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8)
- 2023(8827)
- 2022(7106)
- 2021(6708)
- 2020(5383)
- 2019(12625)
- 2018(12027)
- 2017(23406)
- 2016(11882)
- 2015(13352)
- 2014(12781)
- 2013(12831)
- 2012(11803)
- 2011(10705)
- 2010(10443)
- 2009(9540)
- 2008(9297)
- 2007(7753)
- 2006(6782)
- 2005(6216)
- 学科
- 济(57562)
- 经济(57510)
- 业(30606)
- 管理(30296)
- 方法(26599)
- 数学(23778)
- 数学方法(23686)
- 企(22426)
- 企业(22426)
- 贸(22287)
- 贸易(22277)
- 易(21721)
- 中国(20344)
- 农(15088)
- 财(13023)
- 业经(10777)
- 制(10326)
- 出(10174)
- 农业(9995)
- 关系(9942)
- 融(8897)
- 金融(8897)
- 银(8785)
- 银行(8773)
- 地方(8701)
- 行(8544)
- 产业(8534)
- 出口(8090)
- 出口贸易(8090)
- 口(8090)
- 机构
- 大学(174945)
- 学院(172636)
- 济(92001)
- 经济(90998)
- 管理(64958)
- 研究(62889)
- 理学(57145)
- 理学院(56560)
- 管理学(55955)
- 管理学院(55626)
- 中国(48527)
- 财(38532)
- 京(35264)
- 经济学(32430)
- 财经(32394)
- 科学(32292)
- 经(30083)
- 所(29675)
- 经济学院(29639)
- 研究所(27177)
- 中心(26894)
- 财经大学(24667)
- 院(22842)
- 北京(22387)
- 农(22260)
- 江(21534)
- 范(20832)
- 贸(20711)
- 师范(20665)
- 业大(20235)
- 基金
- 项目(117876)
- 科学(96085)
- 基金(91896)
- 研究(88257)
- 家(79669)
- 国家(79104)
- 科学基金(68429)
- 社会(62917)
- 社会科(60120)
- 社会科学(60111)
- 基金项目(47533)
- 自然(40597)
- 省(40418)
- 自然科(39774)
- 自然科学(39765)
- 教育(39639)
- 自然科学基金(39149)
- 资助(37463)
- 划(35231)
- 编号(32340)
- 部(29220)
- 国家社会(28801)
- 重点(26724)
- 中国(26678)
- 教育部(26191)
- 发(25796)
- 成果(25687)
- 人文(24968)
- 创(24880)
- 大学(23430)
共检索到251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燕飞 蒲勇健
文章旨在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在劳动就业以及城乡劳动力转移中产生的作用。文章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劳动就业水平的提升;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优化劳动就业结构;城乡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比重的降低,不能仅仅依靠农业的发展,而必须以第二、三产业发展为依托,不能单纯依靠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的增加,而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联动;对外贸易劳动就业效应的可持续发挥需以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为基础;社会劳动就业的增长,就业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
关键词:
贸易结构 劳动就业 城乡劳动力转移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霓裳
利用1988—2007年我国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模型,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是促进作用逐步增大,说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在向着有利于就业的方向发展;不同类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劳动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净影响绝对数量最多、比重最大,而劳动—资本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绝对数量最少、比重最小,技术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增长速度最快,资源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增长幅度最小。国内就业受到对外贸易的冲击程度最终取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熊伟
本文从我国劳动力数量与素质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总量和结构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两个方面,研究了国际贸易学术界极少涉及的我国对外贸易与劳动就业的特殊关系,以期给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燕飞
文章采用固定效应估计和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差异,得到如下结论:第一,积极推进西部内陆地区的贸易开放,有利于化解中国目前的就业难题及地区就业差距问题。第二,东、中部地区就业更多地表现为结构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刺激国内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予以解决。因此,有必要大力促进西部内陆地区的贸易开放,积极稳步推进东、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就业效应 地区比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昊
本文借鉴匹萨雷迪斯匹配模型的思想,通过构建包含对外贸易筛选机制的劳动力就业框架,阐述了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影响路径。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1997~2009年31个省市面板数据,从出口、进口、贸易顺差三个层面考察了对外贸易对中国城镇就业水平当期和滞后调整的影响。得出结论与以往相关研究不同。本文研究表明中国对外贸易的就业抵消效应依然明显,且存在时滞摩擦。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匹配 筛选 就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薛同锐 周申
后危机时代,出于国内政经团体的利益诉求与制造业"再回归"政策,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倾加剧,对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出口减少将加剧劳动力市场动荡,对中国劳动就业造成影响。文章试图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分析美国贸易保护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产生的影响,认为短期内,贸易保护带来的负面效应明显,长期来看,这种影响不再明显,贸易保护反而对美国自身不利,文章据此提出了应对特朗普新政府贸易保护的相关措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薛同锐 周申
