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17)
2023(17316)
2022(14936)
2021(14185)
2020(11847)
2019(27528)
2018(26981)
2017(52202)
2016(27993)
2015(31609)
2014(31334)
2013(30819)
2012(28544)
2011(25711)
2010(25565)
2009(23493)
2008(22738)
2007(19449)
2006(17028)
2005(14999)
作者
(78423)
(65516)
(64725)
(61852)
(41792)
(31098)
(29641)
(25681)
(24924)
(23262)
(22152)
(22056)
(20619)
(20616)
(20305)
(20079)
(19366)
(19202)
(18857)
(18544)
(16073)
(16035)
(15697)
(14897)
(14527)
(14524)
(14266)
(14142)
(13086)
(12770)
学科
(115745)
经济(115619)
管理(79760)
(75510)
(61311)
企业(61311)
方法(55495)
数学(48897)
数学方法(48310)
中国(31927)
(31266)
(29202)
(29101)
贸易(29087)
(28244)
业经(24084)
地方(22883)
(22180)
农业(20656)
(20399)
(17934)
财务(17858)
财务管理(17823)
理论(17713)
环境(17701)
(17375)
银行(17340)
(17267)
技术(17047)
(16946)
机构
大学(396674)
学院(394882)
(168614)
经济(165357)
管理(157835)
理学(137178)
理学院(135746)
研究(134389)
管理学(133489)
管理学院(132782)
中国(101208)
(83535)
科学(79771)
(75355)
(65643)
财经(60935)
中心(60466)
研究所(59911)
(59652)
业大(56215)
(55721)
(55443)
北京(53045)
经济学(51496)
(51341)
师范(50931)
(49559)
经济学院(46656)
农业(46574)
财经大学(45514)
基金
项目(272139)
科学(215318)
研究(200542)
基金(199787)
(173445)
国家(172072)
科学基金(148414)
社会(127971)
社会科(121466)
社会科学(121438)
基金项目(104883)
(102822)
自然(95903)
自然科(93638)
自然科学(93615)
教育(92055)
自然科学基金(91941)
(87507)
资助(83612)
编号(81168)
成果(65389)
(61392)
重点(60532)
(57898)
(56096)
课题(55541)
国家社会(53340)
教育部(53161)
创新(52392)
科研(51950)
期刊
(176410)
经济(176410)
研究(118649)
中国(69499)
学报(58274)
管理(56816)
(55221)
科学(55184)
(53266)
大学(45336)
学学(42662)
教育(41242)
农业(37299)
(35025)
金融(35025)
技术(33902)
经济研究(29954)
财经(29295)
业经(28190)
(25086)
(24289)
问题(23877)
国际(21109)
(19622)
图书(18882)
技术经济(18844)
理论(18368)
统计(18201)
世界(18167)
科技(17615)
共检索到574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晓峰  
产业内贸易程度不仅可以衡量一国在国际上的产业竞争优势和国际分工地位,而且能全面反映贸易双方在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消费者福利等多方面的优势。文章通过对1992~2007年中韩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和实证分析发现:中韩产业内贸易还存在诸多问题,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太低,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多为垂直型,并且有加工贸易的迹象。因此文章建议:在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环境下,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中韩产业内贸易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进而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借助中韩自由贸易区关税优惠政策和原产地的便利,进一步扩大中韩贸易市场份额,共享中韩自由贸易的成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晓峰  桂嘉越  
文章以局部均衡为基础,建立校准模型,从产业层面测算了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两国贸易流量的影响。模拟的结果表明:如果中韩不建立自由贸易区,那么中韩贸易将会较大程度的受到韩美自由贸易区贸易转移带来的影响;如果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则更有利于两国比较优势的发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峰  任靖楠  
本文主要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就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中韩两国净出口与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主要分三步:第一步,分析了FTA的建立对两国之间净出口的影响;第二步,分析了净出口的变动分别对中韩两国GDP的影响;第三步,分析了两国GDP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FTA的建立对两国就业的影响。结论为:若在2009年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会减少64.9196亿美元,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会减少64.9196亿美元;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使中国的GDP增加约0.426%,韩国的GDP减少约0.938%;会使中国的失业率下降约0.069%,韩国的失业率上升约0.157%。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元澈  曹玲  
