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12)
2023(14593)
2022(12270)
2021(11687)
2020(10091)
2019(23666)
2018(23103)
2017(44193)
2016(23453)
2015(26790)
2014(26591)
2013(26341)
2012(24358)
2011(21869)
2010(21729)
2009(20278)
2008(20288)
2007(18055)
2006(15439)
2005(13653)
作者
(65389)
(54915)
(54549)
(52267)
(34757)
(26187)
(25140)
(21319)
(20848)
(19545)
(18608)
(18483)
(17332)
(17238)
(17168)
(17085)
(16324)
(16218)
(15764)
(15724)
(13487)
(13340)
(13230)
(12568)
(12450)
(12427)
(12081)
(11845)
(10994)
(10793)
学科
(101035)
经济(100939)
管理(65452)
(64056)
(50943)
企业(50943)
方法(48840)
数学(43850)
数学方法(43347)
中国(30273)
(27375)
(25998)
(20845)
贸易(20831)
(20343)
业经(19452)
(19209)
地方(18737)
(17928)
(17535)
财务(17478)
财务管理(17440)
(17359)
银行(17333)
农业(16810)
企业财务(16614)
(16499)
(16495)
金融(16492)
(14481)
机构
大学(333705)
学院(330313)
(144614)
经济(141945)
管理(128903)
研究(111476)
理学(110641)
理学院(109482)
管理学(107573)
管理学院(106949)
中国(89791)
(70188)
(67607)
科学(64280)
(54532)
财经(53764)
中心(52572)
(50758)
研究所(49346)
(49114)
(47962)
经济学(45827)
业大(45804)
北京(44570)
经济学院(41424)
(41317)
师范(40919)
(40286)
财经大学(40261)
农业(39815)
基金
项目(219467)
科学(173832)
基金(162313)
研究(160938)
(140565)
国家(139447)
科学基金(120466)
社会(104339)
社会科(98961)
社会科学(98931)
基金项目(85186)
(82755)
自然(77251)
自然科(75512)
自然科学(75488)
教育(75097)
自然科学基金(74166)
(70426)
资助(67775)
编号(64112)
成果(52206)
(50572)
重点(49507)
(46198)
(45343)
国家社会(44085)
课题(44012)
教育部(43996)
科研(42755)
创新(42492)
期刊
(152623)
经济(152623)
研究(99652)
中国(65008)
(53530)
学报(48326)
管理(46974)
科学(45279)
(44977)
大学(37839)
学学(35286)
(34485)
金融(34485)
教育(33410)
农业(30590)
技术(30255)
财经(26833)
经济研究(25682)
(23068)
业经(22358)
问题(20367)
(19589)
(17717)
国际(17691)
统计(17470)
技术经济(16978)
世界(16248)
图书(15621)
(15412)
理论(15400)
共检索到495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发龙  和春红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投资力度,通过创新投资模式、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领域等方式,增强了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同时,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始终面临着非传统政治风险的现实威胁和潜在挑战。作为一种人为风险,对外投资的非传统政治风险兼具鲜明的建构性、主体间性、难预测性,有着复杂的诱发机制、作用机理、传导路径、影响效应,引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频遭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损失。在此情势下,中国与“一带一路”建设域内外国家应协力增进观念认同、利益共享、战略互信,为防范化解对外投资的非传统政治风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有力的战略支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岩  王笑娴  
自中国政府提出“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资本加快了在海外市场的流动。企业在获得投资机遇的同时也伴随诸多风险,包括宏观结构层面的传统风险和微观个体层面的非传统风险。非传统风险通常嵌入于东道国复杂的社会关系,具体发生在跨国企业与东道国民众、劳工、工会等次级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中,涉及劳动关系、环境冲突、文化差异、海外犯罪、商业贿赂、突发公共事件等方面,影响着跨国企业与当地社群的紧张局势。通过分析非传统风险类型划分、内在机理和演变过程,立足于中国企业实践案例,非传统风险类型学分析框架可以由以上6个方面切入构建。为防范和化解非传统风险,中国企业应熟悉东道国劳动法规,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加强企业跨文化建设,中国政府应完善商业贿赂、打击海外犯罪的相关立法,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莹  
我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一般采取由国家政策性银行提供优惠贷款,指定国内国有企业承担项目建设的兼具援助和经济合作性质的新型经贸合作模式,由于该模式受到我国与东道国政府权力共同干预,因此也面临地缘政治竞争所带来的政治风险问题。为此,我国应该从明确项目的政策定位、加强BIT保护、采取多种投资方式、遵守透明度原则等方面加强对政治风险的管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彦波  
为了对中国推行的"一带一路"发展政策进行较为全面的风险评估,文章基于WGI评价体系,以被投资国家的政治风险为研究对象,采用所建的模型对20042015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计算。分析得出:中国对"一带一路"周边国家进行投资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有不同的风险抵御策略,这些差异与中国的投资目的——推行共商共建共享有关。在投资的过程中,中国企业承担政治风险的能力有明显的提升,这为建立沿线国家的政治风险预警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郭周明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标志着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得到深入贯彻和落实,这对于推动国际和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中国在"一带一路"的对外直接投资尚存在基础薄弱、地域分散、规模较小以及质量不高等特征。中国共在6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投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郭周明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标志着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得到深入贯彻和落实,这对于推动国际和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中国在"一带一路"的对外直接投资尚存在基础薄弱、地域分散、规模较小以及质量不高等特征。中国共在6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投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以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文革  傅诗云  黄玉  
