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4)
2023(17399)
2022(14924)
2021(14126)
2020(11725)
2019(27040)
2018(26562)
2017(50733)
2016(26849)
2015(30362)
2014(29809)
2013(29382)
2012(26546)
2011(23936)
2010(23465)
2009(21655)
2008(20860)
2007(17424)
2006(15021)
2005(12953)
作者
(74390)
(62033)
(61094)
(58346)
(39332)
(29610)
(28032)
(24420)
(23494)
(21624)
(20928)
(20784)
(19265)
(19236)
(19083)
(18715)
(18424)
(18161)
(17611)
(17547)
(15065)
(14968)
(14703)
(14042)
(13739)
(13654)
(13412)
(13337)
(12242)
(12023)
学科
(109933)
经济(109822)
管理(79503)
(72592)
(60466)
企业(60466)
方法(52445)
数学(45556)
数学方法(44989)
中国(29545)
(28236)
(27895)
贸易(27882)
(27124)
(26236)
业经(23632)
(22638)
环境(22007)
地方(20920)
农业(18523)
(17938)
理论(17696)
(17505)
(16958)
财务(16886)
财务管理(16854)
(16833)
技术(16526)
企业财务(15882)
(15496)
机构
大学(378585)
学院(376514)
(158039)
经济(155094)
管理(151479)
理学(132805)
理学院(131405)
管理学(129182)
管理学院(128513)
研究(125823)
中国(93532)
(79542)
科学(75959)
(67471)
(60628)
中心(56287)
财经(55894)
研究所(55885)
(54735)
业大(54051)
(51190)
(50282)
北京(50097)
(49371)
师范(48971)
经济学(48250)
(46673)
经济学院(43634)
农业(42804)
财经大学(41933)
基金
项目(266638)
科学(211399)
基金(196425)
研究(196021)
(170760)
国家(169414)
科学基金(146582)
社会(126083)
社会科(119615)
社会科学(119587)
基金项目(103726)
(101149)
自然(94616)
自然科(92402)
自然科学(92381)
自然科学基金(90706)
教育(89579)
(85695)
资助(80799)
编号(78817)
成果(62476)
(59730)
重点(59472)
(56809)
(55463)
课题(53237)
国家社会(52837)
创新(51791)
教育部(51770)
科研(51033)
期刊
(161950)
经济(161950)
研究(107822)
中国(64151)
学报(56429)
管理(53896)
科学(53172)
(49722)
(48542)
大学(43829)
学学(41273)
教育(38677)
农业(34748)
技术(31941)
经济研究(27870)
(27431)
金融(27431)
业经(26536)
财经(26327)
(22593)
(22096)
问题(21895)
国际(19648)
(18744)
图书(18557)
资源(17703)
科技(17576)
技术经济(17373)
世界(16965)
商业(16827)
共检索到531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余燕春  韩晓丹  
我国传统商品生产采用高投入、高污染、粗放型的模式,大规模生产加工低廉出口商品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形成对外贸易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失衡。为了研究我国对外贸易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本文构建了系统协调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00-2007年间19个行业的数据,综合计算了分行业的协调度指标值,并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剖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结果表明:在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上各行业的协调程度差距大,贸易结构不稳定;在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上各行业协调度处于初级和中级协调阶段,历年发展稳定,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高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余罡  葛明  
本文在多区域投入产出框架下,通过构建一国对外贸易不平衡的全球价值链分解模型,结合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从贸易增加值视角解析了贸易不平衡的商品结构、国别结构和产业结构。研究表明,剔除国外转移增加值净值的影响后,中国对外贸易大体保持平衡,不少年份处于逆差状态;最终产品保持巨额顺差,而中间产品却逆差明显,商品失衡结构特征鲜明;顺差主要源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而逆差则集中于东亚地区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国别失衡结构有偏性扩大;顺差主要来自制造业部门,而初级产品、资源产品以及大部分服务业部门处于逆差状态,产业失衡集中度比较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斌  彭星  
本文引入了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从分析对外贸易影响碳排放的相关机理出发,通过构建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国1991~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对外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张、技术的不断进步及逐渐融入全球价值链是对外贸易影响中国碳排放的三大主要因素,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差异对碳排放的影响则不显著。在三大影响因素中,全球价值链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最大。同时,在碳排放的效应分析中并不存在类似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曲线。因此,在当前背景下,综合采用碳减排规制政策、外贸政策、产业政策及技术创新引导政策并积极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以实现碳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霞   苏甜甜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逆全球化浪潮逐渐兴起、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回流等国际问题层出不穷,国际环境的日趋复杂不仅对全球价值链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还对国际贸易规则和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为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在此背景下对中国对外贸易策略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梳理,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制度和贸易策略的有效调整,帮助中国紧抓时代机遇,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有效跨越,更有利于推动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规则重构,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施明霞  徐秋晨  
当前全球价值链呈现高级化、复杂化和中间化的发展趋势,给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看,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地位不断攀升,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但与此同时,对外贸易附加值低、缺乏核心技术和跨国品牌、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应当采取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不断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推动自主创新生态建构、提高中国制造产品附加值,完善对外贸易合作体系、消除对外贸易合作壁垒,建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消费和出口同向互动等措施,积极促进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党玉婷  盛丹  
