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01)
- 2023(18860)
- 2022(16171)
- 2021(14977)
- 2020(12735)
- 2019(29325)
- 2018(28479)
- 2017(54760)
- 2016(29574)
- 2015(33072)
- 2014(32534)
- 2013(32367)
- 2012(29666)
- 2011(26509)
- 2010(26125)
- 2009(24079)
- 2008(23393)
- 2007(20021)
- 2006(17387)
- 2005(15067)
- 学科
- 济(121445)
- 经济(121306)
- 管理(83194)
- 业(80309)
- 企(65028)
- 企业(65028)
- 方法(59248)
- 数学(52775)
- 数学方法(52183)
- 财(33428)
- 中国(32534)
- 农(31881)
- 学(26289)
- 业经(25005)
- 贸(24337)
- 贸易(24326)
- 易(23671)
- 地方(21964)
- 农业(21824)
- 制(20451)
- 务(20226)
- 财务(20155)
- 财务管理(20115)
- 企业财务(19115)
- 环境(18099)
- 技术(18051)
- 理论(17622)
- 融(17532)
- 金融(17530)
- 和(17509)
- 机构
- 大学(423435)
- 学院(418340)
- 济(174363)
- 经济(171147)
- 管理(164167)
- 研究(145400)
- 理学(143710)
- 理学院(142131)
- 管理学(139490)
- 管理学院(138773)
- 中国(107632)
- 科学(90998)
- 京(89801)
- 财(77553)
- 农(74651)
- 所(73360)
- 研究所(67516)
- 业大(67094)
- 中心(64741)
- 财经(63323)
- 农业(59198)
- 经(58019)
- 江(57833)
- 北京(56526)
- 经济学(53801)
- 院(52998)
- 范(52467)
- 师范(51776)
- 经济学院(48752)
- 财经大学(47544)
- 基金
- 项目(295933)
- 科学(232263)
- 基金(217962)
- 研究(207620)
- 家(193778)
- 国家(192268)
- 科学基金(163957)
- 社会(132948)
- 社会科(126167)
- 社会科学(126132)
- 基金项目(114816)
- 省(112599)
- 自然(109328)
- 自然科(106854)
- 自然科学(106820)
- 自然科学基金(104953)
- 划(96617)
- 教育(94994)
- 资助(90989)
- 编号(81180)
- 重点(66713)
- 部(65747)
- 成果(64163)
- 发(62251)
- 创(61217)
- 科研(57758)
- 创新(57299)
- 国家社会(56065)
- 教育部(55999)
- 课题(55799)
- 期刊
- 济(178184)
- 经济(178184)
- 研究(120665)
- 学报(74605)
- 中国(73664)
- 科学(66049)
- 农(65949)
- 管理(58770)
- 财(58486)
- 大学(55963)
- 学学(53193)
- 农业(45704)
- 教育(38803)
- 技术(34270)
- 融(33476)
- 金融(33476)
- 经济研究(30933)
- 财经(30901)
- 业经(27349)
- 经(26512)
- 业(24464)
- 问题(23455)
- 贸(20896)
- 版(20534)
- 科技(20363)
- 技术经济(20119)
- 统计(19785)
- 业大(19428)
- 国际(18659)
- 图书(18640)
共检索到597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海云 石小霞
文章初步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并将收入不平等和收入极化增长作为收入分配的两种表现形式,结合中国2003~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收入不平等和收入极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加剧了收入不平等和收入极化增长;第二,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贸易结构加剧了收入不平等和收入极化增长;第三,对外直接投资通过金融发展加剧了收入极化增长,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不明显。为此,应拓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和进入方式,建立地区间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机制;扩大教育投入,提供就业再培训;完善金融体制,引导资金流向资金匮乏地区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章曦 叶阿忠
本文在考虑经济均衡和政策均衡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世代交替模型的两阶段模型,研究了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之间以及它们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短期:(1)随着社会平均劳动水平增长率的提高,国民收入增长率提高。(2)当再分配系数增加的时候,国民收入增长率下降,即再分配程度和经济增长率负相关。(3)收入差距越小,国民收入增长率越高。利用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建立SVAR模型,分析长、短期经济变量间相互影响,理论模型的结论基本得到了证实。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惠康
本文从有效需求角度入手,探究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中国1978-2005年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劳动力、投资、教育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和有效需求交互影响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机制阻碍了经济增长,且在短期内效果也非常显著。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不平等 有效需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生龙
文章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探讨收入不平等对长期经济增长"先促进后阻碍"的"倒U型"影响。文章首先基于一个拉姆齐模型,从理论上证明这一"倒U型"关系的存在;其次是构建实证模型,根据跨国横截面数据,分别运用OLS和GMM估计方法从实证的角度检验这一"倒U型"关系的存在。实证结果显示:GMM估计方法要优于OLS估计方法,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收入不平等有一个合理区间,如果以基尼系数衡量不平等程度,这一数值处于0.37-0.40之间。当一国初始收入不平等程度低于最优值时,可以通过提高收入不平等程度来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反之,则应通过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龙翠红 吴福象 洪银兴
本文对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政治—经济理论模型作了大幅度的改进,并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提出了初始收入不平等与后续的经济增长存在着不确定关系的假说。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使用中国21个省区的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对收入分配不平等进行了结构分解,测度了农村不平等、城市不平等以及城乡之间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农村不平等在解释人均产出增长时比城市不平等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农村不平等程度越高,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越大,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第二,城市不平等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第三,城乡之间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经济增长 结构分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洪亮 陈怡 陈在余
采用联立方程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三种机制,探讨了收入不平等如何通过影响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居民消费来作用于经济增长。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会刺激物质资本投资,但不利于人力资本投资和居民消费增长,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为负。因此,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政府不应容忍收入不平等的过分扩大。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经济增长 联立方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官胜
