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31)
- 2023(19139)
- 2022(16410)
- 2021(15263)
- 2020(12834)
- 2019(28949)
- 2018(28385)
- 2017(53793)
- 2016(28964)
- 2015(32339)
- 2014(31513)
- 2013(31161)
- 2012(28460)
- 2011(25695)
- 2010(25272)
- 2009(23572)
- 2008(22635)
- 2007(19395)
- 2006(16893)
- 2005(14796)
- 学科
- 济(116175)
- 经济(116047)
- 管理(83139)
- 业(78647)
- 企(64051)
- 企业(64051)
- 方法(54855)
- 数学(47782)
- 数学方法(47356)
- 中国(32403)
- 贸(31185)
- 贸易(31172)
- 农(31105)
- 易(30318)
- 财(29992)
- 学(24866)
- 业经(24843)
- 技术(21419)
- 地方(21372)
- 农业(20867)
- 环境(20788)
- 制(19881)
- 务(18190)
- 财务(18117)
- 财务管理(18085)
- 理论(17840)
- 和(17450)
- 融(17347)
- 金融(17345)
- 银(17315)
- 机构
- 大学(412189)
- 学院(409614)
- 济(170997)
- 经济(167794)
- 管理(158708)
- 研究(141912)
- 理学(138615)
- 理学院(137089)
- 管理学(134782)
- 管理学院(134071)
- 中国(104889)
- 科学(87824)
- 京(87104)
- 财(74807)
- 所(71331)
- 农(70745)
- 研究所(65596)
- 业大(63968)
- 中心(62973)
- 财经(61314)
- 江(56688)
- 经(56178)
- 农业(56088)
- 北京(54691)
- 经济学(52924)
- 范(52377)
- 师范(51775)
- 院(51560)
- 经济学院(48113)
- 州(45955)
- 基金
- 项目(286954)
- 科学(224995)
- 基金(209992)
- 研究(205551)
- 家(185655)
- 国家(184187)
- 科学基金(156696)
- 社会(131937)
- 社会科(125211)
- 社会科学(125182)
- 基金项目(110694)
- 省(109593)
- 自然(102231)
- 自然科(99862)
- 自然科学(99832)
- 自然科学基金(98080)
- 教育(93838)
- 划(93385)
- 资助(86611)
- 编号(81307)
- 重点(64772)
- 成果(64559)
- 部(63811)
- 发(61082)
- 创(60189)
- 创新(56275)
- 课题(55860)
- 国家社会(55524)
- 科研(55416)
- 教育部(54583)
- 期刊
- 济(177168)
- 经济(177168)
- 研究(117921)
- 中国(73600)
- 学报(70536)
- 农(63179)
- 科学(62403)
- 管理(55787)
- 财(54870)
- 大学(52705)
- 学学(49947)
- 农业(44163)
- 教育(41297)
- 技术(33882)
- 融(32630)
- 金融(32630)
- 经济研究(30868)
- 财经(29540)
- 业经(28291)
- 贸(25470)
- 经(25376)
- 问题(23897)
- 业(23774)
- 国际(22381)
- 科技(20794)
- 技术经济(20112)
- 版(19541)
- 图书(19260)
- 世界(18782)
- 商业(18131)
共检索到588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党玉婷
文章以1993-2006年中国制造业的对外贸易和污染物数据为基础,结合投入产出表,测算了我国制造业对外贸易中的污染含量,借以考察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外贸易我国正在为发达国家承担了高额的环境成本。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产污系数 污染含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相文 黄娟 李婷
本文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构建了产品内分工下的投入产出模型,并利用中国21个工业行业的对外贸易和SO2污染排放数据,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对S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SO2污染排放问题与产品内分工密切相关,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有利于节能减排。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党玉婷
本文利用中美两国的投入产出表,通过测算2001—2010年中美18个制造行业进出口贸易的内涵污染及污染结构、中美贸易内涵污染平衡(BEET)和贸易污染条件(PTT),试图判断中国在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进行的双边贸易中是否成为了"污染避难所",中国的出口品与来自美国的进口品相比是否更为"肮脏",并进一步对中美工业品贸易内涵污染进行行业结构分析和效应分解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BEET的测算发现,中国在中美双边贸易中仍为环境赤字国,但中国出口与进口内涵污染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中国出口内涵污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进口内涵污染则未有明显下降趋势;通过效应分解进一步发现,因产污系数大幅下降而引致的技术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党玉婷 盛丹
在中国官方公布的42个部门竞争性投入产出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基础上,通过建立区分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进口中间投入与国产中间投入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测算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出口品中的国产和进口内涵污染、贸易的内涵污染平衡及贸易污染条件,以探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是否仍然为污染赤字国问题。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剔除出口品中进口中间投入影响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转为污染盈余国,污染更多地由他国承担,剔除进口中间投入的出口品污染性低于进口品,但废水、废气的污染盈余有下降趋势,出口品的SO_2污染性有上升趋势;中国出口品生产的国内废水和COD污染降低,废气、SO_2、固体废物污染上升,其中,一般贸易影响最大,国有企业是污染产生最多的企业类型,出口生产对国内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由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产生;中国通过进口大量节约了本国的废气、SO_2和固体废物污染,规模效应增加了环境污染,而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但结构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小。中国在出口贸易中需从技术角度入手,通过提高环境标准降低重污染行业污染系数,通过调整贸易结构降低污染系数较高行业的出口份额、相应提高进口份额,尤其是提高其进口中间投入比例、降低国产中间投入比例,以降低高污染工序的参与,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位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明 徐铁
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省,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为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促进江苏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江苏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中的42个部门的数据为主要来源,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的平衡关系推导建立了江苏省的输入输出生产诱发模型,得到输入输出贸易对各产业产出的诱发系数。在输入输出贸易诱发系数的基础上,通过与相应的输入输出率相结合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并根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对江苏省的各产业部门进行分类,从而更加
关键词:
