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71)
2023(16721)
2022(14144)
2021(13239)
2020(11165)
2019(26222)
2018(25901)
2017(49529)
2016(26504)
2015(30546)
2014(30405)
2013(30194)
2012(28206)
2011(25692)
2010(25874)
2009(23945)
2008(23714)
2007(20884)
2006(18160)
2005(16371)
作者
(76073)
(63691)
(63544)
(60277)
(40487)
(30612)
(29079)
(24876)
(24195)
(22672)
(21584)
(21447)
(20318)
(20084)
(19797)
(19554)
(18859)
(18801)
(18459)
(18226)
(15902)
(15598)
(15573)
(14476)
(14361)
(14356)
(14086)
(13948)
(12855)
(12528)
学科
(122988)
经济(122880)
管理(72541)
(71703)
(57325)
企业(57325)
方法(57017)
数学(50556)
数学方法(49850)
中国(34990)
(31723)
(29481)
贸易(29464)
(28576)
(27315)
地方(26509)
业经(25255)
农业(21111)
(21035)
(20783)
(18792)
银行(18765)
(18574)
金融(18571)
理论(18120)
(17995)
(17453)
环境(17208)
(16693)
财务(16620)
机构
学院(385369)
大学(384238)
(168923)
经济(165762)
管理(148916)
研究(132309)
理学(128247)
理学院(126846)
管理学(124536)
管理学院(123814)
中国(101678)
(81371)
科学(77376)
(74352)
(66177)
中心(60687)
(60401)
研究所(59877)
财经(59589)
(56408)
(54149)
业大(53774)
经济学(52613)
北京(51902)
(49798)
师范(49344)
(47688)
经济学院(47553)
农业(47328)
(45116)
基金
项目(253443)
科学(200887)
研究(186337)
基金(185366)
(160547)
国家(159258)
科学基金(137374)
社会(119384)
社会科(113349)
社会科学(113320)
(97916)
基金项目(96563)
自然(87853)
教育(87095)
自然科(85891)
自然科学(85870)
自然科学基金(84348)
(82743)
资助(78022)
编号(75417)
成果(61100)
重点(57417)
(57247)
(57239)
(52795)
课题(52486)
国家社会(49859)
教育部(49642)
创新(49386)
科研(48652)
期刊
(182471)
经济(182471)
研究(113991)
中国(74871)
(56470)
管理(55245)
学报(54803)
(54727)
科学(52716)
大学(42609)
教育(41730)
学学(39922)
农业(37718)
(36741)
金融(36741)
技术(36299)
经济研究(31249)
业经(29555)
财经(29361)
(25283)
(24966)
问题(24826)
国际(22196)
统计(21696)
(21258)
技术经济(20163)
世界(19392)
(19306)
商业(18481)
决策(17675)
共检索到575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烨菁  张煜  
贸易引力模型作为研究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一个理论方法,近年来相应的理论模型随着贸易的实践演变有了相应的扩展。我国目前贸易自由化进程取得非常大的成果,而且未来还有更加积极的开放措施。到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对于影响贸易流量的因素的探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借助近年来在贸易流量分析方面运用十分广泛的引力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对中国与15个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贸易结构已经从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指导的产业间贸易转化为产品差异化为动因的产业内贸易,而且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制度安排(FTA)对贸易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邓慧慧  
文章通过建立FDI对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将FDI和区域贸易安排加入引力模型,并借助1986-2010年中国与主要投资国和贸易伙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FDI、经济总量、市场规模相似性、国家经济水平差异性是决定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距离的影响并不显著,相反,区域贸易安排与贸易之间有显著相关性。不同来源国的FDI对中国进出口贸易有不同影响。为此,为保持中国贸易的持续增长,不仅要培育本地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开放,更重要的是提高贸易自由化水平和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光娅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需要中国对外贸易具有可持续性,作为全球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大国,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替代,一味依靠传统的劳动力比较优势的贸易模式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的,必须创造出具有内生性的比较利益优势。本文经过再推导引力模型建立了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分解式,分解出基于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内生比较利益优势和基于传统贸易理论的外生比较利益优势。用中国和26个OECD国家2005-2009年SITC项下ITEM7的数据做了实证检验,论证了中国对外贸易存在两种比较利益优势,提出扩大内需有利于培育内生比较利益优势、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凯伦  李瑞萍  温焜  
通过以我国主要版权贸易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文化距离和友城关系对我国版权贸易的影响,结果发现:(1)文化距离对我国版权贸易具有负向影响,并且影响程度要高于地理距离;(2)友好城市关系对版权贸易具有正向影响;(3)通过分别增加文化距离与语言、友好城市的交互项进行回归,发现后两者对文化距离具有替代效应,能够削弱文化距离的负向影响程度。此外,文章又通过分位数回归和异质性检验,发现结果具有稳健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阚大学  罗良文  
文章利用1996-2008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文化差异对我国对外贸易流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文化差异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成正相关关系,文化差异平方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成负相关关系,文化差异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成倒u型。进一步研究发现6个文化维度差异中的权力距离差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差异和放任与约束差异均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成倒U型,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差异平方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的负相关关系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不确定性规避差异、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差异和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差异均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成U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罗良文  
