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3)
- 2023(7875)
- 2022(6741)
- 2021(6403)
- 2020(5618)
- 2019(13436)
- 2018(13100)
- 2017(25385)
- 2016(13758)
- 2015(15953)
- 2014(16009)
- 2013(16279)
- 2012(15481)
- 2011(14161)
- 2010(14111)
- 2009(13440)
- 2008(13654)
- 2007(12191)
- 2006(10460)
- 2005(9562)
- 学科
- 济(66363)
- 经济(66311)
- 管理(37070)
- 业(37021)
- 方法(33326)
- 数学(30540)
- 数学方法(30366)
- 企(28716)
- 企业(28716)
- 中国(18911)
- 财(17334)
- 农(16467)
- 贸(15015)
- 贸易(15010)
- 易(14688)
- 学(11763)
- 制(11597)
- 业经(10971)
- 务(10937)
- 财务(10922)
- 财务管理(10897)
- 农业(10704)
- 企业财务(10403)
- 地方(10141)
- 银(10022)
- 银行(10002)
- 融(9978)
- 金融(9976)
- 行(9587)
- 和(9000)
- 机构
- 大学(211936)
- 学院(207279)
- 济(98431)
- 经济(96802)
- 管理(78406)
- 研究(75850)
- 理学(67601)
- 理学院(66841)
- 管理学(65915)
- 管理学院(65523)
- 中国(58593)
- 京(44862)
- 财(43505)
- 科学(43411)
- 所(38902)
- 研究所(35415)
- 财经(35290)
- 农(34727)
- 中心(33819)
- 经济学(32394)
- 经(32255)
- 经济学院(29421)
- 业大(29141)
- 北京(29065)
- 江(28875)
- 农业(27621)
- 院(26459)
- 财经大学(26319)
- 范(25778)
- 师范(25565)
- 基金
- 项目(133979)
- 科学(105782)
- 基金(100441)
- 研究(97148)
- 家(87643)
- 国家(86994)
- 科学基金(73546)
- 社会(63902)
- 社会科(60758)
- 社会科学(60737)
- 基金项目(52574)
- 省(48184)
- 自然(46203)
- 自然科(45154)
- 自然科学(45137)
- 教育(44437)
- 自然科学基金(44400)
- 资助(42465)
- 划(42225)
- 编号(37758)
- 部(32301)
- 成果(31321)
- 重点(30464)
- 发(28905)
- 教育部(27845)
- 中国(27779)
- 国家社会(27739)
- 创(27303)
- 人文(26166)
- 科研(26156)
共检索到307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塾君 郑磊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然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中国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及自然资源不足等问题,又迫使中国不得不将部分产业转移出去。印度与中国地理相邻,国情相似,文化相通,加上印度对外开放才刚刚开始,外资政策逐步放宽,使印度成为一个蕴藏着巨大潜力的国家。这就为中国对外投资提供了一个良好、便利的场所。本文从市场寻求、资源寻求、技术寻求及规避贸易壁垒四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动因。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直接投资 动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徐波
在中国与西欧直接投资关系中,中国一直处在资本接受国地位,这虽与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相一致,但并不意味中国不具备对西欧直接投资能力。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对西欧直接投资,有利于改变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单一性市场进入方式,在规避欧盟反倾销壁垒同时,提高企业在西欧市场上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能力。
关键词:
对西欧投资 动因 利益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梅新育
本文在分析外商投资印度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研究投资印度的风险性因素,旨在提示政府相关机构及对印投资的企业,在对印度做出重大项目投资决策的时候,除了投资环境风险以外,还必须对印度存在的其他各种风险性因素,特别是政治性风险有着充分的、清醒的认识。一、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环境风险印度基础设施薄弱早已闻名世界,包括电力、交通以及通信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高宇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企业开始步入对外直接投资阶段,2008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全年流量达到559.1亿美元,达到了200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水平,这其中约三分之二的资金流向避税港地区。本文结合对个例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得出避税港地区吸引我国企业大量投资的主要原因。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大量集中在避税港地区的现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陶涛 麻志明
对外直接投资的类型差异将对区位选择和政策支持产生不同的要求。文章利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驱动因素进行检验,判断它们所属的类型,并通过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进一步检验不同类型FDI所处的阶段,从而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和政策支持提出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动因分析 出口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群英
文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量及投资地区进行了分析 ,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少 ,这与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称 ,应该改善和创造条件 ,发展和扶植对外直接投资 ;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则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一致
关键词:
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静波 张安民
文章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动因类型,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并运用实证分析得出,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能源需求、GDP、制造业RCA指数是显著正相关的,且出口、能源需求的变化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最大;此外,我国的对外投资并没有显著表现出规避贸易壁垒的特点,经济制度的变化对企业"走出去"影响也不显著。
关键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动因类型 实证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綦建红 李鸿
近年来,中印两国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竞争与潜力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之一,相形之下,对两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却鲜有关注。事实上,中印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且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竞争优势。本文从投资规模、投资主体、投资行业、投资区位和投资绩效方面对中印对外直接投资现状进行比较,然后在分析中印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效应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 投资区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白远 刘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代中强
利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得出,垄断优势论、邓宁的经济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说、规避贸易摩擦的动机理论能够解释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优势理论和拉奥的技术地方化优势理论并不能够解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同时,由于假外资的存在,策略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在我国并不存在。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面板数据 对外直接投资动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饶华
利用2003~2012年中国对87个国家的OFDI数据,基于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了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及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技术动因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对低技术水平国家存在技术输出特征,对高技术水平国家存在技术获取特征。制度及制度距离对中国在高、低两类技术水平国家的OFDI的调节存在较大差异。在低技术水平国家,东道国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越差、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距离越大越有利于增强低技术水平对中国OFDI的引力;在高技术水平国家,经济制度增强高技术水平对中国OFDI的引力,而政治制度则限制中国OFDI的技术获取,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距离越小越能促进东道国高技术水平的吸引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施萱
近期研究结果显示,国际资本流向出现了新的变化,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的热土,被誉为"第二大最吸引人的投资目的地"(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康学真 康成文
澳大利亚是中国重要的对外投资对象国。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以及中澳自贸协定(ChAFTA)生效等一系列利好背景下,中澳双边贸易将持续稳定发展、中国对澳直接投资将进一步深化。研究表明,中澳两国在产业经济与自然资源方面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同时中国对澳直接投资又具有金属矿与能源产业占主导、投资区域及产业分布不均衡、投资产业与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等特征。随着ChAFTA的进一步实施,澳洲将进一步放宽对中国直接投资企业的投资门槛、并拓宽投资领域,因此,中国对澳直接投资的投资潜力巨大,前景依然乐观。
关键词:
中国对澳 直接投资 发展趋势 动因 展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康学真 康成文
澳大利亚是中国重要的对外投资对象国。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以及中澳自贸协定(ChAFTA)生效等一系列利好背景下,中澳双边贸易将持续稳定发展、中国对澳直接投资将进一步深化。研究表明,中澳两国在产业经济与自然资源方面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同时中国对澳直接投资又具有金属矿与能源产业占主导、投资区域及产业分布不均衡、投资产业与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等特征。随着ChAFTA的进一步实施,澳洲将进一步放宽对中国直接投资企业的投资门槛、并拓宽投资领域,因此,中国对澳直接投资的投资潜力巨大,前景依然乐观。
关键词:
中国对澳 直接投资 发展趋势 动因 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