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05)
2023(13878)
2022(11384)
2021(10397)
2020(8795)
2019(19666)
2018(19264)
2017(37317)
2016(19776)
2015(22180)
2014(21942)
2013(22304)
2012(20720)
2011(18641)
2010(18822)
2009(17846)
2008(18167)
2007(16462)
2006(14743)
2005(13468)
作者
(55606)
(47033)
(46662)
(44063)
(29682)
(22312)
(21215)
(18316)
(17718)
(16563)
(16037)
(15710)
(15231)
(14811)
(14522)
(14202)
(13839)
(13480)
(13386)
(13300)
(11774)
(11636)
(11239)
(10807)
(10527)
(10390)
(10332)
(10249)
(9327)
(9320)
学科
(102688)
经济(102582)
(90108)
(72192)
企业(72192)
管理(66445)
(46969)
方法(41214)
业经(32698)
数学(32119)
数学方法(31953)
农业(31261)
(27706)
中国(26784)
(25898)
贸易(25880)
(25198)
地方(21866)
(19695)
技术(19210)
(19180)
财务(19175)
财务管理(19153)
企业财务(17921)
(16743)
(15938)
(15460)
(15405)
产业(14359)
理论(13983)
机构
学院(297915)
大学(290892)
(145355)
经济(143246)
管理(120430)
理学(103564)
理学院(102611)
管理学(101617)
管理学院(101058)
研究(100803)
中国(82059)
(61856)
(60110)
(56239)
科学(54904)
财经(49498)
(49459)
中心(46135)
经济学(45198)
(45017)
(44989)
研究所(44492)
农业(42700)
业大(42536)
经济学院(41054)
北京(37832)
财经大学(36016)
经济管理(35951)
(35428)
(34951)
基金
项目(192669)
科学(155629)
研究(146710)
基金(143653)
(122838)
国家(121693)
科学基金(106270)
社会(100314)
社会科(95184)
社会科学(95164)
基金项目(75685)
(74524)
自然(63743)
教育(62859)
自然科(62288)
自然科学(62273)
自然科学基金(61241)
(60486)
编号(58127)
资助(57263)
成果(45167)
(45106)
(44535)
(43209)
国家社会(43020)
重点(42576)
(41297)
创新(39685)
人文(38760)
(38690)
期刊
(168677)
经济(168677)
研究(89447)
(58243)
中国(56094)
(48377)
管理(46171)
科学(39986)
农业(39709)
学报(37414)
业经(32661)
(30766)
金融(30766)
大学(30675)
学学(29416)
经济研究(26390)
技术(25536)
财经(24879)
问题(24023)
(22444)
(21765)
(21142)
国际(19782)
教育(19600)
世界(19285)
技术经济(18211)
商业(15349)
经济问题(15316)
农村(14689)
(14689)
共检索到455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凌远  
本文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对1992年以来中国与39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农业贸易成本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中国的农业贸易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在入世后其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从分类的贸易伙伴来看,2000年之前,中国与东亚地区的农业贸易成本最低,其在2000年之后出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超过了欧美地区和金砖国家,其他地区的农业贸易成本一直最高。从产业层面的比较来看,我国农业贸易成本要远高于制造业贸易成本,但两者下降的趋势和幅度基本保持一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德友  梁琦  
基于一个融入双边冰山型贸易成本和多边贸易壁垒的一般均衡模型,本文测度了1981~2007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成本,以此来呈现中国对外贸易成本的大小和变化。测度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平均对外双边贸易成本已经下降到0.4以下,并且在加入WTO后呈更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空间距离依然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中国与东亚新兴国家和地区在贸易领域的相互开放程度要高于发达国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焦晓松  张丹  焦莉莉  
贸易成本是影响一国贸易流量大小的重要因素。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方法,采用2005-2014年中国与不同收入组国家的农产品、制造业产品贸易成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从产品角度来看,2005-2014年期间,中国农产品贸易平均成本显著高于制造业产品平均贸易成本,但在考察期内两者均呈现下降趋势;从贸易伙伴国角度来看,除与低收入国家双边贸易成本有小幅上涨外,与其他三组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均呈现下降趋势。焦晓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焦晓松  张丹  焦莉莉  
贸易成本是影响一国贸易流量大小的重要因素。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方法,采用2005-2014年中国与不同收入组国家的农产品、制造业产品贸易成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从产品角度来看,2005-2014年期间,中国农产品贸易平均成本显著高于制造业产品平均贸易成本,但在考察期内两者均呈现下降趋势;从贸易伙伴国角度来看,除与低收入国家双边贸易成本有小幅上涨外,与其他三组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均呈现下降趋势。焦晓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阿布来提·依明  
目前测度贸易成本广为应用的Novy方法存在实践性缺陷,本文直接基于Andersen多边一般均衡微观需求建模思路,重构可行的出口贸易成本测度方程,并以中国经验数据为例证与原有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存在稳健的测度差异,很有必要认真探讨。近年来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成本整体加速下降,亚太地区及北方邻国贸易成本明显小于其他地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潘文卿  李跟强  
研究目标:中国区域间贸易成本测度及其分解。研究方法:选取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量和分解。研究发现:中国总体区域间贸易成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中国的国内贸易成本始终小于国际贸易成本,东北区域和贸易程度相对较低的建筑业、服务业、农业等行业的贸易成本较高;区域间贸易成本分解发现距离较远的区域间贸易成本较高,"邻近偏好"明显;经济增长极则表现出显著的"腹地偏好",即与其经济腹地间贸易成本较低;而东部沿海的"后来居上"主要来源于沿海之间存在的"区域分割"。研究创新:中国区域间贸易成本的演进及其双边特征。研究价值:为促进区域合作、产业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潘文卿  李跟强  
