14243)
(14168)
环境(14139)
技术(13654)
(13284)
机构
学院(327925)
大学(327868)
(145998)
经济(143546)
管理(121842)
研究(119200)
理学(105820)
理学院(104615)
管理学(103001)
管理学院(102413)
中国(91464)
(80006)
科学(73811)
(68509)
农业(62707)
(62472)
(62332)
业大(57844)
研究所(57188)
中心(54319)
财经(50148)
(48221)
经济学(46181)
(45918)
北京(42760)
经济学院(42066)
(41216)
(40764)
师范(40223)
农业大学(39385)
基金
项目(221815)
科学(173650)
基金(163553)
研究(155876)
(145953)
国家(144732)
科学基金(121435)
社会(102233)
社会科(96779)
社会科学(96748)
基金项目(86349)
(85484)
自然(78424)
自然科(76654)
自然科学(76625)
自然科学基金(75340)
(72410)
教育(69619)
资助(66437)
编号(60574)
重点(50579)
(50344)
(49194)
成果(48481)
(46069)
国家社会(43826)
创新(43290)
科研(43184)
(42555)
教育部(42174)
期刊
(159112)
经济(159112)
研究(94313)
(79637)
中国(62997)
学报(60870)
农业(53850)
科学(53397)
(46387)
大学(45069)
学学(43107)
管理(39449)
(32463)
金融(32463)
业经(29740)
(27547)
经济研究(25970)
教育(25670)
财经(24881)
技术(24557)
问题(22890)
(21450)
(20146)
世界(19365)
(18395)
国际(17396)
技术经济(16896)
业大(16414)
统计(15172)
科技(15100)
共检索到486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莲娜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对欧盟的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本文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重点探讨了我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的特点及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的增长,部分来自于欧盟对世界农产品进口需求的增加,部分是由于我国近年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明显增强引致的,此外我国出口商品的构成效应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扩大对欧盟出口,中国需要进一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逢珉  翟慧娟  
欧盟作为中国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对中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有很大影响。国、荷兰和英国3大中国农产品进口国市场的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构效应"素,而它们对德国、荷兰和英国的影响程度却有一定的差异。为扩大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增长变化的不同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关兵  
欧盟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地区,也是中国农产品的重要贸易伙伴。以中国对欧盟27国的农产品出口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欧盟东扩、欧盟农业补贴政策、欧盟新食品法、欧盟绿色壁垒以及EurepGAP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欧盟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促进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发展的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宗成峰  赵霞  
文章利用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分析方法,针对我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时期和外部环境条件下,我国对美国的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主要受需求因素的影响,竞争力因素起次要的作用,而结构变动因素的贡献则微不足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道明  田志宏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发展势头,在对外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贸易规模、产品结构和市场分布3个方面分析1995-201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状况,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世界市场需求的扩张是拉动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竞争力因素对农产品出口有着积极的作用;出口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但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不大。农产品出口的长期稳定发展关键在于坚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优化产品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俊芳  武拉平  
本文使用Hummels和Klenow(2005)二元边际分解法,对2000-2013年中国农产品HS-6分位贸易数据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来自集约边际的贡献,但扩展边际也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借鉴Chaney(2008)的理论框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农业经济规模、贸易成本、农业生产率主要影响集约边际,可变贸易成本和固定贸易成本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有显著负面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屈四喜  
中国和东盟是重要贸易伙伴,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更加紧密。本文利用学术界最新改进的贸易引力模型,对1995—2009年中国向东盟出口农产品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东盟农产品关税税率的下降导致中国向东盟的农产品出口增加,农产品关税税率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向东盟的农产品出口大约增加1.026~3.453个百分点;中国农产品平均贸易成本与中国向东盟的农产品出口呈同方向变化,东盟农产品贸易成本则与中国向东盟的农产品出口呈反方向关系;中国向东盟的农产品出口与东盟GDP表现出正相关,与中国GDP呈负相关,且东盟GDP对其影响要大于中国GDP的影响;从CAFT...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俭  侯长林  宋艳  
2001年以来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呈现出不断增长、贸易逆差在近年迅速减少的态势,本文基于修正的CMS模型对中国整体和分类农产品出口东盟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在第一层次分解中无论是整体还是分类农产品的增长均是竞争效应和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第一、三类产品以竞争效应为主,第二、四类产品以结构效应为主;在第二层次分解中,竞争效应方面,无论是整体还是分类农产品多数阶段基本上都源于整体竞争效应。结构效应方面,整体农产品源于市场效应和商品效应的共同作用,第一、四类产品市场效应与商品效应的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逢珉  李晶  
日本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对象国,两国贸易关系相当密切。本文采用CMS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市场的增长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国输日农产品增长主要由日本国内市场需求增长所引致;产品结构效应对中国农产品输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综合竞争力效应和产品竞争力效应对中国农产品输日增长产生阻碍作用。为扩大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本文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逢珉  李晶  
日本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对象国,两国贸易关系相当密切。本文采用CMS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市场的增长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国输日农产品增长主要由日本国内市场需求增长所引致;产品结构效应对中国农产品输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综合竞争力效应和产品竞争力效应对中国农产品输日增长产生阻碍作用。为扩大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本文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林  赵慧娥  
利用联合国统计署农产品统计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方法(CMS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对东亚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主要受竞争力因素的影响,这与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受进口需求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此基础上,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中国选择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合理性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相文  王贺光  梁肖  
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关税等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限制作用越来越小。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欧盟是我国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地且具有比较完备的技术性壁垒体系。本文研究了欧盟的技术性壁垒体系及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欧盟技术性壁垒的若干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金艳  范雯  
欧盟是中国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金融危机导致了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呈现新变化。文章采用UNCOMTRADE有关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和"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金融危机前后的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变化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欧盟农产品进口需求变化、欧盟农产品进口依存度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显著影响。金融危机后,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和适应欧盟进口需求结构变化,是推动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恢复性增长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缀桥  杨逢珉  
本文基于中国由农产品贸易顺差国变为逆差国、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较为稳定和中国输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结构相对稳定等3大现状,对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也即通过一定的实证研究研判不同因素的影响深度和广度。研究发现,"结构效应"与"竞争力效应"对中国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农产品的影响较大。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的出口,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完善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加强双方政治和经贸的友好合作和充分发挥两国资源禀赋,深入促进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