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5)
2023(12415)
2022(10289)
2021(9656)
2020(8126)
2019(18789)
2018(18128)
2017(35009)
2016(17868)
2015(20423)
2014(19726)
2013(19430)
2012(17541)
2011(15667)
2010(15110)
2009(13751)
2008(13049)
2007(10566)
2006(8739)
2005(7382)
作者
(46397)
(39052)
(38736)
(36784)
(24729)
(18628)
(17584)
(15258)
(14816)
(13323)
(13151)
(13081)
(12122)
(11985)
(11803)
(11728)
(11555)
(11191)
(11112)
(11058)
(9272)
(9232)
(9100)
(8814)
(8724)
(8704)
(8287)
(7895)
(7607)
(7475)
学科
(83059)
经济(82984)
管理(50645)
(48692)
方法(44932)
数学(40909)
数学方法(40552)
(38819)
企业(38819)
(25059)
贸易(25048)
(24384)
中国(23547)
(19717)
(19658)
业经(15511)
农业(13105)
地方(13050)
(12322)
(12155)
财务(12123)
财务管理(12099)
环境(11722)
(11622)
金融(11621)
企业财务(11432)
技术(11332)
(11271)
(11087)
银行(11081)
机构
大学(254133)
学院(252183)
(121957)
经济(120390)
管理(104001)
理学(92231)
理学院(91428)
管理学(90225)
管理学院(89766)
研究(80528)
中国(61854)
(51738)
(49978)
财经(43722)
科学(42629)
经济学(40473)
(40447)
中心(37399)
经济学院(36983)
(36055)
财经大学(33254)
研究所(33097)
业大(32182)
(31713)
(31569)
北京(30719)
(29590)
(29560)
商学(29401)
师范(29358)
基金
项目(179821)
科学(146158)
基金(138223)
研究(133226)
(118852)
国家(117983)
科学基金(104176)
社会(91771)
社会科(87531)
社会科学(87516)
基金项目(72523)
(65237)
自然(65019)
自然科(63669)
自然科学(63654)
自然科学基金(62587)
教育(61443)
资助(56383)
(55679)
编号(50815)
(42853)
国家社会(40612)
重点(39953)
成果(39234)
教育部(38414)
(38291)
(38006)
人文(37187)
创新(35848)
大学(35383)
期刊
(114277)
经济(114277)
研究(72019)
中国(38553)
(37769)
管理(36582)
科学(32244)
学报(31430)
(26718)
大学(26102)
学学(24823)
经济研究(21930)
财经(21550)
技术(21221)
(20915)
金融(20915)
(20436)
教育(19098)
农业(19054)
(18607)
业经(17675)
国际(17536)
问题(16819)
世界(13964)
统计(13758)
(12512)
技术经济(12369)
商业(12355)
决策(11036)
(10995)
共检索到346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昊  
本文借鉴匹萨雷迪斯匹配模型的思想,通过构建包含对外贸易筛选机制的劳动力就业框架,阐述了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影响路径。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1997~2009年31个省市面板数据,从出口、进口、贸易顺差三个层面考察了对外贸易对中国城镇就业水平当期和滞后调整的影响。得出结论与以往相关研究不同。本文研究表明中国对外贸易的就业抵消效应依然明显,且存在时滞摩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翠萍  史丹  
库兹涅兹曲线显示,1960~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存在"N"形曲线关系,贸易开放对中国人均碳排放存在正向影响,贸易开放程度每提高1%,人均碳排放量增加0.3%。投入产出模型揭示,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27.1亿吨,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39.76%。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碳排放最高,占出口碳排放21.2%。依次为化学工业(10.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9.8%)、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68%)、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7.53%)。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燕飞  蒲勇健  
文章旨在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在劳动就业以及城乡劳动力转移中产生的作用。文章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劳动就业水平的提升;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优化劳动就业结构;城乡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比重的降低,不能仅仅依靠农业的发展,而必须以第二、三产业发展为依托,不能单纯依靠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的增加,而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联动;对外贸易劳动就业效应的可持续发挥需以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为基础;社会劳动就业的增长,就业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祁飞  李慧中  
文章通过模型的建构证明了"母市场效应"的存在性。文章采用Bergstrand(1989)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制造业中出口额较大、出口国较多的HS码共28章产品。通过对各章产品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除了陶瓷品外,其余27章产品均存在显著的"母市场效应"。其中钢铁、无机化学和车辆等产品呈现较强的"母市场效应",而纺织品、精密仪器等产品则呈现较弱的"母市场效应"。28章产品中除了陶瓷外其余均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绝大部分产品对伙伴国来说为奢侈品。距离、是否接壤和是否有共同语言等变量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影响并不太显著,对各章产品影响方向也不一致。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少君  
本文在理论分析能源消费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FMOLS与DOLS估计法、VECM等方法,实证分析了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能源消费与进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期内,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发展均显著地促进了能源消费的需求;短期内,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能源消费与进口贸易间不存在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东、中、西部三大地区能源消费与进、出口贸易间的关系也存在差异。因此,对各地区简单实行减少能源消费类措施将对出口贸易或进口贸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更应注重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改进技术、提高能源传输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优化出口结构、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燕飞  
