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6)
- 2023(15929)
- 2022(13825)
- 2021(13159)
- 2020(11035)
- 2019(25602)
- 2018(25172)
- 2017(48477)
- 2016(25662)
- 2015(29158)
- 2014(28738)
- 2013(28297)
- 2012(25928)
- 2011(23370)
- 2010(22911)
- 2009(20883)
- 2008(20008)
- 2007(16811)
- 2006(14399)
- 2005(12389)
- 学科
- 济(105307)
- 经济(105193)
- 管理(70687)
- 业(67008)
- 企(55111)
- 企业(55111)
- 方法(50757)
- 数学(44165)
- 数学方法(43623)
- 中国(28975)
- 贸(28112)
- 贸易(28099)
- 易(27337)
- 农(26755)
- 财(24878)
- 业经(22277)
- 学(20150)
- 地方(19515)
- 农业(17658)
- 制(17463)
- 理论(16785)
- 和(16480)
- 融(16202)
- 金融(16200)
- 环境(15907)
- 银(15679)
- 技术(15653)
- 银行(15645)
- 务(15349)
- 财务(15278)
- 机构
- 大学(361328)
- 学院(357957)
- 济(153660)
- 经济(150835)
- 管理(143924)
- 理学(125688)
- 理学院(124376)
- 管理学(122311)
- 研究(122278)
- 管理学院(121678)
- 中国(91563)
- 京(76140)
- 科学(71967)
- 财(65619)
- 所(59308)
- 中心(54841)
- 研究所(54417)
- 财经(54038)
- 农(52206)
- 业大(50737)
- 经(49593)
- 北京(48214)
- 江(47544)
- 经济学(47021)
- 范(46404)
- 师范(46027)
- 院(45022)
- 经济学院(42579)
- 农业(40912)
- 财经大学(40659)
- 基金
- 项目(250713)
- 科学(198380)
- 研究(185268)
- 基金(184743)
- 家(160400)
- 国家(159148)
- 科学基金(137363)
- 社会(118418)
- 社会科(112378)
- 社会科学(112350)
- 基金项目(97727)
- 省(94071)
- 自然(88394)
- 自然科(86379)
- 自然科学(86359)
- 自然科学基金(84812)
- 教育(84788)
- 划(80126)
- 资助(76253)
- 编号(74722)
- 成果(59915)
- 部(56805)
- 重点(55854)
- 发(53151)
- 创(52096)
- 课题(50477)
- 国家社会(49643)
- 教育部(49356)
- 创新(48669)
- 科研(47972)
- 期刊
- 济(157861)
- 经济(157861)
- 研究(106232)
- 中国(61167)
- 学报(52921)
- 管理(51840)
- 科学(50113)
- 财(47506)
- 农(46502)
- 大学(41292)
- 学学(38728)
- 教育(37169)
- 农业(33225)
- 技术(30538)
- 融(29019)
- 金融(29019)
- 经济研究(27415)
- 财经(25560)
- 业经(24793)
- 贸(23241)
- 经(22002)
- 国际(21921)
- 问题(21478)
- 业(17822)
- 图书(17702)
- 世界(17662)
- 理论(16811)
- 技术经济(16794)
- 科技(16295)
- 商业(15846)
共检索到513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新章 唐海燕
中国对外贸易优势的研究要么结合国际直接投资,要么分析中国出口贸易的RCA指标。本文从国际分工的视角出发,运用国际专业化指标,探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发现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消费品领域,2004年,资本品领域开始具备了一定的比较优势。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劣势主要集中在半成品以及零部件领域。通过国别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中,半成品以及零部件领域具有较大的比较劣势。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关键原因在于加工贸易的贸易政策、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作用日益显著以及中国融入了亚洲生产网络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程新章
国际专业化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工具之一。本文通过计算1992年到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不同类型产品的国际专业化指标,发现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杂项制品领域。到2004年,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工业制成品领域中,除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处于比较劣势外,其他工业制成品都处于比较优势。然而这种优势是建立在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基础之上的。
关键词:
国际专业化指标 加工贸易 外商投资企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玉梅
本文运用衡量生产和市场的四个专业化指标考察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即国际专业化水平(RCA)、国家专业化水平(LFI)、产业内专业化水平(TO)和主要竞争对手商品出口市场专业化水平(CEP)。针对世界茶叶生产前十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维持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必须大力提高茶叶生产专业化水平和出口市场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
茶叶贸易 比较优势 专业化水平 出口市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捷 张媛媛 莫扬
文章从"制造-服务"国际分工的视角探讨了导致中国产业结构演进迟滞需求方面的原因,提出了以下理论假说:在制造-服务国际分工形态下,出口贸易的过度发展将导致对服务业的挤出效应大于其收入效应和关联效应,使产业结构落入"低水平过度制造业化"的陷阱。文章采用联立方程模型提取各经济变量的独立影响,为上述假说提供了经验证据。文章研究表明,中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虽然有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但可能抑制产业结构向服务化的演进。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有必要转变发展模式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
国际贸易 产业结构 恩格尔定理 服务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刘斌
尽管当前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中美贸易摩擦变数难测,但中国稳中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中国外贸新旧动能转换已经释放出强劲动力,外贸新业态不断涌现,中国外贸竞争新优势初步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互联网与跨境电商挑战了新新贸易理论中"企业异质性主要体现于企业生产率"的基本假设,异质性消费偏好为中小企业跨境电商比较优势的形成提供了市场环境。互联网与跨境电商深度改变了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模式、组织结构与微观主体,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促进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中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提供了绝佳的"弯道超车"机会。其次,中欧班列的运行重塑了传统世界海运贸易的理论范式,重构了国际贸易的经济地理,改变了临海港口的经济模式,扩展了国际陆港的经济辐射范围,加快了中国"向西开放"的步伐,逐渐形成了东西共济的全球价值链"双向环流"。再次,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优势、新要素禀赋优势和制度优势三重叠加,复合比较优势初现,自由贸易港建设将会把动态比较优势推进到更高层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秀申
