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73)
2023(19652)
2022(16409)
2021(15061)
2020(12493)
2019(28563)
2018(27550)
2017(52181)
2016(27649)
2015(30438)
2014(29624)
2013(29511)
2012(27162)
2011(24470)
2010(24418)
2009(22356)
2008(21046)
2007(18082)
2006(15977)
2005(14444)
作者
(78054)
(65138)
(64525)
(61269)
(41311)
(31306)
(29252)
(25256)
(25024)
(22909)
(22272)
(21894)
(20509)
(20416)
(20321)
(20120)
(19264)
(18840)
(18715)
(18686)
(15977)
(15909)
(15782)
(14975)
(14779)
(14544)
(14157)
(13952)
(12912)
(12735)
学科
(120243)
经济(120122)
管理(76546)
(76227)
(60630)
企业(60630)
方法(49982)
数学(44795)
数学方法(44300)
中国(39644)
(32156)
(30670)
(29555)
金融(29554)
地方(28734)
(27755)
银行(27706)
(26813)
业经(25598)
(24588)
贸易(24567)
(23908)
(23236)
农业(22051)
(21891)
环境(20696)
(19185)
财务(19126)
财务管理(19093)
企业财务(18324)
机构
大学(382879)
学院(381655)
(169306)
经济(166383)
管理(146842)
研究(136643)
理学(126910)
理学院(125534)
管理学(123439)
管理学院(122760)
中国(109053)
(80707)
科学(80291)
(76379)
(67870)
(65682)
中心(63483)
研究所(61873)
财经(61057)
业大(56336)
(55877)
(54923)
经济学(53383)
农业(51408)
北京(51031)
(49327)
经济学院(48238)
(48129)
师范(47536)
财经大学(45797)
基金
项目(262207)
科学(208467)
基金(194781)
研究(187572)
(172368)
国家(170739)
科学基金(146398)
社会(123968)
社会科(117961)
社会科学(117930)
基金项目(102212)
(99946)
自然(94588)
自然科(92526)
自然科学(92499)
自然科学基金(90870)
(85259)
教育(85090)
资助(79455)
编号(71973)
(60349)
重点(59730)
(58649)
成果(56823)
(55481)
国家社会(53153)
创新(51953)
科研(50768)
教育部(50647)
课题(50133)
期刊
(179924)
经济(179924)
研究(114686)
中国(77121)
学报(61197)
(59717)
(57861)
科学(57419)
管理(55577)
(48113)
金融(48113)
大学(47163)
学学(44751)
农业(40461)
教育(35345)
技术(32038)
经济研究(30838)
财经(30217)
业经(28417)
(26131)
问题(23720)
(22797)
(22000)
国际(20777)
世界(19399)
技术经济(18534)
统计(18111)
(17591)
科技(17522)
商业(16753)
共检索到578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军  王晓辰  
本文为探究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纳入金融发展的不同维度,通过门槛模型探究其在中国OFDI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过程中的门槛效应。本文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从影响效应来看,结构效应促进了碳排放规模的增加,而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均不显著;(2)异质性分析表明发达国家和OECD国家FDI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更小;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FDI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更大;(3)门槛效应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结构对FDI的碳排放效应分别存在单一门槛和双重门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志明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00—2018年11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讨论金融发展对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并且金融发展的积极影响存在收入差异性,即"一带一路"沿线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对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作用显著,而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促进作用有限,甚至不显著。此外,研究还表明,金融发展对其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与贸易开放程度有关,即贸易开放程度越高,金融发展对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作用越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志东  高洪玮  
本文利用2007—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金融生态数据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数据,采用邻接矩阵、地理距离矩阵和贸易矩阵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设定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东道国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及东道国周边国家金融发展对我国对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分析了不同维度的金融发展在国家和地区间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对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受到东道国金融生态状况的影响,还与周边国家金融生态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关。此外,东道国及其周边国家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会因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开放程度的差异而呈现异质性,具体表现在金融生态内部的不同维度、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地区。本文首次从金融生态视角出发,分析了东道国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在充分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缘关系和贸易联系的基础上,引入东道国周边国家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加全面地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发展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左思明  朱明侠  
构建投资便利化衡量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在确定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得分的条件下,采用固定效应的检验方法考察2008-2016年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水平对中国OFDI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便利化、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拉动作用;而东道国与投资国的距离对OFDI呈负向影响。未来中国应积极推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升合作国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并通过推动区域投资一体化,带动跨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的投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尤苗  王连宫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速放缓,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引擎。本文以母国影响力为研究视角,对2003—201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且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补充,研究发现:母国影响力、东道国优势和公司优势共同构成了全面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其中,母国经济影响力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核心驱动力,政治影响力为对外投资保驾护航,文化影响力有助于打消东道国的顾忌。针对当前欧美加大海外投资审查力度的趋势,本文对中国如何发挥母国影响力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荣珍  魏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得到进一步深化,双向投资与贸易规模不断提升,经贸合作领域日益拓宽。与此同时,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即亚洲地区外又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区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在迎来对外投资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东道国的投资风险。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考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而为我国企业更有效的"走出去",开展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金叶  沈晓敏  
