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2)
- 2023(12364)
- 2022(10448)
- 2021(9609)
- 2020(8150)
- 2019(18854)
- 2018(18308)
- 2017(35333)
- 2016(18735)
- 2015(21641)
- 2014(21450)
- 2013(21888)
- 2012(20694)
- 2011(19126)
- 2010(19144)
- 2009(18124)
- 2008(18137)
- 2007(16292)
- 2006(14482)
- 2005(13462)
- 学科
- 济(102248)
- 经济(102164)
- 管理(51580)
- 业(48155)
- 方法(40892)
- 企(37504)
- 企业(37504)
- 数学(36382)
- 数学方法(36165)
- 贸(25702)
- 贸易(25690)
- 中国(25573)
- 易(24924)
- 财(23750)
- 农(22798)
- 税(21967)
- 地方(21835)
- 税收(20483)
- 收(20310)
- 学(19326)
- 业经(17796)
- 制(16143)
- 农业(14839)
- 环境(13908)
- 地方经济(13886)
- 和(13556)
- 银(13519)
- 融(13513)
- 金融(13511)
- 银行(13494)
- 机构
- 大学(288620)
- 学院(286985)
- 济(139001)
- 经济(136671)
- 研究(106496)
- 管理(104335)
- 理学(89238)
- 理学院(88198)
- 管理学(86938)
- 管理学院(86403)
- 中国(81623)
- 财(64834)
- 科学(61491)
- 京(60290)
- 所(54985)
- 财经(50923)
- 研究所(49677)
- 中心(46340)
- 农(46268)
- 经(46215)
- 经济学(45937)
- 江(42506)
- 经济学院(41555)
- 北京(38879)
- 业大(38546)
- 院(37542)
- 财经大学(37416)
- 农业(36375)
- 范(35342)
- 师范(35042)
- 基金
- 项目(181536)
- 科学(143070)
- 基金(135179)
- 研究(131309)
- 家(118518)
- 国家(117674)
- 科学基金(99189)
- 社会(87295)
- 社会科(83026)
- 社会科学(83003)
- 基金项目(70461)
- 省(66499)
- 自然(61598)
- 自然科(60170)
- 自然科学(60150)
- 自然科学基金(59138)
- 教育(58088)
- 划(57117)
- 资助(56303)
- 编号(50747)
- 部(42028)
- 成果(41731)
- 重点(41438)
- 发(40606)
- 国家社会(38124)
- 创(37017)
- 中国(36272)
- 教育部(36168)
- 科研(35135)
- 创新(34981)
共检索到442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倩 杨庆运 徐卫章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对来自韩国和日本冷轧薄板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贸易救济效应。中国对日韩冷轧薄板征收反倾销税对日本企业出口量不存在显著的贸易抑制效应,对韩国企业出口量存在显著的贸易抑制效应,但是从韩国对华出口产品的价格来看,这种抑制效应变得不是很显著;中国对日韩冷轧薄板企业征收反倾销税存在显著贸易转移效应;实施反倾销调查对整个中国贸易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但是这种抑制效应不具有持续性,抑制效应慢慢变弱。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剑 何海燕
中国从1997年12月对进口新闻纸发起首例反倾销调查以来,截止2009年8月,中国共对来自25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56起。从这些案例中研究中国征收反倾销税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曹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于1997年3月正式颁布,根据这一条例,中国于1997年12月对进口新闻纸发起首例反倾销调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共对来自24个国家的进口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沈瑶 王继柯 单晓菁
目前世界各国的反倾销案件中,有许多便涉及中间产品。我国已有的21个案例中,亦有18个是针对中间品的。本文主要从保护进口国整体利益,并兼顾产业政策的角度,探讨政府应如何适度征收中间品反倾销税。
关键词:
中间品 反倾销税 公共利益 产业政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秋平
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所允许的维护公平竞争及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的重要手段,被我国等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根据中国1994年~2008年的反倾销案例,以立案年份为基期,前后各取3年共7年的时间跨度组成面板数据,构造横截面单元为中国对外反倾销调查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应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考察了反倾销措施以及贸易自由化对中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肯定性终裁在消除进口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贸易流动并且抵消了贸易自由化的成果,为反倾销的贸易破坏效应提供了有力证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俊妍 孙倩
本文引入Finger和Murray(1993)提出的反倾销强度指数(anti-dumping index,ADI),运用1995—2012年中国和世界的反倾销案件数及进出口贸易额,对中国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强度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说明了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给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带来的影响。本文发现我国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强度与出口贸易总额因果关系明显,遭遇反倾销强度与出口总额呈现正相关关系,这是由于遭遇反倾销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本文更进一步基于Lall(2000)技术含量的分类方法分析了遭遇反倾销和对...
