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3)
- 2023(12156)
- 2022(10028)
- 2021(9126)
- 2020(7493)
- 2019(17398)
- 2018(16385)
- 2017(30557)
- 2016(16227)
- 2015(17885)
- 2014(16842)
- 2013(16862)
- 2012(15507)
- 2011(14179)
- 2010(14110)
- 2009(13009)
- 2008(12812)
- 2007(10987)
- 2006(9942)
- 2005(8928)
- 学科
- 济(73219)
- 经济(73141)
- 业(44288)
- 管理(44202)
- 企(33882)
- 企业(33882)
- 方法(32796)
- 数学(29938)
- 数学方法(29689)
- 中国(21854)
- 农(18957)
- 财(17620)
- 贸(16832)
- 贸易(16823)
- 易(16471)
- 学(14370)
- 业经(13834)
- 农业(12785)
- 环境(12506)
- 制(11765)
- 地方(11467)
- 融(11230)
- 金融(11230)
- 关系(10772)
- 银(10758)
- 银行(10710)
- 技术(10405)
- 务(10383)
- 财务(10366)
- 财务管理(10353)
- 机构
- 大学(239719)
- 学院(233853)
- 济(109333)
- 经济(107828)
- 研究(90437)
- 管理(87661)
- 理学(76610)
- 理学院(75730)
- 管理学(74473)
- 管理学院(74069)
- 中国(67599)
- 科学(53780)
- 京(50949)
- 财(46580)
- 农(46401)
- 所(46325)
- 研究所(42718)
- 中心(38853)
- 业大(38215)
- 财经(38132)
- 农业(36917)
- 经济学(35640)
- 经(35268)
- 北京(32380)
- 经济学院(32299)
- 院(32116)
- 江(31934)
- 财经大学(28887)
- 范(28391)
- 科学院(28009)
- 基金
- 项目(164341)
- 科学(130564)
- 基金(125195)
- 家(114193)
- 国家(112982)
- 研究(112043)
- 科学基金(95005)
- 社会(76775)
- 社会科(73147)
- 社会科学(73124)
- 基金项目(65081)
- 自然(62142)
- 自然科(60846)
- 自然科学(60823)
- 自然科学基金(59817)
- 省(59277)
- 划(52211)
- 资助(51220)
- 教育(50151)
- 编号(39533)
- 重点(37923)
- 部(37685)
- 发(35324)
- 国家社会(34562)
- 创(34486)
- 创新(32429)
- 科研(32136)
- 中国(32103)
- 教育部(32060)
- 成果(31228)
- 期刊
- 济(111140)
- 经济(111140)
- 研究(70554)
- 学报(44995)
- 中国(44967)
- 农(41024)
- 科学(39961)
- 财(34249)
- 大学(33753)
- 管理(32910)
- 学学(32115)
- 农业(28331)
- 经济研究(20752)
- 融(20441)
- 金融(20441)
- 财经(19447)
- 教育(18148)
- 业(17322)
- 技术(17166)
- 经(16899)
- 贸(16528)
- 国际(15634)
- 问题(15111)
- 业经(15071)
- 世界(14473)
- 技术经济(12235)
- 版(12094)
- 业大(11721)
- 统计(11544)
- 科技(11224)
共检索到347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协天紫光 薛飞 葛鹏飞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规模的迅猛增长,"中国污染转移论"也被大肆渲染。为了探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与"一带一路"地区绿色发展的关系,文章基于DDF-GML指数系统测算了沿线56个国家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OFDI显著促进了沿线东道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这种促进作用将随着东道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逐渐减弱;同时,其他国家的整体投资则显著抑制了东道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经济规模和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经济规模较大或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通过引进中国OFDI,将更有利于本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反之,则作用效果并不明显。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树立中国负责任投资大国的形象,而且正面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投资动机的质疑,为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清 董洁明
利用2006—2017年中国"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SBM-DDF模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测度出"一带一路"沿线各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利用GLS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贸易对沿线省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的区域差异和门槛特征。结果表明,整体来看"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对外贸易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随着对外贸易水平的提高,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分地区来看,对外贸易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最后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贸易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葛鹏飞 徐璋勇 黄秀路
本文构建包含科研创新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一个新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层面阐述了基础性的科研创新对绿色TFP的影响机制。随后,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在测算绿色TFP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科研创新是否提高了沿线国家的绿色TFP。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TFP整体呈缓慢增长态势;科研创新能够显著提升沿线国家的绿色TFP,影响路径主要为纯技术进步;科研创新对沿线亚洲国家绿色TFP的促进作用,仅通过提高纯技术进步实现;而对沿线欧洲国家的促进作用则通过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双重路径实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葛鹏飞 徐璋勇 黄秀路
本文构建包含科研创新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一个新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层面阐述了基础性的科研创新对绿色TFP的影响机制。随后,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在测算绿色TFP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科研创新是否提高了沿线国家的绿色TFP。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TFP整体呈缓慢增长态势;科研创新能够显著提升沿线国家的绿色TFP,影响路径主要为纯技术进步;科研创新对沿线亚洲国家绿色TFP的促进作用,仅通过提高纯技术进步实现;而对沿线欧洲国家的促进作用则通过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双重路径实现。支持沿线国家科研合作,倡导建立"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研究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 陶柳延 方文杰
选取2006—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与GML指数模型、Dagum基尼系数、面板Tobit回归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对不同经济区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区域差异根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17省份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缓慢增长—间断性降低—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旅游业绿色生产率总体区域差异表现出波浪式递减特征,区域间差异是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捷程度、旅游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对"一带一路"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科技创新水平尚未发挥出正向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伦晓波 韩云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转型给中国承担新使命、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和绿色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基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特征,研究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OFDI主要通过绿色技术溢出机制、增长机制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技术创新;该绿色技术创新效应随着互联互通合作水平提升而显著增强,且对沿线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的改善效果主要体现在高收入组国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高 范莎莎