本文主要研究地缘政治风险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本文以2003—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数据为样本,对中国的投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首先,通过引入空间权重矩阵,本文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投资的空间相关性显著。其次,本文将地缘政治风险分为暴力型与平和型,实证结果发现暴力型地缘政治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显著负相关,而平和型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进一步发现具体地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敏感程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钟春平  潘黎  
一带一路战略与自贸区试验构成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顺应了中国现阶段国际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有鉴于海外长期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沿线各国的政治局势,政府层面的沟通应强调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企业则需要客观评价市场收益与风险、实时监控风险、牢固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齐欣  张庆庆  
发展导向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否需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文章以世界经济论坛知识产权保护指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影响。发现东道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中强于非沿线国家样本,二是在低知识产权保护度的国家样本中强于高知识产权保护度的国家样本。"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度较低,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进行投资更多是处于被模仿的地位,需要通过双边或者多边协定,敦促沿线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文章结论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政策导向提供了实证基础。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民春  江聪聪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将会持续扩大,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根据2003—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43个国家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矫正误差(PCSE)方法估计,重点研究东道国政治风险、文化距离和双边关系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将样本分为"新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比较两条路线上的异同。研究发现:双边政治关系与我国OFDI显著正相关;中国对"一带一路"的OFDI一般集中于政治风险高、文化距离近、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原因在于东道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与东道国良好的双边关系降低了投资风险;地理距离对中国投资有负影响,中国对东道国出口对OFDI有促进作用。此外,政治风险、文化距离和地理距离对OFDI的影响在"一带一路"两条路线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民春  江聪聪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将会持续扩大,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根据2003—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43个国家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矫正误差(PCSE)方法估计,重点研究东道国政治风险、文化距离和双边关系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将样本分为"新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比较两条路线上的异同。研究发现:双边政治关系与我国OFDI显著正相关;中国对"一带一路"的OFDI一般集中于政治风险高、文化距离近、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原因在于东道国丰富的自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国经济总量对OFDI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而东道国市场规模、距离成本和税负水平呈现出显著负向效应。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昱睿  祖媛  
本文基于"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库,参照《中国人大能源投资政治风险指数》,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投资政治风险指标,测度东道国政治风险,通过匹配中国企业2005—2019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投资的大型能源项目与政治风险测度数据,初步分析能源行业的投资流向,并利用面板数据进行检验,探讨大型能源项目投资的风险来源以及与东道国政治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大型能源项目投资主要流入了政治风险偏高的国家,且具有显著的政治风险偏好;大部分的能源问题项目也发生在政治风险偏高的国家,但不具有政治风险偏好,也可以说政治风险越高的国家,能源问题项目发生的概率不一定越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慧  宋玉洁  
随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规模化发展,投资风险问题值得关注。文章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测度2013-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43个国家综合及政治军事、经济金融、社会文化风险,通过匹配风险测度数据与已发生直接投资揭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风险流向,并采用系统GMM动态面板回归进一步验证且进行原因分析。研究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主要流向了中高风险国家;东道国政治军事和社会文化风险是主要影响因素;基于资源寻求和市场寻求的投资动机,国有企业为主的投资主体及政府的推动是"一带一路"建设初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高风险国家的主要原因。文章不仅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一带一路"投资风险防范信息,而且有助于客观认识"一带一路"建设初期中国对其直接投资的风险特征,指导企业优化投资,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