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18)
2023(8512)
2022(7065)
2021(6739)
2020(5650)
2019(12951)
2018(12648)
2017(24097)
2016(12992)
2015(14713)
2014(14527)
2013(14470)
2012(13515)
2011(12381)
2010(12320)
2009(11964)
2008(12099)
2007(10598)
2006(9558)
2005(8964)
作者
(35929)
(30350)
(30196)
(28879)
(19295)
(14346)
(13655)
(11688)
(11552)
(10631)
(10522)
(10029)
(9899)
(9773)
(9751)
(9235)
(8952)
(8784)
(8697)
(8367)
(7702)
(7276)
(7200)
(6819)
(6814)
(6781)
(6737)
(6325)
(5983)
(5901)
学科
(58719)
经济(58631)
管理(44194)
(40047)
(33625)
企业(33625)
方法(25562)
数学(23101)
数学方法(22932)
(19456)
中国(18581)
(16290)
(13788)
(13470)
贸易(13461)
(13273)
(12204)
财务(12181)
财务管理(12160)
企业财务(11694)
业经(11681)
(11309)
(11015)
银行(11008)
(10625)
金融(10623)
(10613)
体制(9714)
环境(9182)
(8828)
机构
大学(196260)
学院(191207)
(94652)
经济(93231)
管理(73511)
研究(69913)
理学(63114)
理学院(62453)
管理学(61735)
管理学院(61360)
中国(55833)
(46219)
(41132)
财经(36304)
科学(36046)
(34057)
(33215)
经济学(31398)
研究所(30429)
中心(30321)
经济学院(28149)
财经大学(27300)
(26700)
北京(26643)
(25576)
(25214)
业大(22938)
(22124)
师范(21942)
商学(21393)
基金
项目(123469)
科学(99889)
基金(95331)
研究(91488)
(82601)
国家(82007)
科学基金(70818)
社会(63590)
社会科(60592)
社会科学(60579)
基金项目(49145)
自然(43381)
(42652)
自然科(42422)
自然科学(42411)
教育(41761)
自然科学基金(41722)
资助(39825)
(37307)
编号(33855)
(30704)
(29191)
成果(28865)
国家社会(28332)
重点(28082)
教育部(27296)
中国(26782)
人文(25632)
(25618)
(25544)
期刊
(102211)
经济(102211)
研究(64071)
中国(38521)
(36995)
管理(29527)
科学(26413)
学报(25760)
(23411)
(21296)
金融(21296)
大学(21057)
学学(19947)
财经(19660)
经济研究(17538)
(16977)
农业(15518)
教育(15363)
(15057)
技术(14756)
问题(14270)
国际(14167)
业经(12822)
世界(12510)
技术经济(9830)
统计(8852)
(8813)
现代(8346)
经济问题(8253)
理论(8085)
共检索到297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池建宇  方英  
文章基于2003~2011年中国对65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考察了东道国的经济与政治法律制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市场经济体制不太健全的非OECD国家的直接投资显著高于具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OECD国家,东道国政治法律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时,倾向于进入那些市场经济不发达但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同时投资行为又以市场为导向,力图规避政治风险,体现了入世以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动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丽丽  林花  
笔者从投资动机的角度研究制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选取55个东道国、5年275个观测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市场寻求型与战略资产寻求型的企业,我国资源寻求性企业在区位选择上对制度因素的重视程度最低。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和企业自身的原因,我国市场寻求型与战略资产寻求型企业对某些制度因素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宗芳宇  路江涌  武常岐  
双边投资协定是两国政府为了促进和保护双边投资签署的协议。作为特定的联系两国的双边制度因素,双边投资协定给企业提供了不同于国家制度环境的保护,因而对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产生影响。本文建立了关于双边投资协定、东道国制度环境与母国制度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作用的研究框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3年至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本文有三点发现:首先,双边投资协定能够促进企业到签约国投资;其次,双边投资协定能够替补东道国制度的缺位,对于促进企业到制度环境较差的签约国投资的作用更大;此外,双边投资协定还能够弥补母国制度支持的不均衡性,对于帮助非国有企业到签约国投资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祁春凌  邹超  
基于经济自由度指数、全球政府治理指数以及荷兰学者Hofstede的国家文化指数,全面构建了东道国经济、法治和文化制度的评价指标,利用2003-2009年我国在51个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数据,考察了东道国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OFDI受到制度因素的驱动,具有显著的"弱效制度"规避和"强效制度"寻求动机。具体来看,东道国较高的经济制度和法治制度质量对我国对外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东道国正式制度质量越是优于我国,越能吸引我国的投资。非正式制度方面,东道国华裔关系资产对我国的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正式制度距离(文化距离)会对我国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薛求知  帅佳旖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其中区位选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决策,事关投资成败与资源配置效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的研究容易忽略企业间的差异,而特定东道国的投资经验比一般性国际化经验更具有针对性,所产生的知识是企业异质性的重要来源。根据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基于2001—2016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对外投资区位数据,运用条件Logit模型探索对外直接投资中制度距离、东道国直接和间接投资经验与区位选择的关系发现,制度距离降低企业进入东道国的意愿,企业倾向于选择制度距离更小的东道国;企业自身在东道国的直接投资经验可提高企业再次进入意愿,并减弱制度距离的负向影响;企业既可通过自身经验积累知识,也可通过向其他在东道国的中国企业学习,提高该区位的吸引力,但因学习效应与竞争效应并存,东道国间接投资经验与区位选择之间呈"倒U型"关系。鉴于制度距离的影响因企业而异,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布局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东道国。对于制度距离大的发达国家,企业可在充分考虑竞争效应的前提下,通过向其他中国企业学习模仿,降低进入风险;对于制度距离小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应借助企业在母国市场的竞争优势或既有海外分支机构经验,逐步培育国际化经营能力,完善在东道国的布局,减少外来者劣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钦  杜巨澜  王凯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ODI)输出国。东道国(或地区)的不同制度维度是如何影响中国ODI的区位选择的?本文以中国2002-2011年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842笔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样本,研究了东道国的话语权与问责制、政治稳定与杜绝暴力/恐怖主义、政府效率、监管质量、法治水平、腐败控制这六类制度性因素对中国ODI区位选择的影响。本文还讨论了税收(避税)因素和自然资源因素的作用,以及它们与制度因素的交互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与大部分跨国公司不同的是:中国的ODI不太关心对方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话语权与问责制)和政治稳定度,而更关心政府效率、监管质量和腐败控制,并倾向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凯  邓宜宝  
