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63)
2023(16062)
2022(13464)
2021(12535)
2020(10431)
2019(24479)
2018(23907)
2017(45839)
2016(24315)
2015(27617)
2014(27442)
2013(27292)
2012(25347)
2011(23048)
2010(22810)
2009(21123)
2008(20881)
2007(18296)
2006(15802)
2005(14341)
作者
(68548)
(57595)
(57238)
(54561)
(36443)
(27539)
(26161)
(22398)
(21809)
(20321)
(19556)
(19259)
(18131)
(17953)
(17865)
(17705)
(17064)
(17058)
(16512)
(16459)
(14109)
(13925)
(13900)
(13089)
(13084)
(12925)
(12628)
(12397)
(11461)
(11311)
学科
(112753)
经济(112650)
管理(67179)
(66913)
(52576)
企业(52576)
方法(49777)
数学(44530)
数学方法(44069)
中国(34010)
(30028)
(27292)
地方(24802)
业经(23358)
(22941)
贸易(22929)
(22298)
农业(20352)
(19098)
(19020)
(17603)
银行(17578)
(17549)
金融(17546)
(16893)
(16877)
财务(16824)
财务管理(16786)
环境(16743)
企业财务(15994)
机构
大学(351117)
学院(351109)
(156994)
经济(154175)
管理(136565)
研究(120979)
理学(117984)
理学院(116698)
管理学(114848)
管理学院(114176)
中国(92829)
(73572)
(70075)
科学(69944)
(59670)
财经(56385)
中心(55627)
(54151)
研究所(54118)
(51403)
(50310)
经济学(49715)
业大(48275)
北京(46678)
(45505)
师范(45113)
经济学院(44957)
(43483)
农业(42360)
财经大学(41953)
基金
项目(233745)
科学(186545)
基金(172844)
研究(172468)
(149516)
国家(148306)
科学基金(128485)
社会(113189)
社会科(107506)
社会科学(107477)
基金项目(90982)
(89198)
自然(81158)
教育(79403)
自然科(79371)
自然科学(79348)
自然科学基金(77955)
(75593)
资助(70932)
编号(68886)
成果(55395)
(53505)
(53282)
重点(52581)
(48883)
国家社会(47954)
课题(47194)
教育部(46599)
创新(45693)
人文(45229)
期刊
(169231)
经济(169231)
研究(105211)
中国(66617)
(53671)
管理(49608)
(49418)
学报(49121)
科学(47884)
大学(38315)
学学(35985)
教育(35031)
农业(34178)
(33635)
金融(33635)
技术(31174)
经济研究(28852)
财经(27916)
业经(27350)
(24112)
问题(22891)
(20722)
(18741)
国际(18657)
技术经济(18282)
统计(18090)
世界(17651)
商业(16345)
(16289)
理论(15600)
共检索到519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培如  冼国明  
在近年来反全球化的声音渐起的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是替代效应还是促进效应成为关注的重点。本文从二元边际的视角分析对外投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方式对母国就业影响的机理,并利用2004-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集约边际对我国的就业并没有创造效应,这种就业创造效应来自扩展边际,其中,扩展边际对我国制造业就业的促进作用大于服务业,对中高技能制造业、低技能服务业的就业创造效应更大;借助中介效应分析法的影响渠道分析同时发现劳动生产率、出口和投资是我国扩展边际的投资扩张对就业产生影响的三个重要传导路径,扩展边际可以通过促进本国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出口的增加、投资的增加进而促进就业。以上结论对于引导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培如  冼国明  马骆茹  
文章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概念,并对ALP(2015)二元边际分解模型进行改进,据此测算中国各省域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从扩展边际的角度实证检验母国制度环境对中国OFDI的影响,同时基于资本的跨区、跨国流动替代性机制分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制度效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省域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第二,政府的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能促进中国OFDI的扩展边际,而母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法制建设不完善均会导致资本的外逃。中国对外投资的扩展边际同时存在"制度激励"和"制度逃逸"现象。第三,东部、中部和西部制度质量初始禀赋的不同使得部分地区资本的跨区流动对跨国流动形成完全或部分替代,三大区域OFDI的扩展边际因而呈现差异化的制度效应。东部具有更强的制度逃逸特征,中部的制度激励特征则更为明显,但西部这两种特征均未出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培如  冼国明  马骆茹  
文章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概念,并对ALP(2015)二元边际分解模型进行改进,据此测算中国各省域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从扩展边际的角度实证检验母国制度环境对中国OFDI的影响,同时基于资本的跨区、跨国流动替代性机制分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制度效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省域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第二,政府的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能促进中国OFDI的扩展边际,而母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法制建设不完善均会导致资本的外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怀超  田晓煜  张月婷  
制度落差的方向属性使其在影响FDI上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效应。现有文献尚缺乏不同方向和维度制度落差影响FDI的研究成果。笔者尝试区分制度逆差和制度顺差,构建制度落差和东道国(地区)投资自由度影响中国FDI的扩展引力模型。由此,采用2009—2018年中国对78个国家(地区)直接投资数据,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实证检验制度落差影响中国FDI的不对称效应以及东道国(地区)投资自由度的调节作用。研究证实:制度逆差和制度顺差对中国FDI具有差异化影响,管制逆差和规范逆差对中国FDI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管制顺差和规范顺差对中国FDI有显著负向影响;东道国(地区)投资自由度发挥了调节作用,增强了管制逆差和规范逆差对FDI的促进作用,减弱了管制顺差和规范顺差对FDI的阻碍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制度落差影响中国FDI的不对称效应,丰富了制度落差和FDI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为相关部门从制度落差视角结合东道国(地区)投资自由度指导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晓玲  刘会政  
