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45)
2023(17000)
2022(14624)
2021(13718)
2020(11483)
2019(26728)
2018(26077)
2017(49598)
2016(26628)
2015(29909)
2014(29510)
2013(29114)
2012(26604)
2011(23909)
2010(23313)
2009(21254)
2008(20555)
2007(17344)
2006(14849)
2005(12911)
作者
(73580)
(61533)
(60825)
(58096)
(39086)
(29239)
(27808)
(24202)
(23379)
(21451)
(20882)
(20748)
(19296)
(19141)
(19054)
(18594)
(18320)
(17995)
(17547)
(17512)
(14980)
(14935)
(14650)
(13910)
(13718)
(13623)
(13357)
(13156)
(12236)
(11987)
学科
(113035)
经济(112923)
管理(74497)
(70007)
(56353)
企业(56353)
方法(54483)
数学(48651)
数学方法(48087)
中国(30635)
(28865)
(28460)
业经(23257)
地方(22953)
(21822)
贸易(21811)
(21327)
(21219)
农业(19782)
(17952)
环境(16840)
(16642)
(16595)
财务(16573)
财务管理(16536)
技术(16233)
理论(16172)
(15873)
金融(15870)
(15742)
机构
大学(374726)
学院(370576)
(156844)
经济(153933)
管理(149612)
理学(131152)
理学院(129775)
管理学(127524)
管理学院(126862)
研究(124588)
中国(93628)
(79117)
科学(75390)
(68604)
(60242)
财经(56411)
中心(56381)
研究所(55373)
(54811)
业大(53456)
(51762)
(50138)
北京(49931)
经济学(48743)
(48243)
师范(47826)
(46041)
经济学院(44215)
农业(42734)
财经大学(42437)
基金
项目(263263)
科学(208900)
基金(194392)
研究(192670)
(169306)
国家(167994)
科学基金(145407)
社会(124045)
社会科(117766)
社会科学(117736)
基金项目(102378)
(99232)
自然(93904)
自然科(91774)
自然科学(91752)
自然科学基金(90101)
教育(88124)
(84440)
资助(80662)
编号(77341)
成果(61668)
(59022)
重点(58725)
(55813)
(54474)
国家社会(52462)
课题(52200)
教育部(51151)
创新(50916)
科研(50614)
期刊
(158451)
经济(158451)
研究(107290)
中国(64562)
学报(56321)
科学(52972)
管理(52934)
(50312)
(48206)
大学(43727)
学学(40993)
教育(38200)
农业(34135)
技术(31966)
(29540)
金融(29540)
经济研究(27090)
财经(26892)
业经(24705)
(22969)
问题(20910)
图书(19514)
统计(18308)
(18268)
(18012)
技术经济(17668)
理论(17482)
科技(17046)
资源(16821)
(16346)
共检索到526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懿  
文章基于1988-2014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中国对外开放与地区间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贸易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就业率的提高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且外资依存度的影响程度最大;东部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依赖于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率;中部地区收入差距的拉大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就业率和人均生产总值的提高;而西部地区主要依靠进出口贸易、就业率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加。分析认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加剧了各区域收入差距。因此,必须重视对外开放政策的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懿  
文章基于1988-2014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中国对外开放与地区间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贸易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就业率的提高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且外资依存度的影响程度最大;东部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依赖于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率;中部地区收入差距的拉大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就业率和人均生产总值的提高;而西部地区主要依靠进出口贸易、就业率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加。分析认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加剧了各区域收入差距。因此,必须重视对外开放政策的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懿  
文章基于1988-2014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中国对外开放与地区间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贸易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就业率的提高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且外资依存度的影响程度最大;东部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依赖于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率;中部地区收入差距的拉大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就业率和人均生产总值的提高;而西部地区主要依靠进出口贸易、就业率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加。分析认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加剧了各区域收入差距。因此,必须重视对外开放政策的作用,使开放利益在地区间的分配趋于合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冬梅  魏后凯  杨焕  
本文描述了1995年以来我国各地区贸易开放度、贸易商品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依据新经济地理理论及扩展的H-O理论提出了贸易商品结构变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假说,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国范围以及分地区来看,贸易开放度的扩大和制成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均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外资的流入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和制成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各省份外资依存度的提高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缓和作用,但统计上不显著;(3)当前劳动力的不充分流动、各省份海外市场接近度的差异等仍是制造业空间布局扩散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不利因素。因此,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上,促进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跨区域充分流动,优化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贸易商品结构,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永强  万玉琳  
本文基于1978~200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面板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金融发展、对外开放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做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全国而言,长期内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均显著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金融发展的影响大于对外开放,而对外开放的中介效应显著,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金融发展将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对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拉大收入差距的影响高于全国水平,对外开放影响不显著;中、西部地区情况与全国相同,但是对外开放的影响大于金融发展。东、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中介效应为正,西部地区为负。本文随后对其背后的原因和政策含义进行了阐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季晓旭  
