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0)
2023(12857)
2022(10664)
2021(10121)
2020(8432)
2019(19433)
2018(18791)
2017(36534)
2016(18762)
2015(21235)
2014(20385)
2013(20359)
2012(18424)
2011(16270)
2010(15668)
2009(14360)
2008(13645)
2007(11320)
2006(9430)
2005(8222)
作者
(48526)
(40535)
(40135)
(38603)
(25627)
(18972)
(18402)
(15796)
(15468)
(14012)
(13683)
(13582)
(12591)
(12418)
(12289)
(12261)
(12126)
(11631)
(11441)
(11316)
(9813)
(9633)
(9455)
(9241)
(9223)
(9089)
(8575)
(8263)
(7844)
(7814)
学科
(87147)
经济(87074)
管理(55373)
(54747)
(45557)
企业(45557)
方法(42898)
数学(38947)
数学方法(38590)
中国(23032)
(20799)
(20612)
业经(18092)
(17753)
贸易(17743)
(17396)
地方(13977)
(13826)
财务(13789)
财务管理(13767)
(13354)
企业财务(13165)
农业(13141)
产业(13092)
技术(12523)
(12358)
金融(12357)
(12078)
银行(12070)
环境(11662)
机构
大学(262500)
学院(260992)
(125295)
经济(123592)
管理(108377)
理学(95258)
理学院(94431)
管理学(93155)
管理学院(92668)
研究(84276)
中国(66942)
(53294)
(52389)
科学(44661)
财经(44449)
(40977)
经济学(40850)
中心(39580)
(38260)
经济学院(37085)
研究所(34999)
财经大学(33744)
(33299)
业大(32901)
北京(32578)
(31907)
(30632)
(30480)
师范(30383)
商学(30357)
基金
项目(183315)
科学(149051)
基金(140176)
研究(136367)
(120145)
国家(119262)
科学基金(105505)
社会(93364)
社会科(89055)
社会科学(89036)
基金项目(73561)
(67105)
自然(66073)
自然科(64660)
自然科学(64647)
自然科学基金(63548)
教育(62216)
资助(57419)
(57062)
编号(52521)
(43216)
国家社会(40771)
重点(40469)
成果(40377)
(39464)
(39251)
教育部(38639)
人文(37741)
创新(36696)
大学(35514)
期刊
(122883)
经济(122883)
研究(75840)
中国(43045)
(40640)
管理(39945)
科学(33172)
学报(31470)
(27435)
大学(26264)
(25926)
金融(25926)
学学(25058)
技术(23303)
经济研究(22587)
财经(22419)
农业(19471)
(19453)
教育(19170)
业经(18841)
问题(16794)
(16464)
国际(15518)
世界(14015)
技术经济(13700)
统计(13437)
(12273)
商业(12113)
理论(11621)
(11287)
共检索到367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添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并呈现出明显的"价值链攀升"特征。基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现实背景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促进了中国"绿地式"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增长;从产业价值链环节来看,仅生产、营销环节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汇率波动具有较高敏感度。结合近年来贸易摩擦频繁的国际市场环境和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要求,中国企业应把握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改革的重要契机,利用汇率波动的实物期权效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加快传统加工贸易转移,促进中国产业价值链攀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刚  
本文用GARCH模型导出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条件方差代表汇率变动,并尝试用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变化研究汇率波动对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动态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邱立成  刘文军  
本文结合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特点,从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后认为:人民币贬值和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的降低都能够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但汇率的短期波动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于这一结论,本文分别用汇率变化的“相对生产成本效应”和笔者提出的“成本反应弹性效应”进行了解释。并且笔者认为,在当前人民币贬值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保持汇率的长期稳定对促进外资的流入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为扩大我国利用汇率杠杆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空间,缓解“热钱”流入的压力,可以在短期内提高汇率波动的自由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琳  袁志刚  朱一帆  
基于2005—2017 "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的对外投资微观数据,本文考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增加,不仅减少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也抑制了投资规模,这一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样本选择性偏差、不同的汇率波动指标等一系列问题后仍然稳健。基于手工搜集的企业年报数据,研究发现,企业前期的套期保值行为,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弱化汇率波动对企业对外投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汇率波动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有明显的异质性,投资于不同行业、不同国家的企业以及不同投资方式的企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反应各异,这又与中国现阶段对外投资的一些独特特征有关。本文研究为汇率波动影响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凯  伍亭  
在转型经济中,汇率及其波动对一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规模及效率将产生重要影响,但相互作用机制及作用结果并非相同。本文基于中国1994—2013年汇率波动及OFDI的时序变化特征,并考虑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影响,构建VEC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重点考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汇率波动对中国OFDI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结果发现,不论长期还是短期,汇率波动幅度增大对OFDI存在挤出效应。然而人民币汇率水平上升只在长期内对OFDI有促进作用,短期影响并不显著。同时,汇率变化对OFDI具有显著单向引导关系,广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程瑶  于津平  
本文基于跨国公司视角,通过建立EGARCH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在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程中,人民币真实有效汇率水平变化和波动变化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并对资源导向型FDI和市场导向型FDI的汇率波动效应进行细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和波动FDI增长绩效存在着显著的跨时差异、结构差异与规模差异。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增强和国内要素投入品价格回归,会抑制资源导向型FDI的流入和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戴金平  张夏  
