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63)
2023(14109)
2022(11817)
2021(10828)
2020(9244)
2019(21201)
2018(20309)
2017(38074)
2016(20844)
2015(23462)
2014(23062)
2013(23061)
2012(21568)
2011(19777)
2010(19689)
2009(18375)
2008(18507)
2007(16434)
2006(14222)
2005(12629)
作者
(64961)
(54713)
(54713)
(51879)
(34655)
(26352)
(24698)
(21417)
(20563)
(19212)
(18886)
(18090)
(17537)
(17294)
(17227)
(16939)
(16787)
(16178)
(15839)
(15671)
(13869)
(13425)
(13201)
(12381)
(12332)
(12093)
(12026)
(11800)
(11079)
(11033)
学科
(90763)
经济(90668)
管理(54593)
(53040)
方法(43261)
(41050)
企业(41050)
数学(38302)
数学方法(37979)
(26389)
贸易(26378)
(25607)
中国(25401)
(23700)
(21613)
(20463)
业经(17902)
地方(16293)
农业(15753)
(15476)
环境(13873)
(13720)
银行(13650)
(13546)
金融(13543)
(13074)
(12795)
财务(12778)
财务管理(12748)
(12552)
机构
大学(318069)
学院(312839)
(136604)
经济(134261)
研究(115612)
管理(113607)
理学(99320)
理学院(98027)
管理学(96280)
管理学院(95706)
中国(84607)
科学(73114)
(67363)
(63238)
(60541)
(58324)
研究所(56016)
业大(52020)
农业(50767)
中心(50630)
财经(48093)
(44642)
经济学(44323)
(43994)
北京(41985)
(41129)
(40704)
经济学院(40503)
师范(40164)
科学院(35955)
基金
项目(215833)
科学(169244)
基金(160527)
研究(147501)
(144776)
国家(143694)
科学基金(120221)
社会(96870)
社会科(92070)
社会科学(92042)
基金项目(85053)
(81077)
自然(79508)
自然科(77793)
自然科学(77757)
自然科学基金(76439)
(70895)
教育(67036)
资助(65348)
编号(55274)
重点(49846)
(48786)
(46516)
(44739)
成果(44445)
科研(42542)
创新(42108)
国家社会(42089)
计划(41870)
教育部(41052)
期刊
(139656)
经济(139656)
研究(89383)
学报(60855)
(55936)
中国(54772)
科学(52847)
大学(44178)
(43078)
学学(42153)
农业(38139)
管理(38128)
(25208)
金融(25208)
经济研究(25160)
教育(25137)
财经(24028)
(22615)
技术(22211)
(21672)
业经(21075)
(20800)
问题(20381)
国际(20125)
(16900)
世界(16459)
业大(15525)
技术经济(15412)
统计(14679)
科技(14538)
共检索到449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浩  王宸  
本文利用空间统计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区市对外贸易的空间集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各省区市的整体来看,对外贸易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东部省份具有强强集聚的"马太效应",中西部省份具有弱弱集聚的"马太效应",东部以及中西部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集聚现象越来越明显;从三大区域对外贸易的发展来看,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空间效应比较明显,中部地区的空间效应不明显,人均GDP水平、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是影响各区域对外贸易发展的共同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明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基于贸易顺差的原理,文章应用分省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技术分析了影响我国贸易顺差的内外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外贸净出口与工资水平、交通建设、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出口退税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外贸净出口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出口额、高技术引进经费、以及实际有效汇率间也存在协整关系。比较而言,内部因素可以更好的解释我国贸易的顺差的原因,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于外贸净出口的影响最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士亮  熊磊  
现有的关于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等文献的主要研究思路是探讨FDI对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的作用,此外,绝大多数关于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文献主要研究汇率的影响,由此可见,从我国各省市本身的角度考察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文献不多且进展缓慢。因此,本文基于区域对外贸易理论和区域输出理论提出假设,并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市出口贸易受其自身FDI、GDP及劳动力人数的显著影响;而进口贸易受其FDI、GDP及国内投资的显著影响。结论对于进一步深度挖掘我国对外贸易的潜力和竞争力有着一定的政策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凯杰  曲如晓  
本文构建了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993—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但是中间也存在一定的波动;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额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连玉明  
大城市既是碳排放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国家和区域低碳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借鉴DPSIR模型构建了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earman秩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35个重点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低碳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跃迁的良好势头,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及利用仍然是决定现阶段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影响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晓丽  洪东悦  
