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8)
2023(6840)
2022(5565)
2021(5269)
2020(4346)
2019(10277)
2018(9769)
2017(19006)
2016(9534)
2015(10591)
2014(10175)
2013(10446)
2012(9836)
2011(9133)
2010(8983)
2009(8400)
2008(8460)
2007(7169)
2006(6404)
2005(5987)
作者
(26700)
(22613)
(22447)
(21587)
(14332)
(10783)
(10144)
(8696)
(8484)
(7818)
(7713)
(7330)
(7323)
(7166)
(7125)
(6991)
(6767)
(6453)
(6450)
(6031)
(5685)
(5405)
(5348)
(5046)
(5031)
(4961)
(4875)
(4453)
(4431)
(4368)
学科
(52400)
经济(52367)
管理(25864)
(25510)
方法(25306)
数学(23094)
数学方法(23024)
(20956)
贸易(20946)
(20411)
(19912)
企业(19912)
中国(15793)
(13413)
(10572)
关系(9840)
(9790)
(9138)
业经(8370)
(8244)
(8243)
金融(8243)
财务(8242)
财务管理(8235)
企业财务(7899)
出口(7850)
出口贸易(7850)
(7850)
地方(7709)
(7703)
机构
大学(149457)
学院(145705)
(81709)
经济(80867)
研究(55464)
管理(54560)
理学(47714)
理学院(47236)
管理学(46765)
管理学院(46500)
中国(43146)
(34675)
(30562)
财经(28816)
经济学(28728)
科学(27865)
(26826)
(26667)
经济学院(26232)
研究所(24450)
中心(22777)
财经大学(21872)
(20148)
北京(19843)
(19291)
(18595)
(18009)
商学(17423)
商学院(17259)
科学院(16720)
基金
项目(96380)
科学(78343)
基金(76366)
研究(69972)
(66696)
国家(66288)
科学基金(56955)
社会(50509)
社会科(48475)
社会科学(48465)
基金项目(39121)
自然(34466)
自然科(33774)
自然科学(33765)
自然科学基金(33262)
资助(32393)
(31595)
教育(31135)
(28017)
(24532)
编号(24351)
国家社会(23577)
中国(23390)
重点(21915)
教育部(21839)
(20873)
人文(20414)
(19811)
成果(19178)
社科(19147)
期刊
(81172)
经济(81172)
研究(49531)
(25108)
中国(22719)
管理(20497)
学报(19791)
科学(19789)
(18473)
国际(17163)
经济研究(17001)
大学(15981)
(15797)
财经(15422)
学学(15333)
(14703)
金融(14703)
(13528)
问题(12890)
世界(11797)
农业(11235)
业经(10281)
技术(9916)
(9108)
贸易(9108)
技术经济(8173)
统计(7742)
国际贸易(7562)
(7265)
商业(7128)
共检索到217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愉瑜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越来越重要的贸易大国和对外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不仅反映在贸易规模扩张方面,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结构的影响。本文对1982-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结构效应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滞后二期对货物贸易结构变化有积极影响;通过对2006-2010年间的七个具体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结构效应进行面板数据分析,证实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对这些行业的进口贸易结构变化影响更显著,但由于数据的原因仅通过了KAO检验。两种检验结果说明,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无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还是流量都具有一定的贸易结构效应。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聪  黄繁华  
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我国对外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日益明显。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文献基础上,利用我国2004-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GMM系统两步估计方法,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技术进步效应与出口规模扩张效应;并进一步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导致出口技术进步是否对出口规模产生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大与制成品出口技术提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制成品出口技术进步的重要加速器。而对外直接投资并未对出口规模的扩张起到明显作用;在样本期内,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影响出口技术进步,抑制了粗放型出口规模的扩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项本武  
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对中国FDI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但对从东道国的进口却具有替代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  田涛  谢润德  
本文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东道国划分为经济发达国家、资源丰裕类国家、新兴经济体及其他不包含资源丰裕类的发展中国家等3类,在使用2003~2011年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国别差异。研究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存在显著的国别差异。我国对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及其他不包含资源丰裕类的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会减少我国对这些国家的贸易出口流量,而对我国贸易进口流量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表明我国对这些国家的直接投资仍然是以突破和规避东道国的贸易壁垒为主。我国对资源丰裕类国家的直接投资会增加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流量,存在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春萍  
本文使用1996~2010年中国对18个国家(地区)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主要东道国(地区)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进出口创造效应;中国对资源丰裕类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最强的出口创造与进口创造效应,对发达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出口创造与进口创造效应,对新兴经济体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出口创造效应与较弱的进口创造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礼智  章志华  
文章采用2003~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引入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基于对外贸易空间相关性的检验,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Moran’I指数的计算结果显示,我国对外贸易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即对外贸易在省域层面上呈现空间集聚状态,需要引入空间计量模型进行评估。空间面板模型的计量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但是影响效果不明显,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技术进步提升和对外开放程度扩大都显著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人力资本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却无法凸显,而交通基础设施对对外贸易的发展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俊聪  黄繁华  
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快速增长期。那么,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能否加快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升级呢?由此,本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对40个国家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力模型对海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OFDI显著地促进了我国零部件、机械设备等中间产品的出口增长,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种出口带动作用都比较明显;同时,OFDI对我国整体出口贸易发展,具有明显的出口创造效应。在当前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的趋势下,顺-逆梯度OFDI并存,不仅有利于我国逐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促进投资-贸易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国内...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君  任荣明  
在传统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替代和互补关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分别检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贸易平衡效应及分区域、分行业的贸易平衡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贸易平衡效应尚不明确;中国对不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不同动机,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贸易平衡效应存在差异;中国制造业、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缓解贸易失衡。基于此,可从产业选择和区位选择角度,就如何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杰  刘任余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空间视角,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诸因素、以及投资对贸易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中发现我国与东道国的投资和贸易活动受"第三方效应"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集聚效应;对资源的寻求并不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不同地区的投资存在空间互补效应;不同地区的贸易既存在空间互补效应,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贸易双边距离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不显著,但对我国出口影响显著;贸易是投资的先导,贸易与投资存在互补效应等。这不仅是对原有理论的有益扩展,更是对我国加快实行"走出去"战略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传兴  杨雅婷  
本文从行业视角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规模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物理学中的灰色系统理论研究我国不同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的相关性,并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总体呈正相关性,其中采矿业、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的正相关性较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项本武  
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争论主题。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FD I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但对从东道国的进口却具有替代效应。因此,大力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中国的对外出口、绕开东道国贸易壁垒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心智  
关于贸易与投资关系的研究,目前国内实证分析大多集中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关系的探讨上,而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文章运用回归技术对1982~2006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规模和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能产生较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同时对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也具有改善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兵  乔晶  
本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分析框架和2003~2010年期间中国与62个样本国家或地区的双边数据,实证检验近年增长迅速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并采用适合样本和数据特征的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估计,以获得较为稳健的估计结果。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出口贸易,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则负向影响出口贸易,总体效应为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整体上呈现出微弱的贸易替代效应。本文结论对于中国如何协调贸易投资政策以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投资大国的平稳过渡和顺利转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勇超  
文章把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细分为市场开拓型和贸易寻求型,然后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市场开拓型和贸易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并指出了中国在两种类型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对外直接投资引力模型,对中国2005-2014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有规避贸易壁垒的动机,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具有明显的互补作用,即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另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中长期贸易效应较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项本武  
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及其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但对从东道国的进口却具有替代效应!中国FDI的贸易效应存在着空间上的差异,表明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贸易密切度影响中国FDI的贸易效应的空间变化。根据不同东道国与中国的贸易密切度,我们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地区分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