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40)
2023(15614)
2022(12844)
2021(11814)
2020(10044)
2019(23028)
2018(22274)
2017(42665)
2016(22668)
2015(25345)
2014(24838)
2013(24856)
2012(22603)
2011(19846)
2010(19728)
2009(18508)
2008(18445)
2007(16067)
2006(13782)
2005(12586)
作者
(62095)
(51717)
(51710)
(49143)
(33181)
(24705)
(23480)
(20186)
(19768)
(18334)
(17662)
(17505)
(16543)
(16137)
(15979)
(15895)
(15505)
(14930)
(14897)
(14818)
(12661)
(12591)
(12512)
(11889)
(11731)
(11632)
(11416)
(11064)
(10244)
(10219)
学科
(108561)
经济(108463)
(94970)
(84914)
企业(84914)
管理(82247)
方法(53624)
数学(45087)
数学方法(44704)
(33281)
(32955)
业经(31139)
中国(26782)
(24707)
财务(24671)
财务管理(24639)
企业财务(23475)
(22083)
贸易(22066)
农业(21839)
(21591)
技术(19416)
(19369)
(17503)
(17223)
(16865)
理论(16147)
地方(15692)
(14983)
(14464)
机构
学院(328818)
大学(324520)
(151912)
经济(149673)
管理(137509)
理学(119374)
理学院(118389)
管理学(116912)
管理学院(116311)
研究(102274)
中国(83038)
(68810)
(65938)
科学(56216)
财经(55906)
(51142)
(49836)
(48504)
中心(47660)
经济学(47224)
(46888)
业大(44430)
研究所(43546)
经济学院(42874)
财经大学(41629)
北京(41142)
农业(39147)
商学(39133)
商学院(38803)
经济管理(37968)
基金
项目(218215)
科学(176307)
基金(164715)
研究(161075)
(141370)
国家(140209)
科学基金(124133)
社会(108160)
社会科(102992)
社会科学(102966)
基金项目(86368)
(82769)
自然(79034)
自然科(77371)
自然科学(77352)
自然科学基金(76074)
教育(73599)
(68842)
资助(67935)
编号(62687)
(50391)
成果(48224)
(48175)
重点(48107)
(46557)
国家社会(46375)
创新(44366)
教育部(44363)
(43987)
人文(43544)
期刊
(161215)
经济(161215)
研究(95297)
(56667)
中国(56644)
管理(55894)
(45266)
科学(43278)
学报(41253)
大学(33675)
学学(32297)
农业(31797)
技术(31781)
(30528)
金融(30528)
财经(28732)
业经(26923)
经济研究(26877)
(24781)
教育(24668)
问题(21598)
(20285)
(19943)
技术经济(19906)
世界(17890)
统计(17665)
国际(17414)
(16464)
财会(16099)
商业(15929)
共检索到480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大策  李磊  
本文通过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而得的微观企业层面的综合数据库,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进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OFDI会显著提高其当年进口产品质量。在运用PSM-DID方法和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对企业OFDI影响进口产品质量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与检验发现,企业OFDI对进口产品质量的提升通过学习效应和关联效应发挥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  刘玉伟  张佳  
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从企业异质性和中介效应角度考察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正向因果关系,但这种影响效果会因投资主体、投资来源、投资区位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企业创新受要素密集度、企业类型与贸易方式异质性的影响,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3)企业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偏中介效应,能够解释20%左右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紫绮  孔群喜  彭丹  
先基于本地溢出LS模型,构建企业投资学习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接下来利用2009—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企业投资学习效应的存在性,最后探讨了要素错配对其学习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存在显著的投资学习效应,而且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能够强化其学习效应;其次,要素错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负向影响,削弱了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学习效应,且随着要素错配程度的加深而愈发显著;最后,相较于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的投资学习效应更为突出,且要素错配对外资企业投资学习效应的削弱程度更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高璐  
中国处于质量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于进口中间品能实现技术溢出、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可能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为此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匹配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能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剔除加工贸易后结果更加显著,然而进口中间品使用强度对产品质量提升呈递减趋势;运用PSM逐年匹配解决内生性问题后采用DID和FE也得到一致结果,进一步发现高技术产品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也较高,而受技术垄断影响来自高收入国家、高技术国家的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有限;从动态角度看,进口持续期与出口产品质量呈U型关系,短暂进口在质量提升上并不明显,适时进入以及持续进口能显著提升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高璐  
中国处于质量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于进口中间品能实现技术溢出、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可能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为此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匹配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能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剔除加工贸易后结果更加显著,然而进口中间品使用强度对产品质量提升呈递减趋势;运用PSM逐年匹配解决内生性问题后采用DID和FE也得到一致结果,进一步发现高技术产品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也较高,而受技术垄断影响来自高收入国家、高技术国家的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有限;从动态角度看,进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新飞  李磊  郑泽鑫  
本文匹配了2006—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记录和地区方言多样性数据集,以方言多样性作为中国地区文化多样性的衡量方式,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方言多样性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且该关系在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均成立;方言多样性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影响本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适度范围内,方言多样性作为地区文化包容性与开放程度的重要体现,对吸引外资进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过度的方言多样性则会加大心理距离,阻碍人力资源积累和外资进入;完善的法律制度会放大方言多样性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为理解企业"走出去"的动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补充。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文革  耿景珠  杜明威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成为制造业智能化的重要表征,并对出口贸易产生了愈发深远的影响。研究使用中国2000—2014年行业层面的机器人应用数据、企业层面的机器人进口数据以及中国企业和产品层面的两类微观数据,检验工业机器人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企业和产品层面的实证结果均表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在考虑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样本选择偏误及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基于进口工业机器人的准自然实验同样稳健,且促进效应随引进时间递增。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主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提振、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和劳动要素升级三个渠道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毅  陈虹  