基于微观层面中国企业数据,企业层面的有效汇率水平并不能影响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说明汇率水平带来的"财富效应"与"成本效应"对中国企业是相互抵消的。同时,企业层面的有效汇率波动反而能够促进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说明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着显著的风险偏好特点。另外,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还会考虑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以及东道国的市场规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戴金平  张夏  
基于微观层面中国企业数据,企业层面的有效汇率水平并不能影响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说明汇率水平带来的"财富效应"与"成本效应"对中国企业是相互抵消的。同时,企业层面的有效汇率波动反而能够促进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说明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着显著的风险偏好特点。另外,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还会考虑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以及东道国的市场规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谢皓  杜莉  
汇率和外国直接投资一直是国际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论题,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本文利用简化的“两国两公司”模型论证了东道国汇率波动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具有实质性影响。通过引入经济学家阿利伯的通货区域理论和“多国投资”模型进一步研究了汇率波动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传导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邢予青  万广华  
本文构造了一个包含一个FDI输出国,两个FDI接受国的静态模型。通过此模型,我们分析了真实汇率是如何影响FDI在两个接受国之间的分布。从模型中得到的理论结果是:如果一个FDI接受国的货币对FDI输出国货币的贬值(升值)幅度,大于另一个FDI接受国的货币对FDI输出国货币的贬值(升值)幅度,那么,流入该国的FDI将会相对上升(下降)。我们利用1981年至2002年日本在中国和东盟四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制造业直接投资的数据,检验了模型的理论结果。实证结果表明,相对的真实汇率是决定日本FDI在中国与东盟四国之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如果人民币对日元实际升值10%,在其他因素均未改变的情...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青  伍丰宇  张寒  
中国原木进口的对外依存度很高。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原木进口的影响成为热点问题。在协整分析框架下,利用2000~2018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从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风险两个视角检验了该问题的研究结果。其中,汇率波动风险采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进行测度。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从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风险两个渠道对中国原木进口施加影响。从数值上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对原木进口量有正向影响,弹性系数为1.15,汇率波动风险对原木进口量有负面影响,弹性系数为-0.40。这一效应反映汇率对中国原木进口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原木进口,但其升值带来的波动又会抑制原木进口的增长。其他变量的影响基本符合理论预期。经济产出水平对原木进口量有正向影响,弹性系数为0.55,原木实际进口价格对原木进口量有负面影响,弹性系数为-0.66。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上述变量对中国原木进口的长期影响在短期内也存在。研究结论有助于认知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原木进口的影响机制,为预判人民币汇率波动背景下中国原木进口的未来走势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国晖  
文章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外商直接投资变动对全国及各省区1990~2005年间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我国省际进出口贸易存在较大差异性,但汇率波动的进出口效应基本符合我国的客观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的当期值与一阶滞后值对进出口贸易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对这些区际间差异性结果进行分析有助于正确认识人民币汇率传导机制和外商直接投资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不同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连星  罗玉辉  
研究目标:通过对行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测定,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其对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2003~2011年行业层面数据,采用两步系统动态GMM方法。研究发现:行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呈现显著的促进效应;但是在分行业视角下,对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密集型行业,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促进效应并不显著;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行业贸易规模扩大均对行业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研究创新:本文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程度和地位进行了全面实证分析。研究价值: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完善企业走出去相关政策机制,着重推动技术密集型企业参与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连星  罗玉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婷  辛冲冲  于逸凡  
以我国经济社会核算矩阵研究小组编制的宏观社会核算矩阵表为基础,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我国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一是人民币持续升值会导致服务业、建筑业的产出增加,但对其他大部分产业的产出有着消极影响。人民币在先贬值后升值的情形下会使建筑业的产出先减少后增加,农业和工业的产出先增加后减少,而服务业的产出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二是价格变动对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各不相同。汇率的变化对各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汇率持续升值会减少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建筑业和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贬值情形下会增加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减少服务业和建筑业的劳动力需求。三是持续升值或是贬值的货币政策并不能长期扩大出口或增加进口,该政策只能在短期内起到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总之,长期来看,仅靠货币政策调控经济不利于我国经济和各产业的持续发展,应该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应对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