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5)
- 2023(11494)
- 2022(9576)
- 2021(8749)
- 2020(7336)
- 2019(17075)
- 2018(16373)
- 2017(31428)
- 2016(17172)
- 2015(19389)
- 2014(19501)
- 2013(19855)
- 2012(18789)
- 2011(17276)
- 2010(17035)
- 2009(15870)
- 2008(15764)
- 2007(13938)
- 2006(12098)
- 2005(11030)
- 学科
- 济(84543)
- 经济(84475)
- 管理(47789)
- 业(43945)
- 方法(38094)
- 数学(34787)
- 数学方法(34572)
- 企(33730)
- 企业(33730)
- 中国(23300)
- 农(20599)
- 财(20252)
- 地方(18327)
- 贸(16943)
- 贸易(16937)
- 学(16665)
- 易(16498)
- 环境(16337)
- 业经(14525)
- 农业(13795)
- 制(13607)
- 融(12731)
- 金融(12729)
- 务(12126)
- 和(12119)
- 财务(12111)
- 财务管理(12086)
- 银(12078)
- 银行(12043)
- 行(11593)
- 机构
- 大学(258707)
- 学院(255596)
- 济(118411)
- 经济(116379)
- 管理(95882)
- 研究(94248)
- 理学(82812)
- 理学院(81822)
- 管理学(80629)
- 管理学院(80148)
- 中国(71632)
- 科学(56078)
- 京(54439)
- 财(51869)
- 所(48344)
- 研究所(44227)
- 农(42916)
- 中心(42017)
- 财经(41933)
- 经济学(38826)
- 经(38281)
- 业大(36611)
- 江(36016)
- 经济学院(35300)
- 北京(34873)
- 农业(33997)
- 院(33727)
- 范(33003)
- 师范(32714)
- 财经大学(31238)
- 基金
- 项目(171667)
- 科学(136526)
- 基金(128069)
- 研究(123732)
- 家(112577)
- 国家(111770)
- 科学基金(94923)
- 社会(81724)
- 社会科(77739)
- 社会科学(77713)
- 基金项目(67406)
- 省(64220)
- 自然(60140)
- 自然科(58745)
- 自然科学(58726)
- 自然科学基金(57705)
- 划(55535)
- 教育(55506)
- 资助(52670)
- 编号(47585)
- 部(39866)
- 重点(39455)
- 发(38538)
- 成果(38037)
- 国家社会(35341)
- 创(35249)
- 教育部(34030)
- 中国(33703)
- 科研(33293)
- 创新(33244)
共检索到376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彬 陈英
自199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开展以来,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环境问题。文章试图通过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的直接投资数据,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环境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的直接投资总体上减少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碳排放,改善了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的环境质量。在此基础上从投资国、东道国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希望就促进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直接投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晓玲 刘会政
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就业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总量产生替代效应,但较为有限;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就业结构的优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文丽
"多样性中求统一"的基本特征决定了"从双边货币合作走向次区域合作最后到全区域的合作"不失为东亚货币合作的一个现实可行的推进路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框架自亚洲开发银行首倡以来,各国对这一合作机制抱以厚望。该区域在多大程度上具备货币金融合作的条件?本文分别从经济一体化程度、经济开放度、区域内贸易一体化程度、要素流动性及金融一体化程度等方面展开了实证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方俊智 文淑惠
以大湄公河次区域(GMS)4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Multilevel p2模型方法,分析GMS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结构、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GMS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呈"核心-边缘"分布的三级圈层结构,各层级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空间经济联系程度比较松散。同时,GMS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程度还受单个城市经济、资源集聚效应的影响,而城市间要素的扩散效应影响尚不显著。随着各成员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GMS城市群空间经济网络正迅速形成与拓展,中心城市的增加与城市之间相互建立新的经济联系将显著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天昂 唐青生
中国加入WTO的后过渡期已经结束,在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面前,中国金融业如何抓住机遇才能应对挑战,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的重大课题。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在昆明的成功召开,给本地区的金融合作提供了一次极好机会。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的金融合作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一些次区域金融合作的可行构想和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子豪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和各国对"温室效应"日益关注的背景下,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5-2011年中国29个省区的数据,利用非动态门槛面板估计方法,本文从地区人均收入、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环境规制等四个角度,实证检验了FDI对中国碳排放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FDI对中国碳排放存在比较显著的门槛效应。当地区人均收入过高、过低,或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环境规制水平较高时,FDI显著抑制了碳排放增加;而当人均收入中等,或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环境规制水平较低时,FDI的消减作用则很不明显,甚至会增加碳排放。由研究期内相关因素的变动趋势可知,通过收入门槛效应,...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碳排放 门槛效应 中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姜亚鹏 王飞
出于进一步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之目的,文章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经过对中国全国范围内及各省(市、区)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就业效应的检验,结果证实:在长期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就业间正相关,而最近8年各省(市、区)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就业效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一线城市"及沿边省份呈微弱负相关,其余省份为正相关。文章提出应针对不同区域采取有针对性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并加强适龄劳动力可就业能力培养,以进一步减小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就业效应区域差异。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母国就业效应 区域差异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陶薇
对外直接投资经济效应是指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所产生的各种影响,既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的全面经济效应,也包括其主体跨国企业所取得的经营成果。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德勇 易艳春
鉴于CO2排放增长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以及我国在2009年底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上减排40%-45%的承诺,本文旨在研究在不断开放和更加开放的中国,FDI对CO2排放的影响。文章使用1978-2008年间的数据探讨FDI对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对我国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我们发现FDI对CO2排放有负的影响,这个结果是由于FDI的技术溢出带来的。FDI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环境质量,但这并不意味着FDI的流入对我国没有坏处,大量的FDI流入到了污染密集型产业之中。我国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有选择地利用外资。出口增长加重了我国碳排放的压力,这个结果是"污染避难所"理论的证据...
关键词:
FDI 碳排放 污染避难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聪 张山
回顾中外学者在FDI与其环境影响方面的理论,主要针对FDI对环境的四种效应,利用中国近十年的FDI以及工业废气、废水等污染排放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自然环境在四种效应方面分别存在着正负效应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宇驰
中国对外资进入一直实行名目繁多的优惠政策 ,但外资进入带来的效应是复杂的 ,外资进入带来的效应有正有负并且是动态的 ,在分析正负效应及其发生的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正效应 ,克服负效应的措施 ,并指出今后的政策取向是基于内生式经济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外资引入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冬霞
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外商投资结构不合理,利用外资成本增高,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为此,应加强我国利用外资的宏观管理,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正确引导外资投向,优化投资结构,搞好利用外资改造国有企业的工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坤荣 耿强
1 990年以来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极大。继续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在短期内 ,可以拉动需求 ,是恢复景气的有效手段 ;从长期看 ,又是提升产业结构 ,促进技术进步 ,推动制度变革 ,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增长的有效手段。在未来几年 ,中国应该利用加入WTO的契机 ,结合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 ,进一步开放外商投资领域 ,让渡部分国内市场 ,允许和鼓励外资对某些行业的国内企业进行并购 ,从而实现我国利用外资的第二次战略性转变 ,使外国直接投资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外溢效应 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彬 王梦娇
基于关于FDI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31篇论文,运用元回归分析(MRA)方法探索FDI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研究争论产生的原因,考察样本量、时间因素、变量选择、数据类型等研究特征的差异对实证结论产生的影响。元回归分析(MRA)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效应量大小和显著性程度会受到研究时间跨度、FDI代理变量选择、研究方法和控制变量选择等因素的显著影响,而样本量和碳排放代理变量选择对结论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碳排放 元回归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