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76)
- 2023(18069)
- 2022(15113)
- 2021(13940)
- 2020(11825)
- 2019(27012)
- 2018(26222)
- 2017(50589)
- 2016(27456)
- 2015(30819)
- 2014(30751)
- 2013(30515)
- 2012(28604)
- 2011(25739)
- 2010(25908)
- 2009(24324)
- 2008(24666)
- 2007(22070)
- 2006(19393)
- 2005(17957)
- 学科
- 济(123837)
- 经济(123718)
- 业(99252)
- 管理(89867)
- 企(87333)
- 企业(87333)
- 方法(53739)
- 数学(43748)
- 数学方法(43323)
- 财(37739)
- 农(36524)
- 业经(33729)
- 中国(33470)
- 贸(30450)
- 贸易(30437)
- 易(29653)
- 务(25098)
- 财务(25066)
- 财务管理(25025)
- 农业(24998)
- 制(24997)
- 地方(24193)
- 企业财务(23693)
- 学(21210)
- 技术(21206)
- 策(21053)
- 和(20494)
- 理论(19516)
- 银(19029)
- 银行(19001)
- 机构
- 学院(402050)
- 大学(398142)
- 济(178402)
- 经济(175086)
- 管理(156013)
- 研究(138584)
- 理学(133436)
- 理学院(131990)
- 管理学(130133)
- 管理学院(129374)
- 中国(108678)
- 京(83529)
- 财(83078)
- 科学(80886)
- 所(70586)
- 农(67352)
- 财经(65525)
- 研究所(63614)
- 中心(62648)
- 江(61200)
- 经(59624)
- 业大(55584)
- 经济学(55392)
- 农业(52987)
- 北京(52789)
- 经济学院(50161)
- 范(50115)
- 院(49837)
- 师范(49685)
- 财经大学(48386)
- 基金
- 项目(259228)
- 科学(206494)
- 研究(191750)
- 基金(191017)
- 家(165524)
- 国家(164096)
- 科学基金(141315)
- 社会(124878)
- 社会科(118567)
- 社会科学(118540)
- 省(99749)
- 基金项目(99560)
- 自然(89350)
- 自然科(87290)
- 自然科学(87265)
- 教育(87193)
- 自然科学基金(85816)
- 划(83977)
- 资助(78418)
- 编号(76422)
- 成果(62389)
- 部(59081)
- 重点(58618)
- 发(57176)
- 创(55884)
- 课题(52835)
- 国家社会(52473)
- 创新(51726)
- 教育部(50833)
- 性(50252)
- 期刊
- 济(199621)
- 经济(199621)
- 研究(121687)
- 中国(76981)
- 财(67184)
- 农(62145)
- 管理(60521)
- 学报(57905)
- 科学(55934)
- 大学(44117)
- 农业(42366)
- 学学(41742)
- 融(40613)
- 金融(40613)
- 教育(37784)
- 技术(34683)
- 财经(33316)
- 经济研究(33036)
- 业经(32528)
- 经(28847)
- 贸(27457)
- 问题(26969)
- 业(25246)
- 国际(24231)
- 技术经济(22159)
- 世界(21157)
- 统计(18967)
- 商业(18853)
- 现代(18818)
- 版(18055)
共检索到611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晓兰 丁彦
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国情之一,我国对外贸易也存在区域之间的失衡问题。以我国传统的三大区域东中西部的出口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在出口水平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探究了造成出口省际失衡的原因,并运用面板数据进一步验证了三地区贸易失衡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区域不平衡 出口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戴小勇 成力为
文章基于2005-2009年中国约30万家工业企业数据,以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所描述的出口企业作为参照系,检验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特征发现:第一,中国出口企业比例高、集中度低、出口行为不稳定;第二,出口企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用于出口,外商主导的出口特征明显;第三,出口企业较非出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利润率、资本密集度反而更低,即"出口溢价"不完全成立。使用基于第一等随机占优的Kolmogorov-Smirnov非参数估计方法检验发现:加工贸易出口模式、要素市场扭曲、产品市场分割,是"出口溢价"在中国不成立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地,文章揭示了中国出口企业特征形成的内在机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相东 王跃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取得了非凡成就,由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贸易小国逐步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然而,中国出口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在简要回顾中国对外贸易出口过去30多年已有成绩之后,重点分析当前所面临的四大突出问题,并运用国际贸易最新理论和借鉴国际经验,对其产生原因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
对外贸易 贸易摩擦 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汉嵩
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之际,我们不能忽视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外贸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及其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为了实现贸易强国目标,我国应采取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结构性失衡 影响 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晓霓 刘晴
笔者通过扩展现有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结合相关自由贸易协定理论,探讨了TPP对中国和美国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产生的影响以及现阶段中国应对TPP发展的政策组合等问题。研究结论表明,TPP将对中美两国产生截然不同的贸易和投资效应:现有TPP推动的贸易自由化将抑制中国的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却能扩大美国的出口和外资流入;现阶段中国加入TPP的难度可能较大;扩大内需和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是目前中国应对TPP发展的可行政策组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斌 高培勇
