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8)
- 2023(9982)
- 2022(8246)
- 2021(7994)
- 2020(6650)
- 2019(15781)
- 2018(15260)
- 2017(29205)
- 2016(15370)
- 2015(17360)
- 2014(16946)
- 2013(16794)
- 2012(15466)
- 2011(14002)
- 2010(13704)
- 2009(12845)
- 2008(12408)
- 2007(10235)
- 2006(9041)
- 2005(7953)
- 学科
- 济(70477)
- 经济(70423)
- 管理(43749)
- 业(39048)
- 方法(34657)
- 数学(31762)
- 数学方法(31377)
- 企(31317)
- 企业(31317)
- 中国(19622)
- 农(16373)
- 财(16007)
- 贸(14264)
- 贸易(14254)
- 易(13944)
- 业经(12563)
- 地方(12103)
- 农业(11125)
- 学(10915)
- 环境(10905)
- 制(10728)
- 务(10021)
- 财务(9997)
- 财务管理(9983)
- 和(9867)
- 融(9552)
- 金融(9550)
- 企业财务(9508)
- 银(9124)
- 银行(9122)
- 机构
- 大学(219977)
- 学院(216560)
- 济(98582)
- 经济(96979)
- 管理(85284)
- 研究(75599)
- 理学(74454)
- 理学院(73649)
- 管理学(72308)
- 管理学院(71893)
- 中国(58683)
- 京(46782)
- 科学(43560)
- 财(42625)
- 所(36551)
- 财经(35230)
- 中心(34278)
- 研究所(33481)
- 经(32402)
- 经济学(31984)
- 农(30932)
- 北京(29704)
- 业大(29015)
- 经济学院(28955)
- 江(28674)
- 范(27944)
- 师范(27743)
- 院(27449)
- 财经大学(26569)
- 农业(24340)
- 基金
- 项目(151315)
- 科学(121267)
- 基金(114244)
- 研究(110213)
- 家(99814)
- 国家(99083)
- 科学基金(85659)
- 社会(73836)
- 社会科(70272)
- 社会科学(70255)
- 基金项目(59777)
- 省(55049)
- 自然(54627)
- 自然科(53348)
- 自然科学(53335)
- 自然科学基金(52391)
- 教育(50501)
- 资助(47732)
- 划(47618)
- 编号(42580)
- 部(35516)
- 成果(33870)
- 重点(33742)
- 国家社会(32357)
- 发(32326)
- 创(31379)
- 教育部(31022)
- 中国(29627)
- 人文(29561)
- 创新(29366)
共检索到314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勇超
近年来我国资源类产品需求不断扩大,进口价格也在不断上升,通过资源类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有效控制外部资源,保障我国的资源供给。本文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命题,并利用2003-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资源寻求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导向,东道国资源越充裕,中国向该国投资的积极性越高;2.中国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是显著的,通过对资源充裕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中国资源供给可以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磊 郑昭阳
基于2003-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国家面板数据,并采用GMM分析方法,本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源寻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资源寻求特质,其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更明显;(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源寻求性在美洲和亚洲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比较明显,在非洲不明显;(3)中国对矿产的渴求要大于对石油的渴求。以上结果是由中国国内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国际上石油与矿产定价机制差异决定的。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资源 发展中国家 GMM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占军 杨宏恩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能源进口增长迅速,在经验判断上两者之间应存在相互促进作用。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数据,采用3SLS方法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确实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这种相互促进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表现明显,而对发达国家仅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能源进口,能源进口对中国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资源寻求型OFDI已经成为并应继续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趋势,我国政府应进一步鼓励国有企业在能源富裕国家增加能源开采领域的直接投资,此外也应注重加强向发达国家投资以获取逆向技术溢出。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能源进口 三阶段最小二乘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占军 杨宏恩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能源进口增长迅速,在经验判断上两者之间应存在相互促进作用。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数据,采用3SLS方法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确实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这种相互促进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表现明显,而对发达国家仅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能源进口,能源进口对中国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资源寻求型OFDI已经成为并应继续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趋势,我国政府应进一步鼓励国有企业在能源富裕国家增加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能源进口 三阶段最小二乘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正亚 付桂彦
本文选取2005-2012年河北省对26个国家的OFDI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投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河北省OFDI区位选择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北省OFDI总体呈现垂直型特点,具有成本驱动、资源攫取和技术创新动机;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对河北省OFDI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双边贸易距离对河北省OFDI具有阻力作用,另外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对河北省OFDI具有负面影响;河北省进入发展中国家的OFDI,以成本驱动和资源攫取为主要动机,进入发达国家的OFDI,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动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优树 陈丹 向鹏达
一、引言2012年,中国在全球对外投资(ODI)的排名升至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作为一个不断成长的发展中国家,中国ODI的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聚类分析法将66个东道国加以分类,①并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ODI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二、中国ODI影响因素的理论依据本文选取微观理论中Dunning的折衷理论、市场学派理论、制度学派理论作为中国ODI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司继春 余陈 刘永辉
