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2)
- 2023(6880)
- 2022(5731)
- 2021(5486)
- 2020(4724)
- 2019(11327)
- 2018(10778)
- 2017(20341)
- 2016(10651)
- 2015(12172)
- 2014(11897)
- 2013(11919)
- 2012(11121)
- 2011(10342)
- 2010(10300)
- 2009(9697)
- 2008(9624)
- 2007(8049)
- 2006(7141)
- 2005(6497)
- 学科
- 济(56353)
- 经济(56319)
- 方法(30751)
- 数学(28518)
- 数学方法(28166)
- 管理(27864)
- 业(26173)
- 贸(20978)
- 贸易(20965)
- 企(20806)
- 企业(20806)
- 易(20415)
- 中国(15923)
- 财(11756)
- 农(10299)
- 关系(9896)
- 出(9226)
- 业经(8065)
- 学(7955)
- 地方(7913)
- 制(7701)
- 口(7644)
- 出口(7643)
- 出口贸易(7643)
- 融(7605)
- 金融(7605)
- 务(7330)
- 财务(7311)
- 财务管理(7305)
- 环境(7205)
- 机构
- 大学(162746)
- 学院(158875)
- 济(82133)
- 经济(81171)
- 管理(60170)
- 研究(59788)
- 理学(52734)
- 理学院(52178)
- 管理学(51089)
- 管理学院(50815)
- 中国(45954)
- 京(34243)
- 财(33531)
- 科学(32377)
- 所(29663)
- 财经(27800)
- 经济学(27636)
- 研究所(27168)
- 经(25661)
- 经济学院(25123)
- 中心(24946)
- 农(22358)
- 北京(22330)
- 院(21597)
- 财经大学(21017)
- 业大(20476)
- 江(19932)
- 贸(19222)
- 范(18352)
- 师范(18214)
- 基金
- 项目(107227)
- 科学(86346)
- 基金(83263)
- 研究(75554)
- 家(73366)
- 国家(72942)
- 科学基金(62381)
- 社会(51969)
- 社会科(49755)
- 社会科学(49745)
- 基金项目(42167)
- 自然(40039)
- 自然科(39239)
- 自然科学(39233)
- 自然科学基金(38566)
- 省(36941)
- 资助(36743)
- 教育(34763)
- 划(32638)
- 编号(26876)
- 部(26091)
- 重点(24430)
- 中国(23902)
- 国家社会(23506)
- 教育部(22845)
- 发(22746)
- 创(21916)
- 成果(21316)
- 人文(21286)
- 科研(21033)
共检索到236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方方 赵永亮
本文通过构建扩展的企业异质性模型框架,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重点分为贸易引致型与水平型,利用中国10 126个企业样本经验考察OFDI区位分布的决定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贸易成本和投资成本分别成为贸易引致型和水平型OFDI的阈值变量;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越倾向于高层次的水平型OFDI;在区位分布上,贸易引致型OFDI倾向于亚洲,水平型OFDI倾向于非洲、拉美与大洋洲,而在欧美地区的差异不明显。实证发现:贸易引致的OFDI对区位市场的制度环境较敏感(青睐于低风险市场);在投资固定成本要求较高的区位,企业更倾向于放弃直接贸易型OFDI而转向间接的贸易服务型OFDI;国家战略(或资源)型的央企OF...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罗伟 葛顺奇
本文在异质性水平型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上,引入资本需求构建出适宜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区位分布的理论模型。使用2003—2009年中国对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FDI存量数据的经验分析支持模型的相关预测,即中国FDI存量倾向于流入市场规模大、工资水平低、贸易成本高,以及FDI和出口的固定成本差异程度小的国家和地区。估计结果在子样本分析和各种检验中均保持稳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娇辉 王伟 谭娜
针对当前中国OFDI的"制度风险偏好"问题,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流量数据,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视角,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考察东道国制度风险与中国OFDI区位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所谓"制度风险偏好"并不是绝对的,当使用相对制度质量指标,并且控制东道国资本密集度与自然资源丰富程度的影响后,"制度风险偏好"消失,并呈现出与主流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完全相符的风险规避特征。因此,"制度风险偏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OFDI更多地流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然资源更为丰富的区域造成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松 刘海云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全球治理指标,研究东道国治理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文章选取75个东道国2007~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前提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倾向流入治理水平较低的国家,对外投资风险较大。中国对外投资与东道国市场规模呈显著负相关,符合邓宁、韦尔斯等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出口是投资的先导,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遵循从出口到直接投资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治理水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方方 扶涛
文章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伴随大量出口的现象,判断中国OFDI可能存在出口引致与出口平台效应。文章利用2003-2010年144个国家及地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OFDI中的贸易因素,研究得出:中国OFDI的出口引致效应非常明显;出口平台型OFDI在中国OFDI中发挥显著作用,而且近年来呈现进一步强化的趋势;东道国周边市场的不可控因素不会对中国在此东道国进行OFDI造成显著影响;中国OFDI在高收入国家存在比较明显的集聚现象。文章认为,中国OFDI应重视出口引致与出口平台的双重作用,政府要合理引导企业实施贸易与投资混合国际化策略,并构建投资网络化平台,保障海外企业投资安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刚
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主要指标,基于省域空间单元,采用地理集中度指数、泰尔指数和传统与空间的马尔可夫链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时间、空间和地理空间性视角来探析1985-2013年期间中国30个省域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动态时空演变过程、格局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呈现高度集中向渐进式扩散转移的趋势,并呈现出高水平和低水平两大稳定性较强的趋同俱乐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类型的空间转移与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差距密切相关,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差距越小,发生转移的概率越大,反之亦然;邻域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明显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类型的演变,地理邻近效应在低水平、中低水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岳咬兴 范涛
