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9)
2023(9797)
2022(8057)
2021(7857)
2020(6488)
2019(14655)
2018(14307)
2017(25782)
2016(13499)
2015(15288)
2014(14450)
2013(14011)
2012(13265)
2011(12231)
2010(12270)
2009(11243)
2008(11194)
2007(9692)
2006(8528)
2005(7764)
作者
(35605)
(30034)
(29749)
(28253)
(18892)
(14127)
(13407)
(11590)
(11295)
(10415)
(10346)
(9815)
(9614)
(9582)
(9286)
(9179)
(8833)
(8608)
(8574)
(8308)
(7484)
(7102)
(7018)
(6787)
(6659)
(6654)
(6485)
(6461)
(6045)
(5898)
学科
(54201)
经济(54115)
管理(40096)
(38031)
(32126)
企业(32126)
方法(22245)
(21887)
贸易(21869)
(21309)
中国(19729)
数学(18869)
数学方法(18705)
技术(16076)
(13710)
(12925)
(12186)
技术管理(12174)
业经(11970)
(10379)
银行(10371)
(10124)
(9887)
(9840)
金融(9840)
关系(9807)
理论(9330)
(8870)
(8833)
地方(8731)
机构
大学(189184)
学院(186673)
(90173)
经济(88829)
管理(69963)
研究(68858)
理学(59649)
理学院(58989)
管理学(58272)
管理学院(57884)
中国(54148)
(39958)
(39374)
科学(36164)
(32879)
财经(31006)
中心(30168)
研究所(29641)
经济学(29627)
(28477)
(26943)
经济学院(26607)
北京(26112)
(25250)
(23958)
(23943)
师范(23773)
财经大学(23143)
业大(21851)
(21401)
基金
项目(122479)
科学(98156)
研究(94895)
基金(90543)
(78607)
国家(77991)
科学基金(66704)
社会(63448)
社会科(60314)
社会科学(60306)
基金项目(46624)
(44907)
教育(44135)
自然(39031)
(38471)
自然科(38192)
自然科学(38182)
自然科学基金(37594)
编号(36233)
资助(35922)
(31878)
成果(30342)
(29100)
创新(28885)
重点(28231)
国家社会(28052)
(26887)
课题(26504)
中国(26392)
教育部(25875)
期刊
(98074)
经济(98074)
研究(63042)
中国(44126)
管理(30356)
(28870)
教育(25161)
科学(25106)
学报(23880)
(22052)
大学(19718)
(18802)
金融(18802)
(18499)
学学(18133)
经济研究(18120)
技术(17327)
国际(16954)
财经(16123)
农业(15365)
(14157)
业经(14008)
问题(13971)
世界(12757)
科技(10278)
(10260)
技术经济(9986)
(9291)
论坛(9291)
(8877)
共检索到296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卢跃  阎其凯  高凌云  
贸易方式是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所采用的各种交易的具体做法。在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商品、不同地区和不同对象以及双方的需要,尝试不同类型的创新,以便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本文首先依据全球范围内贸易方式演进的历程,将贸易方式创新细分为扩展型、效率型和模式型三种;并以此为框架分析了中国不同贸易方式更迭的特征,以及当前试点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方式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所处的地位;进而,对中国如何开展模式型、扩展型和效率型贸易方式创新,以及如何建立与之对应的监管方式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卢跃  阎其凯  高凌云  
贸易方式是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所采用的各种交易的具体做法。在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商品、不同地区和不同对象以及双方的需要,尝试不同类型的创新,以便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本文首先依据全球范围内贸易方式演进的历程,将贸易方式创新细分为扩展型、效率型和模式型三种;并以此为框架分析了中国不同贸易方式更迭的特征,以及当前试点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方式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所处的地位;进而,对中国如何开展模式型、扩展型和效率型贸易方式创新,以及如何建立与之对应的监管方式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海燕   胡立法  
建国以来,我国外贸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我国先行的外贸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多边贸易体制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它增加了对外贸易中的各种交易成本和种种不确定性。因此,必须从先行外贸制度完善和贸易制度互补两方面创新中国外贸制度,以更好发挥外贸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海燕  高斌  
技术进步理论、比较优势动态演进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是研究对外贸易创新的动力供给系统构建的重要理论基础。以此为依据,对外贸易创新的动力供给系统的构建从探索对外贸易创新动力源泉出发,并根据我国对外贸易创新动力供给方面实际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对外贸易创新的动力供给系统的构建提出初步思路。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唐海燕  胡立法  
因信息不对称、资产的专用性、少数外贸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等原因,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大量的交易费用,其降低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效率。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兴起的国际贸易创新浪潮,中国需要从贸易工具、贸易产品、贸易主体等方面进行创新,以进一步发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璐  
本文应用TVP-SV-VAR方法,从贸易规模、贸易竞争力和贸易地理方向三个维度研究了我国对外贸易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发现:贸易规模扩大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促进作用;贸易竞争力TC指数显示影响为负,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不能长期依靠贸易顺差,而进口扩大将逐渐发挥更大作用;我国贸易地理方向(对世界货币发行国偏向)的影响为负,表示贸易若集中于与美国、欧盟等主要世界货币发行国和地区之间,将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此外,本文选择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投产、人民币加入SDR和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挂牌交易三个重要时点,研究了相关重要事件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时变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军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强势增长,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是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基础上的粗放型增长,技术创新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中的作用有限。为此,我们需要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依靠技术创新来建立我国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并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依旧是建立在劳动和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而这种竞争优势,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等形势的发展变化正日益受到挑战。中国对外贸易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和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调整贸易发展模式,把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对外贸易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带动整个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显著跃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唐海燕  
对外贸易创新是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力量源泉和重要路径,对外贸易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一国对外贸易的各个要素和组成部分在一系列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能量聚积后,对外贸易的战略、政策体制等产生适应性的深刻变化,导致对外贸易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英涛  庄媛媛  
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伴随着中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反映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位置的贸易结构、贸易方向呈现怎样的变化特征?文章使用1998年~2011分行业的双边贸易数据对中国贸易情况进行系统梳理,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以此为基础就美国积极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对中国贸易地位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新奎  
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据统计,1980—1990年,中国按美元计算的进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2.2%,其中,出口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3.3%,进口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11.1%,均高于9.0%的GNP年平均增长率。 促成8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除了这一时期世界贸易继续稳定增长这一国际有利条件以外,从中国国内来看,主要有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区域推进对外经济开放战略的实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三个因素。其中,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对外贸易的发展摆脱了传统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束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武力超  
过去,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一直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对外贸易,既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短期内使我国的外贸盈余增加,但是从长期来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蒋为清  
美国对外贸易新思维蒋为清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基于外交与经济的双重考虑,在国际贸易中推行所谓的自由贸易主义,这种自由贸易政策曾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成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自1976年以来,美国的国际贸易连年出现高达千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至80年代末,...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吉双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粗放型的制度原因是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发展战略过于单一,推进对外贸易数量型增长的制度供给过剩、质量型增长的制度供给缺失,受财政分税制和官员升迁的唯GDP论的制约和影响,又使得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出口贸易数量型增长产生了超强的路径依赖,而国家推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各项举措也因相关制度存在缺陷收效甚微。因此,只有从制度的完善和不断创新入手,才能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邱斌  刘修岩  吴飞飞  陈旭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即将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将面临稳定增长、调整结构和提高质量等综合性挑战,如何在"新常态"背景下保持中国对外贸易的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和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创新与政策研究"学术论坛于2015年5月16日在东南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裴长洪教授,南京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