经济上的互补、政治上的互信和文化上的互融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过程中,两国也存在着对本国产业结构冲击的担忧、贸易的不平衡、意识形态的摩擦、战略动机的差异以及美国因素等诸多制约因素。中国在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进程中,需要采取缩减贸易逆差,发展产业内贸;建立官产学联合研究机构,完善多层面的对话协调机制;确定敏感产业,实现合理过渡等政策措施。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红蕾  胡鑫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适应更为开放的贸易规则和标准的一种尝试。其效应如何,值得检验和探讨。以上海、广东、福建和天津自贸区为例,利用2001-2017年的样本数据,运用DID模型实证分析自贸区成立对于贸易流量和贸易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沪粤津闽自贸区设立对贸易进口和出口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效应,从贸易方式来看,自贸区的成立对一般贸易进口和出口表现出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对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则是负向抑制效应,为此自贸区政策未能明显促进贸易流量的增加。而随着自贸区内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其对于一般贸易进口和出口的正效应逐渐增强,促进自贸区内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使贸易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增加。为更好发挥出自贸区的贸易效应,促进贸易流量增加和贸易方式转型,应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大力发展新型贸易。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包艳  崔日明  
中韩两国自建交以来,经贸往来就日益加深,这为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FTA)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中韩两国的"官、产、学"界都积极致力于促进双边FTA的达成,并且两国在建立FTA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中韩两国要尽快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也面临着很多的障碍,如:两国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两国各自都存在着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以及美国的影响等。而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一旦达成,将会大大增强两国的经济实力,开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局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济潮  
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阵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使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越来越健康地发展,使广西与东盟双向投资越来越频繁,但也带来了挑战。我们要以自由贸易区为平台,抓住合作环境改善、经贸投资地域和领域扩大等机遇,克服产品竞争力弱等不利因素,运用经贸对象和领域的合理选择、投资策略的调整等办法,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建昌  
从2002年与东盟签订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开始,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倡议,从广泛接触到重点选择,已形成遍及五大洲的分布格局。截至2010年年底,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登学  
本文从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方面对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贸易引力模型对中韩双边贸易额进行分析和预测,同时对中韩自贸区即将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了模拟测算。结果显示,中韩自贸区的建立能够促进两国双边贸易的增长,带来丰厚的贸易创造,为两国经济发展提供福利。最后,本文对中韩自贸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登学  
本文从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方面对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贸易引力模型对中韩双边贸易额进行分析和预测,同时对中韩自贸区即将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了模拟测算。结果显示,中韩自贸区的建立能够促进两国双边贸易的增长,带来丰厚的贸易创造,为两国经济发展提供福利。最后,本文对中韩自贸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婷  
本文通过收集2000-2011年份的相关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归纳出对外经贸合作开放度、投资市场开放度、对外金融开放度三个因子,测算和分析了中国对东盟的开放度,并将其与中国对美国开放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建设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区对提高对外开放度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容  
随着"10+3"",10+1"模式的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步骤加快了,这个贸易区的建立给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给中国。文章主要是分析了在当前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将对中国产生的一些机遇、前景和障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左诗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重点探讨了中外自贸区在设立背景与目的、选址、功能、监管政策、管理体制、运行特点等方面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以外国自贸区的发展经验为启示,结合了中国的国情,为中国发展自贸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新生  
全球经济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有效解决各种经济贸易摩擦和矛盾并被WTO规则所确认的发展模式正在世界范围内全面推进。寻找东亚区域内各经济体合作的基础,确立符合东亚经济发展目标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尽快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将为亚洲乃至与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实现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