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9)
2023(12081)
2022(10269)
2021(9901)
2020(8311)
2019(19406)
2018(19203)
2017(36532)
2016(19082)
2015(21898)
2014(21413)
2013(20805)
2012(18735)
2011(16609)
2010(16371)
2009(14898)
2008(14522)
2007(12142)
2006(10191)
2005(8683)
作者
(51118)
(42887)
(42559)
(40423)
(27160)
(20343)
(19535)
(16977)
(16260)
(14970)
(14404)
(14386)
(13395)
(13292)
(13280)
(12994)
(12820)
(12301)
(12245)
(12239)
(10379)
(10298)
(10240)
(9736)
(9628)
(9559)
(9215)
(9096)
(8536)
(8332)
学科
(82104)
经济(82035)
管理(54319)
(50988)
方法(43744)
(42306)
企业(42306)
数学(39295)
数学方法(38621)
(24982)
贸易(24967)
(24337)
中国(22324)
(19353)
(19283)
业经(15762)
理论(12850)
(12826)
(12815)
财务(12766)
财务管理(12739)
(12607)
地方(12575)
农业(12413)
技术(11809)
企业财务(11734)
环境(11475)
(11349)
(11088)
银行(11083)
机构
大学(265354)
学院(265335)
(119622)
经济(117705)
管理(106713)
理学(93500)
理学院(92600)
管理学(90763)
管理学院(90279)
研究(86094)
中国(66437)
(54801)
(50154)
科学(49245)
财经(41550)
(40537)
中心(39846)
(38231)
经济学(38124)
研究所(37224)
(36877)
业大(36543)
(35248)
经济学院(34619)
北京(34330)
(31763)
(31673)
师范(31366)
财经大学(31265)
农业(29016)
基金
项目(185503)
科学(148315)
基金(138929)
研究(135505)
(120826)
国家(119946)
科学基金(104579)
社会(88539)
社会科(84358)
社会科学(84341)
基金项目(72222)
(69313)
自然(67513)
自然科(66097)
自然科学(66082)
自然科学基金(64892)
教育(63450)
(59052)
资助(58426)
编号(53296)
(42592)
重点(41673)
成果(41292)
(39318)
(39305)
国家社会(38366)
教育部(37408)
创新(36821)
科研(35997)
人文(35984)
期刊
(116404)
经济(116404)
研究(73560)
中国(45621)
管理(39477)
(38971)
学报(36178)
科学(35511)
(31664)
大学(29245)
学学(27684)
技术(26532)
教育(24927)
农业(22641)
经济研究(21402)
财经(20002)
(19821)
金融(19821)
(19434)
业经(17718)
(17326)
国际(17251)
问题(16342)
统计(15688)
技术经济(13924)
(13817)
世界(13797)
(13735)
决策(12516)
商业(11765)
共检索到374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焦晓松  张丹  焦莉莉  
贸易成本是影响一国贸易流量大小的重要因素。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方法,采用2005-2014年中国与不同收入组国家的农产品、制造业产品贸易成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从产品角度来看,2005-2014年期间,中国农产品贸易平均成本显著高于制造业产品平均贸易成本,但在考察期内两者均呈现下降趋势;从贸易伙伴国角度来看,除与低收入国家双边贸易成本有小幅上涨外,与其他三组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均呈现下降趋势。焦晓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焦晓松  张丹  焦莉莉  
贸易成本是影响一国贸易流量大小的重要因素。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方法,采用2005-2014年中国与不同收入组国家的农产品、制造业产品贸易成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从产品角度来看,2005-2014年期间,中国农产品贸易平均成本显著高于制造业产品平均贸易成本,但在考察期内两者均呈现下降趋势;从贸易伙伴国角度来看,除与低收入国家双边贸易成本有小幅上涨外,与其他三组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均呈现下降趋势。焦晓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梁琦  
传统引力模型方法在测度贸易成本时,由于缺乏微观理论基础,往往事前假定贸易成本的构成并且忽略多边阻力的影响而广受批评。基于一个融入双边冰山型贸易成本的多边一般均衡贸易模型,本文采用的改进引力模型能够弥补上述缺陷。运用该模型我们综合测度了1980~2006年中国与G-7各国关税等价的双边贸易成本。结果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关税等价的贸易成本都已经低于50%,与1980年相比,到2006年平均下降幅度高达30%,并且在入世以后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这充分说明近30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正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方虹  彭博  冯哲  吴俊洁  
本文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1992-2007年间中国与28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变化。结果表明,中国贸易成本呈现下降趋势,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低于发展中国家;汇率的变化带来了贸易成本的上升,贸易成本对地理距离的弹性呈逐渐减少趋势,历史联系紧密的贸易双方信息成本等相对较低。由于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呈不断下降趋势,并且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本文的主要政策含义在于,中国应继续挖掘贸易成本下降的途径,以继续提高出口竞争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丹  
传统引力模型基本以CES效用函数为基础,无法测度贸易成本降低对不同贸易伙伴国间贸易流量的差异化影响程度,Novy(2012)超越对数引力模型弥补了该不足。本文对2000~2010年金砖五国双边贸易成本弹性进行测度,结果显示金砖五国贸易成本弹性在[245,0.48]间取值不等,变化幅度较大。俄罗斯平均贸易成本弹性最高,南非次之,中国最低。南非对巴西和中国贸易成本弹性差值比最高,说明降低贸易成本对贸易小国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凌远  
对中国双边服务贸易成本的测度和对其决定因素的探寻可以更好地为服务贸易流动提供解释,对中国服务贸易开放有重要的政策启示。笔者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了1999年~2007年间中国与G-7的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并利用面板数据对其进行分解,以此寻求影响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成本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G-7的双边服务贸易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在加入WTO后有加速的迹象;空间距离与服务贸易壁垒是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存在的主因,与贸易国的人均收入之差及共同的海陆边界有助于降低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共同的贸易集团对于两国服务贸易成本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德友  梁琦  