投入产出 对外贸易 经济结构 区域经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剑波 郭风
中国对外贸易碳排放问题已经被诸多学者从不同层面进行了研究,但还尚未涉及到从总体、产品部门以及三次产业视角研究我国对外贸易碳排放竞争力水平问题。笔者借鉴贸易竞争力(TC)指数分析法,构建起对外贸易碳排放竞争力指数,并运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分别从总体、产品部门以及三次产业视角测度和剖析中国对外贸易碳排放的竞争力水平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总体对外贸易碳排放竞争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不同产品部门的贸易碳排放竞争力指数不同,这意味着有的产品部门贸易碳排放竞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燕 陈漓高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了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对外贸易对各产业部门增加值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对外贸易在产业升级中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为国家规划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国家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新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投入产出 对外贸易 产业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水军 刘安平
本文基于一个开放经济系统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中国1997~2005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以及环境污染数据,测算出了包含大气污染与水污染在内的四类污染物历年的进出口含污量和污染贸易条件。研究结果发现:(1)四类污染物各年的净出口含污量均大于0,说明1997~2005年中国为污染顺差国,对外贸易对中国环境的综合影响是负面的;(2)随着进出口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种负面影响从1997~2002年逐渐下降,而2002~2005年,由于出口规模相对进口规模增长过快进而导致出口对污染减排的不利影响超过进口增长所带来的有利影响,最终导致污染顺差再一次快速上升;(3)四类污染物中有三类污染物的贸易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曹薇 王自然
通过空间计量学对我国2000一2 012年间对外贸易和环境污染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和对外贸易都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废气污染对进出口贸易影响为负,而废水污染对其影响为正。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环境污染 空间计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温怀德 刘渝琳 温怀玉
文章通过中国30个省(市、区)2000-2005年面板数据,对FDI与外贸的环境污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外贸易与FDI整体上都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其中,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出口与FDI加剧了中国环境污染;进口贸易可抑制环境污染,但作用比较小;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环境污染的双重功能。本文的政策建议是,调整出口与引资政策,发展教育,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运用1997、2002、2007年中国33个部门的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和进口对中国GDP的形成和增长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两者对GDP形成和增长的贡献程度都比较接近;1997~2007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对GDP形成的贡献率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资源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服务业出口对GDP形成的贡献率则保持了持续上升的态势;资源资本密集型产业进口对GDP形成和GDP增长的贡献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且贡献率还在不断提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玉焕 田扬 刘娅
本文采用双边投入产出模型,基于技术异质性假设,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印度1995-2009年对外贸易中的隐含碳进行了测算,并使用SDA模型对其出口隐含碳变化进行了因素分解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印度出口隐含碳在1995-2009年间增长迅速,由115Mt增长至725Mt,增长了530%;进口隐含碳也在不断增加,由39Mt增长至215Mt,增长了451%;印度是一个贸易隐含碳净出口国。因素分解结果表明: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是印度出口贸易隐含碳增长的主导因素;结构效应有助于印度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减少,但是影响相对较小。最后,本文对印度减少出口贸易隐含碳和中印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潘安
我国作为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其内部是否也存在类似国际上的碳排放转移呢?在不同地区的碳排放转移过程中,到底是对外贸易,还是区域间贸易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呢?文章通过构建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和采用中国地区投入产出数据,计算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对外贸易隐含碳和区域间贸易隐含碳,并从对外贸易和区域间贸易两个方面考察我国的碳排放转移,以得到我国不同地区在碳排放转移中的地位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确实存在区域间碳排放转移,且面临的碳泄漏主要在于区域间贸易而非对外贸易,即广东、江苏、浙江等碳排放净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潘安
我国作为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其内部是否也存在类似国际上的碳排放转移呢?在不同地区的碳排放转移过程中,到底是对外贸易,还是区域间贸易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呢?文章通过构建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和采用中国地区投入产出数据,计算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对外贸易隐含碳和区域间贸易隐含碳,并从对外贸易和区域间贸易两个方面考察我国的碳排放转移,以得到我国不同地区在碳排放转移中的地位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确实存在区域间碳排放转移,且面临的碳泄漏主要在于区域间贸易而非对外贸易,即广东、江苏、浙江等碳排放净流出地区是碳排放从国外转移至国内的中转地,而山西、内蒙古、河北等碳排放净流入地区则是碳排放转移链的目的地。(2)国外向我国转移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贸易,而不同地区则通过区域间贸易产生的碳排放转移主要由国内初级产品贸易引起。(3)资源禀赋状况、外贸发展模式等因素均会对我国各地区在碳排放转移中的地位产生影响。文章为我国制定差异化的地区碳减排政策与目标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温怀德 刘渝琳
外贸与FDI都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其中,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出口与FDI加剧了中国环境污染;进口贸易可抑制环境污染,但作用比较小;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环境污染的双重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