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65)
- 2023(20919)
- 2022(17740)
- 2021(16571)
- 2020(14055)
- 2019(32441)
- 2018(31981)
- 2017(61398)
- 2016(33196)
- 2015(37382)
- 2014(36994)
- 2013(36677)
- 2012(33413)
- 2011(30032)
- 2010(30114)
- 2009(28343)
- 2008(28130)
- 2007(24746)
- 2006(21865)
- 2005(19662)
- 学科
- 济(140859)
- 经济(140675)
- 业(111727)
- 管理(107908)
- 企(97243)
- 企业(97243)
- 方法(65988)
- 数学(55539)
- 数学方法(54732)
- 财(42028)
- 农(40286)
- 中国(36703)
- 业经(36496)
- 制(29492)
- 务(28293)
- 财务(28200)
- 财务管理(28151)
- 农业(27552)
- 企业财务(26727)
- 贸(26113)
- 贸易(26097)
- 学(25493)
- 易(25372)
- 地方(25084)
- 理论(24403)
- 技术(23428)
- 和(23123)
- 银(21320)
- 划(21305)
- 银行(21273)
- 机构
- 学院(477401)
- 大学(477323)
- 济(198641)
- 经济(194702)
- 管理(190603)
- 理学(164770)
- 理学院(163019)
- 管理学(160057)
- 管理学院(159178)
- 研究(156497)
- 中国(121209)
- 京(101433)
- 财(94117)
- 科学(93676)
- 所(77449)
- 农(75299)
- 财经(74983)
- 中心(70733)
- 研究所(69937)
- 江(69775)
- 业大(68549)
- 经(68258)
- 北京(64251)
- 经济学(60487)
- 范(59692)
- 师范(59153)
- 农业(58815)
- 院(57007)
- 州(55896)
- 财经大学(55690)
- 基金
- 项目(319030)
- 科学(253331)
- 基金(234628)
- 研究(233478)
- 家(203647)
- 国家(201982)
- 科学基金(175447)
- 社会(149496)
- 社会科(141891)
- 社会科学(141851)
- 基金项目(123232)
- 省(122481)
- 自然(114126)
- 自然科(111575)
- 自然科学(111551)
- 自然科学基金(109569)
- 教育(107746)
- 划(102887)
- 资助(97851)
- 编号(94105)
- 成果(75916)
- 部(71213)
- 重点(70884)
- 创(67107)
- 发(66694)
- 课题(64493)
- 创新(62303)
- 国家社会(62178)
- 教育部(61768)
- 科研(60796)
- 期刊
- 济(217572)
- 经济(217572)
- 研究(141801)
- 中国(89812)
- 财(75145)
- 管理(74002)
- 学报(70626)
- 农(68854)
- 科学(67348)
- 大学(55240)
- 学学(52202)
- 教育(48851)
- 农业(47437)
- 技术(43545)
- 融(42944)
- 金融(42944)
- 财经(37438)
- 业经(35407)
- 经济研究(34925)
- 经(32105)
- 问题(28408)
- 业(26950)
- 技术经济(24905)
- 统计(23839)
- 贸(23508)
- 策(21990)
- 现代(21967)
- 版(21773)
- 科技(21439)
- 理论(21333)
共检索到705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启斐 刘志彪
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两张投入产出表以及联合国贸发数据库中服务进口贸易的数据,测算了2003—2011年我国制造业反向服务外包指数。虽然总体上我国制造业的反向服务外包率在下降,但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反向服务外包处于上升趋势。这意味着我国制造业的反向服务外包结构在不断优化。随后,文章实证研究了反向服务外包对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向服务外包可以显著地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同时研发投入的增加和国有化程度的提高也可以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但是规模的扩张和管理成本的提高不利于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攀升。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服务外包的研究范式,丰富了服务外包的理论内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本文在探讨OFDI影响国内制造业转移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并结合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OFDI引致的制造业转移以"市场换市场"的扩张型为主,通过对国内市场生产及供应量的增加,能有效弥补OFDI对中国制造品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2)在行业层面上,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较之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具有更强的市场扩张潜力;(3)在区位层面上,中国东部、中部和西南区域内省份OFDI会形成制造业较强的国内市场寻求动机,省份间扩张型转移更为明显。最后,本文就如何通过OFDI来促进区域内制造业平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思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深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及其效应,有助于理解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母国产业结构升级或区际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利用系统GMM方法分析2003-2012年中国城市各类动机OFDI的国内区域制造业转移效应。研究显示,东部城市OFDI对中西部城市制造业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效率搜寻型OFDI的影响,东北部城市、北部沿海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向中西部城市的"扩张型"制造业转移较为明显,而受技术和市场搜寻型OFDI的综合影响,北部沿海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向中西部城市的"衰退型"制造业转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云 廖庆梅
文章对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存量分类型进行了测算,以此为基础考察其对国内制造业就业的贡献,并结合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进一步探讨了分工地位如何影响这一贡献。研究发现,OFDI显著扩大了国内制造业就业规模,并且这一贡献作用主要来自于垂直型OFDI。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存在差异,初级制造业总体OFDI对国内就业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垂直型OFDI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水平型OFDI对国内就业存在显著的替代作用;中等技术制造业OFDI对国内就业的影响不显著;高技术制造业OFDI对国内就业存在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云 廖庆梅
