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4)
- 2023(15483)
- 2022(13309)
- 2021(12727)
- 2020(10575)
- 2019(24898)
- 2018(24550)
- 2017(47710)
- 2016(25424)
- 2015(28925)
- 2014(28931)
- 2013(28481)
- 2012(26129)
- 2011(23776)
- 2010(23689)
- 2009(21747)
- 2008(21346)
- 2007(18624)
- 2006(16115)
- 2005(14475)
- 学科
- 济(109061)
- 经济(108947)
- 管理(70604)
- 业(67246)
- 企(55530)
- 企业(55530)
- 方法(52939)
- 数学(46421)
- 数学方法(45723)
- 中国(29375)
- 贸(28325)
- 贸易(28309)
- 易(27498)
- 农(26584)
- 财(24474)
- 业经(22359)
- 学(21242)
- 地方(19362)
- 制(18911)
- 理论(17648)
- 农业(17267)
- 融(16981)
- 金融(16979)
- 银(16710)
- 银行(16672)
- 和(16248)
- 行(16003)
- 环境(15652)
- 技术(15645)
- 务(14958)
- 机构
- 大学(369310)
- 学院(365517)
- 济(157607)
- 经济(154626)
- 管理(145552)
- 研究(126636)
- 理学(126482)
- 理学院(125132)
- 管理学(122885)
- 管理学院(122239)
- 中国(96190)
- 京(78927)
- 科学(74758)
- 财(68751)
- 所(63202)
- 研究所(57616)
- 财经(56186)
- 中心(56085)
- 农(54846)
- 业大(51797)
- 经(51352)
- 北京(50722)
- 江(50218)
- 经济学(48620)
- 范(46614)
- 师范(46211)
- 院(46034)
- 经济学院(43970)
- 农业(43078)
- 财经大学(42159)
- 基金
- 项目(248522)
- 科学(196145)
- 基金(182914)
- 研究(181685)
- 家(159532)
- 国家(158312)
- 科学基金(135995)
- 社会(115713)
- 社会科(109917)
- 社会科学(109888)
- 基金项目(95717)
- 省(93099)
- 自然(88296)
- 自然科(86339)
- 自然科学(86320)
- 自然科学基金(84785)
- 教育(83452)
- 划(79398)
- 资助(77512)
- 编号(72704)
- 成果(58792)
- 部(56463)
- 重点(55515)
- 发(52486)
- 创(51358)
- 课题(49796)
- 教育部(48848)
- 国家社会(48374)
- 创新(47979)
- 科研(47400)
- 期刊
- 济(166185)
- 经济(166185)
- 研究(111357)
- 中国(65976)
- 学报(55075)
- 管理(54223)
- 科学(51973)
- 财(49477)
- 农(49100)
- 大学(42408)
- 学学(39821)
- 教育(38181)
- 农业(34863)
- 融(32875)
- 金融(32875)
- 技术(31158)
- 经济研究(28957)
- 财经(27471)
- 业经(25536)
- 贸(23622)
- 经(23606)
- 问题(22289)
- 国际(21414)
- 业(19388)
- 世界(18522)
- 技术经济(18192)
- 图书(17822)
- 理论(17751)
- 统计(17420)
- 商业(16644)
共检索到536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祁飞
中国的出口增长既有要素比较优势的动因,又存在制造业部门对外贸易"母市场效应"这一动因。本文采用MacCallum(1995)的方法,做了中国对108个国家2001~2008年出口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市场规模和出口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出口以更大比例增长。本文提出一个融合"母市场效应"和比较优势效应的检验模型,做了中国与其他31个国家2004~2008年制造业对欧盟出口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存在显著的"母市场效应",但是比较优势效应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要强于"母市场效应"。在假定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不存在的情况下,"母市场效应"会更加强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光娅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需要中国对外贸易具有可持续性,作为全球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大国,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替代,一味依靠传统的劳动力比较优势的贸易模式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的,必须创造出具有内生性的比较利益优势。本文经过再推导引力模型建立了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分解式,分解出基于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内生比较利益优势和基于传统贸易理论的外生比较利益优势。用中国和26个OECD国家2005-2009年SITC项下ITEM7的数据做了实证检验,论证了中国对外贸易存在两种比较利益优势,提出扩大内需有利于培育内生比较利益优势、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玉梅
本文运用衡量生产和市场的四个专业化指标考察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即国际专业化水平(RCA)、国家专业化水平(LFI)、产业内专业化水平(TO)和主要竞争对手商品出口市场专业化水平(CEP)。针对世界茶叶生产前十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维持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必须大力提高茶叶生产专业化水平和出口市场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
茶叶贸易 比较优势 专业化水平 出口市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楚仁 赵瑞丽
本文将居民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视为产品,将劳动和资本视为原始投入,利用我国1994~2010年31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估计了超越对数GDP函数的斯托尔珀—萨缪尔森效应和雷布津斯基效应,来验证比较优势在中国的适用性。本文发现进出口产品价格上升时都会致使劳动力工资上涨;另外,本文发现当资本存量增加时,从理论上按照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预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数量应该减少,但结果显示却是增长,对此可能的解释是政策上的出口鼓励和作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加导致。本文的实证结果基本与赫—俄理论相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重力 刘德江
本文通过使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对开放以来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在产业层次上测算比较优势。二是选取与中国出口产品相竞争的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三是以美国、日本、欧盟作为目标市场,比较中国和竞争国在这几大市场上的表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程新章
