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14)
- 2023(20508)
- 2022(17259)
- 2021(16233)
- 2020(13662)
- 2019(31430)
- 2018(30919)
- 2017(58810)
- 2016(31869)
- 2015(35820)
- 2014(35526)
- 2013(35027)
- 2012(32200)
- 2011(28884)
- 2010(28755)
- 2009(26763)
- 2008(26583)
- 2007(23116)
- 2006(20390)
- 2005(18349)
- 学科
- 济(134649)
- 经济(134483)
- 业(106405)
- 管理(101929)
- 企(94416)
- 企业(94416)
- 方法(60453)
- 数学(49262)
- 数学方法(48663)
- 财(38500)
- 农(38311)
- 业经(36719)
- 中国(35544)
- 贸(29706)
- 贸易(29689)
- 易(28852)
- 学(27646)
- 制(27070)
- 务(26194)
- 财务(26112)
- 财务管理(26071)
- 农业(25934)
- 理论(25088)
- 企业财务(24685)
- 地方(23704)
- 技术(22778)
- 和(22707)
- 体(21336)
- 划(20693)
- 策(20555)
- 机构
- 学院(456544)
- 大学(456221)
- 济(190656)
- 经济(186933)
- 管理(180182)
- 理学(155378)
- 理学院(153732)
- 研究(152832)
- 管理学(151175)
- 管理学院(150342)
- 中国(117384)
- 京(97082)
- 科学(92315)
- 财(87639)
- 所(75986)
- 农(74366)
- 财经(70180)
- 研究所(69057)
- 中心(68236)
- 江(66545)
- 业大(66406)
- 经(64008)
- 北京(61270)
- 农业(58340)
- 范(58096)
- 经济学(57943)
- 师范(57478)
- 院(56000)
- 州(53121)
- 经济学院(52258)
- 基金
- 项目(306422)
- 科学(242189)
- 研究(225181)
- 基金(224057)
- 家(195109)
- 国家(193464)
- 科学基金(166896)
- 社会(143487)
- 社会科(135953)
- 社会科学(135921)
- 省(117994)
- 基金项目(117736)
- 自然(107697)
- 自然科(105244)
- 自然科学(105216)
- 自然科学基金(103364)
- 教育(103240)
- 划(99125)
- 资助(92421)
- 编号(90834)
- 成果(73734)
- 重点(68435)
- 部(68176)
- 发(65090)
- 创(64722)
- 课题(62504)
- 创新(60049)
- 国家社会(59708)
- 教育部(58725)
- 科研(58455)
- 期刊
- 济(209853)
- 经济(209853)
- 研究(135784)
- 中国(85347)
- 学报(70768)
- 管理(70554)
- 财(69592)
- 农(68213)
- 科学(66007)
- 大学(54731)
- 学学(51733)
- 教育(48651)
- 农业(47117)
- 技术(40869)
- 融(38860)
- 金融(38860)
- 财经(35207)
- 业经(34854)
- 经济研究(34209)
- 经(30438)
- 问题(28000)
- 业(26470)
- 贸(25501)
- 技术经济(23256)
- 国际(22149)
- 世界(21375)
- 版(21359)
- 现代(21006)
- 科技(20878)
- 商业(20544)
共检索到675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慧敏
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反映出了现有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应对全球经济变化缺乏整体的竞争优势。重新审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原有的经营模式和战略架构,完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对于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是非常重要的。以组织生态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经济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等为代表的当代企业组织结构理论对于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必然性、重要性、有效性以及可能性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企业组织结构理论 对外贸易 微观主体结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灿
对外贸易一方面通过增加机会成本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造成冲击进而降低投资水平,另一方面又通过提高接受教育的预期收益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文章利用三期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采用OLS回归和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实证研究了对外贸易对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贸易显著降低了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同时发现这种影响具有异质性。从对不同学历教育投资的影响上看,对外贸易对劳动者高中入学决策造成了冲击,这不利于劳动者获取高中及以上学历教育。从对不同职业技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上看,对外贸易对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于低技能劳动者,对高技能劳动者获取人力资本投资则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灿
对外贸易一方面通过增加机会成本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造成冲击进而降低投资水平,另一方面又通过提高接受教育的预期收益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文章利用三期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采用OLS回归和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实证研究了对外贸易对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贸易显著降低了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同时发现这种影响具有异质性。从对不同学历教育投资的影响上看,对外贸易对劳动者高中入学决策造成了冲击,这不利于劳动者获取高中及以上学历教育。从对不同职业技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上看,对外贸易对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为 龚思豪 李锡涛
数字企业驱动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能够深化供给侧效率变革与需求侧动力变革,为推动中国对外贸易方式转型、实现贸易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本文将中间品与消费者双重搜寻匹配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组织决策的理论模型,从中间品成本下降和需求结构转变的双重视角,考察了数字企业驱动对外贸易方式转型的理论机理,并利用2000~2016年中国微观企业层面数据,对理论预测及其机制进行了计量检验与分析。本文研究发现,数字接近度的增加驱动了本地中间品占比和内需占比的双重提升,从而显著促进了一般贸易出口占比的持续增加,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方式转型。此外,本文基于动态分解模型对中国对外贸易方式转型进行了分解,发现数字企业能够通过“企业内效应”与“企业间效应”决定的集约边际提高一般贸易出口占比,而非通过进入退出驱动的扩展边际。本文从数字企业赋能的视角为数字经济时代探索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提供了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朝南
扩大内需是我国稳定经济促进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探讨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与扩大内需之间的内在机制,利用制造业的微观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2007-2011年不同行业对外贸易水平与异质性劳动力能力对扩大内需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实现与生产率相匹配的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有助于扩大内需,盲目扩大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则不利于扩大内需;同时中等及中低等能力的劳动力供给过剩,具有高异质性劳动能力的劳动力非充分就业阻碍了内需的扩大。
关键词:
异质性 对外贸易结构 扩大内需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建华 马晓逵