通过构建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103个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并对其空间竞争性和β收敛情况进行分析,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投资便利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全球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稳步提升,但不同类型国家投资便利化指数的动态演进差异性较大,非“一带一路”国家和OECD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更高,但其特征分化也更明显;投资便利化指数存在空间竞争性和β收敛,而空间因素能够加快收敛速度。东道国投资便利化提升不仅显著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增长,而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营商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最明显,金融服务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次之。本文揭示的东道国投资便利化的时空特征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勃昕 庞博 张犁
本文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约束的视角,借助门槛回归方法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效率的驱动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效驱动了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同时这种驱动存在显著的知识产权保护三重门槛影响,具有"N"型非线性特征,在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下,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效率驱动最佳,但也存在不利于创新效率提升的知识产权保护瓶颈区。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效率驱动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在东、中、西部区域分别体现了边际递增、"N"型和倒"U"型的门槛特征,而在非"一带一路"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则显示了倒"U"型和"N"型的门槛特征。本研究为新时代中国实施动态差异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借助对外直接投资有效驱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提供参考启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田素华 熊琴
本文使用多个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和多种异质性稳健估计方法,识别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污染排放的因果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会显著降低其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并且,在降低COD排放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总产出。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企业主要通过到环境规制更严格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逆向技术溢出,以及促进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拓展边际来实现减排。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污染排放 双重差分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以中国服装、纺织和鞋帽类企业为例研究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与其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检验有如下发现:第一,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对外投资;第二,投资高收入国家的企业其生产率不一定比投资中低收入国家的企业高;第三,就市场寻求而言,当地生产类投资的企业要比商贸服务类投资的企业生产率高;第四,投资目的国多的企业不一定比投资目的国少的企业生产率高。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更深层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勇超
笔者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简称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2003年~2012年对1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不论全国样本还是分地区检验,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都是存在的,各地区均跨越了逆向技术溢出的门槛值;各地区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东部地区由于人力资本及研发资本较为充裕,更容易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得逆向技术溢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于世海 陈光春
通过设定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的测度指标,基于198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模型,并进行了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分析。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相对规模与产业升级的结构、效率因子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标准化后的协整方程系数也反映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之间,在长期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相互间的作用是有限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中的误差修正项小于零,说明存在由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调整的反向修正机制,然而调整幅度稍小,短期内各指标变量相互之间的影响难以确定,非均衡态成为常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凤丽
本文结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利用协整分析技术和误差修正模型(ECM),从长期和短期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均衡关系。结果发现,不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促进作用,而汇率的波动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并不明显。基于这一结论,在当前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鼓励我国企业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纪凤
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面板数据,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研究东道国制度因素对中国OFDI的影响,并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源寻求动因。本文在模型中加入政治风险与自然资源、技术禀赋的交互项,发现中国OFDI流向较高政治风险且自然资源禀赋丰富的国家,以及较低政治风险且技术禀赋丰富的国家,体现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资源寻求型和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交互影响。
关键词:
制度 资产寻求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吕宁
本文建立了三个模型:一个是国家层面的数理模型,用于分析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一个国家创新增长率的影响;一个是企业层面的博弈模型,用于分析技术溢出方的动机和行为;一个是企业层面的数理模型,用于分析技术寻求者的行为。通过这三个模型对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机理进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