自2003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其中,亚洲作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聚集地,截至2011年末,该地区投资存量已占总量的七成以上,其境外企业覆盖也为各洲最高。区位选择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战略决策,国内外近年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已从最初的传统经济因素转向制度性因素。本文基于2003-2011中国对亚洲26个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直接投资数据,通过制度环境因素与不同动机FDI的交互作用,发现:(1)两国制度环境差距较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作用更加重要;(2)中国FDI总体偏向于与自身制度环境差距较大且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或地区,但与自身制度环境差距较小的国家更加吸引中...
关键词:
制度环境差距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阮翔 赵建华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一直受各国的普遍关注与研究。本文在引力空间模型综述的基础上,运用引力模型对投资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引力空间模型 双边贸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媛 马维
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对区位因素的研究,依据方向性把这些理论分为在考虑对外直接投资时对区位的选择是方向模糊、单方向、双方向等几种模式,在此基础上,推断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所选择的区位应当是能够延续或培养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的结论。进一步抽象出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金字塔模型,该模型以是否培养或延续企业竞争优势为准绳来解释企业的多向区位选择。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 竞争优势 金字塔模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
基于Martin和Roger的自由资本模型并进行进一步推导和参数分析,得出有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五个假说,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我国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市场寻求和技术寻求特征,对中等发达国家的投资具有"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特征,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自然资源寻求特征;对最不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出口拉动的特征,而所有的分析中,效率寻求的特征都不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娇辉 王伟 王曦
针对当前我国OFDI区位分布风险偏好是悖论还是假象的问题,本文在引入EIU国家风险指标的基础上,讨论我国OFDI区位分布与东道国国家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OFDI表现出的风险偏好特性实际是一个假象,该假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渴求导致的,具体表现如下:在回归方程中加入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控制变量之后,我国OFDI与东道国国家风险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消失。进一步的子样本回归也验证了此观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培源 胡日东
运用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在商品分类层面研究美中贸易逆差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从长期和短期来看,中国制成品的出口都是美中贸易逆差的"因",中国制成品的出口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具有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美国进入中国的FDI,尤其是进入制造业的FDI越多,美中贸易逆差就越大;美中贸易逆差是结构性的,它不仅不会在短期内消除,而且会随着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进一步转移而加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俊 杨尘 李晓羽
本文建立了一个内生结构模型反映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内生关系,并利用我国跨省份 Panel 数据进行经验研究,主要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确实存在正向的相互影响关系。并证实了开放的经济政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有利于吸引外资的进入。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区域经济 内生结构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田光慧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平衡问题,在讨论造成这种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中,一般认为人均GDP、产业集聚度、劳动力成本、政府投资对其影响显著。本文中选择了1992-2005年之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和《对外投资报告》(各年度)整理而成],对其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实证研究 集聚度 政府投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本芳 张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逐渐加强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本文对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我国企业进行区位选择的因素。在研究中采用理论探索的方法,分析了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影响的几大因素。借鉴"引力模型"的原理,提出本文的基本假设,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提出新的计量统计模型。通过2004、2005年的宏观数据验证本文的假设,认为贸易、劳动成本、距离和国家类别等因素对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企业在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时,应当注重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考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