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73)
- 2023(20576)
- 2022(17640)
- 2021(16505)
- 2020(14062)
- 2019(32412)
- 2018(31840)
- 2017(60047)
- 2016(33114)
- 2015(37270)
- 2014(37211)
- 2013(36623)
- 2012(33667)
- 2011(30547)
- 2010(30232)
- 2009(27910)
- 2008(27504)
- 2007(24185)
- 2006(20700)
- 2005(18225)
- 学科
- 济(132586)
- 经济(132446)
- 管理(90832)
- 业(86205)
- 企(70099)
- 企业(70099)
- 方法(62335)
- 数学(54457)
- 数学方法(53790)
- 中国(36456)
- 农(35302)
- 财(33344)
- 贸(30583)
- 贸易(30567)
- 学(29786)
- 易(29697)
- 业经(28253)
- 地方(27065)
- 农业(23715)
- 制(23063)
- 务(21105)
- 财务(21025)
- 财务管理(20980)
- 理论(20400)
- 和(20231)
- 环境(20152)
- 企业财务(19785)
- 银(19673)
- 技术(19596)
- 银行(19588)
- 机构
- 大学(473055)
- 学院(470683)
- 济(189716)
- 经济(185821)
- 管理(180306)
- 研究(163649)
- 理学(157005)
- 理学院(155176)
- 管理学(152174)
- 管理学院(151356)
- 中国(120911)
- 科学(105159)
- 京(100811)
- 农(85834)
- 所(84104)
- 财(83237)
- 研究所(77497)
- 业大(76028)
- 中心(73829)
- 农业(68166)
- 财经(67711)
- 江(67157)
- 北京(63432)
- 经(61734)
- 范(61246)
- 师范(60510)
- 院(59425)
- 经济学(57530)
- 州(54274)
- 经济学院(52135)
- 基金
- 项目(327446)
- 科学(254773)
- 基金(237144)
- 研究(230795)
- 家(210680)
- 国家(208999)
- 科学基金(176761)
- 社会(144435)
- 社会科(136817)
- 社会科学(136779)
- 省(127315)
- 基金项目(125349)
- 自然(117838)
- 自然科(115105)
- 自然科学(115066)
- 自然科学基金(112996)
- 划(108574)
- 教育(105997)
- 资助(98587)
- 编号(92475)
- 成果(74521)
- 重点(74309)
- 部(71608)
- 发(69953)
- 创(67504)
- 课题(64096)
- 科研(63817)
- 创新(63140)
- 计划(61793)
- 大学(60461)
- 期刊
- 济(197823)
- 经济(197823)
- 研究(131379)
- 中国(85195)
- 学报(84900)
- 农(77099)
- 科学(73706)
- 财(62822)
- 管理(62798)
- 大学(62621)
- 学学(59231)
- 农业(53252)
- 教育(47310)
- 技术(38917)
- 融(37119)
- 金融(37119)
- 经济研究(33165)
- 财经(32212)
- 业经(31989)
- 业(28656)
- 经(27661)
- 问题(26657)
- 贸(25478)
- 版(23919)
- 图书(23350)
- 科技(23038)
- 国际(22208)
- 技术经济(21990)
- 业大(21778)
- 统计(21772)
共检索到675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其云 朱彤
本文利用中国2001-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差异。并基于产出约束和资本约束模型中对外贸易对就业的不同影响路径,采用了固定效应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及差分GMM和系统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进口的就业效应具有区域差异性。进口对东部的就业产生显著负效应,但这种显著负效应在考虑资本变量后变为不显著,进口对中部就业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西部的进口就业效应不显著。(2)出口对各地区的就业均为显著正向效应。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就业 区域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梁平 梁彭勇 黄金
本文利用1978~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考察了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结果表明,出口对国内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口对国内就业具有地区性差异;长期来说,不能以出口为导向来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调整进口商品的结构,对解决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存在着严重的资本替代劳动现象,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表明,解决我国的就业不能脱离其他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将对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汇率政策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进行。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就业 出口 进口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游伟民
为了考察近十年来对外贸易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本文选取了2000-2008年我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的贸易与环境方面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对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技术效应减少了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结构效应增加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环境污染但减少了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环境政策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总的来说,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东部环境质量的改善有积极影响,但对中西部地区有负面影响,中西部地区确实存在"污染天堂"的现象。因此对于中西部地区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力度,阻止国外污染企业的转移,同时要加快贸易结...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环境污染 区域差异 面板数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金彦 刘海云
基于2005-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从贸易依存度、贸易方式、外商直接投资不同来源地及不同投资行业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与城市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贸易依存度的角度来看,我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对碳排放均有扩大效应,其中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大于进口贸易,且东部地区进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均小于中西部地区;从贸易方式的角度来看,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均表现为扩大效应,且前者的碳排放效应小于后者;从外商直接投资不同来源地的角度来看,来源于港台地区和韩国、新加坡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二氧化排放的增长均具有比较明显的正效应,而来源于欧美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的碳排...