一、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特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总体是有利上于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国际分工深化,新一轮国际间产业转移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增多,遭遇越来越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是我们面临严峻的考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康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保障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优势就需要找到动能转换的支撑因素。本文根据已有文献分析了"新动能"的三种来源渠道:需求侧动能、供给侧动能及结构转换动能,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方法反推出了各个要素动能的核心代理变量,并构建了国际贸易竞争动能转换指数。本文研究表明,我国国际贸易的动能转换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动能增量效应达到了每期0.7%的水平,保证该发展效应的持续作用,需要进一步促进市场开发,加强人力资本培育,提升产品附加值。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楚仁 赵瑞丽
本文将居民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视为产品,将劳动和资本视为原始投入,利用我国1994~2010年31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估计了超越对数GDP函数的斯托尔珀—萨缪尔森效应和雷布津斯基效应,来验证比较优势在中国的适用性。本文发现进出口产品价格上升时都会致使劳动力工资上涨;另外,本文发现当资本存量增加时,从理论上按照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预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数量应该减少,但结果显示却是增长,对此可能的解释是政策上的出口鼓励和作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加导致。本文的实证结果基本与赫—俄理论相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重力 刘德江
本文通过使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对开放以来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在产业层次上测算比较优势。二是选取与中国出口产品相竞争的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三是以美国、日本、欧盟作为目标市场,比较中国和竞争国在这几大市场上的表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苑琳 孟繁芸
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发展,规模持续增长,自贸区建设稳步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贸易格局逐渐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服务贸易高速发展、跨境电商与"一带一路"建设等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新亮点。近年来,美、英等大国反全球化浪潮渐高,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与挑战。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提高产品质量、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打造我国对外贸易的新优势,将是稳定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全球化变局 新优势 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展鹏
文章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及出口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从出口结构来看,中国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位居第一,其次是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从进口结构来看,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仍位居第一,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位居第二,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份额比较小。通过构建贸易竞争指数和Michaely指数等指标,对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处于竞争劣势的地位;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竞争劣势的地位;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平均的竞争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万金 祁春节
本文采用NRCA index研究了1978~2010年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分布及变动,并通过回归分析、面板单位根检验等探讨了其稳定性。研究发现:(1)总体上,中国仅食品和活动物类农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按产品属性来看,水产品、园艺产品和非食用畜产品是比较优势产品;按品种细分,优势品种数和劣势品种数各年相差不大,但具体分布不同。(2)中国农产品整体比较优势的稳定周期约为6年,主要农产品大类的比较优势明显具有阶段性。(3)大部分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动是不平稳的,仅不到1/4的农产品具有平稳特征。本文认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阶段性及稳定性背后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含义的揭示与分析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
比较优势动态 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 稳定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敬
198 0年以来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势头强劲 ,使得许多国外学者认为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继英国、美国、日本后的第四个世界工厂。但笔者认为 ,仅仅从一国出口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就判断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过于差强人意。本文运用特化系数和出口竞争力指数对中国的制成品出口进行实证分析 ,从而判断中国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 ,并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虹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为适应经济新常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战略举措。鉴于此,本文在总结国际不平等交换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和国际不平等交换的特点变化,最后给出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进出口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隆国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依靠初级产品出口的经贸小国到制成品出口大国的历史性跨越。随着我国比较优势的转换,传统竞争优势正在快速削弱,在外需不足、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外贸出口增长乏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对外贸易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关乎发展大局,是未来一个时期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一、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外贸竞争新优势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我国是一个资源禀赋极不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