国际专业化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工具之一。本文通过计算1992年到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不同类型产品的国际专业化指标,发现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杂项制品领域。到2004年,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工业制成品领域中,除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处于比较劣势外,其他工业制成品都处于比较优势。然而这种优势是建立在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基础之上的。
关键词:
国际专业化指标 加工贸易 外商投资企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祁飞 李慧中
文章通过模型的建构证明了"母市场效应"的存在性。文章采用Bergstrand(1989)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制造业中出口额较大、出口国较多的HS码共28章产品。通过对各章产品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除了陶瓷品外,其余27章产品均存在显著的"母市场效应"。其中钢铁、无机化学和车辆等产品呈现较强的"母市场效应",而纺织品、精密仪器等产品则呈现较弱的"母市场效应"。28章产品中除了陶瓷外其余均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绝大部分产品对伙伴国来说为奢侈品。距离、是否接壤和是否有共同语言等变量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影响并不太显著,对各章产品影响方向也不一致。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万晓宁
利用计量模型对中国与32个伙伴国或地区对外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所有商品和细分类别商品的双边贸易中并不存在统一的本地市场效应模式;一些重要贸易伙伴国与中国双边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现象并不突出。通过对贸易成本、规模经济程度和产品差异化程度对本地市场效应影响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三者对总体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没有显著影响;贸易成本和产品差异化程度分别对2类和7类商品对外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牛宝俊
一、农产品对外贸易比较优势格局 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农产品是除矿物燃料和润滑油之外的初级产品,或者说农产品包括如下四类:1.粮食和家畜;2.饮料和烟叶;3.非食用农产原料;4.动植物油脂及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鲁晓东 李荣林
对于一国比较优势的稳定性,不同的贸易理论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本文以这些理论分歧为出发点,分析了传统的RCA指数在衡量比较优势时的优劣,并构造了能客观反映比较优势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高度分解的贸易数据研究中国1987~2005年的贸易结构和比较优势及其变化,并使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等多种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检验。对中国比较优势的稳定性检验表明,虽然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显示出相对的稳定性,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的比较优势已发生变化。因此,中国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发展战略并没有产生"比较优势陷阱"的锁定效应。
关键词:
贸易结构 比较优势 稳定性 单位根检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宝俊
一、农产品对外贸易比较优势格局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农产品是除矿物燃料和润滑油之外的初级产品,或者说农产品包括如下4类:(1)粮食和家畜;(2)饮料和烟叶;(3)非食用农产原料;(4)动植物油脂及蜡这四类又由19个小类组成。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睿 刘德江 朱雯 朱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尚杰 姜国刚
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的现状及其主要原因,并结合专业化分工与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贸易内生比较优势的培育策略,即通过合理有效的政策与制度安排,形成区域化布局和分工网络,降低内生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培育和改善农产品的内生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关键词:
农产品 内生比较优势 对外贸易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艾贺玲
对广东产业比较优势的转变进程、现状和未来变化方向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广东的产业比较优势在改革开放后已有了明显的升级和进步 ,广东的产业比较优势内在地决定于其要素禀赋结构和技术水平。目前 ,广东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仍具有极强的出口竞争力 ,但出口竞争力提高的速度较慢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已有了较大的提高 ,目前已具有了中等竞争力 ,而且出口竞争力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广东的贸易战略向一种更为自由、开放的比较优势战略的转变将更有利于广东获取贸易利益 ,更好地促进广东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广东 比较优势 贸易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万金 祁春节
本文采用NRCA index研究了1978~2010年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分布及变动,并通过回归分析、面板单位根检验等探讨了其稳定性。研究发现:(1)总体上,中国仅食品和活动物类农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按产品属性来看,水产品、园艺产品和非食用畜产品是比较优势产品;按品种细分,优势品种数和劣势品种数各年相差不大,但具体分布不同。(2)中国农产品整体比较优势的稳定周期约为6年,主要农产品大类的比较优势明显具有阶段性。(3)大部分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动是不平稳的,仅不到1/4的农产品具有平稳特征。本文认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阶段性及稳定性背后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含义的揭示与分析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
比较优势动态 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 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