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5)
- 2023(13213)
- 2022(11461)
- 2021(10786)
- 2020(9062)
- 2019(21339)
- 2018(20864)
- 2017(40663)
- 2016(21544)
- 2015(24581)
- 2014(24264)
- 2013(24457)
- 2012(22563)
- 2011(20470)
- 2010(20032)
- 2009(18338)
- 2008(17892)
- 2007(15103)
- 2006(13106)
- 2005(11522)
- 学科
- 济(93786)
- 经济(93685)
- 管理(59664)
- 业(57076)
- 方法(47118)
- 企(45448)
- 企业(45448)
- 数学(41663)
- 数学方法(41328)
- 贸(26246)
- 贸易(26233)
- 中国(25950)
- 易(25482)
- 财(23905)
- 农(23632)
- 业经(18499)
- 学(17222)
- 地方(17039)
- 农业(16045)
- 制(15861)
- 银(14253)
- 银行(14219)
- 融(13835)
- 金融(13834)
- 环境(13773)
- 行(13564)
- 和(13562)
- 理论(13443)
- 务(13226)
- 财务(13166)
- 机构
- 大学(313371)
- 学院(308538)
- 济(137131)
- 经济(134738)
- 管理(124698)
- 理学(109025)
- 理学院(107899)
- 管理学(106361)
- 管理学院(105813)
- 研究(105705)
- 中国(79531)
- 京(66342)
- 科学(61582)
- 财(59517)
- 所(51589)
- 财经(48966)
- 研究所(47183)
- 中心(46136)
- 经(44930)
- 农(44713)
- 业大(43337)
- 经济学(43142)
- 北京(42406)
- 江(41043)
- 经济学院(39259)
- 范(39050)
- 师范(38759)
- 院(38508)
- 财经大学(36806)
- 农业(35088)
- 基金
- 项目(213962)
- 科学(169374)
- 基金(158798)
- 研究(158095)
- 家(137625)
- 国家(136576)
- 科学基金(117650)
- 社会(102468)
- 社会科(97400)
- 社会科学(97378)
- 基金项目(83714)
- 省(79021)
- 自然(74916)
- 自然科(73193)
- 自然科学(73177)
- 自然科学基金(71915)
- 教育(71537)
- 划(67346)
- 资助(66569)
- 编号(62755)
- 成果(50818)
- 部(49170)
- 重点(47265)
- 发(45159)
- 创(44078)
- 国家社会(43368)
- 教育部(42908)
- 课题(42488)
- 人文(41580)
- 创新(41187)
- 期刊
- 济(139642)
- 经济(139642)
- 研究(94519)
- 中国(52540)
- 学报(45553)
- 管理(44067)
- 科学(43071)
- 财(42110)
- 农(39564)
- 大学(35195)
- 学学(33089)
- 教育(29577)
- 农业(28202)
- 融(26305)
- 金融(26305)
- 经济研究(24770)
- 技术(24605)
- 财经(23864)
- 贸(21290)
- 业经(20869)
- 经(20350)
- 问题(19521)
- 国际(18546)
- 世界(15407)
- 理论(15176)
- 技术经济(15166)
- 业(15113)
- 图书(15001)
- 商业(13683)
- 科技(13634)
共检索到444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懿 佘雪锋
文章采用泰尔指数度量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基于我国1985—2012年18个主要进出口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与行业收入分配不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与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由此提出在中国对外贸易稳步发展的同时缓解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贸依存度 泰尔指数 协整理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晓东 陈能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得到飞速发展,居民收入也逐渐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事实不容忽视。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整理相关数据、引入相关因素构建模型对对外贸易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重视吸引优秀的外商直接投资、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各类人才素质以及加大力度调节收入差距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邹正方 杨涛
通过在Feder模型中引入进口因素,可以推导出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口贸易额增长率尤其是制成品进口率的上升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出口贸易额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促进作用则无法确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桤伦
对外贸易竞争力是构成一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19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指出现实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实行顺市场型的贸易和产业政策,以产业内升级为导向、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以融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与价值链网络为路径、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等建议措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家彬 邸燕茹 于鸿君
本文利用新疆1979~2006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对新疆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从长期看,新疆的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看,进口对新疆的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小莉
文章详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发展阶段下对外贸易与经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stata软件,采用单位根检验、EG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经济增长与贸易总额、出口、进口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GDP与贸易总额、GDP与贸易出口额之间互为因果关系,进口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GDP增长不是进口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通过对外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章良 顾国达
以对外贸易对一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为分析对象,在对已有的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别从理论以及模型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利用OLS进行了定量分析。从分析的结果中得出我国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均有影响,并基于当前的国际环境,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产业结构 实证研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长春