基于一个融入双边冰山型贸易成本和多边贸易壁垒的一般均衡模型,本文测度了1981~2007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成本,以此来呈现中国对外贸易成本的大小和变化。测度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平均对外双边贸易成本已经下降到0.4以下,并且在加入WTO后呈更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空间距离依然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中国与东亚新兴国家和地区在贸易领域的相互开放程度要高于发达国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洪铎  
基于Novy(2006)提出的具备微观基础的引力模型,本文综合测度了中国与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成本。结果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地区)的贸易成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我们还考察了贸易成本的下降对中国与亚洲国家(地区)双边贸易的增长效应,对我们样本中的大多数国家(地区)而言,贸易成本下降对双边贸易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要大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实证研究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双边贸易成本的决定因素和条件趋同性,最后揭示了本文研究的政策性涵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福   刘小明   邵艳红  
本文采用跨境电子商务的有关政策作为模拟自然实验,通过计算双边非对称交易成本,以及利用跨境电子商务政策清单等不同方式确定处理组,建立了研究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和双边进出口交易成本之间相关性的DID模型,在理论上和实证上研究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对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并通过平行趋势检测、以多种方式确定处理组、安慰剂测试等方式,检验了基准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显著降低了中国进出口交易成本。而进一步通过异质性数据分析后表明,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显著降低贸易成本,且在减少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交易成本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反映了跨境电子商务具有“普惠贸易”的特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金田  迟艳华  
文章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以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和泰国等5个贸易伙伴国为研究对象,测度了2002~2011年中国与上述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柑橘贸易成本。结果显示:中国柑橘贸易成本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澳大利亚、南非和泰国下降的趋势比较明显;但是美国和日本的柑橘贸易成本却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表明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当中,而发达国家高标准的检验检疫制度和新型的贸易壁垒,成为贸易成本高企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炯炯  
本文采用两个进出口相似性指数EIS及COS指数来衡量我国商品结构,分析基于SITC一位数和两位数分类商品的结构特点,结果显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进出口相似性普遍高于与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相似性,且商品分类越细化,相似性程度越低;同时,将EIS与COS指数分别引入引力模型考察我国商品结构与双边贸易流量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商品结构对双边贸易流量具有统计上显著为正的影响作用,成为仅次于出口国收入水平和人口规模的重要解释变量,而且对于我国而言,COS指数的解释能力比EIS指数更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鹏  
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GDP和人均GDP、香港人均GDP、绝对距离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组织等解释变量,是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但影响程度各有不同。因此,内地与香港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经贸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两地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英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双方政治互信升级,两国建立了更为密切、全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文章基于较长时间跨度(1989~2010年)中俄双边贸易相关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扩展模型,研究两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潜力问题,并提出促进双边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完善贸易制度安排;强调各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加强双边经贸结构调整,培育新兴贸易形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磊  
文章借鉴Schumacher提出的引力模型,利用1992~2010年的中韩贸易数据估计了两国贸易中可能存在的本地市场效应。结果表明,在SITC一位数10大类产品中有6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在SITC二位数35类制造业产品中有15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已经成为中国对韩出口中最重要的比较优势源泉之一。中国政府应该调整贸易政策,对外要继续加强市场竞争力,对内要深度挖掘国内市场,充分发挥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东文  王方明  
引力模型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计量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几乎所有的国外研究都将中国视为“前中央计划经济国家”而将其排除在样本的考虑之外。本文通过基本变量的设定构造了一个贸易引力模型,应用实际贸易数据验证了其对包含中国数据在内的样本的适用性,评价了其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真实贸易状况的解释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