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15)
2023(18626)
2022(15834)
2021(14725)
2020(12311)
2019(28116)
2018(27571)
2017(52027)
2016(28467)
2015(32169)
2014(31856)
2013(31631)
2012(29204)
2011(26764)
2010(26652)
2009(24543)
2008(23676)
2007(20714)
2006(18503)
2005(16456)
作者
(85829)
(71620)
(70911)
(67469)
(45572)
(34174)
(32109)
(28249)
(27312)
(25344)
(24467)
(24121)
(22947)
(22641)
(22248)
(21900)
(21274)
(21116)
(20398)
(20359)
(17927)
(17721)
(17223)
(16321)
(16093)
(15709)
(15672)
(15546)
(14357)
(14141)
学科
(127410)
经济(127266)
管理(77936)
(72620)
(58531)
企业(58531)
方法(52048)
数学(45442)
数学方法(45011)
中国(34227)
(31793)
(28996)
(28221)
地方(26559)
业经(25789)
(25227)
贸易(25216)
(24557)
(21733)
农业(21211)
环境(19290)
(18379)
理论(18355)
(17983)
(17915)
金融(17907)
银行(17905)
技术(17422)
(17244)
(16453)
机构
大学(415077)
学院(410504)
(173634)
经济(170210)
管理(156116)
研究(149835)
理学(134909)
理学院(133323)
管理学(131034)
管理学院(130316)
中国(110285)
科学(93343)
(89451)
(77189)
(76012)
(75294)
研究所(70825)
中心(65601)
业大(65420)
财经(61168)
农业(59496)
(59361)
北京(56719)
(55814)
(53815)
(53720)
经济学(53652)
师范(53164)
经济学院(48230)
(47133)
基金
项目(282092)
科学(220192)
基金(205380)
研究(200401)
(183098)
国家(181417)
科学基金(152766)
社会(127850)
社会科(121154)
社会科学(121116)
(108246)
基金项目(108225)
自然(99822)
自然科(97474)
自然科学(97441)
自然科学基金(95717)
(92316)
教育(91176)
资助(84769)
编号(78930)
成果(64259)
重点(63973)
(62335)
(60822)
(58162)
课题(55285)
创新(54460)
科研(54161)
国家社会(53606)
教育部(52828)
期刊
(191253)
经济(191253)
研究(123707)
中国(80545)
学报(74309)
(68363)
科学(65408)
管理(57646)
(55945)
大学(54991)
学学(52058)
农业(47010)
教育(42853)
技术(33709)
(33517)
金融(33517)
经济研究(32309)
财经(30597)
业经(28723)
(26453)
(25319)
问题(25094)
(21972)
技术经济(20473)
科技(20441)
(20138)
图书(20109)
世界(19920)
国际(19412)
业大(19115)
共检索到611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舒杏  霍伟东  王佳  
出口持续时间研究对保障出口贸易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1998—2010年产品层面的微观数据,客观估计了我国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出口持续时间。结果发现,我国产品出口持续时间普遍较短,均值不到4年,且贸易关系失败的概率具有明显的负时间依存性。我们进一步利用离散时间生存模型考察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引力变量对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与其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一致,同时,国家风险、贸易固定成本、汇率的波动、签订人民币互换协议、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初始贸易额以及产品多元化均会对出口持续时间产生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积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逐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显宏   姜国刚   邹宗森  
数字经济不仅有助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而且有助于加强中国与RCEP国家经贸合作程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测度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采用2011—2021年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与RCEP国家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会显著增加中国与RCEP国家出口持续时间;第二,数字经济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增加贸易开放度渠道降低出口风险率,延长出口持续时间;第三,对于不同收入水平RCEP国家来说,当期与上一期数字经济发展会延长中国与中低收入和高收入RCEP国家的出口持续时间,但对中高收入RCEP国家的影响并不显著;第四,对于不同类型产品来说,数字经济发展均会延长中国与RCEP国家出口持续时间。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影响较大,对初级产品的影响较小,说明随着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数字经济对中国与RCEP国家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逐渐增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常青  
本文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1-2010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HS6分位的数据,引用生存分析方法对中国对美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平均值为2.294年,中位数为1年,证明了该出口贸易关系也呈现负的时间依存性特征。同时参考Rauch对产品的分类法将产品分为同质产品、参考价格产品以及差异化产品三类考察了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以及初始贸易额对中国对美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证明其影响显著。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银忠  吴凤娇  
采用1998~2014年HS6位数的产品编码数据,考察中国对美国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均值为4.38年,中位数为3年。运用离散时间Probit、Logit和CLogLog模型,分析影响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3个模型的分析结果均表明:美国经济发展、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及其重要程度、差异化产品等因素,均对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单位产品价值越高的出口产品,其贸易关系持续时间越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勇兵  蒋灵多  曹亮  
本文采用CEPII-BACI数据库1998—2006年中国HS6分位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运用生存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普遍较短,中位生存时间为2年,有58.55%的持续时间段在2年内消失;而且农产品贸易关系的风险函数存在明显的负时间依存性。采用离散时间生存分析cloglog随机效应模型分别从目的国特征和产品特征层面探讨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传统引力模型的变量还是产品层面的特征变量对农产品贸易的持续时间都有着稳健的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单纯而盲目地为促进出口却忽视出口持续时间而制定的农业贸易政策是有缺陷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秀玲  邹宗森  冯等田  
