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55)
2023(17944)
2022(15053)
2021(14136)
2020(12154)
2019(27985)
2018(27541)
2017(51636)
2016(28204)
2015(32023)
2014(31667)
2013(31171)
2012(28579)
2011(25846)
2010(25915)
2009(24074)
2008(23952)
2007(21072)
2006(18183)
2005(15843)
作者
(84696)
(70912)
(70771)
(67002)
(44849)
(34131)
(32119)
(27833)
(26751)
(25162)
(24187)
(23778)
(22544)
(22400)
(22125)
(21985)
(21477)
(21002)
(20422)
(20348)
(17818)
(17396)
(17313)
(16087)
(15935)
(15755)
(15718)
(15497)
(14457)
(14112)
学科
(116158)
经济(116039)
管理(79736)
(75454)
(61803)
企业(61803)
方法(57329)
数学(50600)
数学方法(49837)
中国(30886)
(30483)
(29016)
(29008)
贸易(28995)
(28201)
(26122)
业经(24199)
农业(20228)
地方(20182)
环境(20058)
(19713)
理论(19027)
(18814)
财务(18751)
财务管理(18711)
(17992)
企业财务(17686)
(17178)
银行(17104)
技术(16996)
机构
大学(412574)
学院(411280)
(169504)
经济(166344)
管理(155200)
研究(141538)
理学(135471)
理学院(133896)
管理学(131100)
管理学院(130370)
中国(105120)
科学(90591)
(86829)
(76575)
(73618)
(72893)
研究所(67339)
业大(66922)
中心(63834)
农业(61012)
财经(60425)
(58737)
(55106)
北京(54154)
经济学(52790)
(52419)
师范(51722)
(50836)
经济学院(47901)
(46593)
基金
项目(284646)
科学(223084)
基金(208649)
研究(197750)
(186248)
国家(184804)
科学基金(156657)
社会(126003)
社会科(119524)
社会科学(119490)
(110236)
基金项目(109712)
自然(104962)
自然科(102466)
自然科学(102425)
自然科学基金(100632)
(94510)
教育(91982)
资助(86751)
编号(77062)
重点(65353)
(62765)
成果(61437)
(60518)
(59409)
科研(55849)
创新(55668)
计划(54629)
课题(53797)
国家社会(53258)
期刊
(174181)
经济(174181)
研究(110563)
学报(74464)
中国(72934)
(67763)
科学(65895)
(56469)
大学(55297)
管理(54639)
学学(52690)
农业(46525)
教育(38705)
技术(34800)
(32097)
金融(32097)
经济研究(29739)
财经(29461)
业经(27831)
(26183)
(25382)
(24253)
问题(23965)
(21705)
国际(21446)
统计(21311)
技术经济(19939)
(19386)
科技(19317)
业大(19303)
共检索到584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昭华  汪凌志  
自然资本指商品和服务所内涵的生态价值,以生态足迹(EF)为测度。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I-O)测算中国1992—2007年对外贸易EF值,并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法分析中国土地(能源)强度、技术水平、净出口规模对EF净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1992—2007年,中国始终是实际用地的净出口国,自2005年起,中国从虚拟用地净进口国转变为虚拟用地净出口国,EF净出口总量在波动中不断增长,反映中国生态资源呈现流失持续加剧的趋势。土地(能源)强度与技术水平的变化对EF净出口的抑制作用有所增强,但影响程度十分有限,商品与服务净出口规模的迅猛增长是导致EF净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荣荣  陈鸣  
本文基于中美两国非竞争(进口)型可比价投入产出表,测算与分析了中美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并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法研究了影响中美贸易隐含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含碳量与净贸易含碳量持续为正,并呈现递增的态势,表明我国为促进对美国的出口,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此外,虽然进出口规模是影响中美贸易含碳量最主要的因素,但减少我国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一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能源效率,二是降低各部门单位产出对高碳排放行业产品与服务的直接与间接消耗,三是促进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增加高能耗产品与服务的进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敏  刘剑锋  
随着2009年哥本哈根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召开,CO2等温室气体的控制减排已不再是个纯科学议题,而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话题,贸易中隐含碳的排放也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定量测算了2002、2005及200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并利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模型(I-O SDA)对影响外贸隐含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结果显示:(1)各年隐含碳净出口值及其占当年国内排放总量之比都呈增长趋势;(2)对隐含碳排放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出(进)口总效应;(3)两阶段的出(进)口规模效应都为正;(4)两阶段的出(进)口结构效应有较大不同,如2005-2008年,出口结构效应汇总为18187万吨,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毓卿  周才云  
贸易成本几乎被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忽视,但却广泛存在于实际国际贸易活动中。本文在采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对1993—2011年中国与17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成本进行有效测度的基础上,对影响贸易成本变动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993—2011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呈现明显下降的态势,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更为明显;通过进一步分析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认为空间距离、人均GDP差异、贸易伙伴国对外开放度、是否共边界、是否建立自由贸易区五个方面对贸易成本都有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晨光  虞晓芬  杜群阳  
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具有超垄断特性的理论假说,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房地产市场超垄断特性等因素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省(市)2005-2012年房地产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房地产市场具有超垄断特性,房产品既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必需品,又是富有需求收入弹性的奢侈品;(2)虽然中国房地产市场具有超垄断特性,但房产品价格和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不会提高房地产企业总资产收益率,市场对房产品过度投资或者投机引起的房地产企业生产和管理成本的上升可能构成抵消企业因上述因素而获益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士亮  熊磊  
