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1)
2023(5280)
2022(4410)
2021(4363)
2020(3586)
2019(8442)
2018(8233)
2017(14989)
2016(7760)
2015(9031)
2014(8671)
2013(8773)
2012(8311)
2011(7838)
2010(7640)
2009(7120)
2008(7178)
2007(6148)
2006(5535)
2005(5182)
作者
(21154)
(17614)
(17591)
(16886)
(11493)
(8367)
(7991)
(6868)
(6802)
(6287)
(6163)
(5888)
(5739)
(5729)
(5669)
(5463)
(5419)
(5046)
(4988)
(4726)
(4524)
(4227)
(4141)
(4024)
(3947)
(3944)
(3928)
(3612)
(3544)
(3472)
学科
(39448)
经济(39415)
管理(21398)
(21200)
(17100)
企业(17100)
方法(15953)
数学(14420)
中国(14365)
数学方法(14340)
(11575)
贸易(11568)
(11441)
(9110)
(7815)
关系(7265)
(7206)
业经(7200)
(6705)
银行(6705)
(6565)
(6467)
地方(6133)
(6068)
(6061)
金融(6061)
(5726)
(5671)
农业(5648)
(5413)
机构
大学(118145)
学院(114740)
(61358)
经济(60581)
研究(46804)
管理(43279)
中国(37312)
理学(36857)
理学院(36430)
管理学(36136)
管理学院(35884)
(25893)
(25010)
科学(23293)
(22632)
经济学(20651)
研究所(20566)
财经(20377)
中心(19284)
(18881)
经济学院(18568)
北京(17301)
(16798)
财经大学(15307)
(15012)
(14816)
师范(14740)
科学院(14302)
(13810)
研究中心(13440)
基金
项目(72841)
科学(59265)
基金(56663)
研究(55954)
(49157)
国家(48843)
科学基金(41548)
社会(38936)
社会科(37204)
社会科学(37198)
基金项目(28293)
教育(25442)
自然(24073)
资助(23996)
自然科(23566)
自然科学(23561)
(23224)
自然科学基金(23219)
(21345)
编号(20864)
中国(18915)
(18601)
国家社会(17884)
成果(17856)
重点(16669)
教育部(16628)
(16470)
人文(15245)
(15064)
课题(14958)
期刊
(65890)
经济(65890)
研究(40294)
中国(24003)
管理(18387)
(17498)
科学(15477)
学报(13552)
(12870)
(12329)
金融(12329)
经济研究(12280)
(11772)
教育(11637)
国际(11402)
大学(11145)
财经(10938)
学学(10248)
世界(9823)
(9611)
问题(9194)
农业(9137)
技术(8915)
业经(8237)
(6156)
技术经济(6126)
(5643)
论坛(5643)
(5585)
贸易(5585)
共检索到182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项本武  
3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奖出限入的贸易战略、奖入限出的资本战略、追求外汇储备偏好为主要特征所构成的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到了需要做出适当调整。其调整方向为,将国际收支平衡作为未来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未来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启泉  
在中国对外开放的40年中,对外开放与体制改革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崛起。本文将中国对外开放40年分为启动对外开放、深化对外开放、适应规则对外开放和崛起大国对外开放四个阶段,用数据和事实刻画了对外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贸易大国和资本流动大国的形成过程,指出中国已进入崛起大国对外开放模式再造阶段。但中国崛起后对外开放模式再造仍面临着一定的国内挑战和巨大的外部压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隆国强  
过去20多年,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全球注目的成效,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成为全球化进程中少有的几个“赢家”。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如何审时度势,制定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是决定中国能否在新世纪真正实现中兴的重大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海闻  
关于对外开放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发展经济学里有很多成熟的理论,包括资金、市场、技术、就业等方面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我主要想谈一下过去三十年对外开放对我们这样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开放给我们的发展带来的特殊挑战。我要特别强调中国的特殊情况,探讨发展经济学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相文  向鹏飞  
2013年9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以下统一简称"负面清单"),标志着中国创新对外开放模式、探索负面清单管理的重要开始。该负面清单以现行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1年修订版)》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等法规为基础,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编制,针对包括农业、制造业、金融服务业等在内的18个行业门类列出了190余条外商投资管理措施。至此,负面清单作为新型外资管理模式在中国开始了试点运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北京国际金融论坛课题组  王元龙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姜化林  董小朋  刘进军  