本文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1999—2015年SITC第三版5位码层面的中国出口贸易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分布特征,进一步运用Cloglog模型,检验了双边实际汇率波动和第三方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普遍较短,平均生存4.87年,5年后趋于平稳;双边实际汇率波动加剧了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风险,第三方实际汇率波动降低了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风险。本文的结论凸显了汇率波动扩大条件下稳定出口增长和维护出口贸易关系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沈成燕  
本文基于Feenstra&Romalis(2013)整理的各国出口数据,首先运用生存概率法分析各经济体SITC4位码产品的出口持续性,进而借助工具变量2SLS模型,首次就出口持续时间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与启示有:发达经济体产品出口持续时间对出口产品质量作用表现为"高质稳进"型正效应,而对于发展中经济而言,过长的出口持续时间则意味着产品质量的"低端锁定"和"低端下滑";出口过度依赖传统优势产品和"质量革新惰性"是近几年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执行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战略有利于发展中国经济体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空间型地理接近"不一定能够促进一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制度型地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邵建春  
文章选取巴西、印度、俄罗斯和南非作为主要新兴经济体,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在对1995~2011年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SUR模型就我国对这些主要新兴经济体出口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发展阶段相似、地理位置近以及双边较快的经济增速有利于我国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却对其有消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出口商品档次目前尚能满足低收入新兴经济体的进口需求,但却不适应较高收入新兴经济体的消费偏好。此外,运输成本对出口的影响要视双边贸易的竞争性或互补性而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邵建春  
以二十国集团中的新兴经济体为代表,构造新的贸易引力模型,在对1996-2013年国别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对我国向新兴经济体出口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贸易互补性有力推动了我国向新兴经济体的出口,我国出口商品档次整体尚能够满足新兴经济体的进口需求,双边稳定的经济增长更是为我国出口扩张提供了坚实的供需保障;然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不断高企的出口运输成本,已对我国向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为此从产业和金融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鹏辉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1998—2008年的数据,采用非参数K-M生存分析法和离散生存模型考察了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中位数仅为4年,出口危险率存在显著的负时间依存性,出口第一年的危险率高达25%,当企业出口4年后,其出口危险率迅速下降。企业的异质性特征如生产率、规模、销售份额、金融状况、出口密集度等因素显著影响企业的出口危险率,不同所有制结构企业的出口生存率差异较大,内资企业的出口生存率远低于外资企业。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玲丽  
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影响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因素主要包括三类:企业特征变量、产品特征变量以及企业外因素,这些成果对研究中国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可以加速解决企业出口时间短的问题,推动中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兵  李燕  周世民  
出口持续时间研究为保障出口持续平稳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基于2000——200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估计了中国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研究发现持续时间均值不到2年,中位值为3年,且存在明显的负时间依存性。文章进一步采用离散时间生存分析模型考察了出口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结果发现,传统引力模型变量对持续时间的影响与其对贸易流量的影响类似,企业层面的特征会对持续时间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存在显著的区域和所有制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常青  张相文  
利用K-M法对中国出口贸易产品以及分类产品进行了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的估计;同时采用离散时间probit、logit、cloglog模型研究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中国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并分规模报酬情况和分差异化程度验证了其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持续时间的中位值和均值均较短;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员国效应与成立效应的方向相反,但是其效应均显著,也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不同分类产品的成员国效应与成立效应的显著性不同,最后的总效应方向也不一致。因此,出口政策的调整必须重视出口持续时间的自由贸易区效应以及各种分类产品的不同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林常青  
本文利用1990~2006年中国对美出口贸易的HS10分位数据,采用离散时间的probit、logit、cloglog模型研究了美国反倾销政策对中国对美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反倾销政策的影响效应不仅大,而且其效应还因实施阶段而不同。反倾销在不同的阶段都导致出口持续时间缩短,但在初裁定阶段的影响效应相比终裁定阶段更大。另外,较高的反倾销税率影响效应大,但影响时间不长,较低的反倾销税率影响较小,但影响时间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树全  张秀霞  
本文利用1989-2008共20年中国出口到美国农产品高度细分的贸易数据,通过引入生存分析来研究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研究发现这一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很短,HS10分位农产品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9年,中位生存时间为2年,生存时间众数为1。同时分析了贸易持续时间和初始贸易量的相关性,并对各章进行归纳分类,研究它们的共性和区别。稳健性检验表明产品分类的不同层次对结果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