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0)
2023(7357)
2022(6085)
2021(5644)
2020(4608)
2019(10553)
2018(10390)
2017(19009)
2016(9677)
2015(11271)
2014(11079)
2013(11266)
2012(11016)
2011(10519)
2010(10367)
2009(9895)
2008(9530)
2007(8246)
2006(7684)
2005(7232)
作者
(29638)
(25020)
(25017)
(23900)
(16069)
(11878)
(11103)
(9712)
(9562)
(8979)
(8566)
(8155)
(8069)
(7989)
(7884)
(7644)
(7489)
(7151)
(7109)
(6538)
(6462)
(5994)
(5953)
(5666)
(5656)
(5641)
(5233)
(4979)
(4948)
(4938)
学科
(70990)
经济(70944)
管理(27216)
方法(23122)
数学(21085)
数学方法(21019)
(20712)
中国(17696)
地方(16569)
(15328)
企业(15328)
环境(14237)
(12513)
地方经济(12511)
贸易(12505)
(12334)
(12201)
(11621)
业经(10734)
(9521)
关系(8986)
(8899)
金融(8899)
(8893)
(8737)
(8457)
(8073)
(8063)
银行(8061)
(7942)
机构
大学(159914)
学院(156336)
(87438)
经济(86318)
研究(65402)
管理(55339)
中国(50743)
理学(47110)
理学院(46509)
管理学(46061)
管理学院(45758)
科学(35338)
(35100)
(34490)
(33224)
经济学(30414)
研究所(30274)
财经(28493)
经济学院(27241)
中心(27040)
(26121)
(23204)
北京(22770)
科学院(21197)
(21177)
财经大学(21171)
(21139)
(19727)
师范(19603)
研究中心(18457)
基金
项目(100041)
科学(80253)
基金(77101)
研究(73003)
(67727)
国家(67310)
科学基金(56822)
社会(52072)
社会科(49622)
社会科学(49612)
基金项目(39461)
(33622)
自然(33519)
自然科(32679)
自然科学(32670)
资助(32156)
自然科学基金(32108)
教育(31054)
(29570)
编号(25797)
国家社会(24147)
(24126)
中国(23881)
(23572)
重点(23210)
教育部(20977)
成果(20961)
发展(20101)
(20097)
经济(19933)
期刊
(100019)
经济(100019)
研究(54169)
中国(29869)
(25161)
科学(22358)
管理(21910)
学报(21553)
(18932)
经济研究(18463)
大学(16664)
财经(15986)
学学(15875)
(15245)
金融(15245)
(14095)
(13848)
问题(13529)
农业(13268)
国际(13182)
世界(12663)
技术(11880)
业经(11356)
技术经济(9710)
资源(9011)
教育(8960)
统计(8707)
经济问题(8048)
(7910)
(7271)
共检索到247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跃春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中国融入世界的简单回顾4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不仅使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也惠及东西方世界。在此过程中,中国最大的变化是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一)打开国门,让西方资本、技术进来。结束自我封闭状态,这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管理经
关键词: 全球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施子海  欧阳进  曲永冠  高贺  
今年二季度以来,主要经济体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运行发出的积极信号日益增多,表明各国或国际间共同实施的经济拯救措施及国际间合作已初显成效,世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阳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刘阳研究对外开放度指标的目的在于:①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纵向比较,以观察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进程;②与外国相同指标比较,以观察我国经济与外国经济在对外联系方面的程度差异。外贸依存度指标是衡量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心丹  路林  傅浩  
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经济的总量规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经济的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已经初步体现出开放经济的特征。目前,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度到底处于何种水平。本文采用横向和纵向比较的方法系统地研究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力求对我国当前的对外开放水平作一个清晰的评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春晖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 ,对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就经济全球化的成因、影响以及中国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实行对外开放作些探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薛荣久  
出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需要,中国在1986年7月正式提出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申请。“复关”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中国需要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也需要中国。中国“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但对健全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也是自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国在有原则的基础上,争取早日“复关”并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方,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开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建伟  
改革开放以来,比较优势始终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分工的一项重要原则。随着国内外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比较优势的形成条件和产业载体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是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差异趋于弱化,竞争关系开始由垂直型互补分工向水平型横向分工转变;一些领域相比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增强,垂直型分工格局逐渐形成。基于此,我国需要对传统的发展路径和外贸格局进行调整,在构建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型竞争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加快双边自贸区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徐建伟  
随着国内外条件和发展环境变化,我国比较优势的形成条件和产业载体出现了不同与以往新的变化,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差异趋于弱化,竞争关系开始由垂直型互补分工向水平型横向分工转变;一些领域相比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增强,垂直型分工格局逐渐形成。基于此,我国需要对传统的发展路径和外贸格局进行调整,在构建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型竞争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加快双边自贸区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宇燕  张幼文  李稻葵  杜厚文  汪涛  马骏  余永定  黄海洲  李向阳  孙立坚  徐康宁  程伟  乔依德  丁一凡  潘英丽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与前景1."格局性变化"与"静悄悄的革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宇燕研究员指出,当今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转型变化期,通过观察历史可以看到,真正的革命都是静悄悄地发生的。正如工业革命一样,深处工业革命时代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他所处的时代就是影响人类生活、影响人类进程的革命时期,当今的世界正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型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裴长洪  
对外开放30年是中国建立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30年,本文在论述改革历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和开放型经济的基本特征。2007年10月,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了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战略方针,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做出明确判断,规划了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目标、新要求和新任务,是引导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路强  刘颖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家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在贸易、投资、金融等各个领域的开放都对经济增长具有刺激作用。本文围绕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问题展开,构建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得出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在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宝银  
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在明清时期,曾因东南沿海屡受外敌的入侵,而一度实行海禁和闭关的政策。清朝末年,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我国掀起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和技术的西学东渐浪潮。新中国诞生后,我国利用前苏联的合作援助,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20世纪70年代,利用"乒乓外交",我国与美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重返联合国,搭建起通向世界的桥梁。70年代末,改革开放成为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实行开放的政策,就必然会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宋泓  
10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长期奉行"一边倒"的对外开放战略,并和苏联、中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建立了比较密切的经济关系。中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都是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进行的,并由此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田华  
1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与主要特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大体上始于清朝后期的洋务运动(十九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当时,清政府的洋务派在东南地区集中建造了一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由此在东南沿海以及长江沿岸少数城市开始形成中国的近代工业中心。其后,随着西方列强加紧在中国的扩张,外国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并主要集中在运输便利、农业发达、经济上比较富庶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天津、青岛、辽宁中南部,使得中国工业的发展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分布上都显示出明显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济特征。直至1949年,中国地区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伟民  
对80年代世界政治和经济作正确的分析和估量,有助于对90年代的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据此为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提出正确的对策。在90年代,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会继续遇到种种困难,其中包括可能遭到新的经济危机的冲击,但经受80代初那样的经济危机的打击可能性不大。90年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会像80年代那样出现前慢后快的情景。年均增长率有可能超过80年代,达到3%或以上。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较有利,90年代,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比起80年代要严峻得多,我们应集中力量搞好我国国内建设,抓住机遇,做好工作,趋利避害,努力创造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