对外贸易通过能源的直接进出口和间接进出口影响着一国的能源消费。本文首次运用投入产出结构因素分解法分行业研究了1992—2002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将影响中国能源消费的因素分为能源强度效应、技术效率效应(投入产出结构效应)、国内需求效应、净出口效应,根据1992、1997、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上述各效应,并重点分析了净出口效应;得到了1992—2002年间,对中国能源消费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性进出口部门。研究认为,1992—2002年间,中国对外贸易使能源消费减少了11823.58万吨标准煤。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昭华  汪凌志  
自然资本指商品和服务所内涵的生态价值,以生态足迹(EF)为测度。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I-O)测算中国1992—2007年对外贸易EF值,并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法分析中国土地(能源)强度、技术水平、净出口规模对EF净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1992—2007年,中国始终是实际用地的净出口国,自2005年起,中国从虚拟用地净进口国转变为虚拟用地净出口国,EF净出口总量在波动中不断增长,反映中国生态资源呈现流失持续加剧的趋势。土地(能源)强度与技术水平的变化对EF净出口的抑制作用有所增强,但影响程度十分有限,商品与服务净出口规模的迅猛增长是导致EF净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傅京燕  裴前丽  
本文采用多边投入产出模型的贸易数据计算1997-2008年贸易内涵CO2量,结果显示,对外贸易不利于我国CO2减排量(BEET)目标的实现,但有利于降低我国的碳排放强度(PTT)。本文同时利用Divisia指数分解模型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解释。各部门BEET的分解结果显示,规模效应是造成我国净内涵CO2增加的重要原因,而技术效应有利于我国环境质量(CO2减排量)的提高,但结构效应的作用并不明显。对各部门的PTT做Divisia指数分解结果表明,技术效应有利于降低我国污染强度,结构效应的影响并不统一,可以通过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交叉"作用,降低CO2排放强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昭琼  
本文从东西部对外贸易的现实差距出发 ,通过对影响贸易的因素的分析揭示出东西部对外贸易差距的根源所在 ,并给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浩  
本文借鉴近年来兴起的主流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测量了1978~2007年中国30个省市(区)对外贸易的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辐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0个省市(区)的对外贸易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从空间集聚效应来看,东部地区具有强强集聚的"马太效应",中西部地区具有弱弱集聚的"马太效应";从空间辐射效应来看,上海、江苏、浙江和福建对周边地区具有正向辐射效应,青海、新疆和甘肃对周边地区具有负向辐射效应,以上海为中心的正向增长极效应、以青海为中心的负向增长极效应都日益显著且稳定;从三大增长极来看,广东的增长极效应由强变无,上海的增长极效应由无变强,北京一直没有表现出增长极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述忠  张洪胜  Meng Bo  
中国持续对外贸易顺差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文献大都基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没有考虑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间品多次跨越国界的重复计算问题,无法反映中国真实的贸易顺差水平。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1995—2011年的数据,采用投入产出领域的贸易增加值(TiVA)方法,测算出中国与38个贸易伙伴之间的增加值贸易顺差,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加入WTO之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贸易顺差的影响较小而且不显著,而加入WTO之后,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以有效降低中国的贸易顺差。在华FDI总额对贸易顺差的影响呈现出相似的特点,即加入WTO之前,总体FDI不显著,加入之后影响显著。FDI来源地区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娟文  
文章运用边界检验方法和无约束误差修正模型(UECM)对我国进、出口方程进行检验和估计,结果表明,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以及国内外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都不是影响我国进、出口总量的主要因素,相反,我国进、出口总量对国内外价格水平的变动更加敏感,因此,将国内通胀率保持在一个稳定可控的水平上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逯建  张龙  杨昊擎  
本文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测算了国内企业向各个国家进口和出口的空运贸易额比例以及可能影响空运贸易额比例的变量,并通过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似不相关回归(SUR),对空运贸易额比例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企业的TFP与空运贸易额比例正相关,企业的出口附加值率与进口空运贸易额比例正相关,同出口空运贸易额比例负相关,平均运输距离在全样本以及分组回归中均和空运比例显著正相关。TFP的上升在分贸易类型回归中使得加工贸易企业进出口空运比例提升最多,同时对东部地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空运比例也有显著影响;产品出口附加值率的增加在分贸易类型中使一般贸易企业进口空运比例提升幅度最大,也显著影响东部地区和外资企业对空运的使用。这些结论都能为促进我国各地区特别是内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政策借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倪红福  李善同  何建武  
本研究根据中国2002、2005、2007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OECD的国外投入产出表和GTAPVersion 7.0的SO2排放强度等数据,利用多国投入产出模型方法测算了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SO2,相关的行业结构分布以及隐含污染物在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流向,并通过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了三大因素对出口贸易隐污染物的贡献大小。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至2007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创造了巨大贸易顺差,同时也带来了大量隐含SO2顺差;迅速增长的贸易规模是出口贸易隐含污染物增加的主要因素,但是,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技术改进导致的SO2排放强度下降抑制出口贸易隐含SO2增加,而投入产出中间结构变化对其影响较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袁欣  李深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