文章对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存量分类型进行了测算,以此为基础考察其对国内制造业就业的贡献,并结合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进一步探讨了分工地位如何影响这一贡献。研究发现,OFDI显著扩大了国内制造业就业规模,并且这一贡献作用主要来自于垂直型OFDI。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存在差异,初级制造业总体OFDI对国内就业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垂直型OFDI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水平型OFDI对国内就业存在显著的替代作用;中等技术制造业OFDI对国内就业的影响不显著;高技术制造业OFDI对国内就业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但只有水平型OFDI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考虑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作用时发现,总体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高会抑制OFDI对国内制造业就业的促进作用;但不同技术水平行业间存在差异,初级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高抑制了OFDI对国内制造业劳动力需求的促进作用;相比较,高技术行业分工地位的上升则提高了OFDI对国内就业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秀梅 关帅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承载环境保护和经济转型的双重重压,趋紧的环境规制能否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个视角分别构建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分析2003—2015年中国30个省市环境规制强度对区域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升级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邻地制造业升级水平提高有助于推动本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各省市制造业升级进程存在明显的空间示范效应;环境规制能有效驱动本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其影响程度大于对其他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可作为制造业升级新的内驱力。因此,政府应因时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驱动制造业升级,为实现经济绿色增长提供内在激励。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制造业升级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司继春 余陈 刘永辉
通过构建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103个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并对其空间竞争性和β收敛情况进行分析,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投资便利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全球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稳步提升,但不同类型国家投资便利化指数的动态演进差异性较大,非“一带一路”国家和OECD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更高,但其特征分化也更明显;投资便利化指数存在空间竞争性和β收敛,而空间因素能够加快收敛速度。东道国投资便利化提升不仅显著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增长,而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营商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最明显,金融服务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次之。本文揭示的东道国投资便利化的时空特征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熊彬 胡振绅
随着地区间要素成本差距的逐渐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不均衡发展,通过制造业合理转移实现各地区要素资源有效配置,已成为我国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式。基于2006-2015年相关省际面板数据,考虑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异质性,运用空间数据探索分析法以及构建合适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不同技术特点或水平的制造业转移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1)低技术、中高技术水平的制造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向中西部省域扩张,而高技术水平制造业则稳定集聚在东部沿海省份;(2)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抑制了经济结构相似的周边省份低技术水平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发生"成本换市场"的衰退型转移;(3)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使得中高技术水平制造业向经济结构相似的周边省份发生"市场换市场"的扩张型转移,形成"高-高"集聚的空间格局;对外直接投资对高技术水平制造业转移影响不明显,其主要在东部沿海省份内部发生"稳定性转移";(4)对外直接投资对中、东部自身内部制造业的空间效应也存在一定差异。优化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和结构,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提高基础建设水平,对形成协同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制定差异化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国松 孙爱军 林大燕
笔者以2001年~2011年中国对来自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或地区制造业产品实施的反倾销案为研究对象,采用寡头垄断竞争的校正模型,分析中国对制造业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所引致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内产业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对外反倾销引致的外商直接投资可能削弱甚至逆转中国反倾销对国内制造业的保护:外国企业的直接投资成本越低,对中国国内制造业企业造成的福利损失就越大;但是在外商直接投资发生后,如果国内制造业企业的成本能够及时降低,那么即使外国企业的投资成本很低、国内制造业企业也可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关键词:
