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70)
- 2023(17191)
- 2022(14721)
- 2021(13847)
- 2020(11446)
- 2019(26618)
- 2018(25884)
- 2017(49966)
- 2016(26621)
- 2015(29830)
- 2014(29451)
- 2013(29069)
- 2012(26502)
- 2011(23788)
- 2010(23358)
- 2009(21037)
- 2008(20201)
- 2007(16958)
- 2006(14556)
- 2005(12465)
- 学科
- 济(109982)
- 经济(109870)
- 管理(76965)
- 业(71847)
- 企(59247)
- 企业(59247)
- 方法(53179)
- 数学(47299)
- 数学方法(46740)
- 中国(29918)
- 财(28713)
- 农(27843)
- 贸(24450)
- 贸易(24440)
- 易(23872)
- 业经(22817)
- 学(21958)
- 地方(20078)
- 环境(19480)
- 农业(18648)
- 务(17966)
- 财务(17896)
- 财务管理(17860)
- 制(17851)
- 和(17041)
- 企业财务(16955)
- 技术(16474)
- 理论(16110)
- 划(15504)
- 融(15455)
- 机构
- 大学(375722)
- 学院(371552)
- 济(157778)
- 经济(154871)
- 管理(150517)
- 理学(132117)
- 理学院(130727)
- 管理学(128478)
- 管理学院(127827)
- 研究(124241)
- 中国(92394)
- 京(78628)
- 科学(74563)
- 财(69225)
- 所(59707)
- 财经(57171)
- 中心(55860)
- 研究所(54926)
- 农(54663)
- 业大(53742)
- 经(52461)
- 江(49615)
- 北京(49384)
- 经济学(49070)
- 范(47838)
- 师范(47429)
- 院(45991)
- 经济学院(44562)
- 财经大学(43130)
- 农业(42791)
- 基金
- 项目(264538)
- 科学(210518)
- 基金(196534)
- 研究(192735)
- 家(171177)
- 国家(169870)
- 科学基金(147441)
- 社会(124802)
- 社会科(118569)
- 社会科学(118538)
- 基金项目(104412)
- 省(99522)
- 自然(95975)
- 自然科(93833)
- 自然科学(93813)
- 自然科学基金(92135)
- 教育(88311)
- 划(84799)
- 资助(80798)
- 编号(76669)
- 成果(60365)
- 部(59850)
- 重点(58774)
- 发(55587)
- 创(54972)
- 国家社会(52605)
- 教育部(52091)
- 课题(51501)
- 创新(51369)
- 科研(50905)
- 期刊
- 济(159522)
- 经济(159522)
- 研究(108244)
- 中国(62188)
- 学报(56281)
- 管理(53365)
- 科学(53202)
- 财(51503)
- 农(48319)
- 大学(43758)
- 学学(41214)
- 教育(36154)
- 农业(34422)
- 技术(31388)
- 融(28328)
- 金融(28328)
- 财经(27319)
- 经济研究(27202)
- 业经(24802)
- 经(23454)
- 问题(21444)
- 贸(20273)
- 业(18407)
- 图书(17842)
- 技术经济(17840)
- 国际(17833)
- 科技(17275)
- 理论(16831)
- 世界(16619)
- 统计(16530)
共检索到523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康银 赵君 董秀成
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逐步扩大的前提下,厘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碳排放的影响是当前亟需量化评估的重要议题。为此,本文基于全球68个国家2003~2021年的面板样本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回归方法,从空间溢出视角深入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碳排放及其强度的潜在影响和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各个国家碳排放与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加剧东道国温室效应,但会有效降低东道国的碳排放强度;(3)从机制分析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碳排放的正向作用主要源于经济规模的增长和二产占比的提升,能源效率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友星 韩婷 赵艳平
在国家间知识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文章基于2008~2016年跨国数据就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区位选择的东道国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展开检验与分析。文章研究结果发现,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强化显著促进了中国OFDI的流入,直接机制检验显示该刺激效应可通过降低东道国交易成本和投资失败风险两条渠道实现。与之相对,知识产权保护区位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竞争效应,他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会阻碍中国对东道国的OFDI,空间溢出机制检验表明该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和全球性特征。关于OFDI进入模式和投资动机的异质性检验则显示,知识产权保护的OFDI促进效应对跨国并购和效率导向型投资的刺激作用较强,而对绿地投资、市场获取及技术导向型投资的带动作用较弱。文章可为中国知识产权涉外投资风险防控体系及预警机制的构建提供必要的实证依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邹志新 赵奇伟
本文首先对东道国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影响的具体机制进行了阐述,然后在赵奇伟等(2007)所构建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经验分析。采用我国1997~200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外资规模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滞后,是造成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为负的原因之一。文章最后针对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以获取正向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开放程度 外商直接投资 溢出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 马野驰
基于2003—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存量数据与全球159个国家及地区的金融发展数据,通过构建动态的时空权重矩阵并设定SAR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了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考察金融发展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非空间模型回归还是空间模型回归,东道国金融发展均能显著地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且东道国金融发展能够促进邻近地区中国的直接投资水平,东道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空间溢出效应都要显著大于直接效应。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调节金融发展与中国OFDI中具有显著意义,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强,对东道国内和邻近国家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的正向影响越强,越能吸引中国OFDI。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春媛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溢出效应的文献按其结论分为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或不存在溢出效应和负溢出效应,通过从国别、地区、产业和企业异质性维度对FDI溢出效应机制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外溢效应的发挥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单纯提高一个地区产业和企业的经济开放度对提高FDI的外溢效应是没有意义的外溢效应的发挥,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场规模扩大的基础上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本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了东道国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R&D经费投入和居民专利申请数量表征的东道国创新水平和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征的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都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越健全,越有利于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而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东道国特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志东 高洪玮