本文基于1989—2007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结构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化与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与单向的因果关系。最后本文对这些实证结果做了进一步解释,并相应地提出了优化出口结构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卜伟 杨玉霞 池商城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同源关系存在一定的背离现象,彼此之间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升级关系。本文改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指标,把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概念拓展为货物贸易结构以及服务贸易结构,检验了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长期影响关系、短期调整效应和动态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应站在长期发展的角度通过优化货物贸易结构达到促进产业升级的目的,而服务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明显,应继续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真真
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说明了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中国应该充分利用要素禀赋结构中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快速积累资本,使真正决定产业结构的要素禀赋结构得到提升。同时,要完善市场机制,营造高效率的制度环境,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基础科学技术研究,根据中国国情和地区发展差异建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多层次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
贸易 产业结构 劳动密集型产业 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余罡 葛明
本文在多区域投入产出框架下,通过构建一国对外贸易不平衡的全球价值链分解模型,结合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从贸易增加值视角解析了贸易不平衡的商品结构、国别结构和产业结构。研究表明,剔除国外转移增加值净值的影响后,中国对外贸易大体保持平衡,不少年份处于逆差状态;最终产品保持巨额顺差,而中间产品却逆差明显,商品失衡结构特征鲜明;顺差主要源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而逆差则集中于东亚地区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国别失衡结构有偏性扩大;顺差主要来自制造业部门,而初级产品、资源产品以及大部分服务业部门处于逆差状态,产业失衡集中度比较高。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贸易不平衡 价值转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燕飞 蒲勇健
文章旨在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在劳动就业以及城乡劳动力转移中产生的作用。文章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劳动就业水平的提升;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优化劳动就业结构;城乡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比重的降低,不能仅仅依靠农业的发展,而必须以第二、三产业发展为依托,不能单纯依靠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的增加,而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联动;对外贸易劳动就业效应的可持续发挥需以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为基础;社会劳动就业的增长,就业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
关键词:
贸易结构 劳动就业 城乡劳动力转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泓 柴瑜
90 年代以来, 三资企业的进出口在我国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针对这种态势,本文从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三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与我国国内企业之间的角色转换,进而指出了它们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不论在出口支撑和进口替代产业间贸易,还是在产业内贸易中,三资企业都已取代我国国内企业而处在领头位置, 并起着主导作用。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三资企业化”过程,影响远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汝岱 朱诗娥
本文考察我国1978—2006年对外贸易结构和国际竞争力的演变。我们将所有国际贸易商品在SITC三位数分类的基础上重新分类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大类产品,并从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国际竞争力系数和出口结构相似指数等不同指标考察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分析表明,我国对外贸易产业和技术结构不断优化、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且均呈现较强的阶段性特征。1978—1985年处于以资源换外汇的阶段,竞争力很弱;1986—1993年,比较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据主导地位,竞争力不断提高;1994年以来,劳动密集型产品继续保持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但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
关键词:
贸易结构 技术等级 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曙霄 孙莉莉
对外贸易区域结构是对外贸易诸结构中的重要方面。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贸易结构不断改善。通过实证分析看到我国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仍然很不平衡,并且同三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相似。建议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全面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软化,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鼓励对外投资,以投资带动贸易。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外部区域结构 失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于鹏
一、中国外贸市场结构变化的特点和趋势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提出市场多元化战略,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国际市场风险,避免对少数国家的依赖。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通过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中国外贸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一)外贸占全球份额逆势上升,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外贸占世界贸易的份额不断提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地区)贸易陷入停滞或低速增长,欧洲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仇怡
本文基于对外贸易结构的新视角,运用相关数据,测度并比较我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程度。结果表明,这三类贸易都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相关关系,它们产生的技术扩散效应大小依次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因此,为更好地分享国际先进技术,我国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并充分发挥其技术扩散效应,实现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