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9)
2023(9870)
2022(8240)
2021(7793)
2020(6522)
2019(15118)
2018(14707)
2017(26812)
2016(14666)
2015(16737)
2014(16424)
2013(16474)
2012(15593)
2011(14508)
2010(14324)
2009(13784)
2008(13883)
2007(12117)
2006(10877)
2005(10365)
作者
(43686)
(36707)
(36438)
(34991)
(23477)
(17627)
(16534)
(14171)
(14093)
(13073)
(12677)
(12372)
(12034)
(12008)
(11983)
(11464)
(10967)
(10749)
(10590)
(10411)
(9259)
(8990)
(8961)
(8435)
(8349)
(8337)
(8240)
(7926)
(7436)
(7292)
学科
(63494)
经济(63396)
管理(44699)
(40106)
(33185)
企业(33185)
方法(26935)
数学(24178)
数学方法(24003)
中国(20927)
(20001)
(17023)
(15023)
(14263)
贸易(14254)
(14005)
(12936)
业经(12457)
(11852)
(11792)
金融(11790)
(11785)
财务(11764)
财务管理(11734)
(11678)
银行(11650)
企业财务(11264)
(11238)
体制(9991)
环境(9855)
机构
大学(220801)
学院(213547)
(100408)
经济(98752)
研究(86200)
管理(76743)
中国(67225)
理学(65181)
理学院(64383)
管理学(63389)
管理学院(62987)
科学(48813)
(48578)
(48489)
(44450)
研究所(40091)
财经(37482)
中心(37126)
(36960)
(34364)
经济学(32896)
北京(31620)
(31334)
(31247)
业大(29846)
经济学院(29418)
农业(29145)
财经大学(28171)
(26263)
师范(25931)
基金
项目(139916)
科学(111337)
基金(106438)
研究(98801)
(95187)
国家(94530)
科学基金(79465)
社会(66165)
社会科(62894)
社会科学(62880)
基金项目(54647)
自然(51213)
自然科(50028)
自然科学(50008)
自然科学基金(49183)
(49110)
教育(45045)
资助(44807)
(44301)
编号(35944)
(33796)
重点(32920)
成果(30865)
(30197)
(29628)
国家社会(29458)
中国(29346)
教育部(29021)
(28765)
科研(27352)
期刊
(110675)
经济(110675)
研究(72453)
中国(48432)
(38989)
学报(37142)
科学(34599)
(33281)
管理(31602)
大学(28553)
学学(26860)
(23419)
金融(23419)
农业(22518)
财经(20378)
教育(19718)
经济研究(19142)
(17625)
(16387)
技术(16192)
国际(16024)
问题(14922)
世界(14270)
(13366)
业经(13232)
技术经济(10413)
(10149)
理论(9449)
统计(9266)
会计(9081)
共检索到345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泽楠  
基于"走出去"战略、转型期制度环境、双边投资协定以及中国传统商业文化四个维度分析中国OFDI东道国响应机制的母国制度效应,并基于2002~2010年中国OFDI在全球99个国家的区位分布进行反向验证,结果表明:"走出去"战略使大规模OFDI在企业未形成所有权优势的情况下提前出现,大多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选择能够发挥自身非市场能力的制度环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更多地流向了中国企业拥有更多潜在关系网络资源的国家和地区;从双边经贸制度安排来看,同发展中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协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促进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郑展鹏  
文章通过构建Theil系数、区位熵等指标体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区来源分布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差异在三大区域中最大,其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内部差异最小。从Theil系数的分解可以看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三大区域的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均处于不断下降的发展态势,并且组内差异的贡献率高于组间差异。从区位熵来看,北京、上海、广东的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处于最领先地位,而湖北、贵州处于落后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娇辉  王伟  谭娜  
针对当前中国OFDI的"制度风险偏好"问题,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流量数据,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视角,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考察东道国制度风险与中国OFDI区位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所谓"制度风险偏好"并不是绝对的,当使用相对制度质量指标,并且控制东道国资本密集度与自然资源丰富程度的影响后,"制度风险偏好"消失,并呈现出与主流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完全相符的风险规避特征。因此,"制度风险偏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OFDI更多地流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然资源更为丰富的区域造成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霞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联合发布了《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根据《公报》,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投资流量再创新高,跃居全球第五。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为688.1亿美元,同比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岳咬兴  范涛  
自2003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其中,亚洲作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聚集地,截至2011年末,该地区投资存量已占总量的七成以上,其境外企业覆盖也为各洲最高。区位选择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战略决策,国内外近年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已从最初的传统经济因素转向制度性因素。本文基于2003-2011中国对亚洲26个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直接投资数据,通过制度环境因素与不同动机FDI的交互作用,发现:(1)两国制度环境差距较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作用更加重要;(2)中国FDI总体偏向于与自身制度环境差距较大且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或地区,但与自身制度环境差距较小的国家更加吸引中...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罗伟  葛顺奇  
本文在异质性水平型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上,引入资本需求构建出适宜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区位分布的理论模型。使用2003—2009年中国对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FDI存量数据的经验分析支持模型的相关预测,即中国FDI存量倾向于流入市场规模大、工资水平低、贸易成本高,以及FDI和出口的固定成本差异程度小的国家和地区。估计结果在子样本分析和各种检验中均保持稳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方方  赵永亮  