反倾销 外商直接投资 国内产业 校正模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季剑军
特朗普减税方案将进一步减低美国制造业企业税负,推动美国制造业企业海外资本回流,加速制造业资本流出我国,加之愈演愈烈的美国单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制造业企业对美国投资前景是否乐观,一要看双方制造业吸引外资环境的相对变化,二要看中美制造业竞争力的相对变化。成本是中美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的重要内容,但在各国争夺制造业创新制高点以及吸引外资竞争的大背景下,政策因素对中美制造业资本流动的影响很可能呈现出提升态势,分析中美制造业相对优势就需要从成本和竞争力比较的角度出发,对中美两国制造业吸引外资成本因素的新变化进行梳理,并对两国制造业竞争力现状进行对比,在综合考虑成本和竞争力因素的基础上,再加入贸易壁垒这一影响因素,全面考察中国企业对美国制造业开展直接投资的决策依据和影响因素。
关键词:
美国制造业 直接投资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丁一兵 傅缨捷 陈佳鑫
贸易产品结构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对日元国际化的进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考察日元国际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空间面板数据分析考察了日本的贸易产品结构和对外直接投资对日元国际地位的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以中间品为代表的差异化产品出口比重增加有助于日元国际地位的提升,然而东亚地区的"三角贸易"模式削弱了这一作用;而日本的进口品结构对日元国际化形成了阻碍。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日元国际化有明显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但由于投资性质与分布的特点,其直接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于世海 陈光春
通过设定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的测度指标,基于198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模型,并进行了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分析。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相对规模与产业升级的结构、效率因子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标准化后的协整方程系数也反映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之间,在长期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相互间的作用是有限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中的误差修正项小于零,说明存在由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调整的反向修正机制,然而调整幅度稍小,短期内各指标变量相互之间的影响难以确定,非均衡态成为常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弘 吴顺利
以产业协同集聚助力消费扩容提质是“十四五”时期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途径。文章沿着“现象—机制—效应”的研究脉络,基于中国内地2006—2018年30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测度我国省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并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发现:我国省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空间演化格局;我国两业协同集聚、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集聚趋势和空间异质性;两业协同集聚对本地区居民消费的扩张作用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对邻近地区居民消费产生“U”型非线性特征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上述作用效果在长、短期阶段展现出高度一致性,但在不同区域间存有较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在两业协同集聚与居民消费扩张间存在部分负向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强化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及推动居民消费增长提供指导和方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弘 吴顺利
以产业协同集聚助力消费扩容提质是“十四五”时期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途径。文章沿着“现象—机制—效应”的研究脉络,基于中国内地2006-2018年30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测度我国省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并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发现:我国省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空间演化格局;我国两业协同集聚、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集聚趋势和空间异质性;两业协同集聚对本地区居民消费的扩张作用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对邻近地区居民消费产生“U”型非线性特征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上述作用效果在长、短期阶段展现出高度一致性,但在不同区域间存有较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在两业协同集聚与居民消费扩张间存在部分负向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强化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及推动居民消费增长提供指导和方向。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傅缨捷 廖雅梦
对外直接投资是推动货币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利用1998~2016年日本与东道国的双边数据,结合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日本OFDI对日元国际化的影响。结果发现,日本企业"走出去"对日元国际地位提升具有直接而积极的影响,但其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由此可知,在推进货币国际化过程中,持续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必要性;同时,应集中关注母国OFDI的行为本身及其全球投资分布对本国货币国际化的直接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