本文借鉴了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在微观数据层面的梳理测算,获得出口产品质量标准化的量化结果。再通过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进一步匹配,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数据库中企业接受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进行梳理,构建起2000—2007年跨年度的企业面板数据,以期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论发现,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不断提升的趋势,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政府补贴和无形资产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也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在企业规模和区域分布上具有一定差异,而来自国外的直接投资比来自港澳台的投资对出口产品质量更具明显的推动作用。从政策层面上,推动企业通过增效提质,加大开放引进高质量国际投资,通过政府符合市场竞争前提下的补贴,将对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晶晶  岳中刚  陈金丹  
本文利用2002—2018年中国服务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相匹配,基于渐进双重差分法探究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服务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1)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可显著促进服务企业生产率提升,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2)机制检验结果厘清了服务业OFDI可通过创新驱动效应、市场规模扩张效应以及竞争效应提高服务企业生产率;(3)三重差分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服务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生产率效应显著为正;(4)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非国有服务企业和高管有海外经历的服务企业从OFDI中获得更高的生产率溢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OFDI的生产率效应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服务企业高水平“走出去”以及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可提供经验支持与政策依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贾妮莎  雷宏振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势必引发母国生产要素流动和要素价格变动,是"促进"还是"抑制"了母国劳动收入份额?针对该问题,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异质性投资动机OFDI对母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采用马氏距离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总体而言,母国总公司劳动收入份额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负相关;就异质性投资动机看,商贸服务类OFDI显著降低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资源寻求类OFDI和技术寻求类OFDI则显著提升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就异质性东道国(地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忠诚  薛新红  张建民  
文章使用中国20082015年上市企业匹配的微观数据,研究了全球金融危机后东道国资本管制对中国企业OFDI二元边际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东道国资本管制放松可以显著地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原因是资本管制放松会降低资本使用成本,方便企业在当地融资,而且这种正向效应主要发生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上。另外,在拥有较高法治和金融发展水平,特别是政府治理水平的东道国,资本管制放松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更大。文章的研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提供了经验证据,融资约束紧的企业更适合选择到资本管制较轻的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贾妮莎  雷宏振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势必引发母国生产要素流动和要素价格变动,是"促进"还是"抑制"了母国劳动收入份额?针对该问题,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异质性投资动机OFDI对母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采用马氏距离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总体而言,母国总公司劳动收入份额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负相关;就异质性投资动机看,商贸服务类OFDI显著降低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资源寻求类OFDI和技术寻求类OFDI则显著提升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就异质性东道国(地区)看,投资于发达国家的OFDI显著提升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但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OFDI则对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丹青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改变着全球价值链的格局。本文利用2004—2011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全面评估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效应,对外直接投资明显促进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并呈现出递增的持续滞后效应;不同类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投资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更大的价值链升级效应,当地生产型企业的价值链推升效应明显大于商贸服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表现出超过整体平均水平的价值链分工地位促进效应。本文研究为中国继续有效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逐步构建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有力的微观经验支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欧阳艳艳   韩永辉   李子健  
土地价格高企已成为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间接区位因素。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与国家信息中心地块交易数据,运用遗传匹配算法,实证检验土地价格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价格上涨将促进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加。一方面,地价上涨影响企业跨期购地决策,使企业在当期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替代策略;另一方面,土地具有生产要素和投资品的双重属性,地价上涨能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抵押额度,进而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城市和地块层面的异质性均会影响地价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果。在排除内生性、避税行为影响以及更换核心被解释变量后,本文的实证结果仍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内异地购地和租赁土地不能完全消除高地价带来的成本和竞争压力,企业仍然具有国际化经营的动机。本文结论为企业合理配置要素,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浩  林薛栋  
本文基于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通过对已有企业层面进口产品质量测算方法的改进,从进口产品质量角度研究了我国进口促进政策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从一般贸易的进口来看,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进口资本品质量的提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技术溢出和市场扩大是企业进口产品质量促进创新的两个显著性路径,但是,降低生产成本路径不是影响企业创新的显著性路径;进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显著增加了企业持续创新的时间。本文的政策启示是:中国实施进口促进政策具有合理性,实施积极的进口贸易政策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