现有的关于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等文献的主要研究思路是探讨FDI对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的作用,此外,绝大多数关于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文献主要研究汇率的影响,由此可见,从我国各省市本身的角度考察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文献不多且进展缓慢。因此,本文基于区域对外贸易理论和区域输出理论提出假设,并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市出口贸易受其自身FDI、GDP及劳动力人数的显著影响;而进口贸易受其FDI、GDP及国内投资的显著影响。结论对于进一步深度挖掘我国对外贸易的潜力和竞争力有着一定的政策指导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浩  王宸  
本文利用空间统计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区市对外贸易的空间集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各省区市的整体来看,对外贸易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东部省份具有强强集聚的"马太效应",中西部省份具有弱弱集聚的"马太效应",东部以及中西部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集聚现象越来越明显;从三大区域对外贸易的发展来看,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空间效应比较明显,中部地区的空间效应不明显,人均GDP水平、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是影响各区域对外贸易发展的共同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明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基于贸易顺差的原理,文章应用分省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技术分析了影响我国贸易顺差的内外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外贸净出口与工资水平、交通建设、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出口退税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外贸净出口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出口额、高技术引进经费、以及实际有效汇率间也存在协整关系。比较而言,内部因素可以更好的解释我国贸易的顺差的原因,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于外贸净出口的影响最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俊玲  林季红  
关键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晓丽  洪东悦  
对外贸易通过能源的直接进出口和间接进出口影响着一国的能源消费。本文首次运用投入产出结构因素分解法分行业研究了1992—2002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将影响中国能源消费的因素分为能源强度效应、技术效率效应(投入产出结构效应)、国内需求效应、净出口效应,根据1992、1997、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上述各效应,并重点分析了净出口效应;得到了1992—2002年间,对中国能源消费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性进出口部门。研究认为,1992—2002年间,中国对外贸易使能源消费减少了11823.58万吨标准煤。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正浒  汪占熬  
本文首先构建了具备微观基础的经济模型,对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得出了在经济均衡状态应该具备的动态方程,据此采用VAR实证模型实证检测了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绩效冲击,结果证明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在贸易条件上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同时在长期将形成门槛效应,在产出方面结构调整冲击体现出了短期负面冲击。从经济绩效方面考虑,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选择渐进式的调整路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烨菁  张煜  
贸易引力模型作为研究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一个理论方法,近年来相应的理论模型随着贸易的实践演变有了相应的扩展。我国目前贸易自由化进程取得非常大的成果,而且未来还有更加积极的开放措施。到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对于影响贸易流量的因素的探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借助近年来在贸易流量分析方面运用十分广泛的引力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对中国与15个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贸易结构已经从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指导的产业间贸易转化为产品差异化为动因的产业内贸易,而且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制度安排(FTA)对贸易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相文  黄娟  李婷  
本文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构建了产品内分工下的投入产出模型,并利用中国21个工业行业的对外贸易和SO2污染排放数据,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对S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SO2污染排放问题与产品内分工密切相关,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有利于节能减排。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述忠  张洪胜  Meng Bo  
中国持续对外贸易顺差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文献大都基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没有考虑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间品多次跨越国界的重复计算问题,无法反映中国真实的贸易顺差水平。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1995—2011年的数据,采用投入产出领域的贸易增加值(TiVA)方法,测算出中国与38个贸易伙伴之间的增加值贸易顺差,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加入WTO之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贸易顺差的影响较小而且不显著,而加入WTO之后,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以有效降低中国的贸易顺差。在华FDI总额对贸易顺差的影响呈现出相似的特点,即加入WTO之前,总体FDI不显著,加入之后影响显著。FDI来源地区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建军  汪浩瀚  
本文基于新增长理论构建了贸易和金融内生化的生产率增长模型,并以1952-2006年的样本数据为基础,运用变参数分析方法就对外贸易和金融深化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进口贸易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出口贸易却与全要素生产率负相关;以经济货币化指标度量的金融深化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以经济金融化指标度量的金融深化同样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预期却得不到经验证明。文章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