本文选取了2003~2012年中国分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建立修正的引力模型,将东道国制度环境从3个维度分解:经济制度因子、政治制度因子和法律制度因子,分别探究其对中国4个不同行业即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的显著性影响并探讨中国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区位选择,进而提出针对不同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效益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制度环境质量与中国不同行业OFDI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制造业和金融业与经济制度因子存在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跨国企业在进行OFDI时应侧重分析东道国的经济制度,以发挥最大区位优势;批发和零售业与法律制度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娇辉  王伟  谭娜  
针对当前中国OFDI的"制度风险偏好"问题,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流量数据,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视角,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考察东道国制度风险与中国OFDI区位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所谓"制度风险偏好"并不是绝对的,当使用相对制度质量指标,并且控制东道国资本密集度与自然资源丰富程度的影响后,"制度风险偏好"消失,并呈现出与主流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完全相符的风险规避特征。因此,"制度风险偏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OFDI更多地流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然资源更为丰富的区域造成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恕立  向姣姣  
东道国制度质量如何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区位选择,至今尚未在经验层面达成共识。文章基于2003-2012年中国面向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的非金融类OFDI数据,利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和扩展投资引力模型,从母国投资动机和东道国制度质量双重约束视角,考察东道国的政治、经济与法律制度对不同类型OFDI投资选择和投资规模的约束作用。研究表明:(1)中国OFDI的投资选择和投资规模表现出不同的制度偏好,OFDI投资规模更偏好优越的制度环境,而投资选择则偏好较差的制度环境。(2)多元化的母国投资动机使中国OFDI面向不同国家或地区表现出差异化的制度偏好,技术寻求型OFDI投资规模对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岳咬兴  范涛  
自2003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其中,亚洲作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聚集地,截至2011年末,该地区投资存量已占总量的七成以上,其境外企业覆盖也为各洲最高。区位选择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战略决策,国内外近年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已从最初的传统经济因素转向制度性因素。本文基于2003-2011中国对亚洲26个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直接投资数据,通过制度环境因素与不同动机FDI的交互作用,发现:(1)两国制度环境差距较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作用更加重要;(2)中国FDI总体偏向于与自身制度环境差距较大且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或地区,但与自身制度环境差距较小的国家更加吸引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敏  刘金山  李雨培  
从制度视角研究中国OFDI(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但许多研究尚不全面和深入。本文基于中国2003-2014年中国对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的OFDI流量数据,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投资引力模型,把母国投资动机和东道国制度相结合,共同研究东道国制度和双边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以及不同投资动机OFDI投资选择和投资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1)东道国政治制度对中国OFDI投资选择和规模影响不显著;东道国经济制度对中国OFDI投资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东道国文化制度对中国OFDI投资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2)三种制度距离绝对值对中国OFDI投资规模影响显著为正,中国OFDI呈现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晶  朱彩虹  
传统观点认为,恶劣的制度环境会增加交易成本,弱化东道国吸引FDI的能力;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需要获得必要的生产规模并积累相当的竞争优势。但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重视关系网络、利用制度缺陷是南方国家跨国公司区别于北方国家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的一个重要特点;南方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制度缺陷是南方国家跨国公司可以发挥其特有优势的重要来源;进入国际市场时,南方国家跨国公司并未遵循"先易后难"式渐进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晖  宋清  黄静  
文章采用固定效应法实证检验"一带一路"沿线52个东道国制度质量和"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并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东道国制度质量与我国OFDI区位选择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东道国法治制度质量对我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消极影响,经济制度质量则具有积极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积极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对东道国制度质量和我国OFDI区位选择的关系存在调节效应,表现为干扰和增强两类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孟军  郭艳茹  
文章利用2003~2011年中国在72个代表性国家(或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从投资国和投资东道国(或地区)的法治完善度与产权保护度等方面研究了法律制度质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发展阶段,资本的跨国流动存在较大盲目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国辉  刘培  杨一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国家形象受到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利用2006—2014年BBC GlobalScan国家形象调查数据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进行匹配,基于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从国家形象的视角系统地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市场寻求动机和资源寻求动机,东道国积极的国家形象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促进作用,东道国的自然资源能够增强积极国家形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东道国消极的国家形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东道国自然资源和腐败控制会降低这种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自身的国家形象也会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尤其是我国积极的国家形象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