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3)
2023(13098)
2022(10978)
2021(10020)
2020(8607)
2019(19865)
2018(19086)
2017(36116)
2016(19635)
2015(22351)
2014(21905)
2013(22038)
2012(20681)
2011(18862)
2010(18649)
2009(17530)
2008(17515)
2007(15522)
2006(13315)
2005(11825)
作者
(60354)
(50791)
(50603)
(47952)
(32101)
(24569)
(23039)
(19952)
(19050)
(17719)
(17344)
(16811)
(16022)
(15955)
(15917)
(15717)
(15638)
(15057)
(14665)
(14505)
(12804)
(12359)
(12336)
(11510)
(11327)
(11197)
(11128)
(11065)
(10191)
(10151)
学科
(88490)
经济(88401)
管理(53589)
(52493)
方法(44886)
(41010)
企业(41010)
数学(40342)
数学方法(40086)
(26312)
贸易(26302)
(25567)
中国(24176)
(22474)
(21926)
(17535)
业经(16788)
(15008)
农业(14946)
地方(14810)
(13551)
财务(13536)
财务管理(13504)
(13159)
(13152)
金融(13150)
银行(13098)
企业财务(12761)
环境(12692)
(12486)
机构
大学(298429)
学院(294074)
(132097)
经济(129958)
管理(109874)
研究(105509)
理学(96058)
理学院(94941)
管理学(93534)
管理学院(93001)
中国(78797)
科学(64498)
(61983)
(57640)
(56680)
(54552)
研究所(50197)
业大(47830)
中心(47055)
财经(46797)
农业(46302)
(42890)
经济学(42809)
(41215)
经济学院(39137)
北京(38799)
(37234)
(35932)
师范(35440)
财经大学(35025)
基金
项目(200951)
科学(157633)
基金(149618)
研究(139042)
(133732)
国家(132706)
科学基金(111716)
社会(91664)
社会科(87201)
社会科学(87174)
基金项目(78807)
(75399)
自然(73066)
自然科(71468)
自然科学(71440)
自然科学基金(70280)
(65323)
教育(63554)
资助(61608)
编号(52454)
重点(46078)
(45988)
(43079)
成果(41999)
(41876)
国家社会(39745)
科研(39739)
创新(39367)
教育部(39142)
计划(38071)
期刊
(132822)
经济(132822)
研究(83270)
学报(54610)
中国(51045)
(50565)
科学(47191)
(42539)
大学(40048)
学学(38217)
管理(36675)
农业(34338)
(25509)
金融(25509)
经济研究(24308)
财经(23745)
教育(22716)
(22376)
技术(21458)
(20462)
业经(20118)
国际(19699)
(19675)
问题(19308)
世界(15715)
(15033)
技术经济(14919)
统计(14271)
商业(14102)
业大(13395)
共检索到422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明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基于贸易顺差的原理,文章应用分省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技术分析了影响我国贸易顺差的内外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外贸净出口与工资水平、交通建设、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出口退税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外贸净出口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出口额、高技术引进经费、以及实际有效汇率间也存在协整关系。比较而言,内部因素可以更好的解释我国贸易的顺差的原因,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于外贸净出口的影响最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庆君  
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持续增长,本文用增长率直接法、增长率趋势法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短周期、中周期和中长周期波动,并采用ARMA模型预测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在下一阶段的周期波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经历了8次短周期波动、3次中周期波动(其中第三次中周期波动具有在适度高位平滑化的特征)和2次中长周期波动,目前正处在第二个中长周期波动的扩张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凯杰  曲如晓  
本文构建了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993—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但是中间也存在一定的波动;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额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连玉明  
大城市既是碳排放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国家和区域低碳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借鉴DPSIR模型构建了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earman秩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35个重点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低碳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跃迁的良好势头,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及利用仍然是决定现阶段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影响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玲  余娟娟  
为了更好地反映我国贸易顺差背后的真实利得,本文借鉴"国民贸易差额"的概念,将海关统计的名义顺差按照所有权原则调整为国民贸易顺差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只是名义顺差大国;从所有权角度来看,中国是国民贸易逆差国。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中国对外贸易数量虚幻与福利实质的异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述忠  张洪胜  Meng Bo  