关键词:
遭遇反倾销 对外反倾销 出口品技术含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黎明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中美两国反倾销税在立法、征收、实际操作等方面的差异,为我国反倾销税的合理征收及其立法的完善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反倾销税 倾销幅度 中美比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宫桓刚
WTO1994年《反倾销协议》和各国反倾销法中对于追溯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都有明确的规定。这就是"存在倾销的历史"、"进口商知道或应该知道"倾销的存在、"短期内大量进口"的事实以及欧盟反倾销法中对于出口商承担反倾销税的情况。以上各项条件在1979年以来中国出口产品所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中均有所体现。因此,研究这些案件中"紧急情况"的成因,或许会成为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过程中的前车之鉴。
关键词:
紧急情况 倾销历史 大量进口 反吸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永
文章利用1994~2008年期间美国反倾销申诉案件,通过构建7年的产品进口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美国反倾销申诉对非被诉国产品进口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反倾销申诉只会导致非被诉国产品的进口市场份额有所增长,而进口绝对量并没有增长,因此,美国反倾销申诉只具有市场转移效应,不具有贸易转移效应。
关键词:
美国 反倾销 贸易转移效应 市场转移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汉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加快了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步伐。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同时美国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的范围之广、金额之大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产品向美国的出口。中国产品在向美国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出口产品市场的转移,由此也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此,研究美国对华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意义重大。本文从中国产品遭遇美国反倾销的反应,即产品出口额的变化来考查反倾销转移效应的存在性,然后,从中国产品的国际流向上来考查出口产品的转移流向。本文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后,中国向美国出口产品减少的那一部分很可能是被转移到了欧盟。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中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丹
文章在对中国对外反倾销的产业与国别分析的基础上,收集2002年~2009年中国对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HS三大类产品的反倾销数据,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关税削减条件下中国对外反倾销的贸易限制效应。
关键词:
反倾销 贸易自由化 贸易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郝亮
本文构建三厂商反倾销税模型,基于本国厂商、倾销厂商、其他外国厂商三者不同决策顺序的差异情境,深入考察贸易转移效应下最优反倾销税的决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反倾销税具有正的产业救济效应、负的贸易破坏效应和正的贸易转移效应;最优反倾销税的符号难以判断,但若三厂商拥有对称的边际成本或者征税前其他外国厂商的产量水平低于本国厂商或倾销厂商,则最优反倾销税严格为正;贸易转移效应的强弱与最优反倾销税的高低不存在简单的正向或反向关系;当三厂商同时决策时,最优反倾销税最高;当其他外国厂商先决策、倾销厂商再决策、本国厂商最后决策时,最优反倾销税最低;最优反倾销税与市场容量正相关、与倾销厂商边际成本负相关、与其他外国厂商边际成本正相关,但与本国厂商边际成本的关系并不确定。
关键词:
反倾销税 贸易转移效应 决策顺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郝亮
本文构建三厂商反倾销税模型,基于本国厂商、倾销厂商、其他外国厂商三者不同决策顺序的差异情境,深入考察贸易转移效应下最优反倾销税的决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反倾销税具有正的产业救济效应、负的贸易破坏效应和正的贸易转移效应;最优反倾销税的符号难以判断,但若三厂商拥有对称的边际成本或者征税前其他外国厂商的产量水平低于本国厂商或倾销厂商,则最优反倾销税严格为正;贸易转移效应的强弱与最优反倾销税的高低不存在简单的正向或反向关系;当三厂商同时决策时,最优反倾销税最高;当其他外国厂商先决策、倾销厂商再决策、本国厂商最后决
关键词:
反倾销税 贸易转移效应 决策顺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美丽 董银果
对外反倾销已成为世界各国规范贸易秩序、保护本国产业的最主要政策工具。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反倾销政策和竞争战略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得出反倾销政策的企业救济效应通过企业竞争战略来实现的结论。文章进而基于中国制造业国内国际双市场企业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对外反倾销起到了救济企业的作用,差异化战略是重要的正向中介,低成本战略与多元化战略则起负向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对外反倾销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私营和外资企业以及中小企业产生显著救济作用,差异化战略在不同样本中均起正向中介作用,但低成本战略与多元化战略的有效性在不同企业类型下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鲍晓华
本文利用1997—2004年中国反倾销案例8位数税则号的涉案产品数据,考察了反倾销措施引起的指控对象国和非指控对象国的贸易模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倾销行为贸易救济效果的证据。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反倾销措施对指控对象国的进口有明显的“贸易限制效应”;不仅征税案例,即使是无损害结案的反倾销指控仍然对指控对象国的进口贸易有重要影响,即反倾销具有“调查效应”;但是涉案产品可能在指控对象国和非指控对象国之间转移,这种“贸易转移效应”部分削弱了反倾销措施的保护效果;总体上看,反倾销仍然起到了救济本国产业的作用,因为无论是指控对象国还是非对象国的进口价格都会上升,从而控制了中国涉案产品的进口总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