后危机时代,出于国内政经团体的利益诉求与制造业"再回归"政策,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倾加剧,对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出口减少将加剧劳动力市场动荡,对中国劳动就业造成影响。文章试图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分析美国贸易保护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产生的影响,认为短期内,贸易保护带来的负面效应明显,长期来看,这种影响不再明显,贸易保护反而对美国自身不利,文章据此提出了应对特朗普新政府贸易保护的相关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露昭 贾倩
流通业将生产、消费两个环节衔接在了一起,流通业的发展情况的好坏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互联网改变了以往的贸易格局,而如何做到有效提升流通业的效率这一问题也提上了日程。本文通过分析有关公司数据,包括从2011年到2014年的流通业上市公司,通过一定程度的理论分析和相关事实证据,分析了我国流通企业劳动效率与出口贸易规模的关系。从运营成本的角度,结合中介传播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出口中学"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提高我国流通企业的劳动效率可以通过出口贸易来实现,这种效果是通过提高经营绩效来完成。本文的研究指出了如何利用国际市场来提升劳动效率,为我国流通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
流通企业 出口贸易 劳动效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姜磊 张媛
文章分析了对外贸易对劳动分配比例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96-2006年期间29个省级单位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对外出口对不包括三大直辖市的26个省级单位的劳动分配比例产生了正面影响,对外进口则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可能是对外出口和对外进口的劳动生产率效应和就业效应有所不同。东部地区的估计结果与不包含三大直辖市的26个省级单位的估计结果类似,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没有对劳动分配比例产生显著影响。对外贸易对所有29个省级单位劳动分配比例的总效应为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坤望 陈维涛 王永进
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在考虑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形下,从城市层面,分析了对外贸易对中国城乡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外贸易不利于中国城镇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尤其不利于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对外贸易也不利于中国农村劳动者,尤其是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者进行教育投资,但能够促进农村劳动者,尤其是技能水平较高的农村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此外,本文的稳健性分析表明,出口加工贸易有利于城镇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而一般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其相反。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人力资本投资 劳动力市场分割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程杭生 赵龙跃
评价与建议在评价部分,我尽量避免陷入关于经济改革目标的讨论,而认为改革就是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去增加社会福利,并维持较高的就业率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以减少社会成本。在建议部分,我将根据分阶段进行经济改革的方法,将其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长期的问题这里不作讨论,而留给未来的一代,由他们自己去做出抉择。中期目标(比如未来三年到五年)是我们能够考虑的,而短期任务是我们现在或将来一两年内所要做的。下面将分三个部分进行讨论:(1)外贸的组织结构;(2)外贸计划与限制;(3)外汇管理和外汇市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绍媛
80年代中期,许多学者对我国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提出了批评,围绕我国对外贸易战略模式的选择展开了讨论,形成了三种观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满足迅速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着眼于获得动态比较优势、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限的空间下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才是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
进口替代 出口导向 贸易自由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良平
中国的对外贸易虽然一直反复剧烈波动,但对外贸易的绝对额已达1957亿美元的水平,其中出口额已超过900亿美元,具有相当的规模.这一规模已超过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接近荷兰、比利时.用建国以来的对外贸易增长率考察中国对外贸易的动向,可以看出,从1950—1993年的43年间,中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按美元计算的进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率达12.7%,其中出口额年均增长12.6%,进口额年均增长12.8%.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喻志军 姜万军
如何科学地评价中国对外贸易质量的状况,是制定有效政策以推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型的前提条件之一。本文利用经济理论判断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世界银行WDI数据库中,选取并构造了1980-2010年反映中国对外贸易状况的6个因变量和9个自变量。通过实证分析,在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描述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质量总体状况的结构变化特征,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贸易质量 结构变化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浩
对于参与全球化的国家来说,对外贸易是影响国内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伴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张、贸易结构的优化,对外贸易对国内不同类型工人的就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技术工人的相对需求增加,对非技术工人的相对需求下降,如何缓解贸易引致型就业结构调整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发展中大国和贸易大国,我国政府要特别重视这个问题。从我国的现实来看,贸易引致型就业问题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性问题,在中短期内可能变得日益严峻。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实施各种战略来应对和缓解贸易引致型就业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