中国持续对外贸易顺差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文献大都基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没有考虑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间品多次跨越国界的重复计算问题,无法反映中国真实的贸易顺差水平。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1995—2011年的数据,采用投入产出领域的贸易增加值(TiVA)方法,测算出中国与38个贸易伙伴之间的增加值贸易顺差,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加入WTO之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贸易顺差的影响较小而且不显著,而加入WTO之后,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以有效降低中国的贸易顺差。在华FDI总额对贸易顺差的影响呈现出相似的特点,即加入WTO之前,总体FDI不显著,加入之后影响显著。FDI来源地区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蔡云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出口产业受到极大的影响,出口下滑会否造成多年的贸易顺差出现逆转?通过对2008年与2009年对外贸易相关指标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金融危机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石凯  
运用贸易顺差/进出口比率以及贸易顺差/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两个指标对 1994—2004年我国的贸易顺差相对规模进行的测度和分析表明,我国相对贸易顺差指标运行在较低水平并且出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我国相对贸易顺差的变动与进出口总额的变动及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显著背离。国外对我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指责没有事实根据,对我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只能加大对我国的双边贸易逆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士亮  熊磊  
现有的关于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等文献的主要研究思路是探讨FDI对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的作用,此外,绝大多数关于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文献主要研究汇率的影响,由此可见,从我国各省市本身的角度考察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文献不多且进展缓慢。因此,本文基于区域对外贸易理论和区域输出理论提出假设,并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市出口贸易受其自身FDI、GDP及劳动力人数的显著影响;而进口贸易受其FDI、GDP及国内投资的显著影响。结论对于进一步深度挖掘我国对外贸易的潜力和竞争力有着一定的政策指导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珊珊  罗良文  
从2002年开始,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不平衡程度不断加剧,以往的研究集中在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算与FDI对国内碳排放绩效的考察,并未分析FDI对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本文运用1997年-2009年间投入产出数据,通过指数因素分解法,将FDI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分解为FDI数量效应、FDI行业结构效应以及投资的贸易隐含碳强度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DI行业结构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主导因素,具体来看,FDI行业结构变化促进了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增加;投资的贸易隐含碳强度一直在下降,且降幅不断增大;FDI数量变化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不稳定,两者不存在明显关联。有必要建立公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傅京燕  裴前丽  
本文采用多边投入产出模型的贸易数据计算1997-2008年贸易内涵CO2量,结果显示,对外贸易不利于我国CO2减排量(BEET)目标的实现,但有利于降低我国的碳排放强度(PTT)。本文同时利用Divisia指数分解模型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解释。各部门BEET的分解结果显示,规模效应是造成我国净内涵CO2增加的重要原因,而技术效应有利于我国环境质量(CO2减排量)的提高,但结构效应的作用并不明显。对各部门的PTT做Divisia指数分解结果表明,技术效应有利于降低我国污染强度,结构效应的影响并不统一,可以通过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交叉"作用,降低CO2排放强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玉杰  于懂  
本文以中国和其它24个国家或地区的最近3年的外贸和外资的实际数据为基础,用统计计量学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国际贸易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定量论证了FDI的贸易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对中国与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贸易规模差异进行了阐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毓茜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从1980年的381.4亿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3606.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2.43%。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和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达48.39%。 本文将就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涛  
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环境规制的差异对贸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环境规制相对变得更严时,“环境规制的成本贸易效应”发生作用,中国会进口更多的污染密集型产品;当环境规制变得相对较松时,中国会向发达国家出口更多的污染密集型产品。然而,由于世界各国都有加强环境管制的趋势,再加上“波特假设”的存在以及“环境规制的创新贸易效应”发挥作用,适当的加强环境管制虽然可能会增加污染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但是也能够有效地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从而带来收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志忠  梁珺  刘博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等方法,实证检验2005年8月至2008年9月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目标下,贸易顺差可带来广义货币供给和狭义货币供给的增加。因此,在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萎缩的形势下,我国应确立人民币稳定的汇率目标,保持贸易顺差所带来的货币供给的增加,从而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