高校图书馆如何面对社会开放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可行性上,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外开放方式、程度及范围,并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以寻求对外开放的最佳方式方法,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瑛  周俊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的逆全球化现象。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从经济学逻辑上适应了国际分工优势的变化,提出了经济全球化的新动能和新的贸易利得,对贸易保护主义进行了驳斥,提出了构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新思路和中国参与全球化的选择等新理念;从实践来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化提供了新动能,亚投行建设完善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自贸区建设为全球化提供了制度创新,能够有效应对当前的逆全球化挑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段宏波  汪寿阳  
本文基于中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集成模型(CE3METL),从排放路径、能源重构和经济影响3个维度对比分析和阐释了全球温控目标从2℃到1.5℃的战略调整对中国的长期影响和涵义,得到如下结论:(1)中等可能性的2℃目标下,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峰值水平较照常情景下低20亿吨左右,而1.5℃目标则要求碳排放从当下开始急剧下降,且最早到2060年前后实现近零排放;(2)1.5℃温控目标要求2010~2100年的平均能源消费量降至2010年的65.1%,且负排放技术将成为能源重构的重要力量,到2100年,其供能份额可达44.5%~49%,但这是以"挤出"风能等其他非化石能源技术的发展空间来实现的;(3)对比2℃目标,1.5℃目标下的平均社会碳成本要高出约350元/吨,且2020年的水平将超过600元,这一门槛值较2℃目标至少提前了20年。对比中等概率下的2℃和1.5℃气候目标,后者的经济损失较前者高出近8%,而负排放技术可将同等目标下的平均经济损失最高降低69.3%。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门洪华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中国处理与世界关系的核心战略路径,它实质性地促成了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成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为此,要坚持对外开放的主体战略地位;致力于对外开放的观念创新,强调主权、安全与利益三位一体,坚持和丰富互利共赢的战略思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创建利益共同体;同时要建构科学完备的国家战略体系,其核心内容包括,优化国家战略、完善国内开放布局,深化全球战略、拓展国家战略利益,强化地区战略、主导地区一体化进程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慕海平  张宇贤  林中萍  
加快经济发展,争取几年上一个新台阶,必须要有大量的资源、资金和技术投入作保证.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完全立足国内,这三大要素的供给是很难满足经济加速发展的客观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资金和技术来弥补国内的缺口,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建  
本文首先对实施28年之久的对外开放战略进行了评价,肯定了其对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其次根据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出现的新特点,提出了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的重点,即在经济发展方面,重点是通过不断扩大的出口规模,为国内的工业化建设换取必须的各类初级产品;在经济体制方面,重点是在2015年以前通过贸易顺差的扩大吸纳国内的过剩资本和生产能力,以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连续性与社会稳定。最后根据这些战略重点以及新战略面临的国际背景,分析了新时期战略实施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若干具体的战略目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明磊  王战军  
改革开放以来,研究生教育管理在体制、政策和组织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管理体制具有纵向上中央、省级、培养单位三级管理和横向上教育管理与学位管理交叉融合等特色;管理政策构建了规范性文件、重点建设、宏观调控等工具箱;管理组织系统完善健全了国家和省级行政组织以及社会组织等。未来研究生教育管理面临着现代治理体系建设、管理法治化、"互联网+"变革、战略和政策研究等诸多挑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阎维博  
信用评级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实际上伴随着金融全球化浪潮中美国评级机构的全球扩张。过往欧盟基于打造国际金融市场的考虑而疏于信用评级监管,最终遭受严重损失,使其在金融危机后选择较美国更为严格的监管框架,并致力于改革准入制度以吸引更多竞争者,促进信用评级市场竞争,削弱美国评级机构的市场影响力。随着金融全球化与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持续推进,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主动开放需求与被动开放压力同时存在,在现阶段债券市场违约常态化过程中已不断暴露缺陷的信用评级监管将面临更为复杂的挑战,亟需完善以准入制度为核心的信用评级监管制度。一方面,应当在仍处割裂状态的债券市场中统筹评级机构准入规则设计,建立以评级质量为核心的市场化约束机制,并推动国际监管合作,提升本土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需控制评级机构风险揭示者角色附着的特殊影响力,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加剧背景下的主权信用评级风险,合理汲取境外监管经验,规范发展主动评级业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