为了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制定出合适的协同发展战略,本文选取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结合指标的合理性和数据的可得性选取了分析变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我国的国际贸易与物流存在着反馈性的因果关系;其中,物流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比贸易对物流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一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涛 赵丹
本文首先运用2003年—2012年,我国30个地区的进(出)口和各行业的数据,系统的比较和分析了各地区行业收入差距和对外贸易的变化特征,发现沿海发达省份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行业收入差距均呈现比较突出的特点,对外贸易频繁而且行业收入差距较大,而内陆省份,特别是中西部省份,对外贸易较少而且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分析了10年间全国30个省份和19个行业对外贸易与行业收入差距的关系,并区分了进口和出口,结果表明,出口扩大行业收入差距,而进口却有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关键词:
对外贸易 行业收入差距 泰尔指数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楚仁 赵红军
本文收集1997~2002年中国30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对交易效率、硬交易效率和软交易效率进行了度量,并搜集这30个省市的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和人均GDP数据,对各省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与交易效率之间的演进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对外贸易都随着交易效率的演进而演进,且在1997~2002年间,软交易效率比硬交易效率对贸易的影响更大。这表明,要推动我国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从多方面对交易效率进行改进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贸易 交易效率 主成分分析 面板数据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铮 马新平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最新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非限定性向量自回归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相应分析,对我国国内贸易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进口、出口三者存在惟一的协整关系,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具有相互的促进作用。对外贸易中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相互影响较大,而进口、出口对国内贸易的影响在短期内是微乎其微的,但在长期内影响却是显著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伟 赵晓霞
对于我国来说,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就是对外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本文利用了全面开放时期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对外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对于我国农民收入及其分化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对外贸易会带来农民收入的降低和更严重的分化,而外国直接投资会带来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分化程度的降低。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外国直接投资 收入 基尼系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魏浩 耿园
文章分别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视角区分了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都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程度都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基本态势,现阶段进出口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不同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程度不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也不同;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商品贸易、不同类型贸易方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效应;同一类型商品贸易、同一类型贸易方式在不同地区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曦 徐扬
本文在开放经济视角下考察国内行业间要素错配与国际贸易成本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理论机制分析表明,生产要素错配通过贸易比例、产值结构和要素价格渠道作用于实际GDP变动。结合2000—2014年跨国跨行业要素报酬与产品贸易数据,本文估算结果显示:(1)中国的行业间劳动力错配状况有所改善。对应于这一改善,中国实际GDP年均增长率提高0.47%。若2014年劳动力错配参数降至高收入国家的均值水平,则中国实际GDP年均增速将提高0.81%。(2)行业间要素配置效率提升与贸易自由化对实际GDP的影响存在互补效应。若同时考虑上述期间劳动力错配状况改善和贸易成本下降的影响,则中国实际GDP年均增速将提高1.07%。(3)行业间要素配置效率提升有助于减弱国际贸易不利冲击的负面影响。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虽然上述冲击使得中国实际GDP下降0.37%—0.60%,但是通过改善行业间劳动力错配状况,中国实际GDP仍将增加1.25%—3.50%。(4)跨国分工和行业间价值链机制放大了贸易自由化与劳动力配置效率提升对实际GDP的促进作用,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错配则会抑制二者对实际GDP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跨国数据的对比分析和效应估算揭示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对提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意义,并在外贸不利背景下为政府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研究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浩 刘士彬
本文利用1985-2007年期间的数据,对我国机电产业进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电产业的进出口贸易是影响机电产业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进口和出口贸易都对机电产业的就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系数小于进口贸易,但是,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显著性大于进口贸易;从短期来看,出口和进口贸易对机电产业短期就业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出口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的作用;从动态影响来看,机电产业的出口冲击对就业的中短期影响最显著,进口冲击对就业的影响一直不明显;出口对就业的贡献率较高,进口对就业的贡献率较小。
关键词:
中国 机电产业 进口 出口 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