本文通过构建扩展的企业异质性模型框架,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重点分为贸易引致型与水平型,利用中国10 126个企业样本经验考察OFDI区位分布的决定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贸易成本和投资成本分别成为贸易引致型和水平型OFDI的阈值变量;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越倾向于高层次的水平型OFDI;在区位分布上,贸易引致型OFDI倾向于亚洲,水平型OFDI倾向于非洲、拉美与大洋洲,而在欧美地区的差异不明显。实证发现:贸易引致的OFDI对区位市场的制度环境较敏感(青睐于低风险市场);在投资固定成本要求较高的区位,企业更倾向于放弃直接贸易型OFDI而转向间接的贸易服务型OFDI;国家战略(或资源)型的央企OF...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建绩  楚永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更高层次的标志。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指出东道国各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在不同区域、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有较大的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刚  
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主要指标,基于省域空间单元,采用地理集中度指数、泰尔指数和传统与空间的马尔可夫链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时间、空间和地理空间性视角来探析1985-2013年期间中国30个省域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动态时空演变过程、格局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呈现高度集中向渐进式扩散转移的趋势,并呈现出高水平和低水平两大稳定性较强的趋同俱乐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类型的空间转移与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差距密切相关,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差距越小,发生转移的概率越大,反之亦然;邻域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明显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类型的演变,地理邻近效应在低水平、中低水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  
基于Martin和Roger的自由资本模型并进行进一步推导和参数分析,得出有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五个假说,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我国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市场寻求和技术寻求特征,对中等发达国家的投资具有"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特征,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自然资源寻求特征;对最不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出口拉动的特征,而所有的分析中,效率寻求的特征都不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娇辉  王伟  王曦  
针对当前我国OFDI区位分布风险偏好是悖论还是假象的问题,本文在引入EIU国家风险指标的基础上,讨论我国OFDI区位分布与东道国国家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OFDI表现出的风险偏好特性实际是一个假象,该假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渴求导致的,具体表现如下:在回归方程中加入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控制变量之后,我国OFDI与东道国国家风险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消失。进一步的子样本回归也验证了此观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赛  胡必亮  
文章运用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东道国投资风险测度体系,实证检验了东道国投资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结果显示:2003—2018年各东道国投资风险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态势,但同类风险在国家间差异显著;综合风险与中国OFDI显著正相关,军事政治风险与中国OFDI显著负相关,经济金融风险和双边关系风险则与中国OFDI显著正相关;在低收入国家,双边关系风险对外资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在高收入国家,军事政治风险更为显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紧密的双边关系能够显著拉动中国OFDI,而在非沿线国家,军事政治风险指标则更为重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振林  黄凯  
以"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为样本,分析了制度距离对中国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制度距离对中国直接投资几乎无影响,而法制制度距离则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在采用Ward系统聚类分析法将经济制度距离差异分为大、小两组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既存在明显的惯性特征即前期投资会显著影响当期投资,又遵循着出口导向型投资,而且还倾向于投资那些汇率估值较低、基础设施更完善、劳动产出更高的国家或地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青  钟祖昌  
本文利用2002-2014年中国对44个东道国直接投资和中国在东道国的专利申请数据,实证分析了海外专利布局及其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并检验了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海外专利布局数量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三种类型的专利布局中,发明专利布局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最大。(2)后金融危机时期,海外专利布局的影响效应要明显小于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时期。(3)海外专利布局对海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滞后第3年影响效应达到最大值。(4)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青  钟祖昌  
本文利用2002-2014年中国对44个东道国直接投资和中国在东道国的专利申请数据,实证分析了海外专利布局及其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并检验了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海外专利布局数量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三种类型的专利布局中,发明专利布局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最大。(2)后金融危机时期,海外专利布局的影响效应要明显小于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时期。(3)海外专利布局对海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滞后第3年影响效应达到最大值。(4)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企业海外专利布局中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