文章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以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基础,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建立了随机前沿面板模型(SFA)测算了各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建立了个体时间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以及进出口对各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出口贸易对数值对本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是-0.0076,对其增长具有显著的较小的负向效应,而中国对各国的直接投资以及进口贸易对数值对本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004和0.0088,对其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但进口总额对数值的系数大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数值的系数;"一带一路"的实施没有让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各国TFP的影响发生巨大变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左思明 朱明侠
构建投资便利化衡量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在确定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得分的条件下,采用固定效应的检验方法考察2008-2016年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水平对中国OFDI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便利化、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拉动作用;而东道国与投资国的距离对OFDI呈负向影响。未来中国应积极推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升合作国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并通过推动区域投资一体化,带动跨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的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
文章以周边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2001—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的双向直接投资数据,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直接投资依存度较低;"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占比较小,来源国有限;地理距离、东道国GDP、劳动市场效率和技术准备水平对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距离为反向影响,其余变量为正向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荣珍 魏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得到进一步深化,双向投资与贸易规模不断提升,经贸合作领域日益拓宽。与此同时,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即亚洲地区外又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区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在迎来对外投资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东道国的投资风险。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考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而为我国企业更有效的"走出去",开展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直接投资规则 SWOT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佩佩 魏凤
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1995—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时序演变及空间差异,并探究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增长,技术进步是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沿线各地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均实现增长,其中中亚地区增长最快,各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粮食单产水平、农业结构调整程度对沿线国家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发展对其有显著负向作用;各因素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最后,本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粮食合作方向提出可行性建议,未来中国可加强与沿线国家农业科技合作,开展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同时加强粮食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全要素生产率 粮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思远 王孝松
使用2003年至2021年中国对6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与贸易数据,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结构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出口结构绿色转型,对进口结构的影响不显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促进东道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应用的机制推动出口结构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环境保护力度和贸易便利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强化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结构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研究为如何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秀路 韩先锋 葛鹏飞
本文基于SBM-DDF的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使用跨国面板数据,测度并分析"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特征,借助计量模型识别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沿线国家绿色TFP以年均0.43%的速度缓慢增长,其中,纯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技术规模、规模效率增长速度分别为0.52%、-0.35%、0.24%、0.01%。相比欧洲,亚洲增长率更高,但也表现出较大的增长差异;健康人力资本、信息化对整体绿色TFP有促进效应,贸易、金融支持仅与欧洲正相关,对亚洲有抑制影响;各因素对绿色TFP的作用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秀路 韩先锋 葛鹏飞
本文基于SBM-DDF的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使用跨国面板数据,测度并分析"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特征,借助计量模型识别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沿线国家绿色TFP以年均0.43%的速度缓慢增长,其中,纯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技术规模、规模效率增长速度分别为0.52%、-0.35%、0.24%、0.01%。相比欧洲,亚洲增长率更高,但也表现出较大的增长差异;健康人力资本、信息化对整体绿色TFP有促进效应,贸易、金融支持仅与欧洲正相关,对亚洲有抑制影响;各因素对绿色TFP的作用机制存在异质性:一方面,健康人力资本通过纯技术效率和纯技术进步提升绿色TFP,信息化则以纯技术进步和技术规模为实现路径;另一方面,亚洲绿色TFP的促进机制较单一,而欧洲则呈现多样化。本文首次将绿色TFP应用于"一带一路"问题研究,有助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及沿线国家的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尤苗 王连宫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速放缓,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引擎。本文以母国影响力为研究视角,对2003—201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且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补充,研究发现:母国影响力、东道国优势和公司优势共同构成了全面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其中,母国经济影响力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核心驱动力,政治影响力为对外投资保驾护航,文化影响力有助于打消东道国的顾忌。针对当前欧美加大海外投资审查力度的趋势,本文对中国如何发挥母国影响力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及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省域为例
中国标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产率的影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的影响——基于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境外园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板数据的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对外投资广度、深度及绩效的视角
基于空间视角的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绿色生产率增长效应——基于吸收能力和制度环境的实证检验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引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