通过利用面板协整方法研究贸易开放、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收入不平等程度较低时,贸易开放有利于经济增长;而当收入不平等程度较高时,贸易开放则会不利于经济增长。由于我国当前收入不平等程度较大,贸易开放将阻碍经济增长。一方面我国各地区政府应慎行贸易开放政策,另一方面缩小收入差距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收入不平等 经济增长 面板协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燕燕 姜明惠
文章使用42个国家1966-2005年高质量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方法从时间和截面二维角度分析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期和中期不平等和增长正相关,即不平等有利于经济增长。
关键词:
收入分配不平等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国余
收入分配不平等一直是宏观经济领域重大的研究课题之一。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关收入分配的研究主要围绕着Kuznets的倒"U"假说展开,讨论倒"U"关系的存在性问题。Kuznets之后较早的一些研究结论倾向于认为倒"U"假说是存在的,但之后的一些研究则得到了与Kuznets相反,甚至与"U"型完全不同的其他形态的结论。本文重点梳理了有关收入分配随经济增长呈现倒"U"、正"U"以及"过山车"等变动形态的经典外文研究文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大千
本文基于2003—2013年中国CGSS数据库,利用非参数方法将收入不平等分解为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并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比较两者效应大小的基础上回答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结论表明,机会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作用,降低经济增长5.86%;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提高经济增长8.16%;因此,整体而言,收入不平等提高了经济增长2.3%,从而解释了中国经济"高增长、高不平等"并存的现象。时间趋势分析表明,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相互作用的净效应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结构。地区分组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的净效应呈现递增趋势。不平等分组结果发现,由于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超过了机会不平等的负向作用,努力水平的提高可以弱化机会不平等的负面影响,强化努力不平等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郝楠
文章在国外劳动力极化的发展背景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就业极化和工资极化的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并探讨了劳动力极化对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方向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我国就业结构呈现出"N"型"极化升级"趋势,工资结构呈现出两端上升、中间塌陷的"U"型极化特点。从劳动力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来看,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重增加、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与技能互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以农民工为主要代表的低技能劳动力支撑了我国低成本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其难以给经济增长带来持久动力,最终产生阻碍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郝楠
文章在国外劳动力极化的发展背景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就业极化和工资极化的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并探讨了劳动力极化对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方向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我国就业结构呈现出"N"型"极化升级"趋势,工资结构呈现出两端上升、中间塌陷的"U"型极化特点。从劳动力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来看,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重增加、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与技能互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以农民工为主要代表的低技能劳动力支撑了我国低成本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其难以给经济增长带来持久动力,最终产生阻碍作用。从劳动力极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来看,高技能劳动力相对工资上涨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但内生的技能供给增加会反向抑制收入差距扩大;低技能劳动力相对工资上升会缩小收入差距,但由于缺乏持续的工资上升动力,收入差距将又呈现扩大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郝楠
文章在国外劳动力极化的发展背景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就业极化和工资极化的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并探讨了劳动力极化对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方向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我国就业结构呈现出"N"型"极化升级"趋势,工资结构呈现出两端上升、中间塌陷的"U"型极化特点。从劳动力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来看,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重增加、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与技能互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以农民工为主要代表的低技能劳动力支撑了我国低成本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其难以给经济增长带来持久动力,最终产生阻碍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龙翠红 洪银兴
使用2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收入分配总体不平等进行分解,实证检验农村不平等、城市不平等以及城乡间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不平等程度越高,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越大;城市不平等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城乡间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农村不平等、城乡间不平等与城市不平等相比,前两者在解释人均产出增长时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经济增长 城乡差距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亚舟 舒银燕
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仍存在诸多争论。本文在对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平滑转移模型来研究中国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并分别检验了可能是两者关系转移变量的诸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人均收入2115元(以1978年不变价为基期)处发生转移,在此之前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此之后,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产生严重的损害作用。结合现状,本文也简要分析了导致该转变的原因。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经济增长 非线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