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47)
2023(19324)
2022(16174)
2021(15071)
2020(12896)
2019(29606)
2018(29035)
2017(54382)
2016(29464)
2015(33355)
2014(33017)
2013(32569)
2012(29779)
2011(26837)
2010(26933)
2009(25337)
2008(24273)
2007(21360)
2006(18461)
2005(16286)
作者
(87244)
(73116)
(72709)
(69051)
(46140)
(35249)
(33162)
(28748)
(27751)
(25809)
(24786)
(24489)
(23194)
(23071)
(22973)
(22747)
(22005)
(21585)
(21070)
(20980)
(18219)
(17980)
(17855)
(16541)
(16453)
(16225)
(16147)
(15979)
(14875)
(14597)
学科
(119868)
经济(119747)
管理(80715)
(79735)
(64893)
企业(64893)
方法(58245)
数学(51844)
数学方法(51065)
中国(36860)
(31778)
(31203)
(30141)
贸易(30120)
(29306)
金融(29303)
(29298)
(27916)
银行(27847)
(26805)
业经(25648)
(24590)
(23867)
地方(23483)
农业(21281)
(20325)
财务(20259)
财务管理(20215)
理论(19503)
企业财务(19160)
机构
学院(421044)
大学(420635)
(176101)
经济(172670)
管理(158835)
研究(145295)
理学(138102)
理学院(136510)
管理学(133702)
管理学院(132957)
中国(114273)
科学(91107)
(88709)
(78221)
(77385)
(74434)
研究所(68433)
中心(67919)
业大(67397)
财经(62890)
农业(62278)
(60604)
(57348)
北京(55464)
经济学(55129)
(52396)
(52299)
师范(51586)
经济学院(49986)
(48761)
基金
项目(289753)
科学(227080)
基金(212177)
研究(202018)
(188829)
国家(187354)
科学基金(159429)
社会(128747)
社会科(122314)
社会科学(122278)
(112454)
基金项目(111344)
自然(106359)
自然科(104052)
自然科学(104021)
自然科学基金(102194)
(95919)
教育(93812)
资助(88628)
编号(79427)
重点(66249)
(63658)
成果(63009)
(61863)
(60726)
创新(56888)
科研(56825)
课题(55380)
计划(55117)
国家社会(54380)
期刊
(179708)
经济(179708)
研究(116469)
中国(78699)
学报(73885)
(69619)
科学(65303)
(59312)
管理(56706)
大学(55095)
学学(52461)
农业(47100)
(46466)
金融(46466)
教育(39326)
技术(36279)
经济研究(31110)
财经(30619)
业经(28446)
(26579)
(26387)
(24913)
问题(24436)
国际(22471)
统计(22421)
(21119)
技术经济(20516)
(20374)
科技(19293)
世界(19129)
共检索到612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建军  汪浩瀚  
本文基于新增长理论构建了贸易和金融内生化的生产率增长模型,并以1952-2006年的样本数据为基础,运用变参数分析方法就对外贸易和金融深化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进口贸易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出口贸易却与全要素生产率负相关;以经济货币化指标度量的金融深化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以经济金融化指标度量的金融深化同样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预期却得不到经验证明。文章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素芹  
通货膨胀成为目前我国经济中一个显著问题,因此研究我国通货膨胀趋势的决定因素成为必要,中国通货膨胀长期走势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四个,其中代表货币因素的M2和代表国外输入型因素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上升,而劳动力价格和固定资产投资因素在长期中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总体呈下降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兵  乔晶  
本文运用LA-VAR模型,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在4变量系统内考察了中国对外贸易、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在1978—2003年的样本期间内,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G ranger因果关系,但是进出口之间、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以及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正向的相互影响,借助这三个正反馈过程的传递,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本文认为应该深刻理解和把握对外贸易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全方位影响和冲击,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斌  倪艳秋  吴书胜  
基于1999-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构建包括新型城镇化、对外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在内的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门限转换效应,对外贸易程度的加深不利于在新型城镇化的门限值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反之,跨越新型城镇化的门限值后可以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海  石东楠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本国的R&D存量,而且还依赖于国外R&D的溢出。本文对Coe&Helpman的贸易溢出模型进行了扩展,将人力资本要素纳入到模型的分析框架中,并对其模型的设定偏误作了修正。经扩展后的模型测度表明,通过贸易渠道溢出的国外R&D资本存量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相对来说要小于国内自身R&D资本存量的作用;同时计量结果还表明,人力资本要素通过提高创新能力间接地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文章在此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纪成君  鲁婷  陈振环  韩家彬  
基于1978~2013年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显示: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演变规律近似于"N"型曲线,能源弹性系数的变化可以明显划分为扩张、收敛、再扩张三个阶段;过去大部分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是以较高的能源消耗为前提实现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阎志军  陈晨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较大,研究省际OFDI、出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需重视空间因素的作用。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OFDI和出口贸易这两个方面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省际OFDI、出口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均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OFDI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呈负相关;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并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促进邻接省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此,我国需重视技术寻求型OFDI的建设,充分考虑OFDI对国内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影响,以期达到对外投资和出口贸易双实现技术溢出效应的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会忠  王志松  吴宗杰  孙秀梅  