研究目标:中国区域间贸易成本测度及其分解。研究方法:选取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量和分解。研究发现:中国总体区域间贸易成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中国的国内贸易成本始终小于国际贸易成本,东北区域和贸易程度相对较低的建筑业、服务业、农业等行业的贸易成本较高;区域间贸易成本分解发现距离较远的区域间贸易成本较高,"邻近偏好"明显;经济增长极则表现出显著的"腹地偏好",即与其经济腹地间贸易成本较低;而东部沿海的"后来居上"主要来源于沿海之间存在的"区域分割"。研究创新:中国区域间贸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洪铎  
基于Novy(2006)提出的具备微观基础的引力模型,本文综合测度了中国与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成本。结果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地区)的贸易成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我们还考察了贸易成本的下降对中国与亚洲国家(地区)双边贸易的增长效应,对我们样本中的大多数国家(地区)而言,贸易成本下降对双边贸易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要大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实证研究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双边贸易成本的决定因素和条件趋同性,最后揭示了本文研究的政策性涵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方鸿  
本文利用DEA非参数方法测度了1988—2005年中国各省份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结果显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都不是很有效率,但比较而言,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有着显著的差距;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农业产出技术效率都呈下降趋势,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运用面板数据中的随机效应Tobit模型对影响地区农业产出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与农业科技力量的加强都对地区农业产出技术效率的改善有正效应,但前者没有后者显著。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廉勇  
最近以来,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在美国公布加征关税中国商品清单中,首当其冲的是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重点培育的工业领域,开拓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市场也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所在。美国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目标市场之一,中国长期保持对美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顺差。根据产业内贸易理论,以2004-2015年两国产品贸易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美高新技术产业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占较高比例,但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具体产品产业贸易类型有较大分化,既有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产品,也有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产品;美国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限制对中美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结构有较大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耿伟  
已有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宏观总量层面上,而在产业层面上的关系探讨较少。本文利用我国1980~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投资和进口等统计数据,在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产业层面上的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投资、相关产业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统生  李志萌  涂远芬  余昌龙  
本文利用既有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又有新新贸易理论基础的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了中国主要农产品的贸易成本。结果显示:1996~2009年,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平均贸易成本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农产品内部结构看,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贸易成本较低,下降幅度也较大。在贸易伙伴中,中国与日本、美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成本低于中国与东盟、欧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成本。在行业比较中,中国农产品的贸易成本高于制造业产品的贸易成本。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非关税壁垒已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阻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涂远芬  
本文利用Novy(2013)模型测度了中国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并对服务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95~2011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从行业结构来看,现代服务业的贸易成本较高,且下降幅度较小。中国服务贸易成本比货物贸易成本高75.75%,且下降速度低于货物贸易成本。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贸易成本偏高,但下降幅度较大。文化距离、自由贸易区和空间距离是影响双边贸易成本的主要因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邬丽萍  柴陆陆  
基于区域、双边与部门层面,以中国参与CAFTA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为例,考量生产共享程度、结构与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中国与东盟制造业生产共享水平尚处低位,但呈快速增长态势;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共享水平显著较高且前景较好;中国在CAFTA制造业生产共享体系中的获益水平增长较快,但剔除了贸易规模扩张效应的获益效率呈现下滑趋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邬丽萍  柴陆陆  
基于区域、双边与部门层面,以中国参与CAFTA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为例,考量生产共享程度、结构与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中国与东盟制造业生产共享水平尚处低位,但呈快速增长态势;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共享水平显著较高且前景较好;中国在CAFTA制造业生产共享体系中的获益水平增长较快,但剔除了贸易规模扩张效应的获益效率呈现下滑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