税制结构的差异有可能导致商品税的"彻底退税"而演变成事实上的出口补贴。如果综合考虑宏观税负、出口占GDP比重、外贸顺差、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增值税抵扣范围和征收范围、增值税分享体制和出口退税分担机制等因素,我国现阶段出口退税政策与对外贸易失衡、内需不足、出口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曙霄 孙莉莉
对外贸易区域结构是对外贸易诸结构中的重要方面。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贸易结构不断改善。通过实证分析看到我国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仍然很不平衡,并且同三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相似。建议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全面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软化,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鼓励对外投资,以投资带动贸易。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外部区域结构 失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卫章 李胜旗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数据,本文从微观异质性企业的视角考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出口企业加成定价的影响,检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贸易方式、不同出口目的地的企业出口加成率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降低有利于提高出口企业的加成定价能力,其对外资企业的影响大于内资企业,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大于一般贸易企业;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其影响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随着中国与贸易对象国之间地理距离的扩大而增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飞翔
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达到6043.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位。但是服务贸易逆差却不断扩大,至2014年已达到1599.3亿美元,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出口的结构性失衡所造成。而结构性失衡造成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体竞争力偏低、技术含量不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性失衡的表现进行相关研究,对其原因进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 黄建忠
通过应用Campa和Goldberg的汇率传递模型构建用于核算汇率传递系数的计量经济模型,用该模型对我国汇率的进出口价格传递系数进行计算发现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汇率传递系数都很大。进一步地,通过建立一个比较静态国际收支模型对马歇尔-勒纳条件进行检验。其基本结论为:从长期来看,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成立,即人民币贬值将会改善我国的贸易收支状况;在短期内,净出口对于实际有效汇率贬值的反应呈现出J曲线效应。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贸易失衡 汇率传递 ML条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乔平平
近年来,美国已超欧盟成为中国最大出口国,同时中国也是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随着两国贸易差额逐年高速增长,中美产生的贸易纠纷也日益严重。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在很长时期内处于失衡状态,主要表现在中美贸易逆差逐年增加。2015年中美贸易逆差为3647.6亿美元,增长达4.38倍,占美国总贸易逆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建忠
私营企业对外贸易高速增长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值得特别重视的现象。本文概要阐述我国私营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与特点,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症结,并提出初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私营企业 对外贸易 特点 问题 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余建华
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对全球经济的系统性影响正日渐显现,各国为减少进口商品对本地产业的冲击,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各国利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特保措施调查以及技术性贸易措施(以下简称"TBT")等形式合法化的手段,设置贸易障碍,使得各种贸易摩擦愈加频繁和激烈。TBT作为我国对外贸易遭受的最突出的三大障碍之一,最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丹青 于津平
本文利用2001-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在对企业出口贸易增加值测算的基础上,从动态角度分析了外资进入对我国企业出口贸易增加值率产生的作用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外资存在显著促进了我国企业出口贸易增加值率的提升,而外资进入速度和规律性则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发达国家外资是提升我国企业出口贸易增加值率的主要推动力,港澳台地区外资的作用并不显著;行业技术水平显著调节外资存在对企业出口贸易增加值率的促进作用,但调节作用因外资来源不同而存在差异。我国应继续发挥外资进入的溢出效应,实施有选择的引资政策,创造公平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生产率、人力资本水平及研发投入,这是提升企业出口贸易增加值、推进我国由...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田东文 姚微
文章在企业异质性视角下,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2004~2007年中国制造业29个子产业出口的因素。研究表明多数子产业同质性程度较高,产出和出口主要集中于众多中小企业。考虑企业异质性情形下,产业内出口规模对贸易壁垒引起的贸易成本变化更加敏感。研究也发现较之距离缩短,技术性贸易措施减少引起的贸易成本降低有更明显的贸易促进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