文章构建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以山东省为例,选取1990~2010年样本数据,通过对山东省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二产业产值比重SEC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对能源消费弹性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研究,探讨山东省能源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降低能耗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树强  姜伟  
自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CNH)形成以来,关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多数认为在岸人民币汇率对离岸汇率具有引导关系。随着内地与香港之间人民币流通渠道不断拓宽,两地之间汇率联动关系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运用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研究CNY与CNH的动态联动关系:带断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样本初期阶段CNY对CNH有引导关系,随后两者之间相互引导,近期CNH对CNY具有引导关系;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显示,CNH对CNY的影响逐渐增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瑛  汪宏宇  
绿色发展和贸易强国建设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在理论阐释对外贸易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运用2004—2018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市级面板数据,借助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GTFP,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对外贸易对GTFP的影响。结果显示:(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GTFP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当前对外贸易的规模结构从总体看并不利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GTFP的提升,出口贸易对本地区GTFP增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邻近地区GTFP的提升存在不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进口贸易对本地GTFP增长表现为不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对邻近地区GTFP的间接效应则显著为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瑛  汪宏宇  
绿色发展和贸易强国建设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在理论阐释对外贸易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运用2004—2018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市级面板数据,借助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GTFP,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对外贸易对GTFP的影响。结果显示:(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GTFP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当前对外贸易的规模结构从总体看并不利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GTFP的提升,出口贸易对本地区GTFP增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邻近地区GTFP的提升存在不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进口贸易对本地GTFP增长表现为不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对邻近地区GTFP的间接效应则显著为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洪功翔  张兰婷  李伟军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和区位熵指数法分别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和金融集聚指数进行测度,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对金融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银行业集聚和证券业集聚的TFP增长效应与区域因素有关,银行业集聚对TFP增长的贡献大于证券业集聚。保险业集聚对TFP增长效应存在消极作用,其中,以中、西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金融集聚促进TFP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尧成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历了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和退出过程,而欧洲和日本又推出了新的量化宽松政策,这些政策变化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产生了不确定性的影响。应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分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与退出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动态影响机制,发现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表现为中美利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美国货币乘数波动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影响的弹性系数的波动性逐步变小,这说明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受国际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弱,但是在量化宽松政策推出和退出的变化窗口期却会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形成巨大冲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昊  李育冬  李子秦  
本文将财政支出按性质分为消费性、经济建设、文教科研、转移支付四类,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变参数估计研究各项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动态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中消费性支出挤出居民消费,经济建设支出由促进居民消费转为抑制,转移性支出则促进了居民消费,而文教科研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因此,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应作为财政支出政策的首要选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清  董洁明  
利用2006—2017年中国"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SBM-DDF模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测度出"一带一路"沿线各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利用GLS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贸易对沿线省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的区域差异和门槛特征。结果表明,整体来看"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对外贸易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随着对外贸易水平的提高,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分地区来看,对外贸易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最后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