境外园区日益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其对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参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03-2017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参与建设的82个园区的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境外园区建设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境外园区建设能显著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分类型来看,加工制造型园区与资源利用型园区促进中国投资的作用最为明显,其次为多元综合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促进作用最弱;分区域来看,中国在东南亚与南亚参与建设的园区能显著扩大中国投资,但欧洲与非洲的境外园区建设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暂时存在负向影响,中亚与西亚地区园区建设的投资促进效应尚不明显。以上研究结论可为中国境外园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创新中国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参与国际合作模式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德才  贾青  康柳婷  柳媛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发展程度成为我国对其直接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相关研究甚少。选择13个"一带一路"国家20062015年面板数据,使用动态面板门限(DPT)模型,在考虑了GDP、政府公信力等7个控制变量的影响后,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发展程度对我国对其直接投资是否存在门限效应。结果表明存在积极的门限效应,"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因素也显著影响着我国对其直接投资,由此构建"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作为投资指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杰琦  夏南新  
尽管投资便利化与中国企业蓬勃兴起的"走出去"是当前国际投资领域的热门议题,但系统考察两者间关系的文献相对稀缺。在构建体现"一带一路"倡议意涵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利用二阶段引力模型,检验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广度(投资市场多元化)和深度(嵌入东道国市场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样本期间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的平均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尽管各国投资便利化水平差距较大,但近年来呈收敛趋势。(2)东道国投资便利化不仅能促进中国企业区位布局的市场多元化,也提高了其嵌入当地市场的程度,这种促进效应可通过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设施联通与民心相通实现。(3)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全要素生产率跨越门槛值及政治风险低于门槛值,投资便利化的引资效果均趋强。(4)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OFDI广度对其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OFDI深度的创新效应呈"U型"变化,因而投资便利化基于OFDI渠道最终有利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本文有助于从投资便利化视角加强对中国OFDI动因的理解,也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徐慧娟  
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9个国家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分整体、区域和产品结构分别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影响总体上不显著,但是对不同收入国家的不同贸易结构影响效应不同,存在着创造和替代双重效应;同时互联网普及率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交互影响。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方慧   赵胜立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与直接投资,既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资金融通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十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呈现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行业较为广泛、投资区域相对集中等特征。金融开放通过拓展国内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金融机构运行效率,推动资本在国内外市场合理配置,促进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面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开放水平普遍较低、中国投资项目融资难度较大等现实制约,要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重点服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加强金融合作,守住风险底线,努力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优化倒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精准破解中国企业“走出去”困境;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规范与引导,帮助企业借力金融开放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率,推动金融开放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融合发展与相互促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悦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各国政府与我国地方和企业等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和务实成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围绕"五通"合作格局已经取得了许多丰硕成果,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沟通交往更加密切,贸易往来更加通畅,重点基础设施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多边互信合作开展初见成效。经济合作方面,贸易和对外投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推进,我国作为该倡议的发起者和推动者,迫切需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和对外投资情况做出评估、总结和思考。因此,文章分析总结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和对外投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经济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姬超  
基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两部门模型,刻画了中国不同所有制类型资本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的差异化行为逻辑。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前提条件是要素价格正确反映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现实中,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支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本的相对价格,诱使中国资本尤其是国有资本偏向进入资本密集型行业,导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的收入增进效应、就业改善效应、制度进步效应逐渐下降甚至消失,该结论在控制沿线国家发展阶段以及进行分样本检验时依然稳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边婧  张曙霄  
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分析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在区分沿线国家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从出口方面看,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直接投资会产生出口替代效应,在南亚地区、独联体地区的直接投资会产生出口互补效应,但在西亚地区、中东欧地区的直接投资并没有表现出出口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从进口方面看,我国在南亚地区的直接投资会产生进口替代效应,在西亚地区和中东欧地区的直接投资会产生进口互补效应,但在东南亚地区和独联体地区的直接投资并没有表现出进口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基于此,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中,应注重与不同国家优势互补,实现双方共赢。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智  杨碧琴  
为了探究"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内部的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对其投资的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4年的统计面板数据,结合GMM差分理论模型对其进行研究,发现被投资国内部的腐败管控、政府执行力以及政局是否稳定等直接影响到中国企业是否对其进行投资,而这类制度质量应需要中长期的改革才能够改善。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亦能够吸引到中国企业的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