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就业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总量产生替代效应,但较为有限;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就业结构的优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方方  扶涛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发展的现实,通过系统考察OFDI三元边际扩展对中国OFDI发展的作用机理,从宏观(内部与外部因素)与微观(企业异质性)层面的互动来构建中国OFDI的动力机制框架,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最后用华为案例对中国OFDI的动力机制进行诠释,进而为中国企业与政府国际化战略决策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建  栾大鹏  
本文通过区分6种企业结构类型,扩展了KK模型的一般均衡框架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给定中等贸易成本和相对企业总部成本,在不同的要素禀赋情形中模拟各种类型企业的活动,可以很好地解释中国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中国制造业企业向更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主要依据技术优势,向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新兴经济体的投资主要为了节约贸易成本,向发达国家的投资主要基于中国低劳动成本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代谦  占超群  何勤英  
"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VS)是各国经济彼此联系的重要渠道之一。我们在Hummels等(2001)与Hummels和Klenow(2005)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分解框架:将VS的波动分解为集约边际变动、扩展边际变动、国际因素等四个因素,并利用该方法分解了中国1995-2010年VS的变动。结果表明:(1)中国VS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已有产品出口数量的扩张达到的,集约边际变动对VS变动(均值)贡献达到了74.026%,而扩展边际的贡献相当小。(2)国际因素是中国VS扩张中的重要因素,其对中国VS变动(均值)贡献为25.95%。(3)两类产业的VS受国际...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连星  刘晓光  张杰  
关于双边政治关系对母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性特征和成败因素。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企业层面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友好双边政治关系有助于促进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多元化程度和投资成功率的提高,但存在一定的政策工具和行业差异。与长期性的正式外交关系相比,短期性的高层互访和非正式的友好城市交流,对于企业投资规模和多元化程度的促进效应更强,尤其是友好城市交流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对外投资成功率,而双边政治冲突则对企业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在不同行业中,对于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资源获取型行业,友好双边政治关系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对于容易遭受双边政治形势冲...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钧霆  曲丽娜  佟继英  
基于2003—2016年中国对31个国家(地区)直接投资及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数据,分别从扩展边际、数量边际和价格边际(三元边际)的视角,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种类、数量及价格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种类增加有负向影响,对出口数量的增加影响不显著,对出口价格的提高则具有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创新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源丹  刘洪钟  
在世界经济新格局背景下,内外部多种力量推动了全球价值链重构进程,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参与者,有追求合理收益、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求,而对外直接投资是推动重构全球价值链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文章从价值链双边合作度、价值链相对地位双重维度构建全球价值链重构测度指标,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结构性视角探讨其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对全球价值链重构均存在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样本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子样本下其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相比金融危机前,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促进作用在2008年后更为显著。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柴林如  
中国就业和对外直接投资两者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对外投资作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对中国就业情况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促进作用,是缓解就业压力一条新途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姜亚鹏  王飞  
出于进一步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之目的,文章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经过对中国全国范围内及各省(市、区)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就业效应的检验,结果证实:在长期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就业间正相关,而最近8年各省(市、区)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就业效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一线城市"及沿边省份呈微弱负相关,其余省份为正相关。文章提出应针对不同区域采取有针对性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并加强适龄劳动力可就业能力培养,以进一步减小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就业效应区域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丹  包群  王永进  
本文运用中国工业部门1998~2001年的企业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网络基础设施外,其他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中国企业的出口决策和出口数量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从标准化系数来看,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出口决策的影响相对较大。这说明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中国贸易增长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扩展的边际,不是集约的边际。此外,我们还发现:(1)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促进内资企业的出口决策和出口数量的增加,但对外资企业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2)研发投入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所有制差异。研发投入能够促进外资企业的出口决策和出口数量,而对内资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