本文采用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通过构建全球价值链下中国贸易内涵污染测算模型,测算了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国产和进口内涵污染。主要结论如下:国产内涵废水、COD污染略有下降,废气和SO2污染没有明显下降,固体废物污染上升,中国的工业废水治理效果较为明显,而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效果并不显著;进口内涵污染未有明显上升,中国并未通过大量进口中间投入,从而节约对本国的污染。影响国产内涵污染的主要是一般贸易出口,影响进口内涵污染的主要是加工贸易出口,这是由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不同的进口中间投入比例所决定的。"三资企业"的出口结构相对于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而言变得更为清洁,其出口的国产内涵污染(除固体废物外)均有了大幅下降,另外由于外资企业降低进口中间产品投入,提高国产中间投入比例,也进一步降低了外资企业的进口内涵污染;私营企业由于出口规模大幅上升,出口结构相对"肮脏",且出口结构变化不大,从而导致其出口内涵污染大幅上升。国产内涵污染省份间差距较大,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北京、辽宁、天津等出口大省,进口内涵污染省份间差异并不显著。中国对美国、日本等主要出口国的内涵废水、COD、废气和SO2污染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国产内涵固体废物污染仍相对较高,甚至不降反增。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祖梅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水平不断上升,对外贸易结构也在不断升级优化。伴随着国际交往的深入,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基于全球价值链视域探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现状、贸易结构升级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松涛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地位,非常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全球价值链视阈,研究了我国对外贸易产业发展现状及对外贸易产业升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伟辉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成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但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得国内环境资源面临巨大发展压力。为保持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引下,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虹  陈丽姿  
文章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了服务贸易-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度测算指标体系,并选取低碳试点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天津市和上海市。以其2006—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熵权法客观评价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我国区域服务贸易-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度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天津市复合系统协调度在区间[0,0.29]内震荡,上海市复合系统协调度在区间[0,0.19]内震荡,两者均处于失调状态,两个子系统虽还未形成协调发展机制,但整体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潘安  
基于MRIO模型并采用WIOD提供数据,计算得到19952009年中国GVC地位指数和参与度指数以及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以考察中国参与GVC分工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整体GVC地位有所改善,但较低的分工地位会使中国产生较高的贸易隐含碳排放水平,且随着参与GVC分工逐渐深入,贸易隐含碳排放规模也会随之扩大;中间品贸易隐含碳排放占比逐渐提升与中国逐渐深入地融入到GVC分工体系有关;中国重制造业主要处于GVC的下游环节,其出口隐含碳排放也随着GVC参与程度逐渐提升呈现出上升趋势;在GVC分工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潘安  
基于MRIO模型并采用WIOD提供数据,计算得到1995~2009年中国GVC地位指数和参与度指数以及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以考察中国参与GVC分工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整体GVC地位有所改善,但较低的分工地位会使中国产生较高的贸易隐含碳排放水平,且随着参与GVC分工逐渐深入,贸易隐含碳排放规模也会随之扩大;中间品贸易隐含碳排放占比逐渐提升与中国逐渐深入地融入到GVC分工体系有关;中国重制造业主要处于GVC的下游环节,其出口隐含碳排放也随着GVC参与程度逐渐提升呈现出上升趋势;在GVC分工下,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水平的提升反映出贸易利益与环境利益存在一定冲突,但贸易引起的环境代价正在逐渐降低,与GVC分工地位的逐渐改善相一致。最后,从转变外贸发展模式、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鼓励服务业出口以及主导区域价值链等方面就如何在GVC分工趋势下实现碳减排目标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刚  
This paper,with material flow method,makes the study of some relative indicators of import and export material flows for foreign trade in China in 1995~2003,then comes to such conclusions:①Import material flow in China in 2003 is larger than export one,and that means ecological trade surplus,which,together with monetary flow,forms “dual trade surplus state”,but such material flow trade surplus is extremely unsteady;②Ratio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 is only 5% or so,which indicates that China is a country of resources self-supporting;③China hasn't emerged the tendency of worse ecological terms of trade,so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won't increas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essure at home;④Ratio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is crucial to influence export material flow.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建耀  
贸易自由化是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环境保护也已成为贸易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为推动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应选择可持续发展模式。我们必须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健全环保制度和法律,开发绿色产品和跟踪国外环境信息动态,以适时调整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谷祖莎  
基于贸易与环境的相关性,就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影响,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并没有取得协调的发展,盲目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带来了环境污染;同时,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对山东省的对外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应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扶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企业,并建立外经贸和环保以及质检部门的协调机制,企业则采取实现绿色管理、组建绿色联盟、绕开绿色壁垒等实现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