本文利用2007—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金融生态数据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数据,采用邻接矩阵、地理距离矩阵和贸易矩阵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设定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东道国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及东道国周边国家金融发展对我国对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分析了不同维度的金融发展在国家和地区间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对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受到东道国金融生态状况的影响,还与周边国家金融生态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关。此外,东道国及其周边国家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会因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开放程度的差异而呈现异质性,具体表现在金融生态内部的不同维度、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地区。本文首次从金融生态视角出发,分析了东道国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在充分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缘关系和贸易联系的基础上,引入东道国周边国家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加全面地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发展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顾雪松 韩立岩 周伊敏
本文的主要贡献是揭示了母国与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差异如何影响对外直接投资(ODI)对出口的作用,并从"中国—东道国"视角给出经验证据。在理论层面:基于ODI的四种基本类型,得到了ODI对出口产生替代效应或创造效应的条件;并分别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低级化两个方向出发,论证了无论哪种类型的ODI,随着母国与东道国之间产业结构差异的扩大,ODI对母国的出口创造效应增强。在实证层面:通过108个东道国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发现中国对东道国的ODI对出口具有创造效应,产业结构差异对出口具有负向影响;但是,随着产业结构差异程度的提高,ODI的出口创造效应增强。宏观层面的经验证据支持了理论分析,而且实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辉群 卢进勇
国际直接投资引起了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各国国内就业的影响和冲击。本文以东道国为视角,通过理论模型和计量分析两种方法,重点研究FDI对东道国国内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对东道国就业结构具有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取决于各部门所占的劳动比例、各部门中劳动生产率对劳动的弹性以及FDI在各部门中所占的比例;FDI对中国就业结构优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东道国 就业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俊彦 贾玉成 张诚
如何从外商投资(FDI)角度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承诺",对于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3年-2017年中国262个地级市的市级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FE)和杜宾空间模型(SDM)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碳赤字的影响及相应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首先,FDI可以有效抑制中国的碳排放和促进碳固定,进而有效抑制了中国碳赤字的扩大,有利于当地"碳中和"目标完成。其次,FDI通过产业聚集、技术溢出和结构效应减少其所在城市的碳赤字,并对周边地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产生正向溢出。再次,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相对北方城市而言,南方城市的FDI空间溢出效果更加显著。最后,通过机制检验,发现FDI的结构效应和规模聚集效应对周边城市碳赤字有抑制作用。对应的政策建议,应该从落实高质量"引进来"的战略、提升FDI行业碳排放产业政策导向、提升以植被森林覆盖率为手段的碳固定水平三方面入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海伟 郑林雨 陈胜发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海外投资重点逐步转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沿线国家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文章基于2004—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直接投资数据,实证分析了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腐败控制水平提升、市场经济环境更加自由,会正向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中国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并扩大投资规模,而法治水平导致的高贸易壁垒会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明显阻碍作用。此外,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开展投资活动制度偏好具有高城市化率趋向性、弱基础设施规避性、高经济发展质量选择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鹏
本文从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进行探讨,介绍国外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对工人工资影响的最新成果,分析了影响工资的主要成因,并结合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外资的进入,将提高我国熟练工人的总体工资水平,而对于非熟练工人的工资效应几乎为零。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 工资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邦路 雷志樱 吴秀敏
[目的]探究现阶段中国对外农业投资对东道国的生态效应,对于回应中国践行国际合作的绿色投资之路至关重要。[方法]基于2016—2020年中国对71个国家农业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利用扩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揭示了中国对外农业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并考察东道国能源结构在其中的中介机制。[结果](1)当前,中国对外农业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呈“U”型关系,中国对外农业直接投资较小时对东道国农业碳排放发挥抑制作用,当投资规模越过阈值时则发挥促进作用,这一结论打破了西方媒体长期抹黑中国对外农业投资是“制造污染”的谬论,深刻回应了中国一直以来践行互利共赢的绿色贸易之路的事实;(2)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U”型关系在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的国家更明显;分位数回归发现,随着东道国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增加,投资活动对东道国发挥农业碳排放减排效应的阈值提前到来;(3)东道国能源结构在中国对外农业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关系中发挥主要中介作用,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的绿色技术溢出加快了东道国能源结构的转变进而影响东道国的农业碳排放强度。[结论]中国对外农业投资对东道国农业碳减排效应明显,绿色投资现象是存在的。但受到投资规模的影响,不同投资规模下兼具发挥抑制与促进两方面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吕萍 原大勇 陈煦畅
在中国对外投资迅猛发展和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背景下,东道国工会组织作为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却被忽略。文章基于2005~2013年392家中国上市公司的733笔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从东道国工会密度和集体谈判覆盖面两个角度分别考察了东道国工会组织对中国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道国工会组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东道国工会密度对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总体呈"倒U型",但对国有和非国有公司的影响分别呈负相关和"倒U型"。集体谈判覆盖面对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对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建 张宏
本文采用2003-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上升期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对中国OFDI流量和东道国政府治理等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反映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的六个指标中,"政府施政有效性"与中国OFDI流量显著正相关,"贪腐控制"与中国OFDI流量显著负相关,而"公民参政与政治人权"、"政治稳定程度"、"市场经济限制程度"、"司法有效性"等指标与中国OFDI流量关系不显著。这一结果反映出中国OFDI在快速上升的过程中,隐含着一定的制度风险。
关键词:
政府治理 OFDI 面板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