以2002—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聚类分析后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研究房价、老龄化程度对我国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与交互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老龄化程度加重会直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但对较低房价、较低GDP的地区,房价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小;对较高房价、较高GDP的地区,老龄化加重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房价上涨和老龄化的交互影响对改善城乡收入分配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政府部门可针对区城发展特征,实施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等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婵娟  王子敏  
根据我国2000-2015年居民信息消费的省际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测算了我国居民信息消费的区域差距及演变态势,并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信息消费的区域差异明显但总体呈缩小趋势,东部地区的内部差距高于中、西部地区,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在60%以上,是构成信息消费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采用系统GMM估计的结果表明消费习惯、收入水平、信息产业发展、人口年龄结构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信息消费的主要因素,且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影响信息消费的因素不尽相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婵娟  王子敏  
根据我国2000-2015年居民信息消费的省际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测算了我国居民信息消费的区域差距及演变态势,并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信息消费的区域差异明显但总体呈缩小趋势,东部地区的内部差距高于中、西部地区,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在60%以上,是构成信息消费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采用系统GMM估计的结果表明消费习惯、收入水平、信息产业发展、人口年龄结构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信息消费的主要因素,且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影响信息消费的因素不尽相同。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何元庆  
本文运用DEA的方法,先测算出1986—2003年各省域经济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TFP增长,然后实证研究人力资本、国际进出口及FDI对三者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出口对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正向作用,进口负向影响技术效率,FDI的影响不显著。出口对技术进步和TFP增长有轻微的负向影响,进口对二者具有小幅度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本、FDI对技术进步和TFP增长的正向影响要大于进口。综合来看,对外开放能够促进TFP的增长,但是其影响只有人力资本正向效果的十分之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益明  李慧  
本文通过对2005~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研究,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分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研究了普惠金融与收入差距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中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此外,普惠金融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随着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在正规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普惠金融能够有效缩小正规金融造成的城乡收入差距,但是该作用随着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削弱。当正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普惠金融与正规金融都能缩小收入差距,但是两者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茂泰  徐柳凡  
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文章选取2001—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总水平也越低,但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构建起收入公平分配的各种制度安排。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瑾  
本文采用我国1991~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就收入不平等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进出口的增加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均导致了我国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提高。以往的研究并没有将进口和出口的影响区分开来,本文分别分析了进口和出口对各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发现进口能够显著提高各地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而出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收入不平等。文章最后就对外开放对我国收入不平等产生影响的可能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传哲  王艳丽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基于29个省市自治区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对外开放度对我国技术效率省际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992-2003年全国及各地区的技术效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是东部地区技术效率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出口和进口对我国技术效率的提升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军华  
本文选取1978~200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阈值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单一阈值效应,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并非简单地促进或者抑制,其效应还要取决于城乡收入差距本身的水平,当城乡收入差距水平较高(即城乡居民收入比大于2.54)时,扩大城市化将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当城乡收入差距水平较低时(即城乡居民收入比小于或者等于2.54),加速城市化能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钱水土  毛绍俊  
本文综合考虑了移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测算出2011~2015年中国省际层面的综合普惠金融指数,并结合运用泰尔指数测算各地城乡差距,实证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综合普惠金融的发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此外,外贸依存度、财政支出偏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除支持传统金融发展外,也应综合考虑移动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贡献,规范和扶持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充分发挥传统金融同线上移动互联网金融结合的优势,早日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