文章采用固定效应估计和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差异,得到如下结论:第一,积极推进西部内陆地区的贸易开放,有利于化解中国目前的就业难题及地区就业差距问题。第二,东、中部地区就业更多地表现为结构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刺激国内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予以解决。因此,有必要大力促进西部内陆地区的贸易开放,积极稳步推进东、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书  
利用全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出口对中国的就业有正的影响,出口依存度每增长10%,会带动就业增长0.35%;进口对中国的就业有负的影响,进口依存度每增长10%,就业会减少0.19%。经济增长对扩大就业有重要影响,但资本存量对就业没有明显影响。阐述了实证发现的政策含义。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金山  黄智立  
区域经济合作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如何,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以中国及其贸易伙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2000-2010年1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合作组织对中国对外贸易整体上呈促进作用;而WTO对中国对外贸易的促进力度相对最小,甚至对中国的进口起阻碍作用;区域经济合作凭借着其对国际贸易更强的推动力,正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绊脚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晓霞  
本文从机理研究和实证分析的角度分别考察了对外贸易、FDI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变化的影响。开放可通过需求偏好、技术进步或溢出、就业拉动等渠道影响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对1979-2006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对外贸易对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没有明显影响,但FDI会引起其工资性收入比例的提高;对外贸易和FDI都会影响到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不过效果相反,前者会显著提高城镇居民的工资收入比例,而FDI与之关系则表现为负相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艳梅  朱英明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构建了高铁建设引致的区域就业增长概念模型,并采用PSM-DID方法对我国高铁建设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高铁建设显著提升了高铁城市的就业水平,但主要对其中大城市和东、中部城市的就业促进效应显著,高铁就业效应的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是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为前提条件的;分行业分析发现,高铁建设显著降低了第一产业的就业水平,促进了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特别是对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消费性服务业及信息、软件等生产性服务业中高附加值行业的就业促进效应最强;在高铁走廊,高铁主要促进了就业密度处于中、低位,尤其是低位高铁城市的就业转移和增长,有利于高铁走廊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昊  刘骞文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普遍为正,即出口贸易的增加能够促进社会就业水平的提高,且不存在性别差异。然而,新-新贸易理论基于异质性企业思想提出的筛选-匹配模型却对此产生了质疑。本文基于2006-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重新检验了中国出口贸易规模与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性别差异。本文研究表明:虽然企业出口贸易的增加依然能够显著提高整体的就业水平,但对女性就业水平却呈现显著的负向作用。这进一步证明促进对外贸易发展虽然能够提高就业水平,却很难达到优化就业结构的目的。减少就业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性别歧视,是改善这种状况的途径之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良文  李珊珊  
本文利用中国34个工业行业2001~2010年面板数据,运用投入产出表构建进口贸易技术水平溢出、出口贸易技术水平溢出、出口贸易技术后向溢出以及进口贸易技术前向溢出四种指标,以检验对外贸易技术效应对工业碳排放的影响。按行业碳排放强度分组,估算了研发投入强度、企业所有制结构等反映吸收能力的行业特征在对外贸易技术溢出的碳排放效应中的作用。全行业的研究表明,出口贸易技术后向溢出对工业碳减排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进口贸易技术水平溢出对工业碳减排存在明显的负面影响。分行业的研究表明,高碳排放行业对外贸易的技术效应对工业碳排放影响显著,而低碳排放行业影响系数不明显,行业特征对对外贸易技术效应的影响主要集中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玲  杨建荣  
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对一国就业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1997—2009年中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及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就业增长的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欣  崔日明  
本文使用SITC(Ⅱ)四位数数据考察了中国1987年至2012年间对外贸易模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论表明:2012年与1987年相比,中国总体对外贸易模式发生了实质性转变,动态性是中国对外贸易模式的主要特征。并且,其它(非农)初级产品对外贸易模式的动态性最强,大宗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模式的动态性次之,高价值农产品对外贸易模式动态性最弱。这意味着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不具有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特征,动态和演进的对外贸易模式理论更适合解释和指导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红蕾  胡鑫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适应更为开放的贸易规则和标准的一种尝试。其效应如何,值得检验和探讨。以上海、广东、福建和天津自贸区为例,利用2001-2017年的样本数据,运用DID模型实证分析自贸区成立对于贸易流量和贸易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沪粤津闽自贸区设立对贸易进口和出口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效应,从贸易方式来看,自贸区的成立对一般贸易进口和出口表现出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对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则是负向抑制效应,为此自贸区政策未能明显促进贸易流量的增加。而随着自贸区内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其对于一般贸易进口和出口的正效应逐渐增强,促进自贸区内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使贸易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增加。为更好发挥出自贸区的贸易效应,促进贸易流量增加和贸易方式转型,应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大力发展新型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