笔者利用1996年~2008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制度差异对我国对外贸易流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制度差异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成正相关关系,制度差异平方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成负相关关系,制度差异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成倒u型,但前者通过显著性检验,后者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实证研究了制度差异的子指标对我国对外贸易流量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加我国对外贸易流量的建议:短期要提高人们参与政治过程的程度和媒体的独立性;加强监管、防止过度监管、减少坏政策的发生概率。长期则要提高政治稳定性、杜绝暴力;提高政府在政策制定与执行方面的能力;提高人们遵守法律和执行合约的程度;治理腐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长林  
本文在扩展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3)双边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基于1991~2005年间我国总体和细分行业的进口数据,通过运用工具变量和系统GMM方法来考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进口贸易的影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市场扩张和市场势力这两种相反的效应而影响一国的进口贸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进口贸易的净效应依赖于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势力效应之间的权衡。估计结果显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总体上显著增加了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进口贸易。进一步地细分不同国别进口贸易的估计结果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来自高收入国家技术密集型行业进口贸易影响的市场扩张效应更显著,而对来自低收入国家非技术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鑫生  李芳  
在广义贸易便利化的分析框架下,测算了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在控制第三方效应的前提下,检验了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工业品和中间品进口的影响。结果发现,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我国农产品、工业品和中间品进口贸易的影响非常显著;由于产品性质和嵌入价值链的程度差异,中间品进口对贸易便利化水平最为敏感,农产品进口较为迟钝。该结论有助于全面评价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影响情况,有利于在全球价值链条件下,通过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东艳  周睿  
"十二五"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稳步前行。过去五年,世界经济处于后危机时期的复苏进程。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主要发达经济体走势分化,新兴市场国家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全球贸易增长速度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并出现全球贸易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新趋势。同时,中国经济逐步步入新常态,人口红利消失,外贸综合成本处于较高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正浒  汪占熬  
本文首先构建了具备微观基础的经济模型,对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得出了在经济均衡状态应该具备的动态方程,据此采用VAR实证模型实证检测了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绩效冲击,结果证明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在贸易条件上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同时在长期将形成门槛效应,在产出方面结构调整冲击体现出了短期负面冲击。从经济绩效方面考虑,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选择渐进式的调整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宏  蔡宏波  
本文通过引入货物贸易开放度、服务贸易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开放度三个开放度指标,而后采用两变量VAR模型分析1984-2003年20年间我国各对外贸易开放度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二者长期响应作用的程度更显著、更稳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容博  张军  
基于西南民族四省区1980年2015年统计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西南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对三次产业发展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冲击。研究结果显示,西南民族地区对外贸易与三次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VEC模型结果表明长期均衡关系显著,短期波动并未使得系统偏离长期均衡太远,且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机制;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结果共同表明西南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对三次产业发展具有长期正向效应,其中对外贸易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要高于对第一、三产业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丁  许臻真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推进,中国与陆上核心区域中亚五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发重要。通过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对影响中亚五国与中国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与各国开放程度对中亚五国与中国的贸易产生正向影响;距离、产业结构相似度、汇率和关税对中亚五国与中国的贸易产生负向影响;而人口因素对双方贸易影响不大。因此,中国应着力加强与中亚五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双方增加开放度、降低贸易障碍,通过贸易实现互赢互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丁  许臻真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推进,中国与陆上核心区域中亚五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发重要。通过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对影响中亚五国与中国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与各国开放程度对中亚五国与中国的贸易产生正向影响;距离、产业结构相似度、汇率和关税对中亚五国与中国的贸易产生负向影响;而人口因素对双方贸易影响不大。因此,中国应着力加强与中亚五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双方增加开放度、降低贸易障碍,通过贸易实现互赢互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晖  蒋辰春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家文化因素对它的影响作用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利用中国与31个国家和地区1995-2009年的贸易数据,引入Hofstede的国家文化维度建立中国对外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显示,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贸易存在双重影响,作为整体变量,它对中国对外贸易有负面影响,作为组合变量,权力距离等几个维度对中国对外贸易有正面影响;此外,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