关键词:
中国 对外贸易 外商直接投资 碳排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姜磊 张媛
文章分析了对外贸易对劳动分配比例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96-2006年期间29个省级单位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对外出口对不包括三大直辖市的26个省级单位的劳动分配比例产生了正面影响,对外进口则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可能是对外出口和对外进口的劳动生产率效应和就业效应有所不同。东部地区的估计结果与不包含三大直辖市的26个省级单位的估计结果类似,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没有对劳动分配比例产生显著影响。对外贸易对所有29个省级单位劳动分配比例的总效应为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章秀琴
本文将对外贸易区域差异分为规模差异和质量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002-2014年长江经济带对外贸易规模和质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但省际间对外贸易规模差异和质量差异呈现减小趋势,且各省间对外贸易质量不均衡程度比规模不均衡程度要小。通过面板GMM估计发现省级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滞后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与人均GDP的交互项对长江经济带对外贸易规模和质量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时段估计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规模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而对于外贸质量的影响则是波动中呈下降态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章秀琴
本文将对外贸易区域差异分为规模差异和质量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002-2014年长江经济带对外贸易规模和质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但省际间对外贸易规模差异和质量差异呈现减小趋势,且各省间对外贸易质量不均衡程度比规模不均衡程度要小。通过面板GMM估计发现省级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滞后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与人均GDP的交互项对长江经济带对外贸易规模和质量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时段估计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规模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而对于外贸质量的影响则是波动中呈下降态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书
利用全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出口对中国的就业有正的影响,出口依存度每增长10%,会带动就业增长0.35%;进口对中国的就业有负的影响,进口依存度每增长10%,就业会减少0.19%。经济增长对扩大就业有重要影响,但资本存量对就业没有明显影响。阐述了实证发现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贸易 就业 出口 进口 广义矩 中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付鑫 张云
通过对不同区域对外贸易的分解,构建贸易规模与贸易质量模型,从对外贸易规模与质量视角出发,分析不同对外贸易维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通过设定对外贸易区域差异与环境污染间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贸易规模与贸易质量都远超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贸易差异在2012年后逐渐减小。(2)对外贸易会显著地影响地区环境污染程度,环境污染程度会随着贸易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但会随着贸易质量的提升而下降,并且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在不同区域存在异质性。(3)随着贸易规模的增加,东、中、西部地区污染排放均会上升,但东部地区最为明显;随着贸易质量的提升,东部地区环境污染改善最为明显,中西部地区环境也存在一定程度改善。(4)随着人口密集度的增加,东部地区环境显著改善,中部地区变化不明显,西部地区环境更加恶化,即东部地区"知识溢出"效应最为明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恩 黄桂良
基于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分析金融发展对广东以及珠三角、东西两翼与山区对外贸易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长期、短期,金融发展对广东进出口贸易均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发展对广东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珠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东西两翼和山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新平 俞佳佳 熊德平
运用中国1999—2008年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了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促进农民增收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东、中部地区农产品进、出口依存度与农民收入增长正相关,且中部地区要明显强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出口依存度与农民收入增长负相关。在对实证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的基础上,就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阚大学 罗良文
文章基于1999~2008年度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实证研究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得到以下两点结论:一是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对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是正面的,中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对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是负面的,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进口贸易对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也是正面的,但东部地区的进口对人力资本效率的提高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二是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单位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对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是正面的,但只有东部地区的单位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对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在统计检验上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少君
本文在理论分析能源消费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FMOLS与DOLS估计法、VECM等方法,实证分析了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能源消费与进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期内,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发展均显著地促进了能源消费的需求;短期内,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能源消费与进口贸易间不存在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东、中、西部三大地区能源消费与进、出口贸易间的关系也存在差异。因此,对各地区简单实行减少能源消费类措施将对出口贸易或进口贸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更应注重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改进技术、提高能源传输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优化出口结构、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浩瀚 徐娟
本文利用泰尔指数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的地域间差异长期主导着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整体差异,而地域内差异在近年来有所上升。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理论和广义矩估计方法,本文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互动影响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力 黄崇杰
本文将我国按发展程度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计算出各地在1995—2007年的碳排放量的面板数据,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各区域对外贸易密度、人均收入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三大区域的对外贸易密度都对人均碳排放有显著的影响,碳排放随着贸易密度的增加而增长,中部、西部的边际碳排放比东部大。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国家应该加快对外贸易战略的低碳转型,大力发展低碳型贸易产业,实施区域性能耗与碳减排政策,加强同发达国家的低碳合作,力争获取更多的低碳技术转移与绿色基金。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碳排放 低碳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